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有不必经我读,是么?
每到岁末年关,对于满满一年的读书生活,可以说是一个开始,也可以说是一个结束。你想想,在奔波劳碌的间隙,在酒醉饭饱的余暇,对着冬日的暖阳,坐拥几本闲书,有时闲闲地翻开几页,有时作闭目养神状,暗暗盘算自己过去的一年读了哪些书,哪些书读之有味,哪些书物非所值,古人所说的负暄之乐,怕不如是哉!
在过去的一年里,读了大约两百本书,能让人再次翻开阅读的只是少数,更多的只是用来消遣而已,当然还有一些欲消遣而不得的书。如果在书店里碰到这类书,也就是远远地看一看书名,如果在地铁或其它公共场所碰到读这些书的人,只好敬而远之了,心里暗自说道:“大神,我真心地佩服你了!”但是在这个事事都要求包装的年代里,有时仅仅看一个书名是不够的,想要伸手翻翻,却又被塑封隐隐地拒绝着。更何况我们很多时候都习惯在网上买书,真有千里之隔,难免有些书一到手,读了一半就扔下了,以后也就没有再找出来看的念头。这样的书一年下来,也有好几十本,至于最后的结局,要么送给朋友,要么直接扔掉,总之,尽快清理掉方为上策。
说到剔除,清理,发觉自己有些对不起作者。对于读书来说,多以兴趣为主,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不定我弃之若履,对于其他人来说就甘之若饴了。所以说,以下所列的这个榜单,仅供参考。
首先要清理的,怕是各种“阴谋”“阳谋”之类的书,这类书通常和一些“成功学”互为表里,此类书通常以“成功”为噱头,暗藏着无数厚黑,更多的时候是粗制滥造,更何况成功有很多种标准,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不能复制的。
其次就是各种心灵鸡汤的书,甚至一些在微博上卖个萌的和尚、在论坛上跳个神的道士也都瞎参合了进来。此类书说是鸡汤,却味同糖水,看了他们的书,我只能说我的心灵太健康太强大了。
还有就是时下一些“名人”的国外游记。现在出国的机会多了,访个美,旅个欧,甚至在巴厘岛上晒晒太阳,都是常事,很多名人写来让人看了却有“刘姥姥游大观园”之感,却少了刘姥姥的诙谐和世故,因这类人大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故也。
其实我很喜欢看传记的,但当今跳个舞、唱个歌、选个秀、装个怪、得个冠军、当个主持人……都要连带送上一本传记,甚至还要包括各种纪念集,还希望老中青各代粉丝们都能够配合一下,那我就只好趁早敬谢不敏了,完全是浪费纸张罢。
最让人苦恼的其实还不是上面提到的这些书,这些书你不喜欢,你大可不读;读不下去,大可送人。最让读者们头疼的,就是国外引进的一本非常好的书,最后却被翻译给毁掉了,以致给读者留下心理阴影,对于原作都有些不敢期待了。
说实话,我对畅销书是有些不感冒的。因为它们大多都不能逃脱时间的检验,但有时也未免跟跟风,读后物我皆忘,读读也不伤大雅,对于此类书每年下来,虽然淘汰的最多,但不可吹毛求疵,尽皆非之,不就是追求当时阅读的那一点快感么?
在过去的一年里,读了大约两百本书,能让人再次翻开阅读的只是少数,更多的只是用来消遣而已,当然还有一些欲消遣而不得的书。如果在书店里碰到这类书,也就是远远地看一看书名,如果在地铁或其它公共场所碰到读这些书的人,只好敬而远之了,心里暗自说道:“大神,我真心地佩服你了!”但是在这个事事都要求包装的年代里,有时仅仅看一个书名是不够的,想要伸手翻翻,却又被塑封隐隐地拒绝着。更何况我们很多时候都习惯在网上买书,真有千里之隔,难免有些书一到手,读了一半就扔下了,以后也就没有再找出来看的念头。这样的书一年下来,也有好几十本,至于最后的结局,要么送给朋友,要么直接扔掉,总之,尽快清理掉方为上策。
说到剔除,清理,发觉自己有些对不起作者。对于读书来说,多以兴趣为主,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说不定我弃之若履,对于其他人来说就甘之若饴了。所以说,以下所列的这个榜单,仅供参考。
首先要清理的,怕是各种“阴谋”“阳谋”之类的书,这类书通常和一些“成功学”互为表里,此类书通常以“成功”为噱头,暗藏着无数厚黑,更多的时候是粗制滥造,更何况成功有很多种标准,每一个人的成功都是不能复制的。
其次就是各种心灵鸡汤的书,甚至一些在微博上卖个萌的和尚、在论坛上跳个神的道士也都瞎参合了进来。此类书说是鸡汤,却味同糖水,看了他们的书,我只能说我的心灵太健康太强大了。
还有就是时下一些“名人”的国外游记。现在出国的机会多了,访个美,旅个欧,甚至在巴厘岛上晒晒太阳,都是常事,很多名人写来让人看了却有“刘姥姥游大观园”之感,却少了刘姥姥的诙谐和世故,因这类人大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故也。
其实我很喜欢看传记的,但当今跳个舞、唱个歌、选个秀、装个怪、得个冠军、当个主持人……都要连带送上一本传记,甚至还要包括各种纪念集,还希望老中青各代粉丝们都能够配合一下,那我就只好趁早敬谢不敏了,完全是浪费纸张罢。
最让人苦恼的其实还不是上面提到的这些书,这些书你不喜欢,你大可不读;读不下去,大可送人。最让读者们头疼的,就是国外引进的一本非常好的书,最后却被翻译给毁掉了,以致给读者留下心理阴影,对于原作都有些不敢期待了。
说实话,我对畅销书是有些不感冒的。因为它们大多都不能逃脱时间的检验,但有时也未免跟跟风,读后物我皆忘,读读也不伤大雅,对于此类书每年下来,虽然淘汰的最多,但不可吹毛求疵,尽皆非之,不就是追求当时阅读的那一点快感么?
刀叢中的小詩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雪夜灯下读《金瓶》 (10人喜欢)
- 十个农民进城 (7人喜欢)
- 创世纪 (2人喜欢)
- 百家姓·民间语文 (2人喜欢)
- 黄色潜水艇(仿死亡赋格) (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