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明心见性?
那么心是什么?原来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来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意思是说,我们本来没有心。思想和念头,而是由于有色等境在,才从各别的境缘上领受它的形象,产生认识,分别它的同异,安立名字,发生爱瞋、取舍、造作,才生出种种心念。这心是和环境集合起来而生出的,不是片面单独起的,所以称为集起为心,也就是现代学说所谓“思想是客观环境的反映”。
性又是何物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源。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在佛经上它有很多异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大圆胜慧等等。
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与波,不是两回事。佛经内称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
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见到自家的“本性”。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性”就是佛性。
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面目。
性又是何物呢?性是生起心的根本,是心的本源。现代学说认为,它是生起心的能量。没有它,对境生不起心来。我们之所以能对境生心,全是它的作用。它是无形无相的,所以眼不能见,但它能起种种作用,故确实是有。在佛经上它有很多异名,如一真法界、真如、如来藏、佛性、真心、大圆胜慧等等。
故心性原是一物,如水之与波,不是两回事。佛经内称性是体,心是用;性是理,心是事。
所谓“明心见性”,就是明白自家的“本心”,见到自家的“本性”。这个心就是菩提心,这个“性”就是佛性。
能否成佛,关键在于能否悟“本心”、“本性”的真面目。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