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纳08温网决
古龙喜欢写决斗,他认为,武者以拥有终极决斗为终极追求。在他描述的各种决斗里,有一种模式特别经典,决斗的双方,一是武学渊博的一代宗师,一是只在某个招数上无坚不摧的浪客奇人。究竟是宗师凭的渊博积淀居高临下,还是奇人的一招在手天下无敌,有着无尽的悬念。
现实生活里会不会有白衣人和紫衣侯,燕十三和谢晓峰?我认为纳达尔和费德勒是配得上这种经典模式的。纳达尔的强大,以必杀一招为基础。他在底线上旋球,依靠发达的上肢肌肉强行发力,极端暴力,不符合人体工学,非常不讲道理。纳达尔不在乎身体损耗的代价,把这一招每个环节都达到了力的极致,在泥地和草地上,这一招无解。我厌恶这种打球方式,没有美感,急功近利,但我不得不承认,纳达尔拥有惊人的求胜欲望,只有这样的欲望才会磨练出这种对自身存在伤害隐患的武器,这是一种强大。
费德勒没有这样的招数,他的技术如教科书标准,灵巧省力。他是一位技术大师,网球比赛的任何一个基本技术,他都游刃有余。他有一个常规武器库,随便拿出几个,对手就缴械了。费德勒在比赛里显得轻松、优雅、从容。但,这未必是好事,当他习惯了这个优势,精神欲望就出现了萎靡,久而久之,费德勒的比赛心理脆弱,没有了追逐胜利的力度。这是一种居高临下、卖弄技术、不耐烦输不起的状态。我享受他的技术,反感他给人的那种状态。
2008年温网,他们又在决赛中相遇了,这是他们两人身体状态最平衡的一次,经典的决斗正式模式开启。
第一局,费德勒慢热,纳达尔则很快进入状态,他破发后很常规的6:4赢了。第一局后半段,费德勒状态开始回升,但给人缺乏信心的印象。
第二局,费德勒找到了自己的最佳状态,迅速拿下几盘。谁知他的的心理脆弱这时候暴露出来,几个关键球没有拿下,被纳达尔挽回。此后他信心大跌,强硬的纳达尔不断追赶,最终反超领先,以相同的6:4拿下第二局。看起来,这场是纳达尔必胜了,横扫已经摇摇欲坠的费德勒,忽然,阴云来袭,雨水降落。
雨水给了费德勒充分的思考时间,他必须好好想一想怎么办。
我们寻找球王,推崇赞美球王,为球王花费金钱和时间,为什么?这个问题属于费德勒。球王,除了每年参加比赛,取胜拿钱走人,还是更重要的使命,他还得把竞技运动的美妙展示出来,吸引人;把强烈的自信和意志释放出来,激励人。作为球王,你有权状态不好,但没有权利表现软弱。
我认为雨中的费德勒想清楚了。回来后的他变得果断、凶狠,他把武器库里的武器都拿出来,一件件轰向对手,主导了比赛。纳达尔只能尽全力保发球局,连续两局,费德勒都抢七取胜,关键时刻的ACE球,局点的正手位抢攻,费德勒霸气十足。第四局的抢七,纳达尔曾经获得两个赛点,但他竟然一个双误就送出去一个。气势上,他被压制回去了。
第五局,又是前两局的延续,双方各拿一个发球局。谁知,又下雨了,比赛第二次暂停。
再次回来,双方都彻底放开了,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精彩回合球比比皆是,竞争的激烈渗透着球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球,不打到自己的极限水平,肯定拿不下,有稍稍的懈怠,这一分立刻就丢了。比赛水平高得让我透不过气,太刺激了,什么情况都有可能。。最终,上帝眷顾了纳达尔,他高比分赢了。
比赛让我无比满足,20:30开始,看完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4:20,中间没有困倦。赛后躺床上,还忍不住回忆比赛,睡着已经是凌晨5点半了。
费德勒的统治力,是他能力不凡还是对手太平庸,看来是后者。天赋是注定的,对胜利的渴望是有主观力量的。纳达尔无论怎么练,都练不出费德勒那个天赋,但他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也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他是一个伟大的球员,让这个时代的网球更有内涵。对费德勒来说,在他的统治时代,他不需要特别投入就能解决战斗,太悲哀了,这大大限制了他在网球上能达到的高度。或许,这次是一个机会,能够改变他。
运动终归是运动,有它的本源魅力,人,渴望着对自己身体掌握和超越。这场比赛,实现了这个目的,费纳近乎于极致的表演,让网球运动的美感最大化。再考虑到比赛的戏剧成分和比赛时间,这绝对是一场笑傲网球运动历史的史诗性表演!
ps:08年写的,拿出来回顾下。
现实生活里会不会有白衣人和紫衣侯,燕十三和谢晓峰?我认为纳达尔和费德勒是配得上这种经典模式的。纳达尔的强大,以必杀一招为基础。他在底线上旋球,依靠发达的上肢肌肉强行发力,极端暴力,不符合人体工学,非常不讲道理。纳达尔不在乎身体损耗的代价,把这一招每个环节都达到了力的极致,在泥地和草地上,这一招无解。我厌恶这种打球方式,没有美感,急功近利,但我不得不承认,纳达尔拥有惊人的求胜欲望,只有这样的欲望才会磨练出这种对自身存在伤害隐患的武器,这是一种强大。
费德勒没有这样的招数,他的技术如教科书标准,灵巧省力。他是一位技术大师,网球比赛的任何一个基本技术,他都游刃有余。他有一个常规武器库,随便拿出几个,对手就缴械了。费德勒在比赛里显得轻松、优雅、从容。但,这未必是好事,当他习惯了这个优势,精神欲望就出现了萎靡,久而久之,费德勒的比赛心理脆弱,没有了追逐胜利的力度。这是一种居高临下、卖弄技术、不耐烦输不起的状态。我享受他的技术,反感他给人的那种状态。
2008年温网,他们又在决赛中相遇了,这是他们两人身体状态最平衡的一次,经典的决斗正式模式开启。
第一局,费德勒慢热,纳达尔则很快进入状态,他破发后很常规的6:4赢了。第一局后半段,费德勒状态开始回升,但给人缺乏信心的印象。
第二局,费德勒找到了自己的最佳状态,迅速拿下几盘。谁知他的的心理脆弱这时候暴露出来,几个关键球没有拿下,被纳达尔挽回。此后他信心大跌,强硬的纳达尔不断追赶,最终反超领先,以相同的6:4拿下第二局。看起来,这场是纳达尔必胜了,横扫已经摇摇欲坠的费德勒,忽然,阴云来袭,雨水降落。
雨水给了费德勒充分的思考时间,他必须好好想一想怎么办。
我们寻找球王,推崇赞美球王,为球王花费金钱和时间,为什么?这个问题属于费德勒。球王,除了每年参加比赛,取胜拿钱走人,还是更重要的使命,他还得把竞技运动的美妙展示出来,吸引人;把强烈的自信和意志释放出来,激励人。作为球王,你有权状态不好,但没有权利表现软弱。
我认为雨中的费德勒想清楚了。回来后的他变得果断、凶狠,他把武器库里的武器都拿出来,一件件轰向对手,主导了比赛。纳达尔只能尽全力保发球局,连续两局,费德勒都抢七取胜,关键时刻的ACE球,局点的正手位抢攻,费德勒霸气十足。第四局的抢七,纳达尔曾经获得两个赛点,但他竟然一个双误就送出去一个。气势上,他被压制回去了。
第五局,又是前两局的延续,双方各拿一个发球局。谁知,又下雨了,比赛第二次暂停。
再次回来,双方都彻底放开了,发挥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精彩回合球比比皆是,竞争的激烈渗透着球场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球,不打到自己的极限水平,肯定拿不下,有稍稍的懈怠,这一分立刻就丢了。比赛水平高得让我透不过气,太刺激了,什么情况都有可能。。最终,上帝眷顾了纳达尔,他高比分赢了。
比赛让我无比满足,20:30开始,看完已经是第二天的凌晨4:20,中间没有困倦。赛后躺床上,还忍不住回忆比赛,睡着已经是凌晨5点半了。
费德勒的统治力,是他能力不凡还是对手太平庸,看来是后者。天赋是注定的,对胜利的渴望是有主观力量的。纳达尔无论怎么练,都练不出费德勒那个天赋,但他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也奠定了自己的历史地位。他是一个伟大的球员,让这个时代的网球更有内涵。对费德勒来说,在他的统治时代,他不需要特别投入就能解决战斗,太悲哀了,这大大限制了他在网球上能达到的高度。或许,这次是一个机会,能够改变他。
运动终归是运动,有它的本源魅力,人,渴望着对自己身体掌握和超越。这场比赛,实现了这个目的,费纳近乎于极致的表演,让网球运动的美感最大化。再考虑到比赛的戏剧成分和比赛时间,这绝对是一场笑傲网球运动历史的史诗性表演!
ps:08年写的,拿出来回顾下。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