紅樓夢(The Red Chamber Dream) 公开课 作业备份(第四课)
一、在〈滴翠亭楊妃撲彩蝶〉一段情節中,寶釵經常被評為意欲「嫁禍」黛玉,但老師卻持相反意見,並加以論述。請問老師如何從黛玉本身的個性、身分、地位、身世所造成的人際關係性質等四個方面,解釋寶釵選擇黛玉作為避嫌藉口的原因?可引文本佐證之。(350字以上)
1. 黛玉生性孤僻,爱使小性子。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 周瑞家的受薛姨妈之托送宫花。原本是这样:“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 :"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这里说明什么呢,第一,黛玉这种小性子怕是常事,一言不发直接刺人恐也不少,二来,周瑞家的可能也明白黛玉的这个脾气。一言不发,也不分辨也不调笑。大约是过一阵也就好了。可见众人也不害怕。
本来贾府中的下人。俱是见风使舵之徒。所以老太太要是一个不在了。各种周全也就难说了。这种隐约的看不起,是切实俱在的。不然黛玉如果当真是天生如此小性儿,宝哥哥难道真眼瞎了么?不尖刻一点,如何在这么多的世仆里面过下去?迎春的奶娘还能奴大欺主呢。所以这种尖刻就是保护符。和惜春的孤僻甚至宝钗的一问摇头三不知是类似的。
回到滴翠亭上来,显然小红就算知道了是黛玉,也不会自讨没趣的凑上去求饶或者打听口风什么的。何必自讨没趣。这就少了对穿的可能。
2. 贾母亲孙女。
第三回中“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 方略略止住. ”
黛玉的身份上按血缘排,也只在宝玉三春之后。宝钗等人都是靠边站的。贾赦有文说不是贾母亲生。如果当真,这样算下来。亲孙子也就宝玉和黛玉二人。毕竟,迎春是贾赦妾生,惜春是宁国府的人。探春倒是亲的,可惜也是妾,这点凤姐等许多人都说可惜了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可见必然不是一视同仁的。当然还有贾环贾兰。但一个是妾,一个还实在小。比来比去,也就宝黛,出身较之余人更高贵,更与贾母亲近。说是心肝是当真没错。比起薛姑娘而言,在贾府里名言正顺了几个等级。是正经的主子。
3. 满人重姑之地位。贾政待其也好。
血亲当然不是仅仅的,地位更重要,这就是贾母的看重 。
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里说,“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 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 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 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按说黛玉回去,选派老实的仆人也就够了,但贾母“定要” 贾琏送过去。贾琏是大房长子,只是送一个隔房的姑表妹子回去,也是够了。
然后书中处处显示亲近之情。比如西厢记那回,告状直接找了舅舅贾琏。初进府的时候,大舅贾赦不理不问,而王夫人却是细细携了嘘寒问暖的。这也可以直接看到两个舅舅的态度。也有异文说贾赦非贾母亲生,这也是其他后话了。但总之,黛玉过得也不算糟。也有很多关心。是关注核心的人物。
这样的话,世仆是绝对不敢狗急了跳墙的。比之宝钗这样不过是王夫人的侄女。即无血亲又是商人之女。就算是皇商,也还是是向来没地位的。四大家里头显然排名最末,而且也依靠其余几家也多。比如薛蟠的官司,显然就是贾府之力。比起根正苗红的黛玉来。就当真是借居依附了。所以宝钗不得不贤良。小红都不担心宝钗听到,可见宝钗十分会做人,这也算是不得已的。
世仆敢给宝钗找不痛快,却恐怕绝没有那个胆子给黛玉找不痛快。毕竟,贾母,宝玉,两个核心人物都是当成宝贝。如何敢冒这种被发作的风险。
4. 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黛玉的地位,依附于贾母,所以当真是心肝肉儿。 可虽然很亲很重,却并不贵。 从头上说,她在贾府一点根基都没有。 身边丫头带来的才两人。各种仆妇也看得出来都没有。
所以黛玉虽为贾母之孙,却是亲而不贵的,毕竟不姓贾。所以凤姐才会说出通身的气派好像那嫡亲的孙女这种话了。嫁出去的女儿,毕竟不是自家掌权主事的。按媳妇掌权的规则,贾府先是王夫人,这在刘姥姥第一次找上门的时候有说。后来是凤姐。不管怎样,媳妇持家总是要的。黛玉毕竟是外姓女儿。凤姐计算家中子弟嫁娶费用的时候也说。宝黛嫁娶不用公中出钱,只老太太自有体己。也就是老太太自己的嫁妆了。这点可以看得出来。黛玉的月例虽然有,但大额的开支。显然不是算在贾府头上的。这也就是寄人篱下的了。虽然林家资产及其母的嫁妆在他自己手上。但一个姑娘,不能经济学问,当票也不认得。如何能宽裕?不比薛家世代皇商。
黛玉既然不是正统贾府的人,那么她自然也没有权力对贾府中的仆人进行训诫或者教育。这是掌事媳妇才有的权力。所以小红也不会真担心被责罚。黛玉身份算是敏感的,自然也不会多出头去管这里头的事,最多刻薄几句,看看小红的反应也就知道了。
总之黛玉就是个即贵重又没有实权的人儿。府中众人即不需要巴结这人,也不敢懈怠放肆。这样事儿被林姑娘知道了也不会像被王夫人收了如意袋那样得到一个抄检大观园,逼死多条人命的结果。自然总归不算太坏。将就也就过去了。
1. 黛玉生性孤僻,爱使小性子。
第七回“送宫花贾琏戏熙凤,宴宁府宝玉会秦钟”中, 周瑞家的受薛姨妈之托送宫花。原本是这样:“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 :"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 "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
这里说明什么呢,第一,黛玉这种小性子怕是常事,一言不发直接刺人恐也不少,二来,周瑞家的可能也明白黛玉的这个脾气。一言不发,也不分辨也不调笑。大约是过一阵也就好了。可见众人也不害怕。
本来贾府中的下人。俱是见风使舵之徒。所以老太太要是一个不在了。各种周全也就难说了。这种隐约的看不起,是切实俱在的。不然黛玉如果当真是天生如此小性儿,宝哥哥难道真眼瞎了么?不尖刻一点,如何在这么多的世仆里面过下去?迎春的奶娘还能奴大欺主呢。所以这种尖刻就是保护符。和惜春的孤僻甚至宝钗的一问摇头三不知是类似的。
回到滴翠亭上来,显然小红就算知道了是黛玉,也不会自讨没趣的凑上去求饶或者打听口风什么的。何必自讨没趣。这就少了对穿的可能。
2. 贾母亲孙女。
第三回中“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不免贾母又伤感起来,因说:"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连面也不能一见,今见了你,我怎不伤心!"说着,搂了黛玉在怀,又呜咽起来.众人忙都宽慰解释, 方略略止住. ”
黛玉的身份上按血缘排,也只在宝玉三春之后。宝钗等人都是靠边站的。贾赦有文说不是贾母亲生。如果当真,这样算下来。亲孙子也就宝玉和黛玉二人。毕竟,迎春是贾赦妾生,惜春是宁国府的人。探春倒是亲的,可惜也是妾,这点凤姐等许多人都说可惜了没托生在太太肚子里,可见必然不是一视同仁的。当然还有贾环贾兰。但一个是妾,一个还实在小。比来比去,也就宝黛,出身较之余人更高贵,更与贾母亲近。说是心肝是当真没错。比起薛姑娘而言,在贾府里名言正顺了几个等级。是正经的主子。
3. 满人重姑之地位。贾政待其也好。
血亲当然不是仅仅的,地位更重要,这就是贾母的看重 。
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贾天祥正照风月鉴”里说,“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却为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林黛玉回去.贾母听了, 未免又加忧闷,只得忙忙的打点黛玉起身.宝玉大不自在,争奈父女之情,也不好拦劝. 于是贾母定要贾琏送他去,仍叫带回来.一应土仪盘缠,不消烦说,自然要妥贴. 作速择了日期,贾琏与林黛玉辞别了贾母等,带领仆从,登舟往扬州去了.”按说黛玉回去,选派老实的仆人也就够了,但贾母“定要” 贾琏送过去。贾琏是大房长子,只是送一个隔房的姑表妹子回去,也是够了。
然后书中处处显示亲近之情。比如西厢记那回,告状直接找了舅舅贾琏。初进府的时候,大舅贾赦不理不问,而王夫人却是细细携了嘘寒问暖的。这也可以直接看到两个舅舅的态度。也有异文说贾赦非贾母亲生,这也是其他后话了。但总之,黛玉过得也不算糟。也有很多关心。是关注核心的人物。
这样的话,世仆是绝对不敢狗急了跳墙的。比之宝钗这样不过是王夫人的侄女。即无血亲又是商人之女。就算是皇商,也还是是向来没地位的。四大家里头显然排名最末,而且也依靠其余几家也多。比如薛蟠的官司,显然就是贾府之力。比起根正苗红的黛玉来。就当真是借居依附了。所以宝钗不得不贤良。小红都不担心宝钗听到,可见宝钗十分会做人,这也算是不得已的。
世仆敢给宝钗找不痛快,却恐怕绝没有那个胆子给黛玉找不痛快。毕竟,贾母,宝玉,两个核心人物都是当成宝贝。如何敢冒这种被发作的风险。
4. 父母双亡,寄人篱下。
黛玉的地位,依附于贾母,所以当真是心肝肉儿。 可虽然很亲很重,却并不贵。 从头上说,她在贾府一点根基都没有。 身边丫头带来的才两人。各种仆妇也看得出来都没有。
所以黛玉虽为贾母之孙,却是亲而不贵的,毕竟不姓贾。所以凤姐才会说出通身的气派好像那嫡亲的孙女这种话了。嫁出去的女儿,毕竟不是自家掌权主事的。按媳妇掌权的规则,贾府先是王夫人,这在刘姥姥第一次找上门的时候有说。后来是凤姐。不管怎样,媳妇持家总是要的。黛玉毕竟是外姓女儿。凤姐计算家中子弟嫁娶费用的时候也说。宝黛嫁娶不用公中出钱,只老太太自有体己。也就是老太太自己的嫁妆了。这点可以看得出来。黛玉的月例虽然有,但大额的开支。显然不是算在贾府头上的。这也就是寄人篱下的了。虽然林家资产及其母的嫁妆在他自己手上。但一个姑娘,不能经济学问,当票也不认得。如何能宽裕?不比薛家世代皇商。
黛玉既然不是正统贾府的人,那么她自然也没有权力对贾府中的仆人进行训诫或者教育。这是掌事媳妇才有的权力。所以小红也不会真担心被责罚。黛玉身份算是敏感的,自然也不会多出头去管这里头的事,最多刻薄几句,看看小红的反应也就知道了。
总之黛玉就是个即贵重又没有实权的人儿。府中众人即不需要巴结这人,也不敢懈怠放肆。这样事儿被林姑娘知道了也不会像被王夫人收了如意袋那样得到一个抄检大观园,逼死多条人命的结果。自然总归不算太坏。将就也就过去了。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