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录癸巳年夏考察(八):化州长岐镇华山李氏宗祠、华山神庙
去化州的调研是在差不多一年前了,与化州地区的其他调研同一时期。化州长岐镇华山李氏宗祠与华山神庙,是规模较大的一处,也是翻修最好的一处,有很多粤西南调研中发现的孤例。所以,我认为,这是化州南部、鉴江下游的一处重要的案例。
化州长岐镇华山李氏宗祠,在旺岭村。宗祠始建年代在明代,据说早在1391年。历经了明代万历年(1581)、民国(1932)年和 现在的重修。
但是形制还有保留古老的特征。平面布局上是比较规矩的三进,其中头门比较特别。头门作五开间样貌,但是后面的厅堂还是三开间的。头门心间为17坑瓦净宽,是比较常用的“一丈一尺七”。中、后厅堂都是心间为21坑瓦净宽,应该是“一丈四四”吧。
厅堂的梁架是挺丰富的,但是总体上还是担梁、驼橔为主,加上三段式的“矮墩”。我觉得要注意三段式的“矮墩”不能叫做“瓜柱”,因为“瓜柱”是用来称呼珠三角地区小式瓜柱抬梁的。“瓜柱”是对梁有水平约束力的,但是,“矮墩”形如柱墩也实际上和其同理,只有垂直承受力!
中堂的梁架还是保留着疏檩时的特征,而后堂已经是密檩的博古梁架。也许是民国重修时就对后堂做过比较大的调整。
注意的是,首次看到明确的头门塾台!
华山神庙在华山李氏宗祠的不远处,年代应该是接近的。民国的特征多,在近年来也翻修不少,而且返修部分注重传统式样,也许是迄今为止所见的最好的翻修祠庙了!
神庙是有拜亭的,但是和头门脱开形成中心天井内院,而拜亭和后堂连接形成侧向的天井。这样的平面形式暂时就见到这一处。
神庙的小木作屏风门虽然是新的,但是样式传统,木工精美。还有值得注意的是神龛的帷帐帘幕的设置是符合传统的。现在有些地方把神像光秃秃地摆在显眼的位置,从大门外都看得到,就想需要打广告似的。想必华山村的人们对祖先和神灵都是充满了敬畏之心的。
化州长岐镇华山李氏宗祠,在旺岭村。宗祠始建年代在明代,据说早在1391年。历经了明代万历年(1581)、民国(1932)年和 现在的重修。
但是形制还有保留古老的特征。平面布局上是比较规矩的三进,其中头门比较特别。头门作五开间样貌,但是后面的厅堂还是三开间的。头门心间为17坑瓦净宽,是比较常用的“一丈一尺七”。中、后厅堂都是心间为21坑瓦净宽,应该是“一丈四四”吧。
厅堂的梁架是挺丰富的,但是总体上还是担梁、驼橔为主,加上三段式的“矮墩”。我觉得要注意三段式的“矮墩”不能叫做“瓜柱”,因为“瓜柱”是用来称呼珠三角地区小式瓜柱抬梁的。“瓜柱”是对梁有水平约束力的,但是,“矮墩”形如柱墩也实际上和其同理,只有垂直承受力!
中堂的梁架还是保留着疏檩时的特征,而后堂已经是密檩的博古梁架。也许是民国重修时就对后堂做过比较大的调整。
注意的是,首次看到明确的头门塾台!
华山神庙在华山李氏宗祠的不远处,年代应该是接近的。民国的特征多,在近年来也翻修不少,而且返修部分注重传统式样,也许是迄今为止所见的最好的翻修祠庙了!
神庙是有拜亭的,但是和头门脱开形成中心天井内院,而拜亭和后堂连接形成侧向的天井。这样的平面形式暂时就见到这一处。
神庙的小木作屏风门虽然是新的,但是样式传统,木工精美。还有值得注意的是神龛的帷帐帘幕的设置是符合传统的。现在有些地方把神像光秃秃地摆在显眼的位置,从大门外都看得到,就想需要打广告似的。想必华山村的人们对祖先和神灵都是充满了敬畏之心的。
![]() |
华山李氏宗祠前广场 |
![]() |
华山李氏宗祠前广场的幡杆 |
![]() |
幡杆还是木的呢,据说此家族科举厉害,“一门九举”。 |
![]() |
![]() |
幡杆细节的钱文,当官就是为了赚钱吧。。。 |
![]() |
祠堂正立面 |
![]() |
![]() |
挺有意思的五开间立面,特别是有左右配门,也是唯一见到塾台的。 |
![]() |
祠堂正脊上的装饰,现代作品 |
![]() |
有趣的是有压檐的实例 |
![]() |
两侧部分的正脊 |
![]() |
![]() |
两侧部分的正脊,有孔雀开平的灰塑,就是太小了点 |
![]() |
头门梁架,现代翻修,但是难得古制保留 |
![]() |
头门梁架,使用了龙鱼水束 |
![]() |
塾台,其他祠庙未见。要是其他祠堂也有,知情者请提供线索 |
![]() |
头门稍间梁架 |
![]() |
新作的梁架能按照旧有的,难得了 |
![]() |
头门檐口的鸡胸桷 |
![]() |
头门后部,又换成三间样貌了,两侧作耳房了 |
![]() |
头门后部梁架 |
![]() |
头门后部梁架 |
![]() |
头门后部梁架,有出跳的一架。 |
![]() |
头门后部梁架,构件细节繁复、华丽 |
![]() |
头门后部梁架,构件细节繁复、华丽 |
![]() |
头门后部梁架,构件细节繁复、华丽 |
![]() |
侧面厢房 |
![]() |
中堂 |
![]() |
中堂上的屋脊,灰塑的凤,感觉重修不久 |
![]() |
中堂上的屋脊,灰塑的凤,感觉重修不久 |
![]() |
中堂的梁架,属于疏檩的 |
![]() |
中堂的梁架 |
![]() |
中堂梁架局部,属于疏檩式样,一檩一矮柱,檐檩却是方形的。 |
![]() |
中堂梁架局部,属于疏檩式样,一檩一矮柱,檐檩却是方形的。 |
![]() |
中堂梁架局部 |
![]() |
中堂梁架 |
![]() |
中堂梁架 |
![]() |
中堂梁架 |
![]() |
中堂空间高大宽阔 |
![]() |
后堂 |
![]() |
后进厢房 |
![]() |
后进厢房,一明两暗 |
![]() |
后堂的前廊,门窗槅扇十分新鲜 |
![]() |
后堂的前廊 |
![]() |
后堂的前廊,梁架使用密檩样式的了,使用博古梁架 |
![]() |
后堂的梁架使用密檩样式的了 |
![]() |
后堂的梁架,局部使用博古,而且有随梁枋 |
![]() |
后堂的梁架,局部使用随梁枋、穿插枋 |
![]() |
后堂空间也是非常的开阔 |
![]() |
从后堂回望前面的两进 |
![]() |
正门 |
![]() |
侧面 |
![]() |
侧面封火山墙 |
![]() |
华山神庙 |
![]() |
华山神庙 |
![]() |
华山神庙头门梁架,富有装饰的狮子驼橔 |
![]() |
华山神庙头门梁架 |
![]() |
华山神庙内部 |
![]() |
内院与拜亭的关系 |
![]() |
内院与拜亭的关系 |
![]() |
内院与拜亭的关系 |
![]() |
头门的屏风门 |
![]() |
头门的屏风门背面 |
![]() |
头门的屏风门 |
![]() |
拜亭,由砖拱结构支撑 |
![]() |
拜亭内部 |
![]() |
传统的帷帐帘幕设置,并不是现在很多地方的那样“展示”神像 |
![]() |
这样的随梁枋是用于挂件的 |
![]() |
主堂的内部 |
![]() |
拜亭局部,与侧向天井的关系 |
![]() |
拜亭侧面的天井 |
![]() |
拜亭的局部,天沟排水 |
![]() |
拜亭的局部,天沟排水 |
![]() |
拜亭的侧面外观,尖尖的山墙颇为奇特 |
![]() |
远观华山神庙的侧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