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湿
一、E-6和C-41滚冲并不需要预湿。对于C-41的冲洗程序,JOBO如此表述:把胶片装进冲洗罐里。不要倒化学药液或水进去。让它在温控水浴中旋转。这步骤加热和稳定胶片、卷片芯、冲洗罐的温度。预热可预防首显时降温和胶片显影不充分。
另外,柯达网站对E-6工艺的标准文档z-119(第六版)(http://www.kodak.com/global/en/b ... zManuals/z119.jhtml)里的“10 ROTARY-TUBE PROCESSORS”章节强调,预湿会导致不同的感光乳剂受到不同步的影响:“If the processor manufacturer recommends a film prewet, note that a prewet can cause a slight sensitometric effect with someemulsions. Since some emulsions are affected more than others, your control strip may not reflect the results you get with all films.”
同样,柯达C-41工艺的标准文档Z-131也有类似的强调。
因此,不管是JOBO还是柯达,都认为C-41和 E-6工艺是不能预湿的。
二、黑白胶片原则上需要预湿。JOBO如此表述:所有黑白胶片通过5分钟的预水洗与显影液一起工作,可制作出负片的可控反差和良好阶调。使用供应商推荐“手冲”(间歇性搅拌)时间。要预水洗,倒相当于或略微大于显影液的数量的符合冲洗温度的水到冲洗罐,让这个载重的冲洗罐在冲洗机上旋转5分钟。在这段时间的最后,倒出预水洗水,倒进显影液。预水洗时间少于5分钟可能造成不规范的显影,应予以避免。
三、分析
为何彩色胶片不能预湿呢?我觉得一是彩色胶片与黑白胶片的感光材料结构不同,二是冲洗过程不同。以C-41为例:
先看结构,黑白负片比较简单,其结构从上到下分别为保护层、乳剂层、夹层、片基、背面层,实际成像的只有乳剂层。
彩色负片则复杂得多,其结构从上到下分别保护层、感蓝层、黄色滤光层、感绿层、感红层、防光晕层、片基等(实际结构还更复杂),分层结构导致预湿时对不同乳剂层的作用不一致(见下图:富士PRO160 NS的结构)(资料来源:Fujifilm AF3-0232E 文档)。
再看过程:C-41的完整冲洗步骤是:预热、彩显、漂白、定影、水洗、稳定、干燥。彩显时,显影剂把卤化银潜影转化成金属银图像,同时彩显剂把染料氧化并黏附在金属银图像上,每个染料乳剂层形成一个彩色图像,当彩色图像形成后,金属银图像就没用了。漂白时,金属银再次转化成卤化银,最后卤化银被漂白液和定影液移走。冲洗过程中,由于彩色乳剂层分层存在,如果进行了预湿或者漂白之前水洗,水无法象漂白剂和定影液那样深入乳剂层,因此对不同染料乳剂层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容易轻微破坏色彩平衡。
因此:C-41冲洗时,不要预湿,彩显和漂白之间也不要水洗,漂白、定影之后必须水洗。漂定结合为一个步骤时,彩显后也不应水洗。
同理,E-6冲洗也不应预湿。
另外,柯达网站对E-6工艺的标准文档z-119(第六版)(http://www.kodak.com/global/en/b ... zManuals/z119.jhtml)里的“10 ROTARY-TUBE PROCESSORS”章节强调,预湿会导致不同的感光乳剂受到不同步的影响:“If the processor manufacturer recommends a film prewet, note that a prewet can cause a slight sensitometric effect with someemulsions. Since some emulsions are affected more than others, your control strip may not reflect the results you get with all films.”
同样,柯达C-41工艺的标准文档Z-131也有类似的强调。
因此,不管是JOBO还是柯达,都认为C-41和 E-6工艺是不能预湿的。
二、黑白胶片原则上需要预湿。JOBO如此表述:所有黑白胶片通过5分钟的预水洗与显影液一起工作,可制作出负片的可控反差和良好阶调。使用供应商推荐“手冲”(间歇性搅拌)时间。要预水洗,倒相当于或略微大于显影液的数量的符合冲洗温度的水到冲洗罐,让这个载重的冲洗罐在冲洗机上旋转5分钟。在这段时间的最后,倒出预水洗水,倒进显影液。预水洗时间少于5分钟可能造成不规范的显影,应予以避免。
三、分析
为何彩色胶片不能预湿呢?我觉得一是彩色胶片与黑白胶片的感光材料结构不同,二是冲洗过程不同。以C-41为例:
先看结构,黑白负片比较简单,其结构从上到下分别为保护层、乳剂层、夹层、片基、背面层,实际成像的只有乳剂层。
彩色负片则复杂得多,其结构从上到下分别保护层、感蓝层、黄色滤光层、感绿层、感红层、防光晕层、片基等(实际结构还更复杂),分层结构导致预湿时对不同乳剂层的作用不一致(见下图:富士PRO160 NS的结构)(资料来源:Fujifilm AF3-0232E 文档)。
再看过程:C-41的完整冲洗步骤是:预热、彩显、漂白、定影、水洗、稳定、干燥。彩显时,显影剂把卤化银潜影转化成金属银图像,同时彩显剂把染料氧化并黏附在金属银图像上,每个染料乳剂层形成一个彩色图像,当彩色图像形成后,金属银图像就没用了。漂白时,金属银再次转化成卤化银,最后卤化银被漂白液和定影液移走。冲洗过程中,由于彩色乳剂层分层存在,如果进行了预湿或者漂白之前水洗,水无法象漂白剂和定影液那样深入乳剂层,因此对不同染料乳剂层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容易轻微破坏色彩平衡。
因此:C-41冲洗时,不要预湿,彩显和漂白之间也不要水洗,漂白、定影之后必须水洗。漂定结合为一个步骤时,彩显后也不应水洗。
同理,E-6冲洗也不应预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