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e or not to be ——一辈子总要有那么几百次
想了很久,也许将来的我无法面对“我曾经有过一个机会,它是困难的——不过我也知道,只要我愿意努力,也还是能在并不容易的情况下完成它,但我还是放弃了”这么一个事实。
我在高估难度、反复犹豫的情况下放过了无数个机会、放过了无数次原本可以更容易的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节点,不能再来一次了。
做出“我不行”和”我就是不行“这样的结论显然是容易的,比起做出”我可以“的判断之后,不得不为实现一些什么东西而坚持行动、受挫、再行动、再犯错、再行动来说,要容易的太多、轻松的太多,也太有诱惑力了——因为即便实现了你要的结果,在不少维度上看来,付出还是大于所得的。——某种所谓的哀伤或者抑郁或者痛苦,相对于必须行动的艰难,其实都是轻松的,尽管是轻松而痛苦的——跟任何一种上瘾一样,不过是一种逃避,各种各样的逃避最终变成一种病和拖累——跟身上的浮肿与赘肉无甚区别:享乐、逃避和淤积的结果,最终使得你难以动弹,真要动弹起来,负重超出平常。它改变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从高活动性,迁移到低活动性。你要改回去,则必须慢慢的经由一个过程,慢慢消耗掉虚浮,忘掉对虚浮带来的绵长舒适的需求,习惯于轻盈和轻盈带来的活动增多的情形和责任。
拖延症其实也一样,总是在忙里偷闲的模式里打怪越打越上瘾,其实要回避的是”有时间“,回避对于时间和生活的失控感——一旦真正”有空“了,时间便不属于我了。
(越写越开了……回头再看看怎么收吧……)
我在高估难度、反复犹豫的情况下放过了无数个机会、放过了无数次原本可以更容易的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节点,不能再来一次了。
做出“我不行”和”我就是不行“这样的结论显然是容易的,比起做出”我可以“的判断之后,不得不为实现一些什么东西而坚持行动、受挫、再行动、再犯错、再行动来说,要容易的太多、轻松的太多,也太有诱惑力了——因为即便实现了你要的结果,在不少维度上看来,付出还是大于所得的。——某种所谓的哀伤或者抑郁或者痛苦,相对于必须行动的艰难,其实都是轻松的,尽管是轻松而痛苦的——跟任何一种上瘾一样,不过是一种逃避,各种各样的逃避最终变成一种病和拖累——跟身上的浮肿与赘肉无甚区别:享乐、逃避和淤积的结果,最终使得你难以动弹,真要动弹起来,负重超出平常。它改变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从高活动性,迁移到低活动性。你要改回去,则必须慢慢的经由一个过程,慢慢消耗掉虚浮,忘掉对虚浮带来的绵长舒适的需求,习惯于轻盈和轻盈带来的活动增多的情形和责任。
拖延症其实也一样,总是在忙里偷闲的模式里打怪越打越上瘾,其实要回避的是”有时间“,回避对于时间和生活的失控感——一旦真正”有空“了,时间便不属于我了。
(越写越开了……回头再看看怎么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