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元宵节到情人节:当东方遇到西方
作者:莫默
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握紧你毛茸茸的手,轻轻的亲一口,爱情啊,让我们直立行走。
自打人学会直立行走,踏上通往文明之路的征程那一刻起,爱情的荷尔蒙就已经埋下,并且根深蒂固。古时候的姑娘都比较保守,不仅穿的保守,就连行为都比较保守,在家长没有为自己找到女婿之前都要待字闺中,陌生男人是不能见的,更是不能碰的,想看帅哥只能搬梯子翻墙偷偷摸摸地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汉代。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官员做了一个比较人性化的发明,也是古代第一个sns平台,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相亲大会,那就是元宵节。从那时开始女子们就可以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光明正大的出门看帅哥了。
古代的男子当时都很性福,可以在各种烟花之地寻花问柳,十几岁就可以成亲,娶一个拉回家,掀开盖头一看,哇塞,真丑,你还可以再娶第二个第三个……直到娶到你满意的为止。土豪们自然可以这么挥霍,反正老子有的是钱,那些穷酸文人臭书生就不能那么出手阔绰了,所以必须谨慎选择,不能一不小心砸自个手里了。幸好有了元宵节,因为这一天他们能见到姑娘,而不仅仅是姑娘们的爹和妈,所以时不我待,男子们必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到了那一天,到处点火把,结彩灯,举行各种猜灯谜活动,当然这也是活动主办方为了迎合受众群体才搞的,为的就是让那些臭文人们展示他们的才,以此来弥补他们无财这一短板。除了猜谜,有人还作诗,以此来获得姑娘们的好感,得到加分的机会。
比如大文豪欧阳修的这首《上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把没把到妹不知道,但是却让他一下出名了,成了大v,“财”随“才”来,从此以后身边再也不缺美女了。再比如大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也让他名利双收,很多人都争相模仿,想沾点喜气和运气。一直到很多年后,还有个姓李的取他诗里的几个字创办公司,结果大获成功,一举成为全国首富。当然,这事就先说到这了。
古代的元宵节主要是提供陌生人交友的,堪比现在的微信、陌陌等工具,当然要比现在的相亲大会,交友网站逼格高出很多。那时候人都不比外在比内在。男的看女的主要看气质,身材脸蛋三围什么的都无关大碍,所以古代的美人儿都是非常重量级的——胖纸。那时候女的看男主要是看才华,基本不问有无马车,有无茅屋,未来三到五年规划之类的。男的写诗读诗,女的听诗品诗,即便理解不了也能感觉到良苦用心,如果心与心对上了,那就“人约黄昏后”了。那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年代,男女还没有那么的平等。但那也是一个充满博爱和真爱的时代,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但是每一个都会用心去爱,一个爱人就如同一首诗。女人只能嫁一个,但是却能安稳知足,家庭和睦。
很多年后,就是那个姓李的把辛弃疾的情诗商业化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才子佳人,也已经远远地把老套的历史抛在十万八千里之外了。他们上名牌大学,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深谙中西文化差异,他们喜欢外企,毕业后纷纷留学英国,漂洋过海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混迹四年,然后寻找一个外企求职辅导机构,希望通过求职辅导专家的帮助使自己留在国外,进入外企成为职场精英。那些没能留下的就灰溜溜回国,带回了西方的新思想,也带回了西方的新习俗。西方人豪迈奔放,比辛弃疾这个豪放派的还要豪放,辛弃疾看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基本上就打住了。按西方人的思维,非得把那人摁倒在灯火阑珊处不可。
元宵还在,花市依旧灯如昼,烟花也做的更美更灿烂,但是西式思维的介入,让元宵成了古老的传说。新一代的年轻人爱情的荷尔蒙依旧泛滥,他们也找姑娘,但是他们不再作诗猜谜,他们喜欢直接进入主题,他们不再默默传情,他们用陌陌来传情。他们也过元宵节,但他们更喜欢情人节。
这一天,男男女女不看灯火阑珊,他们喜欢去影院看高价电影,他们不逛灯会,他们去娱乐场所玩到嗨,他们不探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他们关心的房子车子票子孩子……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虚拟社交的时代,在很大程度上也逐渐成为一个薄情的时代,一个虚情假意的时代。很多人把每个节日都过成了情人节,到最后蓦然回首,那人依旧消失在了灯火阑珊处。很多人追求浪漫,认为玫瑰代表爱情,疯狂代表浪漫,求新求异才能代表自己存在而且牛逼并与时俱进着。
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当东方遇到西方会怎么样?
假如一个叫东方的翩翩公子遇到一个叫西方的妙龄女子,不偏不倚就在公元二零一四年的二月十四日,东方在上元灯会上赏烟火,看花灯,思绪万千,他希望在满大街的各种名牌包裹的美女中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幽怨的姑娘。西方姑娘喜欢巧克力,喜欢星巴克,喜欢提拉米苏,喜欢lv,她打扮时髦,新潮前卫,希望看到一个帅帅的,酷酷的帅男会开着宝马停在自己的身旁,捧一大束玫瑰,然后带自己去天涯海角……
当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东方先生想着:这什么世道,真是世风日下,姑娘都成这样了……西方姑娘瞥了东方先生一眼,对旁边的人说: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耶。
此时的烟花正灿烂,绽放在都市的高楼上空。此时此刻的你,作何感想?
文章来自招聘500.
你来自云南元谋,我来自北京周口,握紧你毛茸茸的手,轻轻的亲一口,爱情啊,让我们直立行走。
自打人学会直立行走,踏上通往文明之路的征程那一刻起,爱情的荷尔蒙就已经埋下,并且根深蒂固。古时候的姑娘都比较保守,不仅穿的保守,就连行为都比较保守,在家长没有为自己找到女婿之前都要待字闺中,陌生男人是不能见的,更是不能碰的,想看帅哥只能搬梯子翻墙偷偷摸摸地看。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汉代。有一个叫东方朔的官员做了一个比较人性化的发明,也是古代第一个sns平台,也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相亲大会,那就是元宵节。从那时开始女子们就可以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光明正大的出门看帅哥了。
古代的男子当时都很性福,可以在各种烟花之地寻花问柳,十几岁就可以成亲,娶一个拉回家,掀开盖头一看,哇塞,真丑,你还可以再娶第二个第三个……直到娶到你满意的为止。土豪们自然可以这么挥霍,反正老子有的是钱,那些穷酸文人臭书生就不能那么出手阔绰了,所以必须谨慎选择,不能一不小心砸自个手里了。幸好有了元宵节,因为这一天他们能见到姑娘,而不仅仅是姑娘们的爹和妈,所以时不我待,男子们必须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到了那一天,到处点火把,结彩灯,举行各种猜灯谜活动,当然这也是活动主办方为了迎合受众群体才搞的,为的就是让那些臭文人们展示他们的才,以此来弥补他们无财这一短板。除了猜谜,有人还作诗,以此来获得姑娘们的好感,得到加分的机会。
比如大文豪欧阳修的这首《上元》: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把没把到妹不知道,但是却让他一下出名了,成了大v,“财”随“才”来,从此以后身边再也不缺美女了。再比如大诗人辛弃疾的《青玉案 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也让他名利双收,很多人都争相模仿,想沾点喜气和运气。一直到很多年后,还有个姓李的取他诗里的几个字创办公司,结果大获成功,一举成为全国首富。当然,这事就先说到这了。
古代的元宵节主要是提供陌生人交友的,堪比现在的微信、陌陌等工具,当然要比现在的相亲大会,交友网站逼格高出很多。那时候人都不比外在比内在。男的看女的主要看气质,身材脸蛋三围什么的都无关大碍,所以古代的美人儿都是非常重量级的——胖纸。那时候女的看男主要是看才华,基本不问有无马车,有无茅屋,未来三到五年规划之类的。男的写诗读诗,女的听诗品诗,即便理解不了也能感觉到良苦用心,如果心与心对上了,那就“人约黄昏后”了。那是一个薄情寡义的年代,男女还没有那么的平等。但那也是一个充满博爱和真爱的时代,男人可以娶三妻四妾,但是每一个都会用心去爱,一个爱人就如同一首诗。女人只能嫁一个,但是却能安稳知足,家庭和睦。
很多年后,就是那个姓李的把辛弃疾的情诗商业化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才子佳人,也已经远远地把老套的历史抛在十万八千里之外了。他们上名牌大学,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深谙中西文化差异,他们喜欢外企,毕业后纷纷留学英国,漂洋过海去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混迹四年,然后寻找一个外企求职辅导机构,希望通过求职辅导专家的帮助使自己留在国外,进入外企成为职场精英。那些没能留下的就灰溜溜回国,带回了西方的新思想,也带回了西方的新习俗。西方人豪迈奔放,比辛弃疾这个豪放派的还要豪放,辛弃疾看到那人就在灯火阑珊处,基本上就打住了。按西方人的思维,非得把那人摁倒在灯火阑珊处不可。
元宵还在,花市依旧灯如昼,烟花也做的更美更灿烂,但是西式思维的介入,让元宵成了古老的传说。新一代的年轻人爱情的荷尔蒙依旧泛滥,他们也找姑娘,但是他们不再作诗猜谜,他们喜欢直接进入主题,他们不再默默传情,他们用陌陌来传情。他们也过元宵节,但他们更喜欢情人节。
这一天,男男女女不看灯火阑珊,他们喜欢去影院看高价电影,他们不逛灯会,他们去娱乐场所玩到嗨,他们不探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他们关心的房子车子票子孩子……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是一个虚拟社交的时代,在很大程度上也逐渐成为一个薄情的时代,一个虚情假意的时代。很多人把每个节日都过成了情人节,到最后蓦然回首,那人依旧消失在了灯火阑珊处。很多人追求浪漫,认为玫瑰代表爱情,疯狂代表浪漫,求新求异才能代表自己存在而且牛逼并与时俱进着。
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有一天当东方遇到西方会怎么样?
假如一个叫东方的翩翩公子遇到一个叫西方的妙龄女子,不偏不倚就在公元二零一四年的二月十四日,东方在上元灯会上赏烟火,看花灯,思绪万千,他希望在满大街的各种名牌包裹的美女中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幽怨的姑娘。西方姑娘喜欢巧克力,喜欢星巴克,喜欢提拉米苏,喜欢lv,她打扮时髦,新潮前卫,希望看到一个帅帅的,酷酷的帅男会开着宝马停在自己的身旁,捧一大束玫瑰,然后带自己去天涯海角……
当他们擦肩而过的时候。东方先生想着:这什么世道,真是世风日下,姑娘都成这样了……西方姑娘瞥了东方先生一眼,对旁边的人说:你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耶。
此时的烟花正灿烂,绽放在都市的高楼上空。此时此刻的你,作何感想?
文章来自招聘500.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