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清代文玩精品欣赏
感谢大家关注半藏斋。
小编特别同意一句话:“文玩”的核心是文化底蕴。那么今天我就奉上一篇轻松的文章,请诸位看官一起欣赏清代的那些文玩珍品:)
【 清 乾隆 《宜兴窑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高11.2cm,口径8cm,足径8cm。 壶瓜棱形,曲柄,短弯流,瓜形盖,宝珠钮,圈足。紫砂内胎,盖及腹部绘绿地描金粉彩莲花、蝙蝠、杂宝纹,通体以金彩为主,其间点缀红、黄、蓝等色,设色艳丽,富丽堂皇。圈足内为紫砂地金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 清 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高6.6cm,口径14.5cm,足径6cm。珐琅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于清康熙五十一年烧造成功,雍正时得到极大发展,自乾隆以后衰落。虽然仅存七十余年,但将中国古代彩瓷发展到顶峰,此碗便是其中之一。弧壁,圈足,碗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内外釉白如雪,莹润如玉。
【清宣统《醴陵釉下五彩花鸟纹瓶》】清宣统三年(1911年),高30.3cm,口径6.3cm,足径6.3cm。瓶撇口,细长颈,长圆腹,圈足。瓶内外通施白釉。胎体轻薄。以釉下五彩绘花鸟纹,色彩淡雅。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款,外围绿彩双圈。湖南瓷业的创始人是熊希龄(1870—1937年)。
【清《碧玉镂雕云龙香筒》】高76.4cm,径12.8×12.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香筒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铜质镀金亭阁式顶盖,中间为碧玉圆筒,上镂雕云纹和龙纹,下部为铜胎须弥式底座。香筒为一对,置于宝座前左右两侧。清代档案及文献中多称此器为“垂恩香筒”。每当皇帝升座时,香筒内点燃檀香木,香烟从香筒的孔洞中冒出,造成香烟燎饶、香气宜人的神秘气氛,座下群臣闻到香气,借喻皇恩浩荡、垂及万民之意。所以此器称为“垂恩香筒”。
【清宣统《粉彩夔凤纹碗》】瓷器。高9cm,口径21cm,足径8.7cm。碗撇口,弧腹,圈足。碗内白釉光素,外口沿和近底处各饰金线一周,腹部以粉彩绘夔凤穿花纹。外底青花书“大清宣统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碗线条柔和,用紫、红、蓝、粉、黄、绿设色,色彩艳丽,画工精细,构图饱满而不失清爽。
【清乾隆玉器《碧玉卧牛》】宽17cm 。碧玉内蕴深沉,玉质中渗透着日月之精华,正是碧玉的这种稳重与庄穆,博得了乾隆帝的喜爱。此件碧玉琢制成一头健壮的卧牛,其身体呈侧卧状,头部回首,以一种写实的技法,琢磨而成。
【清乾隆《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高18cm,口径2.6cm,足径5.5cm。瓶口呈蒜头状,长颈,溜肩,硕腹,圈足。瓶内壁及圈足内施绿釉。通体以金彩绘锦纹为地,其上以珐琅彩绘各式缠枝花卉,色彩艳丽。口、足、颈部饰以多道金彩,愈显金碧辉煌,华贵典雅。外底双方框内书蓝料彩篆书"乾隆年制"印章款。
【清《玛瑙松鹿笔筒》】长9.7厘米,高10.6厘米,重643克。玛瑙,古代七宝之一,在古代十分珍贵。这件笔筒用一整块玛瑙雕成一截古松,虬枝盘绕,松下一只梅花鹿,寓意长寿,是一件既珍贵又文雅的文房佳作。
【清乾隆《“太上皇帝”白玉圆玺》】御玺以温润乳白的白玉精琢而成,印面以篆体浅阳雕“太上皇帝”四字,是于乾隆皇帝八十五岁,改当太上皇帝时制造,有二百多年历史。作为乾隆帝太上皇时期的重要宝玺之一,此方圆玺经常钤印于内府收藏的书画之上。是乾隆“太上皇玺”中惟一一枚圆形印面的玉玺。
【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香港苏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会10月5日举行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专场,清乾隆年间的粉彩九桃天球瓶《大清乾隆年制》款成交价为9026万港元。该瓶纹样精巧细致,构图华丽,体现了18世纪中国瓷器色釉工艺的臻美水平。
感谢关注:半藏斋
微信信号:bancangzhai
小编特别同意一句话:“文玩”的核心是文化底蕴。那么今天我就奉上一篇轻松的文章,请诸位看官一起欣赏清代的那些文玩珍品:)
![]() |
【 清 乾隆 《宜兴窑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高11.2cm,口径8cm,足径8cm。 壶瓜棱形,曲柄,短弯流,瓜形盖,宝珠钮,圈足。紫砂内胎,盖及腹部绘绿地描金粉彩莲花、蝙蝠、杂宝纹,通体以金彩为主,其间点缀红、黄、蓝等色,设色艳丽,富丽堂皇。圈足内为紫砂地金彩“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 |
【 清 雍正《珐琅彩雉鸡牡丹纹碗》】高6.6cm,口径14.5cm,足径6cm。珐琅彩瓷亦称"瓷胎画珐琅",于清康熙五十一年烧造成功,雍正时得到极大发展,自乾隆以后衰落。虽然仅存七十余年,但将中国古代彩瓷发展到顶峰,此碗便是其中之一。弧壁,圈足,碗胎体极薄,属于半脱胎,内外釉白如雪,莹润如玉。
![]() |
【清宣统《醴陵釉下五彩花鸟纹瓶》】清宣统三年(1911年),高30.3cm,口径6.3cm,足径6.3cm。瓶撇口,细长颈,长圆腹,圈足。瓶内外通施白釉。胎体轻薄。以釉下五彩绘花鸟纹,色彩淡雅。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宣统三年湖南瓷业公司”款,外围绿彩双圈。湖南瓷业的创始人是熊希龄(1870—1937年)。
![]() |
【清《碧玉镂雕云龙香筒》】高76.4cm,径12.8×12.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香筒由三部分组成,上部为铜质镀金亭阁式顶盖,中间为碧玉圆筒,上镂雕云纹和龙纹,下部为铜胎须弥式底座。香筒为一对,置于宝座前左右两侧。清代档案及文献中多称此器为“垂恩香筒”。每当皇帝升座时,香筒内点燃檀香木,香烟从香筒的孔洞中冒出,造成香烟燎饶、香气宜人的神秘气氛,座下群臣闻到香气,借喻皇恩浩荡、垂及万民之意。所以此器称为“垂恩香筒”。
![]() |
【清宣统《粉彩夔凤纹碗》】瓷器。高9cm,口径21cm,足径8.7cm。碗撇口,弧腹,圈足。碗内白釉光素,外口沿和近底处各饰金线一周,腹部以粉彩绘夔凤穿花纹。外底青花书“大清宣统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此碗线条柔和,用紫、红、蓝、粉、黄、绿设色,色彩艳丽,画工精细,构图饱满而不失清爽。
![]() |
【清乾隆玉器《碧玉卧牛》】宽17cm 。碧玉内蕴深沉,玉质中渗透着日月之精华,正是碧玉的这种稳重与庄穆,博得了乾隆帝的喜爱。此件碧玉琢制成一头健壮的卧牛,其身体呈侧卧状,头部回首,以一种写实的技法,琢磨而成。
![]() |
【清乾隆《珐琅彩缠枝花卉蒜头瓶》】高18cm,口径2.6cm,足径5.5cm。瓶口呈蒜头状,长颈,溜肩,硕腹,圈足。瓶内壁及圈足内施绿釉。通体以金彩绘锦纹为地,其上以珐琅彩绘各式缠枝花卉,色彩艳丽。口、足、颈部饰以多道金彩,愈显金碧辉煌,华贵典雅。外底双方框内书蓝料彩篆书"乾隆年制"印章款。
![]() |
【清《玛瑙松鹿笔筒》】长9.7厘米,高10.6厘米,重643克。玛瑙,古代七宝之一,在古代十分珍贵。这件笔筒用一整块玛瑙雕成一截古松,虬枝盘绕,松下一只梅花鹿,寓意长寿,是一件既珍贵又文雅的文房佳作。
![]() |
【清乾隆《“太上皇帝”白玉圆玺》】御玺以温润乳白的白玉精琢而成,印面以篆体浅阳雕“太上皇帝”四字,是于乾隆皇帝八十五岁,改当太上皇帝时制造,有二百多年历史。作为乾隆帝太上皇时期的重要宝玺之一,此方圆玺经常钤印于内府收藏的书画之上。是乾隆“太上皇玺”中惟一一枚圆形印面的玉玺。
![]() |
【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香港苏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会10月5日举行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专场,清乾隆年间的粉彩九桃天球瓶《大清乾隆年制》款成交价为9026万港元。该瓶纹样精巧细致,构图华丽,体现了18世纪中国瓷器色釉工艺的臻美水平。
![]() |
感谢关注:半藏斋
微信信号:bancangzhai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