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e is all
像北京的雪一样,迟迟没来。 之前码过的字,总是码到一半就丢弃在半路了。结果累积的太多话,却怎么也说不出来,是堵住了。
习惯了每天零碎的发一句话,所以现在都快要写不出长长的句子了。脑海中飘出的都是词语,我想这一定是在削弱人们的语言能力,怎样能连成句子来着?诶,我突然想喝旺仔牛奶了,黄罐的那种。
*
4月份去了丽江和大理。[漫无目的]也许才是真正该有的旅行状态。吃完三文鱼的时候,窗外的灯都亮了,每阵风吹过,都能听到风铃的响声。一路慢悠悠的往住处走,街灯越来越稀少,路边经过的小旅店小酒吧里散发着暖橘色的微光。边走边哼歌,然后抬头的时候看到了星星和很亮很亮的满月,也许是因为周围太暗,所以你带来的光显得那么耀眼。-------这一幕清晰的印了下来
*
看到大黄鸭的时候,中间隔了重重的雾霾。[重重],可以发chong.chong的音,也可以发zhong.zhong的音。某种效应就是这样产生的,就好像不去看一下,人生都不完整了。于是特意请了一天假,顺着旅游团顺着人群,踩着地上一路的黄鸭,看了一眼朦胧的你。你那么巨大,隔我那么远。你的追随者那么多,可不过是看一眼就走。
*
韩寒团队出了app,很是喜欢。从名字就开始喜欢,[一个]。每天一张图画,一篇文章,一个问题。看似少少的,却刚刚好,让人看着不累且常有期待。每次只需单点一下返回键,就可以退出-------无需回答‘你真的要退出吗?’‘确定要退出?’‘什么?你要退出?’诸如此类一定还要准确无误的点击【确定】的退出提示。所有的都正合我意。是的,一个 就够了,one is all;简洁,永远最让人舒适;你来,是因为喜爱,你走,是已做的选择。
忘记是哪一期,里面的文章中,有一段话特别着迷:
‘在北极,如果两个人在路上偶遇,想要聊上两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天寒地冻,说出的话一落地就变成了冰雪,对方听不清,只能捡回家烤来听。有时候捡起一块冰,薄薄的一片,便能猜到那是一句轻薄的寒暄。但还是不甘心,一定要带回去,等着冰化开,果然是一句晚上好,这才释然。 一句情话是一块透亮的冰,也会很薄,但是很重。回到家就要关起灯来,倒一杯红酒,偷偷煮来听。只有这样才能还原当时当地的情绪,那个词要怎么读?微醺。有时舍不得听完,还要把剩下的冰藏起来。’
*
我想每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认定标准都是不同的。对一个人的评价,常说的有几种:[还可以]、[挺好的]、[很nice]、[蛮可爱],再配以几个形容词。就算只有一面之交,也可以通过直观的感觉,拿出几个自认为合适又中庸的词,加以形容一番。做hr常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现在发现,[第一印象]虽固然重要,但若因此而下某种断定,就必然得冒着大跌眼镜的风险。这种首轮效应其实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看似。看似没心没肺,看似温文尔雅,看似弱不禁风,看似…
*
最近sherlock那么火。直男说那是‘过命的兄弟’,腐女说那是‘有爱的一对’。管他呢,反正幸福就好。我觉得感性的天才,就是最接近‘完人’的吧,或者说是,当天才感性的时候。我是这么觉得。
尾巴*
像北京的雪一样,期待着 却没来。
我学着咽下一大段话和所有情绪,只用[嗯]表达我所有的想法。
13年去了香港,去了丽江大理,去了河南,去了上海。在繁华的街上暴走,在古镇里走走停停哼着歌,在烈日下爬山,在cheer的演唱会上红了眼眶。
庆幸自己有所坚持有所爱,庆幸自己越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句话说的很好----别给自己太多放弃的理由,因为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坚持,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坚持都因为热爱。共勉。
世间的猫都是旅人。
今年会旅向何方呢。
嗯。
本命年快乐。
习惯了每天零碎的发一句话,所以现在都快要写不出长长的句子了。脑海中飘出的都是词语,我想这一定是在削弱人们的语言能力,怎样能连成句子来着?诶,我突然想喝旺仔牛奶了,黄罐的那种。
*
4月份去了丽江和大理。[漫无目的]也许才是真正该有的旅行状态。吃完三文鱼的时候,窗外的灯都亮了,每阵风吹过,都能听到风铃的响声。一路慢悠悠的往住处走,街灯越来越稀少,路边经过的小旅店小酒吧里散发着暖橘色的微光。边走边哼歌,然后抬头的时候看到了星星和很亮很亮的满月,也许是因为周围太暗,所以你带来的光显得那么耀眼。-------这一幕清晰的印了下来
*
看到大黄鸭的时候,中间隔了重重的雾霾。[重重],可以发chong.chong的音,也可以发zhong.zhong的音。某种效应就是这样产生的,就好像不去看一下,人生都不完整了。于是特意请了一天假,顺着旅游团顺着人群,踩着地上一路的黄鸭,看了一眼朦胧的你。你那么巨大,隔我那么远。你的追随者那么多,可不过是看一眼就走。
*
韩寒团队出了app,很是喜欢。从名字就开始喜欢,[一个]。每天一张图画,一篇文章,一个问题。看似少少的,却刚刚好,让人看着不累且常有期待。每次只需单点一下返回键,就可以退出-------无需回答‘你真的要退出吗?’‘确定要退出?’‘什么?你要退出?’诸如此类一定还要准确无误的点击【确定】的退出提示。所有的都正合我意。是的,一个 就够了,one is all;简洁,永远最让人舒适;你来,是因为喜爱,你走,是已做的选择。
忘记是哪一期,里面的文章中,有一段话特别着迷:
‘在北极,如果两个人在路上偶遇,想要聊上两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天寒地冻,说出的话一落地就变成了冰雪,对方听不清,只能捡回家烤来听。有时候捡起一块冰,薄薄的一片,便能猜到那是一句轻薄的寒暄。但还是不甘心,一定要带回去,等着冰化开,果然是一句晚上好,这才释然。 一句情话是一块透亮的冰,也会很薄,但是很重。回到家就要关起灯来,倒一杯红酒,偷偷煮来听。只有这样才能还原当时当地的情绪,那个词要怎么读?微醺。有时舍不得听完,还要把剩下的冰藏起来。’
*
我想每个人,对于另一个人的认定标准都是不同的。对一个人的评价,常说的有几种:[还可以]、[挺好的]、[很nice]、[蛮可爱],再配以几个形容词。就算只有一面之交,也可以通过直观的感觉,拿出几个自认为合适又中庸的词,加以形容一番。做hr常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现在发现,[第一印象]虽固然重要,但若因此而下某种断定,就必然得冒着大跌眼镜的风险。这种首轮效应其实可以总结为两个字,看似。看似没心没肺,看似温文尔雅,看似弱不禁风,看似…
*
最近sherlock那么火。直男说那是‘过命的兄弟’,腐女说那是‘有爱的一对’。管他呢,反正幸福就好。我觉得感性的天才,就是最接近‘完人’的吧,或者说是,当天才感性的时候。我是这么觉得。
尾巴*
像北京的雪一样,期待着 却没来。
我学着咽下一大段话和所有情绪,只用[嗯]表达我所有的想法。
13年去了香港,去了丽江大理,去了河南,去了上海。在繁华的街上暴走,在古镇里走走停停哼着歌,在烈日下爬山,在cheer的演唱会上红了眼眶。
庆幸自己有所坚持有所爱,庆幸自己越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那句话说的很好----别给自己太多放弃的理由,因为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坚持,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坚持都因为热爱。共勉。
世间的猫都是旅人。
今年会旅向何方呢。
嗯。
本命年快乐。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