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恋冬妮娅》读记
5.记恋冬妮娅
5.1其实,一开始我就暗自喜欢冬妮娅,她性格爽朗,性情温厚,爱念小说,有天香之质——乌黑粗大的辫子,苗条娇小的身材,穿上一袭水兵式衣裙非常漂亮,是我心目中第一个具体的轻盈透明的美人儿形象。
苦茶案,这段文字写得非常美好,只是无法与刘小枫这样一个彪形大汉联系上,每次读这段文字都觉得文如其人就是扯淡。不过,这么写出来,还真是一个文学青年的手法,一般人还真写不出如许的美丽。他这么写冬妮娅,是为了衬托保尔的粗鲁和无知。他通过冬妮娅的形象,彻底颠覆保尔革命者的形象,这样做其实就是在告别革命了。资产阶级小姐的酸臭气和革命者保尔的火热青春比起来,究竟哪个更值得追求。他后文中强调了献身,保尔可以为了革命而献身,而冬妮娅则为了爱恋而献身,究竟哪样更崇高?
5.2没有无缘无故的献身,献身总有理由,这种理由称为“这一个”身体自我的性情气质。革命与爱欲的献身差异在于性情气质。保尔献身革命,冬妮娅献身爱情。身体位置的投入方向不同,本来酝酿着一场悲剧性紧张,却因保尔的出逃而轻易地了结。保尔走进革命队伍,留下一连串光辉业绩;冬妮娅被革命意识轻薄一番后抛入连历史角落都不是的地方。
苦茶案,为了革命而献身,这是崇高的意识形态,而为了儿女私情放弃革命事业,这是革命逃兵的行为,因此保尔放弃了冬妮娅而选择了革命事业。于是乎,我们就被保尔那段伟大崇高的讲辞而迷倒——为了人类解放事业而奉献终身!问题在于,保尔的革命带给俄国人民的是七十年的奴役,甚至连爱情都无法挣脱的牢笼。在文革期间,有两件事不能碰,第一是资本主义尾巴,另一件就是谈恋爱。甚至,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竟然将禁止谈恋爱作为大学生守则,亲眼看到同学中因恋爱丢官罢职者。校领导带着系领导到各个教室来搜查谈恋爱的同学,这真是一件奇闻。但是,革命的崇高不容置疑,爱欲则是低级无聊的东西,但是为何还是会有冬妮娅为此而献身呢?
5.3可是,多么可爱的冬妮娅!她没有接受自己所爱的人提出的爱的附加条件。她爱保尔“这一个”人,一旦保尔丢弃了自己,她的所爱就毁灭了。
苦茶案,爱欲的对象是具体的,而革命的目标则是抽象的,无论是解放全人类,还是格调资本主义的尾巴,都是抽象而非具体的。冬妮娅爱的是保尔这个人,保尔爱的是人类解放的事业,很多人说男人需要事业,但是当他们有了事业之后,就一定会有爱情吗?经常会看到网络上,某些征婚广告,强调的无非是事业成功,但是这不正说明了爱情的失败吗?想要通过事业的成功来遮掩爱情失败的事实,也许只有保尔这类角色了。只不过,受过革命教育的有志青年,永远是将自己的事业与爱情分得清楚,他们知道的不过是金钱能够购买爱情而已,却不知道爱情本身有自己献身的目标,而且与为事业献身的目标截然相反。如果,金钱可以购买爱情,那么这与嫖妓有什么区别?当然,有人会辩称宁可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但是,如果宝马可以购买爱情,那么为何一定要选择你呢?革命事业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宝马车的目标是泡上所有的美眉,而不是仅仅为了你一个人。
5.4我开始懂得冬妮娅何以没有跟随保尔献身革命。她的生命所系固然没有保尔的生命献身伟大,她只知道单纯的缱绻相契的朝朝暮暮,以及由此呵护的质朴蕴藉的、不带有社会桂冠的家庭生活。
苦茶案,革命事业就像空中的风筝,随着革命的春风不断上扬,但是一旦失去了爱欲的羁绊,就不免东倒西歪,不知所踪。同样,伫立在大地上的冬妮娅,是不懂得革命事业的崇高,只是知道需要生活在大地之上。革命也好,启蒙也罢,这都是男人烧坏了脑子玩的游戏,女人关注的不过是朝潮暮暮的相守和朴质的生活而已。
5.5冬妮娅是“从一大堆读过的小说中成长起来”的,古典小说为她提供了绚丽而又质朴的生活理想。在自己个体的偶在身体位置上,她只想拥有寻常的、纯然属于自己的生活。革命有千万种正当理由(包括讴歌同志式革命情侣的理由),但没有理由剥夺私人的爱欲权利及其自体自根的生命含义。
苦茶案,通过阅读成长起来的一代,也许我是有些担忧,至少到今天我们已然难以看到受到古典教育的大家闺秀了,更多的是女知识分子或者女读书人,她们有自己的生活,独立于男性生活以外,虽然不会陷入革命意识形态,但是女权意识可能比革命意识更加激烈。所以,我们也不必期望革命时代结束后,女性能够回归传统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冬妮娅这样通过阅读小说成长起来的女性愈发显得稀少了。
5.1其实,一开始我就暗自喜欢冬妮娅,她性格爽朗,性情温厚,爱念小说,有天香之质——乌黑粗大的辫子,苗条娇小的身材,穿上一袭水兵式衣裙非常漂亮,是我心目中第一个具体的轻盈透明的美人儿形象。
苦茶案,这段文字写得非常美好,只是无法与刘小枫这样一个彪形大汉联系上,每次读这段文字都觉得文如其人就是扯淡。不过,这么写出来,还真是一个文学青年的手法,一般人还真写不出如许的美丽。他这么写冬妮娅,是为了衬托保尔的粗鲁和无知。他通过冬妮娅的形象,彻底颠覆保尔革命者的形象,这样做其实就是在告别革命了。资产阶级小姐的酸臭气和革命者保尔的火热青春比起来,究竟哪个更值得追求。他后文中强调了献身,保尔可以为了革命而献身,而冬妮娅则为了爱恋而献身,究竟哪样更崇高?
5.2没有无缘无故的献身,献身总有理由,这种理由称为“这一个”身体自我的性情气质。革命与爱欲的献身差异在于性情气质。保尔献身革命,冬妮娅献身爱情。身体位置的投入方向不同,本来酝酿着一场悲剧性紧张,却因保尔的出逃而轻易地了结。保尔走进革命队伍,留下一连串光辉业绩;冬妮娅被革命意识轻薄一番后抛入连历史角落都不是的地方。
苦茶案,为了革命而献身,这是崇高的意识形态,而为了儿女私情放弃革命事业,这是革命逃兵的行为,因此保尔放弃了冬妮娅而选择了革命事业。于是乎,我们就被保尔那段伟大崇高的讲辞而迷倒——为了人类解放事业而奉献终身!问题在于,保尔的革命带给俄国人民的是七十年的奴役,甚至连爱情都无法挣脱的牢笼。在文革期间,有两件事不能碰,第一是资本主义尾巴,另一件就是谈恋爱。甚至,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竟然将禁止谈恋爱作为大学生守则,亲眼看到同学中因恋爱丢官罢职者。校领导带着系领导到各个教室来搜查谈恋爱的同学,这真是一件奇闻。但是,革命的崇高不容置疑,爱欲则是低级无聊的东西,但是为何还是会有冬妮娅为此而献身呢?
5.3可是,多么可爱的冬妮娅!她没有接受自己所爱的人提出的爱的附加条件。她爱保尔“这一个”人,一旦保尔丢弃了自己,她的所爱就毁灭了。
苦茶案,爱欲的对象是具体的,而革命的目标则是抽象的,无论是解放全人类,还是格调资本主义的尾巴,都是抽象而非具体的。冬妮娅爱的是保尔这个人,保尔爱的是人类解放的事业,很多人说男人需要事业,但是当他们有了事业之后,就一定会有爱情吗?经常会看到网络上,某些征婚广告,强调的无非是事业成功,但是这不正说明了爱情的失败吗?想要通过事业的成功来遮掩爱情失败的事实,也许只有保尔这类角色了。只不过,受过革命教育的有志青年,永远是将自己的事业与爱情分得清楚,他们知道的不过是金钱能够购买爱情而已,却不知道爱情本身有自己献身的目标,而且与为事业献身的目标截然相反。如果,金钱可以购买爱情,那么这与嫖妓有什么区别?当然,有人会辩称宁可在宝马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但是,如果宝马可以购买爱情,那么为何一定要选择你呢?革命事业是为了解放全人类,宝马车的目标是泡上所有的美眉,而不是仅仅为了你一个人。
5.4我开始懂得冬妮娅何以没有跟随保尔献身革命。她的生命所系固然没有保尔的生命献身伟大,她只知道单纯的缱绻相契的朝朝暮暮,以及由此呵护的质朴蕴藉的、不带有社会桂冠的家庭生活。
苦茶案,革命事业就像空中的风筝,随着革命的春风不断上扬,但是一旦失去了爱欲的羁绊,就不免东倒西歪,不知所踪。同样,伫立在大地上的冬妮娅,是不懂得革命事业的崇高,只是知道需要生活在大地之上。革命也好,启蒙也罢,这都是男人烧坏了脑子玩的游戏,女人关注的不过是朝潮暮暮的相守和朴质的生活而已。
5.5冬妮娅是“从一大堆读过的小说中成长起来”的,古典小说为她提供了绚丽而又质朴的生活理想。在自己个体的偶在身体位置上,她只想拥有寻常的、纯然属于自己的生活。革命有千万种正当理由(包括讴歌同志式革命情侣的理由),但没有理由剥夺私人的爱欲权利及其自体自根的生命含义。
苦茶案,通过阅读成长起来的一代,也许我是有些担忧,至少到今天我们已然难以看到受到古典教育的大家闺秀了,更多的是女知识分子或者女读书人,她们有自己的生活,独立于男性生活以外,虽然不会陷入革命意识形态,但是女权意识可能比革命意识更加激烈。所以,我们也不必期望革命时代结束后,女性能够回归传统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冬妮娅这样通过阅读小说成长起来的女性愈发显得稀少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
愚公∞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周作人自编集》阅读记录 (1人喜欢)
- 《冯友兰文集》阅读记录 (4人喜欢)
- 《中国近代史从书》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费孝通著作目录》阅读记录 (2人喜欢)
- 《汪曾祺别集》阅读记录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