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货币与金融
笔记整理自央视纪录片《货币》、《华尔街》,BBC纪录片《金钱崛起》。
目录
一、货币概述
二、不同民族的货币文化
三、金本位制的兴衰
四、银行
五、债券
六、外汇
七、股市泡沫
八、保险
九、房地产
十、投资之道
十一、投资信息透明化
十二、政府的货币权力
十三、国际化储备
十四、全球金融缩影:华尔街
十五、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
十六、金融星球
------------------------------------------------{我是分割线}---------------------------------------------------------------------------
语言表达我们的思想,货币表达我们的欲望和财产——剑桥创始人马歇尔
一、货币概述
1.货币定价:货币蕴含着劳动的价值,其有效配置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①专利:货币对发明创造(人的创新能力)定价
威尼斯共和国:世界头号专利
1790美国首部专利法
发明创造能用货币衡量改变了科技和国家的命运
②14世纪初货币成为资本 资本:货币成为一种能生产金融产品稀缺资源
1688伦敦金融城:保险与期货(货币为风险定价) 股票债券(股票为企业定价)
③职业化(为天赋定价)的本质也是货币化
④货币重新配置全球资源→市场经济→货币同时成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工具
⑤货币与文明:
联通人类文明
货币与文艺复兴
美第奇家族为求灵魂解脱 资助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对人权的解放改变了人们对货币和财富的认知
富商的地位提升
2.货币伦理:(诚信)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如果没有货币化 认得只有会被抑制
货币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左右人的情绪 货币是欲望的载体也是欲望的沟壑 货币化泛滥侵害人的自由
货币贬值与政府公信力的争论
二、不同民族的货币文化
古巴比伦:楔形泥板纪录的交易合约是货币的雏形
古希腊:梭伦是首个运用货币解决社会矛盾的政治家 (减负令 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
威尼斯:1157年首个现代银行
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利用银行以钱赚钱VS天主教禁止放贷收息→义利之争
犹太民族:最早房贷生息的民族(犹太教允许犹太人向其他民族放贷)→遭受其他民族的道德谴责
中国:北宋四川出现交子 成为信用货币的发端
荷兰:公开发行股票集资,支持荷兰东印度公司远洋贸易
由此诞生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首家股票交易所)形成首个股票交易市场和汇兑银行(首家现代意义的银行)
首个金融泡沫(投资郁金香的狂潮)形成首次金融危机
美国:经济发展史即货币文化发展史
货币演绎为现代金融 其走向决定世界格局
三、金本位制的兴衰
人类与黄金的自然联系:黄金是冻结的欲望
BC6 吕底亚出现第一枚黄金铸币
现今 黄金是重要的储备资产和避险工具(信用货币的不确定性给人不安全感)
美国占有全球1/4的黄金储备
部分欠发达地区:非洲曾有采金换盐的历史
金本位制:
牛顿主管皇家铸币局时期 提高铸币的质量与精度
制定错误的金银比价 造成白银流失
战争 经济大萧条影响金本位制的废止
犹他州:出台回归金本位制的法案
纸币:作为主权货币 不再和黄金挂钩时 只能以国家的信用为支撑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偷窃”人民财富
通货膨胀的忧患:引出货币的选择权问题、发行权回归问题
四、银行
银行:
是货币的交通工具 通过存贷款把货币变为资本
其生命史储户的信任——信用 由此开创人类信用体制
最早的功能:货币兑换和保管
金匠代管黄金产生放贷业务
1817英国颁布《储蓄银行法》
银行与股份制结合形成又一次飞跃
中国银行:信用主体模糊 徘徊在政府与企业之间
效率低下 官僚化
世界:高风险业务 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
银行损失社会化而信用文化尚存
代表:罗斯柴尔德家族:建立忠实于客户的诚信结构 以血缘为纽带跨国操纵资本
箴言:勤奋 团结 可靠
五、债券
中世纪意大利:城邦征战频繁,佣兵制度盛行,城邦通过发行公债筹集资金→现代债券市场诞生。
滑铁卢战役:
交战双方:以掠夺创造财富的法国vs以债券创造财富的英国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全欧洲进行战时黄金转移,为英国及其盟军提供军费,并大量囤积黄金→战后金价跌落→转而囤积英国债券净赚6亿英镑→国际反犹主义升级
南北战争时期:
南方用棉花作为债券担保,通过棉花禁运→债券涨价→通货膨胀(通胀让债券持有人安乐死——凯恩斯)→战败
当今:债券持有人增加,债券市场复活,债券“统治世界”。
六、外汇
地中海商人:根据货币的重量及成色确定汇率
牛顿:发明金本位制使英镑成为国际货币
大萧条时期:各国以汇率为武器 通过货币贬值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 金本位制在汇率大战中结束
二战后-1971:《布雷顿森林协议》确定以黄金为标准 美元为中心的汇率体系
2012中国外汇改革:中日货币自由结算
《经济学人》推出巨无霸汉堡指数 但仍无法精准衡量汇率
乔治索罗斯:用德国马克换英镑致使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储备几近蒸发
攻击泰铢、港币,掀起97金融风暴
外汇市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
七、股市泡沫
约翰劳:股市泡沫(密西西比泡沫)发明者
流亡荷兰时期:发现企业和公共银行结合将产生暴利
法国时期:①将政府公债转化为银行股份,恢复政府的财力和权力
②建立密西西比公司,垄断法属美洲殖民贸易。让整个国家成为一个经营主体,顾里公众购买其股票。
③利用通货再膨胀,把公债转化为私有化征税和贸易公司→1716-1719股价飞涨
④通过印制钞票,抬高股价再卖出,行使“庞兹骗局”。
⑤利用民众对股市的信心:骗取法德边境的德国人开发新奥尔良
结局:骗局被识破→为避免崩盘请求王室降低股价→泡沫破灭→股价暴跌→王室破产→引发大革命
密西西比泡沫重演:安然公司
肯雷:力图构建能源银行→利用与布什的友谊关系→ 敦促立法取消能源管制→乘能源私有化大潮在全球抢占资产(e.g控股阿根廷天然气)→股价飞涨
与此同时:美联储只降息一次。
其他非正常商业操作模式:
A.勒索:在电力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恶意停电致使电费上涨。
B.作假:虚报资产,剔除债务,另立项目藏匿债务。
股价理论:股价如同人的身高,极端现象纯属个别。
股价正常走势如同一条钟形曲线,小变化少,大涨跌多,而平均情况占最大多数。
因而股市崩盘理论上“百年一遇”(正如很难找到身高为45cm或是3m的成年人)
八、保险
现代保险的起源:苏格兰
1744苏格兰牧师华莱士和韦伯斯特发明保险基金——苏格兰寡妇基金,为供养亡故牧师的家人提供保障。
19C滑铁卢战役后,参保成为一项高尚的活动。
国家保险体系:现代福利制度
起源自英国,规模最大是日本。
日本:全包型福利制度
20C中期:征兵需求促进保险业发展→民众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全民保险保证了全民皆兵
1947后:发展贝弗里奇的构想,风险国家化,全面考虑各项参保项目,将战时福利延伸到战后
1970:成为超级福利大国→引发滞胀
→福利成本上涨,养老金亏损严重。
→老龄化严重
智利养老金改革:
理论基础:米尔顿弗里曼货币数量论
MV=PQ
M:货币供应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物价水平 Q:支出量
改革背景:政变后的智利,公共福利崩溃。
措施:全面废除公共福利,转向私人退休金账户模式。(提取工资的10%作为养老储蓄)
平抑通胀,保证了经济的恢复,但弱势群体完全没有养老金保障。
美国:飓风卡特里娜席卷新奥尔良,房屋保险成为一纸空文。
→保险业的不尽人意促使人们转向房地产投资
九、房地产
房地产:没有对冲的单向赌博,流动性差,套现困难
英国:房产所有权曾为贵族专享,选举权属于有房产者。
19C中期:第一次房地产崩盘。(贵族农业收入减少→无法偿还房产抵押借款)
美国:
罗斯福新政:实行财产所有民主制,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房利美:形成全国性房贷市场
1930S:政府为按揭市场提供保障,以肤色作为信用评级(优级、次优级)
→二战后房屋持有量和房屋抵押债务攀升
→经济歧视引发底特律暴乱,大量毁坏房屋
1980S:英美鼓励民众办理按揭,随后又提高利率,引发80年代末房产危机。
1984房产丑闻:由于取消储蓄贷款管制,帝国协会骗取住房贷款
2008次贷危机:发放“三无贷款”→贷款证券化(将贷款打包,分块销售,利用空间差操作掩盖借贷款人信用不佳的事实)→引发危机
(PS:在此种操作下免于危机的三个前提:利率维持在低水平、人民有偿还能力、房产涨价)
日本:1990房地产泡沫破灭
秘鲁经济学家索托:房产所有权是发展中国家贫民致富的关键
模式:贫民获得产权→抵押房产→创业
与此同时,小额信贷的出现证明房产抵押未必是致富的最佳途径。
十、投资之道
道琼斯指数:19C末 选取按行业中有代表性的大公司,取其股价的平均值。
凯恩斯选美理论:“跟风”购买
格雷斯厄姆价值投资法:选择被市场低估的股票 低价买入 高价卖出(其《证券分析》影响了巴菲特)
查诺斯:利用熊市,高买低卖(卖空:可以挤出市场的水分,加速股市的下跌)
索罗斯:价格非理性。时常有其涨落循环周期。风险和回报不对称。
其投资凭借其在“电子牛群”效应中的自觉(牛群效应:牛群中一头牛的惊跑会引起整个牛群的骚乱,人类和牛群一样存在着非理性行为)
莫顿&斯科尔斯:运用金融计量分析法,提出期权定价理论。
创立LTCM,销售期权→股市波动加剧→抬高股价,低价售出期权→1998俄国金融体制崩溃→LTCM崩溃
(证明智力还无法打破自觉,金融分析师没有分析好人性,同时疏于历史)
十一、投资信息透明化
丹尼尔德鲁:利用掺水股和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开展伊利大战(时代特点:保密是成功的法门,为权钱交易提供了完美平台)
道琼斯公司:首次公开商业信息→《华尔街日报》
麦道夫(纳斯达克创始人):把电子交易引入证券交易。因为行使“庞兹骗局”被判150年监禁。
监督途径:
媒体监督:
坦贝尔:起底标准石油公司,揭露其金融犯罪行为。
社会监督:
集体诉讼:增加企业欺诈成本,对企业形成制衡。→丰田召回事件
政府监督:
证监会加强监管力度
金融体制改革→《塞班斯法案》:企业法人需对财报签字负责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
十二、政府的货币权力
发行货币:货币发行权
西汉:货币发行权的争论 《盐铁论》最早的财经政策史书
结果:民间铸币权收归中央
英国:成立首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 特许其发行货币
在19C完成了中央银行几乎所有的功能
美国:
银行战争:早期的第一、第二银行被认为与民争利 先后垮台→不设央行
20C初银行挤兑危机:由银行领袖摩根化解→1913保罗沃伯格:美联储的总设计师
美联储:具有相对独立性 维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与稳定 控制了经济发展速度
货币理论的核心:货币数量应当与经济发展保持动态一致
“货币“出自《后汉书》 强调”货“与”币“的平衡
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国家发行货币偿还债务
货币政策:美丽的罂粟
滥发纸币:通货膨胀加剧两极分化
普通百姓:寻找相对保值的物品
→全球新房价上涨
企业:转移投资
通货膨胀
起源:古罗马帝国在银币中掺假并大量生产,长期积累以后造成通货膨胀。
发展:纸币时代
法国:发行货币刺激经济的发明者——约翰劳推行纸币计划 以北美殖民地的铁矿为纸币担保 信用的缺失引起通货膨胀(大革命的导火索)
德国:《凡尔赛条约》要求巨额赔款 发行巨额钞票致使生活必需品必须以”亿“定价 成为金融史之最(二战导火索)
从货币伦理角度看待通货膨胀:使最初的货币使用者(银行、企业)收益,使最后的货币使用者(远离金融业的普通大众)受害,因此剥夺了公平正义。
经纪学家:凯恩斯:想颠覆现有社会的基础,没有比货币贬值更有效更可靠的办法了。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是超越法律之外的税收。
税收:权力的成本 反映出政府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冲突
《自由大宪章》:提出税收民主化概念 ,征税必须征得人民的同意
独立战争:起因是英国强行向北美殖民地加税 诞生因抗税而建立的国家——美国
国债:投资未来的行为 发行的边界不容易量化
希腊:加入欧元区以后政府扩张 大举债务满足社会福利要求
社会福利超负荷运转 资源浪费
十三、国际化储备
英镑:
以黄金民主法治自由经济为基础 最早称为国际性主权货币
历程:民主革命→金融革命→工业革命
美元:
殖民地时期没有独立的货币体系
开创十进制铸币体系
二战:用物质同英国交换黄金储备 其后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
优势:持有美元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可以保值增值
现状:地位下降
欧元:
超越国家主权,推进欧洲一体化(选择了一个共同的未来,而非分裂的过去)
带来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交融
缺乏统一地财政政策
人民币:
优势:中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现状尚不能自由兑换 投资市场开放程度不高
十四、全球金融缩影:华尔街
概况:
资金来源:流入基金来自退休金和各类保险公司
投资银行:连接企业与投资者的中介 既是华尔街的巨人,也是金融风暴的重心。
历程:
在北美殖民地开辟“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 由此有了华尔街
运河泡沫:伊利运河工程债券
大牛市时代:铁路诞生,金融业在19C后半期对经济的作用发生质变
南北战争时期:承销战争债券,首次把普通民众作为销售对象,保证了北方的胜利
并购时代:买卖新旧债券,组成银行辛迪加,其中摩根财团更是”重组了世界“
把财富留给社会也于这一时期成为传统
与政府的关系:
建国之初的合作:华尔街将国债发展为金融产品,实现了汉密尔顿“从债务到恩赐“的理想
PS:汉密尔顿旋转门计划:发行新货币以及只能用新货币购买的新债券,再回流新币,偿还旧债务。
保持独立:《梧桐树协议》形成华尔街最早的自我管理模式,华尔街以自律的形式避免政府干预。结果形成一块独立的自由权力高地。
受到监管:美联储是强大的监管者,但存在着双重标准的矛盾。
与科技的关系:
风险投资:连接硅谷创业者和华尔街资本,风险由市场承担。股权交易市场脆生创新和创业。
起源:哥伦布与女王 爱迪生与摩根
代表:纳斯达克让中小企业进入华尔街
十五、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被认为是危机的元凶,金融创新适当,金融衍生品会放大风险。
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能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电动缝纫机的发明催生信贷消费:租购
1929大萧条:信贷消费扩大了消费人群,日益主流化
为方便购买汽油:信用卡诞生
芝加哥联合屠宰场:推出期货交易,形成芝加哥期货市场。
次级抵押贷款:提高住房拥有率,中小城镇升级。
贷款证券化:使得破产成为美国人民的“天赋权利”,大多数人宁愿破产而不愿偿还债务。
十六、金融星球
chimerica——中美共生体
表现:储蓄巨大中方向从不存钱的美方提供资金→美方金融市场繁荣→债券市场足以提供次级贷款→引发危机
原因:中方:为保证出口→需买进美元拉低汇率
美方:依赖中方廉价日用品→故而向中方抛售国债
历史镜鉴:英德共生体
英方的金融业+德国的制造业,以一战中英德的兵戎相见告终→两败俱伤
警示:如若中美产生巨大冲突,全球金融体系将再度崩溃。
目录
一、货币概述
二、不同民族的货币文化
三、金本位制的兴衰
四、银行
五、债券
六、外汇
七、股市泡沫
八、保险
九、房地产
十、投资之道
十一、投资信息透明化
十二、政府的货币权力
十三、国际化储备
十四、全球金融缩影:华尔街
十五、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
十六、金融星球
------------------------------------------------{我是分割线}---------------------------------------------------------------------------
语言表达我们的思想,货币表达我们的欲望和财产——剑桥创始人马歇尔
一、货币概述
1.货币定价:货币蕴含着劳动的价值,其有效配置将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①专利:货币对发明创造(人的创新能力)定价
威尼斯共和国:世界头号专利
1790美国首部专利法
发明创造能用货币衡量改变了科技和国家的命运
②14世纪初货币成为资本 资本:货币成为一种能生产金融产品稀缺资源
1688伦敦金融城:保险与期货(货币为风险定价) 股票债券(股票为企业定价)
③职业化(为天赋定价)的本质也是货币化
④货币重新配置全球资源→市场经济→货币同时成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工具
⑤货币与文明:
联通人类文明
货币与文艺复兴
美第奇家族为求灵魂解脱 资助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对人权的解放改变了人们对货币和财富的认知
富商的地位提升
2.货币伦理:(诚信)
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如果没有货币化 认得只有会被抑制
货币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左右人的情绪 货币是欲望的载体也是欲望的沟壑 货币化泛滥侵害人的自由
货币贬值与政府公信力的争论
二、不同民族的货币文化
古巴比伦:楔形泥板纪录的交易合约是货币的雏形
古希腊:梭伦是首个运用货币解决社会矛盾的政治家 (减负令 协调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
威尼斯:1157年首个现代银行
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利用银行以钱赚钱VS天主教禁止放贷收息→义利之争
犹太民族:最早房贷生息的民族(犹太教允许犹太人向其他民族放贷)→遭受其他民族的道德谴责
中国:北宋四川出现交子 成为信用货币的发端
荷兰:公开发行股票集资,支持荷兰东印度公司远洋贸易
由此诞生阿姆斯特丹交易所(首家股票交易所)形成首个股票交易市场和汇兑银行(首家现代意义的银行)
首个金融泡沫(投资郁金香的狂潮)形成首次金融危机
美国:经济发展史即货币文化发展史
货币演绎为现代金融 其走向决定世界格局
三、金本位制的兴衰
人类与黄金的自然联系:黄金是冻结的欲望
BC6 吕底亚出现第一枚黄金铸币
现今 黄金是重要的储备资产和避险工具(信用货币的不确定性给人不安全感)
美国占有全球1/4的黄金储备
部分欠发达地区:非洲曾有采金换盐的历史
金本位制:
牛顿主管皇家铸币局时期 提高铸币的质量与精度
制定错误的金银比价 造成白银流失
战争 经济大萧条影响金本位制的废止
犹他州:出台回归金本位制的法案
纸币:作为主权货币 不再和黄金挂钩时 只能以国家的信用为支撑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偷窃”人民财富
通货膨胀的忧患:引出货币的选择权问题、发行权回归问题
四、银行
银行:
是货币的交通工具 通过存贷款把货币变为资本
其生命史储户的信任——信用 由此开创人类信用体制
最早的功能:货币兑换和保管
金匠代管黄金产生放贷业务
1817英国颁布《储蓄银行法》
银行与股份制结合形成又一次飞跃
中国银行:信用主体模糊 徘徊在政府与企业之间
效率低下 官僚化
世界:高风险业务 金融工具创新层出不穷
银行损失社会化而信用文化尚存
代表:罗斯柴尔德家族:建立忠实于客户的诚信结构 以血缘为纽带跨国操纵资本
箴言:勤奋 团结 可靠
五、债券
中世纪意大利:城邦征战频繁,佣兵制度盛行,城邦通过发行公债筹集资金→现代债券市场诞生。
滑铁卢战役:
交战双方:以掠夺创造财富的法国vs以债券创造财富的英国
罗斯柴尔德家族:在全欧洲进行战时黄金转移,为英国及其盟军提供军费,并大量囤积黄金→战后金价跌落→转而囤积英国债券净赚6亿英镑→国际反犹主义升级
南北战争时期:
南方用棉花作为债券担保,通过棉花禁运→债券涨价→通货膨胀(通胀让债券持有人安乐死——凯恩斯)→战败
当今:债券持有人增加,债券市场复活,债券“统治世界”。
六、外汇
地中海商人:根据货币的重量及成色确定汇率
牛顿:发明金本位制使英镑成为国际货币
大萧条时期:各国以汇率为武器 通过货币贬值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 金本位制在汇率大战中结束
二战后-1971:《布雷顿森林协议》确定以黄金为标准 美元为中心的汇率体系
2012中国外汇改革:中日货币自由结算
《经济学人》推出巨无霸汉堡指数 但仍无法精准衡量汇率
乔治索罗斯:用德国马克换英镑致使英格兰银行的外汇储备几近蒸发
攻击泰铢、港币,掀起97金融风暴
外汇市场:全球最大的金融市场
七、股市泡沫
约翰劳:股市泡沫(密西西比泡沫)发明者
流亡荷兰时期:发现企业和公共银行结合将产生暴利
法国时期:①将政府公债转化为银行股份,恢复政府的财力和权力
②建立密西西比公司,垄断法属美洲殖民贸易。让整个国家成为一个经营主体,顾里公众购买其股票。
③利用通货再膨胀,把公债转化为私有化征税和贸易公司→1716-1719股价飞涨
④通过印制钞票,抬高股价再卖出,行使“庞兹骗局”。
⑤利用民众对股市的信心:骗取法德边境的德国人开发新奥尔良
结局:骗局被识破→为避免崩盘请求王室降低股价→泡沫破灭→股价暴跌→王室破产→引发大革命
密西西比泡沫重演:安然公司
肯雷:力图构建能源银行→利用与布什的友谊关系→ 敦促立法取消能源管制→乘能源私有化大潮在全球抢占资产(e.g控股阿根廷天然气)→股价飞涨
与此同时:美联储只降息一次。
其他非正常商业操作模式:
A.勒索:在电力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恶意停电致使电费上涨。
B.作假:虚报资产,剔除债务,另立项目藏匿债务。
股价理论:股价如同人的身高,极端现象纯属个别。
股价正常走势如同一条钟形曲线,小变化少,大涨跌多,而平均情况占最大多数。
因而股市崩盘理论上“百年一遇”(正如很难找到身高为45cm或是3m的成年人)
八、保险
现代保险的起源:苏格兰
1744苏格兰牧师华莱士和韦伯斯特发明保险基金——苏格兰寡妇基金,为供养亡故牧师的家人提供保障。
19C滑铁卢战役后,参保成为一项高尚的活动。
国家保险体系:现代福利制度
起源自英国,规模最大是日本。
日本:全包型福利制度
20C中期:征兵需求促进保险业发展→民众身体健康得到保障→全民保险保证了全民皆兵
1947后:发展贝弗里奇的构想,风险国家化,全面考虑各项参保项目,将战时福利延伸到战后
1970:成为超级福利大国→引发滞胀
→福利成本上涨,养老金亏损严重。
→老龄化严重
智利养老金改革:
理论基础:米尔顿弗里曼货币数量论
MV=PQ
M:货币供应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物价水平 Q:支出量
改革背景:政变后的智利,公共福利崩溃。
措施:全面废除公共福利,转向私人退休金账户模式。(提取工资的10%作为养老储蓄)
平抑通胀,保证了经济的恢复,但弱势群体完全没有养老金保障。
美国:飓风卡特里娜席卷新奥尔良,房屋保险成为一纸空文。
→保险业的不尽人意促使人们转向房地产投资
九、房地产
房地产:没有对冲的单向赌博,流动性差,套现困难
英国:房产所有权曾为贵族专享,选举权属于有房产者。
19C中期:第一次房地产崩盘。(贵族农业收入减少→无法偿还房产抵押借款)
美国:
罗斯福新政:实行财产所有民主制,维持资本主义社会的稳定。
房利美:形成全国性房贷市场
1930S:政府为按揭市场提供保障,以肤色作为信用评级(优级、次优级)
→二战后房屋持有量和房屋抵押债务攀升
→经济歧视引发底特律暴乱,大量毁坏房屋
1980S:英美鼓励民众办理按揭,随后又提高利率,引发80年代末房产危机。
1984房产丑闻:由于取消储蓄贷款管制,帝国协会骗取住房贷款
2008次贷危机:发放“三无贷款”→贷款证券化(将贷款打包,分块销售,利用空间差操作掩盖借贷款人信用不佳的事实)→引发危机
(PS:在此种操作下免于危机的三个前提:利率维持在低水平、人民有偿还能力、房产涨价)
日本:1990房地产泡沫破灭
秘鲁经济学家索托:房产所有权是发展中国家贫民致富的关键
模式:贫民获得产权→抵押房产→创业
与此同时,小额信贷的出现证明房产抵押未必是致富的最佳途径。
十、投资之道
道琼斯指数:19C末 选取按行业中有代表性的大公司,取其股价的平均值。
凯恩斯选美理论:“跟风”购买
格雷斯厄姆价值投资法:选择被市场低估的股票 低价买入 高价卖出(其《证券分析》影响了巴菲特)
查诺斯:利用熊市,高买低卖(卖空:可以挤出市场的水分,加速股市的下跌)
索罗斯:价格非理性。时常有其涨落循环周期。风险和回报不对称。
其投资凭借其在“电子牛群”效应中的自觉(牛群效应:牛群中一头牛的惊跑会引起整个牛群的骚乱,人类和牛群一样存在着非理性行为)
莫顿&斯科尔斯:运用金融计量分析法,提出期权定价理论。
创立LTCM,销售期权→股市波动加剧→抬高股价,低价售出期权→1998俄国金融体制崩溃→LTCM崩溃
(证明智力还无法打破自觉,金融分析师没有分析好人性,同时疏于历史)
十一、投资信息透明化
丹尼尔德鲁:利用掺水股和铁路大王范德比尔特开展伊利大战(时代特点:保密是成功的法门,为权钱交易提供了完美平台)
道琼斯公司:首次公开商业信息→《华尔街日报》
麦道夫(纳斯达克创始人):把电子交易引入证券交易。因为行使“庞兹骗局”被判150年监禁。
监督途径:
媒体监督:
坦贝尔:起底标准石油公司,揭露其金融犯罪行为。
社会监督:
集体诉讼:增加企业欺诈成本,对企业形成制衡。→丰田召回事件
政府监督:
证监会加强监管力度
金融体制改革→《塞班斯法案》:企业法人需对财报签字负责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灯光是最好的警察。
十二、政府的货币权力
发行货币:货币发行权
西汉:货币发行权的争论 《盐铁论》最早的财经政策史书
结果:民间铸币权收归中央
英国:成立首个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 特许其发行货币
在19C完成了中央银行几乎所有的功能
美国:
银行战争:早期的第一、第二银行被认为与民争利 先后垮台→不设央行
20C初银行挤兑危机:由银行领袖摩根化解→1913保罗沃伯格:美联储的总设计师
美联储:具有相对独立性 维持了货币政策的独立与稳定 控制了经济发展速度
货币理论的核心:货币数量应当与经济发展保持动态一致
“货币“出自《后汉书》 强调”货“与”币“的平衡
货币量化宽松政策:国家发行货币偿还债务
货币政策:美丽的罂粟
滥发纸币:通货膨胀加剧两极分化
普通百姓:寻找相对保值的物品
→全球新房价上涨
企业:转移投资
通货膨胀
起源:古罗马帝国在银币中掺假并大量生产,长期积累以后造成通货膨胀。
发展:纸币时代
法国:发行货币刺激经济的发明者——约翰劳推行纸币计划 以北美殖民地的铁矿为纸币担保 信用的缺失引起通货膨胀(大革命的导火索)
德国:《凡尔赛条约》要求巨额赔款 发行巨额钞票致使生活必需品必须以”亿“定价 成为金融史之最(二战导火索)
从货币伦理角度看待通货膨胀:使最初的货币使用者(银行、企业)收益,使最后的货币使用者(远离金融业的普通大众)受害,因此剥夺了公平正义。
经纪学家:凯恩斯:想颠覆现有社会的基础,没有比货币贬值更有效更可靠的办法了。
弗里德曼:通货膨胀是超越法律之外的税收。
税收:权力的成本 反映出政府权力和个人权利的冲突
《自由大宪章》:提出税收民主化概念 ,征税必须征得人民的同意
独立战争:起因是英国强行向北美殖民地加税 诞生因抗税而建立的国家——美国
国债:投资未来的行为 发行的边界不容易量化
希腊:加入欧元区以后政府扩张 大举债务满足社会福利要求
社会福利超负荷运转 资源浪费
十三、国际化储备
英镑:
以黄金民主法治自由经济为基础 最早称为国际性主权货币
历程:民主革命→金融革命→工业革命
美元:
殖民地时期没有独立的货币体系
开创十进制铸币体系
二战:用物质同英国交换黄金储备 其后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
优势:持有美元进入美国资本市场可以保值增值
现状:地位下降
欧元:
超越国家主权,推进欧洲一体化(选择了一个共同的未来,而非分裂的过去)
带来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交融
缺乏统一地财政政策
人民币:
优势:中国推行人民币国际化战略
现状尚不能自由兑换 投资市场开放程度不高
十四、全球金融缩影:华尔街
概况:
资金来源:流入基金来自退休金和各类保险公司
投资银行:连接企业与投资者的中介 既是华尔街的巨人,也是金融风暴的重心。
历程:
在北美殖民地开辟“新阿姆斯特丹”——今纽约 由此有了华尔街
运河泡沫:伊利运河工程债券
大牛市时代:铁路诞生,金融业在19C后半期对经济的作用发生质变
南北战争时期:承销战争债券,首次把普通民众作为销售对象,保证了北方的胜利
并购时代:买卖新旧债券,组成银行辛迪加,其中摩根财团更是”重组了世界“
把财富留给社会也于这一时期成为传统
与政府的关系:
建国之初的合作:华尔街将国债发展为金融产品,实现了汉密尔顿“从债务到恩赐“的理想
PS:汉密尔顿旋转门计划:发行新货币以及只能用新货币购买的新债券,再回流新币,偿还旧债务。
保持独立:《梧桐树协议》形成华尔街最早的自我管理模式,华尔街以自律的形式避免政府干预。结果形成一块独立的自由权力高地。
受到监管:美联储是强大的监管者,但存在着双重标准的矛盾。
与科技的关系:
风险投资:连接硅谷创业者和华尔街资本,风险由市场承担。股权交易市场脆生创新和创业。
起源:哥伦布与女王 爱迪生与摩根
代表:纳斯达克让中小企业进入华尔街
十五、金融危机与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被认为是危机的元凶,金融创新适当,金融衍生品会放大风险。
而金融创新另一方面也能提供风险管理工具
电动缝纫机的发明催生信贷消费:租购
1929大萧条:信贷消费扩大了消费人群,日益主流化
为方便购买汽油:信用卡诞生
芝加哥联合屠宰场:推出期货交易,形成芝加哥期货市场。
次级抵押贷款:提高住房拥有率,中小城镇升级。
贷款证券化:使得破产成为美国人民的“天赋权利”,大多数人宁愿破产而不愿偿还债务。
十六、金融星球
chimerica——中美共生体
表现:储蓄巨大中方向从不存钱的美方提供资金→美方金融市场繁荣→债券市场足以提供次级贷款→引发危机
原因:中方:为保证出口→需买进美元拉低汇率
美方:依赖中方廉价日用品→故而向中方抛售国债
历史镜鉴:英德共生体
英方的金融业+德国的制造业,以一战中英德的兵戎相见告终→两败俱伤
警示:如若中美产生巨大冲突,全球金融体系将再度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