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然春至,碎笛声润——【碟评】英国诺森伯兰郡(Northumberland)的传统音乐
![]() |
刊载于3月12日《音乐周报》
这张唱片名为“Northumberland Rant”——意味“诺森伯兰郡的叫嚷声”,共有21个音轨,是由多位杰出的英国诺森伯兰郡音乐家合作完成录制的。虽然他们的名字在我看来有些陌生,不过对于熟悉英国民族音乐的爱好者而言,像蒂克尔(Kathryn Tickell)这样被2013年BBC 2台评选为年度音乐家的名字并不算冷僻。
那么,这些英国的民族器乐演奏家究竟使用了哪些乐器呢?除了时行时歇的人声吟唱之外, 著名的诺森伯利亚小风笛(Northumbrian smallpipes)是首当其冲的主奏乐器。是一种靠风箱供气的风笛,主要流行于英格兰的西北角。说起风笛,行外人或许会认为凡是叫风笛的,声音和外形都大同小异。其实不然。单单在英国,风笛的种类就有数十种之多,大小不一,音色也不尽相同。因为诺森伯利亚风笛的演奏管的末端是完全封闭的,这一点是为了适应其特有的紧压的指法,因此这种风笛适合演奏断唱,因而我们能从唱片中大多听到的是连续、短暂的琶音跳跃,而不是其他风笛悠长的鸣响。此外,唱片中还加入了小提琴、口琴、曼陀林与手风琴,以期和小风笛的主奏旋律应和。
这张唱片的听感无疑是一流的。 诺森伯利亚小风笛吹出的乐声清脆、甜美、委婉,比我们惯常听到的苏格兰大风笛声安静许多,且带有一种别处听不到的润泽感,就像初春早晨一颗颗凝结在草叶上的露水。因为这种风笛的构造较其他风笛更为精巧,所以“小技巧”——如颤音、八度等更令人眼花缭乱。这种对声音颗粒的精准控制自然需要很艰难的练习过程,因此诺森伯利亚小风笛也被外界认为是最难学习的风笛之一。
![]() |
但有意思的是,所有这些小风笛演奏者的风格也不尽相同,比如最老一辈的皮克(Billy Pigg)就吹得比较狂野,而阿姆斯特朗(Jack Armstrong)的风格就较为雅正端方,鲁伯(Anthony Robb)的听起来则比较像古爱尔兰的笛子音乐,细致处密不容针。又比如,奥姆斯顿(Chris Ormston)喜欢在悠扬的长音周围加入装饰音,而年轻一代的蒂克尔则乡土味略淡一些,更加像跨界音乐。录音跨度从最早到最晚一共有45年,不管是在野外,还是录音室,都难能可贵地保持了前后如一的清润音质。
更为可贵的是,唱片小册子做到了30来页,俨然一本厚厚的诺森伯兰郡音乐资料册。我从中得知,唱片中的不少演奏者,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也有一些,还处在演奏生涯的开端。这种新人与老人的交替,不正印证了英国民族音乐传统的延续不息吗?
另外,笔者倒是从这张唱片的中听出不少巴洛克音乐的韵味。何以见得?唱片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旋律(特别如鲁伯所吹奏的):如均匀地由一组八分音符组成,每一组的最后1或2个音是高音,每次重复都有变化,且突出,但其余的音变化很小,就像衬托,最后形成了由一条高音的旋律线,像极了作曲中的“隐伏旋律”或者“旋律的多层次”。又比如,每一组的最后1或2个音都是低音,每次都无变化,且突出, 最后效果就像是帕萨卡利亚舞曲中常有的“固定低音”。一个英格兰小地方的民族器乐作曲技法能如此丰富,直让人啧啧称奇。
2000年,唱片获得了美国Crossroads音乐杂志凯尔特音乐类的“铜星”奖,但笔者听了之后,实在觉得其珍贵的价值应该得到世人更广泛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