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吕弗《我生命中的电影》摘抄
《我生命中的电影》
P18
新浪潮从来都不是一个学派或关系紧密的小团体,它是一个自发形成的重要运动,而且很快便跨越边界,传播到了别处。我觉得自己是它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感觉十分强烈;我也在自己的文章里表达了希望它快快到来的殷切心情,这种盼望的心情是如此热烈,以至于我能在1957年时就用如下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天真但却诚挚的信念:“在我看来,明天的电影甚至会比自传式小说更加个人化,它就像是一次忏悔,或者一本日记。年轻的电影人将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会将他们的作品与自己身上曾经发生过的事联系在一起;那故事可能来自他们的初恋,或者最近一次的恋爱;或是有关他们的政治意识觉醒、一次旅行、生病、服兵役、婚姻、上次出门度假……这故事会让人喜欢,因为它真实而新颖……明天的电影会是一种爱的行动。
P15
最近,在回答有关色情主义的问题时,冈斯回答说,“如果当初我们能在色情主义方面拥有完全自由的话,我们本可以拍出全世界最美丽的电影。”
P25
欧洲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主要区别在于,我们的电影首要关注的是人物,而美国电影最关注的则是具体的情景。……在法国,我们本能地更多关心似真性和精神层面,而美国人则宁可将重心放在时间、地点、事件上,而且中心不会偏离事情发生的情景。
P30
雷阿诺拍的并非思想,而是有思想的男人和女人。他不会邀请我们接受这些思想,或是把它们给想清楚——无论这些思想是多么的离奇或幻想,他邀请我们做的,只是简单地尊重它们。
当一个男人因为固执地摆出某种傲慢的姿势而显得荒谬可笑时,无论他是政客或是自大狂的艺术家,我们都会说,他忽视了曾在婴儿床上哭闹的那个他,以及将会在病床上呻吟等死的那个他。很明显,让•雷阿诺的电影作品从来都没忽视过这个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的人本身。
P44
让•热内曾说过,“艺术品必须解决戏剧性的冲突,而非仅仅只是呈现”。
P61
第二年,(1951年),制片人兼航空爱好者的霍华德•休斯再次想让当初由他发掘、指导,并通过《不法之徒》而一手推出的斯登堡,替他执导简•拉塞尔主演的《澳门》。但是拍出来的第一批样片令他感到不满,于是斯登堡被尼古拉斯•雷取代。在下面引用的备忘录中(取自诺亚•迪特里希的《霍华德,有趣的休斯先生》一书),休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表述了与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相似的意思(“你的胸部是我惟一喜欢的外壳”),阐明女演员的内衣,需要像设计飞机那样来进行精密设计。
我觉得简•拉塞尔试镜时穿的那几身戏服实在是太丑陋了。完全不得体,掩盖了所有的一切。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恐怖。
但有一个例外:用金属布料做的那身衣服……真的很好。一定要用上。
但这衣服和她的胸部不配,这可能会令观众觉得——上帝保佑——她的胸部是垫出来的,或者是假的。原因很简单:线条不自然。你会觉得她穿着一身僵硬的内衣,和她的身体不贴合。特别是乳头周围的部分,让人觉得衣服里塞了块硬布料:轮廓不自然。
我并不是建议不穿内衣,因为我知道拉塞尔需要内衣。但我觉得半内衣,或是用轻质的材料做的很轻质的内衣,效果会好得多,那会令她的胸部形状从衣服里现出来。
另一方面,在内衣或衣服里靠近乳头的位置,放点尖的东西,应该会有帮助,因为我知道靠拉塞尔自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因为她胸部本来就完全是圆形的,加上这样的人造件效果会很不错,只要能和她自己的融合在一起,而且不影响她胸部的自然曲线就可以。你们现在的麻烦在于,在本该有乳头的位置,看上去像是有好几个乳头出现,那一点都不自然。同样,胸部的侧影,从顶端到底部,显得太锥形了。看着就像是个机器造出来的零件。
这些东西解释起来很难,但我相信,看到片子的时候你会明白的。
这些特别要求指的都是金属料的那件衣服。但也适用于她在本片中的全部戏服,我希望她全部服装都能遵守这样的要求。此外,我希望她的所有其他戏服领口都要开得足够低,低到法律允许的最低限度,这样,出钱来看拉塞尔这角色的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看到不被衣料,无论金属与否,遮盖的它。
P67
他(希区柯克)有意在自己的神秘故事中忽视逼真性,甚至对可信性加以鄙视,特别是因为,这一代被误导的观众,他们只相信在“历史角度……社会学角度……心理学角度”上可信的情节。
再说段记录在案的故事:希区柯克回到好莱坞,拍摄《捉贼记》的内景戏,助手留在法国拍摄黄金海岸的“透明景片”。他从好莱坞给尼斯的助手发去电报,让他将一场至多只有两三秒钟银幕时间的戏重拍一遍。电文如下:
亲爱的赫比:我看了汽车躲开迎面开来的巴士的那场戏。我担心那不行,原因如下:当我们,即镜头,转弯时,巴士出现得太突然,以至于当观众意识到有危险时,巴士已经开过去了。两个修改:首先,沿着尽头有弯道的长直路前进,这样的话,早在真的开到弯道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它的存在。等我们开到那儿时,巴士忽然出现,并且直直地冲着我们开过来——因为那弯道很窄,巴士应该开再左边,而我们,即镜头,绝对不该直线转弯——这会让我们震惊。第二,放出来的画面里,巴士只能看到一半。我发现那是因为你当时正在转弯的缘故。只要把摄影机对准左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样的话,巴士转弯时,摄影机就可以同时从左向右横移。剩余部分都拍得十分漂亮。向全体人员致意。希区。
P74
希区柯克常说,“有些导演拍摄一段段的人生,而我拍摄一块块的蛋糕”。
P122
电影是女人的艺术,即女演员的艺术。导演的工作就是寻找漂亮的女性来做漂亮的事。对我来说,电影的伟大时刻正是导演的天赋与女演员的天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时刻……
P155
导演最高的职责是让演员认识他们自己;为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很好地了解自己。电影上的失误经常会发生,这是因为电影人的性情和野心之间,往往有着很大的鸿沟。
P157
多年前,我才二十岁,什么都还不懂,我有可能会愤怒地批评这部电影。(不幸时刻)今天,当我发现自己喜欢聪明的电影多过美丽的电影,喜欢灵巧的电影多过高贵的电影,喜欢艺术的电影多过感性的电影时,我感到一丝苦涩,这多少让我自己都有点吃惊。
P195
我也相信,拍摄反映仍有人因为饥饿而死去的电影十分重要,但我坚信,我们不应该带着“装饰”去拍摄不幸,而应如实拍摄,尽可能的残酷和残忍,无需任何《圣经》的借口,无需评注和证据。
P206
是的,拉莫里斯,人人都知道,轻松地说一个严肃的故事,比严肃地讲述轻松的故事,要来得更好。
P222
塔蒂,和布列松一样,在拍电影的过程中发明了电影;他排斥其他任何人的结构。
P230
我们应该明白,拍电影有两种方法,这里用的方法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并不会显得更低一头;这是维果的方法,有时候也是伯格曼和费里尼的。这总是一个为了电影而牺牲电影的问题,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所说的电影是什么意思——它究竟是指用最少的元素表达最多的想法,还是用适当数量的想法呈现最大数量的元素。
P239
和奥弗斯、雷诺阿一样,伯格曼的作品也以女性为中心,但它让人更多地想起奥弗斯而非雷诺阿,因为《锯屑与碎片》的创作者和奥弗斯一样,会更自觉地采用女性角色而非男性角色的视点。确切地说,我们可以认为,雷诺阿希望观众通过他那些男性角色的眼睛来看他片中的女主角,而奥弗斯和伯格曼更倾向于让我们通过女性的眼睛来看男性。《夏夜的微笑》里这一点最明显,里面的男人都是定型的角色,而女性则都描摹得很细致。
一家瑞典报纸曾经说过,“伯格曼在女人方面(比在男人方面)聪明得多”。伯格曼回答说:“所有的女人都打动我——老的、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壮的、重的、轻的、美的、魅的、活的、死的。我也喜欢母牛、母猴、母猪、母狗、母马、母鸡、母鹅、母火鸡、母河马、母鼠。但我最喜欢的雌性物种还是野兽和危险的爬行动物。女人里有我厌恶的,有那么一两个恨不得杀了的,或者情愿让她们中的某一个把我给杀了的。女性世界是我的宇宙。这是我赖以发展的世界,或许并没有发展到最好,但是,没人能在和这世界分离的情况下,依旧真实地感觉到他了解自己。”
《夏夜的微笑》中有一句台词“最终将我们推向对绝望无动于衷的,是我们无法保护任何一个人免受任何一刻的痛苦的事实。”
P242
我觉得他更关心的是女性原则,而非女性主义。在他的电影中,女性不是通过男性棱镜反映出来的,而是在一种完全同谋的精神中观察到的。他的女性人物无比细致,而男性人物都中规中矩。
P252
有太多的剧本是为它们的文学效果而构思的,最终也变成了用电影写成的小说。读起来很愉快,也能做出轻易的许诺,它们假设导演和演员有着与编剧一样的才能。我并非是要批评故事呈一直线的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是这类电影中最好的典范——而是想说,能写出《夜长梦多》、《西北偏北》、《天堂可以等待》或《犯罪生涯》这样剧本的人的才能,相比之下要来得更加伟大。电影有它自己的规则,这规则至今都尚未被完全认清,只有通过布努艾尔以及其他这些伟大导演/编剧的作品,我们才可能在某天完全将它认清。
P254
我相信的是对一部电影的整体进行攻击或捍卫的做法。它的感觉、调子、风格、生命力比吝啬地列出其中几场好戏或不好的戏要重要得多。
P272
有些电影是由无能的愤世嫉俗者拍摄的,就像是《桂河大桥》和《百战雄狮》,那样的电影就是骗人,拍出来是为了讨好那些离开影院时带着更好的自我感觉或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的观众。还有些电影来得深邃和高超,由一些诚恳和智慧的艺术家在毫无妥协的情况下完成,他们宁可令观众感到不安而非安慰,宁可吵醒观众而非让他们安眠。看完阿兰•雷奈的《夜与雾》走出电影院时,你不会觉得感觉更好,你会感觉更糟。看完《白夜》或《历劫佳人》走出影院时,你会觉得自己比之前更笨了,但却获得了诗意和艺术的满足。这些才是真正的电影,令我们自己对那些庸才拍摄的陈词滥调所持的宽容态度感到害臊。
P289
威尼斯影展上,有个外国记者对阿斯楚克说,“你对观众估计过高,高太多了。”导演回答说,“我们对观众的过高估计,永远都不可能足够高。”
P302
有些电影会让人喜爱,但它却不邀请你一路跟随……有什么理由要去追随它?这些不是最好的电影。最好的电影能为你打开一扇门,能让你觉得电影就此开始,电影从它这里重新开始了。《赖活》便在此列。
P18
新浪潮从来都不是一个学派或关系紧密的小团体,它是一个自发形成的重要运动,而且很快便跨越边界,传播到了别处。我觉得自己是它的一部分,而且这种感觉十分强烈;我也在自己的文章里表达了希望它快快到来的殷切心情,这种盼望的心情是如此热烈,以至于我能在1957年时就用如下的文字表达了自己天真但却诚挚的信念:“在我看来,明天的电影甚至会比自传式小说更加个人化,它就像是一次忏悔,或者一本日记。年轻的电影人将用第一人称表达自己,会将他们的作品与自己身上曾经发生过的事联系在一起;那故事可能来自他们的初恋,或者最近一次的恋爱;或是有关他们的政治意识觉醒、一次旅行、生病、服兵役、婚姻、上次出门度假……这故事会让人喜欢,因为它真实而新颖……明天的电影会是一种爱的行动。
P15
最近,在回答有关色情主义的问题时,冈斯回答说,“如果当初我们能在色情主义方面拥有完全自由的话,我们本可以拍出全世界最美丽的电影。”
P25
欧洲电影和好莱坞电影的主要区别在于,我们的电影首要关注的是人物,而美国电影最关注的则是具体的情景。……在法国,我们本能地更多关心似真性和精神层面,而美国人则宁可将重心放在时间、地点、事件上,而且中心不会偏离事情发生的情景。
P30
雷阿诺拍的并非思想,而是有思想的男人和女人。他不会邀请我们接受这些思想,或是把它们给想清楚——无论这些思想是多么的离奇或幻想,他邀请我们做的,只是简单地尊重它们。
当一个男人因为固执地摆出某种傲慢的姿势而显得荒谬可笑时,无论他是政客或是自大狂的艺术家,我们都会说,他忽视了曾在婴儿床上哭闹的那个他,以及将会在病床上呻吟等死的那个他。很明显,让•雷阿诺的电影作品从来都没忽视过这个赤条条来、赤条条去的人本身。
P44
让•热内曾说过,“艺术品必须解决戏剧性的冲突,而非仅仅只是呈现”。
P61
第二年,(1951年),制片人兼航空爱好者的霍华德•休斯再次想让当初由他发掘、指导,并通过《不法之徒》而一手推出的斯登堡,替他执导简•拉塞尔主演的《澳门》。但是拍出来的第一批样片令他感到不满,于是斯登堡被尼古拉斯•雷取代。在下面引用的备忘录中(取自诺亚•迪特里希的《霍华德,有趣的休斯先生》一书),休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表述了与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相似的意思(“你的胸部是我惟一喜欢的外壳”),阐明女演员的内衣,需要像设计飞机那样来进行精密设计。
我觉得简•拉塞尔试镜时穿的那几身戏服实在是太丑陋了。完全不得体,掩盖了所有的一切。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恐怖。
但有一个例外:用金属布料做的那身衣服……真的很好。一定要用上。
但这衣服和她的胸部不配,这可能会令观众觉得——上帝保佑——她的胸部是垫出来的,或者是假的。原因很简单:线条不自然。你会觉得她穿着一身僵硬的内衣,和她的身体不贴合。特别是乳头周围的部分,让人觉得衣服里塞了块硬布料:轮廓不自然。
我并不是建议不穿内衣,因为我知道拉塞尔需要内衣。但我觉得半内衣,或是用轻质的材料做的很轻质的内衣,效果会好得多,那会令她的胸部形状从衣服里现出来。
另一方面,在内衣或衣服里靠近乳头的位置,放点尖的东西,应该会有帮助,因为我知道靠拉塞尔自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因为她胸部本来就完全是圆形的,加上这样的人造件效果会很不错,只要能和她自己的融合在一起,而且不影响她胸部的自然曲线就可以。你们现在的麻烦在于,在本该有乳头的位置,看上去像是有好几个乳头出现,那一点都不自然。同样,胸部的侧影,从顶端到底部,显得太锥形了。看着就像是个机器造出来的零件。
这些东西解释起来很难,但我相信,看到片子的时候你会明白的。
这些特别要求指的都是金属料的那件衣服。但也适用于她在本片中的全部戏服,我希望她全部服装都能遵守这样的要求。此外,我希望她的所有其他戏服领口都要开得足够低,低到法律允许的最低限度,这样,出钱来看拉塞尔这角色的观众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看到不被衣料,无论金属与否,遮盖的它。
P67
他(希区柯克)有意在自己的神秘故事中忽视逼真性,甚至对可信性加以鄙视,特别是因为,这一代被误导的观众,他们只相信在“历史角度……社会学角度……心理学角度”上可信的情节。
再说段记录在案的故事:希区柯克回到好莱坞,拍摄《捉贼记》的内景戏,助手留在法国拍摄黄金海岸的“透明景片”。他从好莱坞给尼斯的助手发去电报,让他将一场至多只有两三秒钟银幕时间的戏重拍一遍。电文如下:
亲爱的赫比:我看了汽车躲开迎面开来的巴士的那场戏。我担心那不行,原因如下:当我们,即镜头,转弯时,巴士出现得太突然,以至于当观众意识到有危险时,巴士已经开过去了。两个修改:首先,沿着尽头有弯道的长直路前进,这样的话,早在真的开到弯道之前,我们就已经知道了它的存在。等我们开到那儿时,巴士忽然出现,并且直直地冲着我们开过来——因为那弯道很窄,巴士应该开再左边,而我们,即镜头,绝对不该直线转弯——这会让我们震惊。第二,放出来的画面里,巴士只能看到一半。我发现那是因为你当时正在转弯的缘故。只要把摄影机对准左边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样的话,巴士转弯时,摄影机就可以同时从左向右横移。剩余部分都拍得十分漂亮。向全体人员致意。希区。
P74
希区柯克常说,“有些导演拍摄一段段的人生,而我拍摄一块块的蛋糕”。
P122
电影是女人的艺术,即女演员的艺术。导演的工作就是寻找漂亮的女性来做漂亮的事。对我来说,电影的伟大时刻正是导演的天赋与女演员的天赋完美融合在一起的时刻……
P155
导演最高的职责是让演员认识他们自己;为做到这一点,他必须很好地了解自己。电影上的失误经常会发生,这是因为电影人的性情和野心之间,往往有着很大的鸿沟。
P157
多年前,我才二十岁,什么都还不懂,我有可能会愤怒地批评这部电影。(不幸时刻)今天,当我发现自己喜欢聪明的电影多过美丽的电影,喜欢灵巧的电影多过高贵的电影,喜欢艺术的电影多过感性的电影时,我感到一丝苦涩,这多少让我自己都有点吃惊。
P195
我也相信,拍摄反映仍有人因为饥饿而死去的电影十分重要,但我坚信,我们不应该带着“装饰”去拍摄不幸,而应如实拍摄,尽可能的残酷和残忍,无需任何《圣经》的借口,无需评注和证据。
P206
是的,拉莫里斯,人人都知道,轻松地说一个严肃的故事,比严肃地讲述轻松的故事,要来得更好。
P222
塔蒂,和布列松一样,在拍电影的过程中发明了电影;他排斥其他任何人的结构。
P230
我们应该明白,拍电影有两种方法,这里用的方法从任何意义上来说都并不会显得更低一头;这是维果的方法,有时候也是伯格曼和费里尼的。这总是一个为了电影而牺牲电影的问题,一切都取决于我们所说的电影是什么意思——它究竟是指用最少的元素表达最多的想法,还是用适当数量的想法呈现最大数量的元素。
P239
和奥弗斯、雷诺阿一样,伯格曼的作品也以女性为中心,但它让人更多地想起奥弗斯而非雷诺阿,因为《锯屑与碎片》的创作者和奥弗斯一样,会更自觉地采用女性角色而非男性角色的视点。确切地说,我们可以认为,雷诺阿希望观众通过他那些男性角色的眼睛来看他片中的女主角,而奥弗斯和伯格曼更倾向于让我们通过女性的眼睛来看男性。《夏夜的微笑》里这一点最明显,里面的男人都是定型的角色,而女性则都描摹得很细致。
一家瑞典报纸曾经说过,“伯格曼在女人方面(比在男人方面)聪明得多”。伯格曼回答说:“所有的女人都打动我——老的、少的、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壮的、重的、轻的、美的、魅的、活的、死的。我也喜欢母牛、母猴、母猪、母狗、母马、母鸡、母鹅、母火鸡、母河马、母鼠。但我最喜欢的雌性物种还是野兽和危险的爬行动物。女人里有我厌恶的,有那么一两个恨不得杀了的,或者情愿让她们中的某一个把我给杀了的。女性世界是我的宇宙。这是我赖以发展的世界,或许并没有发展到最好,但是,没人能在和这世界分离的情况下,依旧真实地感觉到他了解自己。”
《夏夜的微笑》中有一句台词“最终将我们推向对绝望无动于衷的,是我们无法保护任何一个人免受任何一刻的痛苦的事实。”
P242
我觉得他更关心的是女性原则,而非女性主义。在他的电影中,女性不是通过男性棱镜反映出来的,而是在一种完全同谋的精神中观察到的。他的女性人物无比细致,而男性人物都中规中矩。
P252
有太多的剧本是为它们的文学效果而构思的,最终也变成了用电影写成的小说。读起来很愉快,也能做出轻易的许诺,它们假设导演和演员有着与编剧一样的才能。我并非是要批评故事呈一直线的电影——《偷自行车的人》是这类电影中最好的典范——而是想说,能写出《夜长梦多》、《西北偏北》、《天堂可以等待》或《犯罪生涯》这样剧本的人的才能,相比之下要来得更加伟大。电影有它自己的规则,这规则至今都尚未被完全认清,只有通过布努艾尔以及其他这些伟大导演/编剧的作品,我们才可能在某天完全将它认清。
P254
我相信的是对一部电影的整体进行攻击或捍卫的做法。它的感觉、调子、风格、生命力比吝啬地列出其中几场好戏或不好的戏要重要得多。
P272
有些电影是由无能的愤世嫉俗者拍摄的,就像是《桂河大桥》和《百战雄狮》,那样的电影就是骗人,拍出来是为了讨好那些离开影院时带着更好的自我感觉或觉得自己学到了什么的观众。还有些电影来得深邃和高超,由一些诚恳和智慧的艺术家在毫无妥协的情况下完成,他们宁可令观众感到不安而非安慰,宁可吵醒观众而非让他们安眠。看完阿兰•雷奈的《夜与雾》走出电影院时,你不会觉得感觉更好,你会感觉更糟。看完《白夜》或《历劫佳人》走出影院时,你会觉得自己比之前更笨了,但却获得了诗意和艺术的满足。这些才是真正的电影,令我们自己对那些庸才拍摄的陈词滥调所持的宽容态度感到害臊。
P289
威尼斯影展上,有个外国记者对阿斯楚克说,“你对观众估计过高,高太多了。”导演回答说,“我们对观众的过高估计,永远都不可能足够高。”
P302
有些电影会让人喜爱,但它却不邀请你一路跟随……有什么理由要去追随它?这些不是最好的电影。最好的电影能为你打开一扇门,能让你觉得电影就此开始,电影从它这里重新开始了。《赖活》便在此列。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