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墨 包廂幻覺 (李碧華)
![]() |
新春期間,我們(小思老師、阿慧、仲文等)到仙姐家拜年,她想聽聽我們對首輪《再世紅梅記》文化中心演出十一場的意見,因為接着下來將在演藝學院歌劇院(三月廿七日至四月六日)和澳門重演。
仙姐八十多了,但她是個被虐狂——被自己深愛又沉迷的舞台藝術所虐,被唐滌生嘔心瀝血的優秀劇本所虐,一絲不苟十分勞累,花一輩子去完善自己和徒兒那生旦的銷魂。
從未正式演足一整台戲寶的陳寶珠(演書生裴禹),捨下萬人迷身段,在仙姐嚴厲調教下堅忍苦練,開了聲又開了竅的演出,有脫胎換骨之感。她對仙姐說:「我現在知道什麼是『演戲』了。」
阿嗲是實力派,一向全力以赴,即使腳痛腿傷,也不礙一人分演李慧娘和盧昭容兩角之揮灑自如。而且她的「眼神」更有味道,場刊中的劇照是她從藝以來最「靚」的一幀。
這回因為阿刨辭演(她以「健康」理由不允復出),才由寶珠頂替。我自首:最初如大部份戲迷、觀眾一樣,不大看好。演出期間我也不在香港所以沒安排去看。一切講「緣份」——我是尾二那場趕上了,一票難求,神推鬼摃臨時開了個包廂看的(謝謝高太和仲文的安排)。一人佔九個座位:「發達喇!」於是任性地逐個位試角度試視線。我從來沒在包廂看戲,且極少演出是堂座一張票也沒有的。我發覺,文化中心這包廂的建造很奇特, A區不能直接入座,必須經過一道極其迂迴狹窄黑暗的小樓梯繞過去,有點陰森神秘,不知是誰設計的?也許它不經常使用,所以無人特別留意。
但在自以為是個人世界之際,忽然聽到很細微的聲音喚我:「碧華!」
頸背一陣涼意。有過這經驗,以前阿梅去後,曾託我代她辦一件重要的事,也是這樣「溝通」的(那時我還在大阪梅田阪急三番街呢)。
當時也不算「恐懼」,只「不寒而慄」。奇怪,我心意澄明知是誰了,我知前輩在看《再世紅梅記》李慧娘艷鬼自棺中彈出時,心力交瘁不支倒地,英年早逝——他是在包廂中,沒看完整整一齣戲吧,從此一直在他的地頭補看至完場。「他」肯定親厚善意沒嚇人,不過我太「百厭」了,冇規矩。所以我乖乖地蜷坐一團,後來有些工作人員知有位也來了,人氣盛了,直至完場。
當年的歷史,小思老師當然知得更多,她問詳情再問清楚哪邊的包廂——原來她翌日好奇親自去一趟。我很擔心,千叮萬囑你老人家一定要找個壯男猛男相陪,不要那麼「百厭」自己去探險呀。我道:
「我的包廂是面向舞台的右邊。」
後來小思老師去了也拍了些照片,當然「沒什麼」。不過她道:
「懂戲的人一定會坐右邊。舞台分衣、雜邊,坐右邊看去左邊,那是出場口。」
仙姐不知此遇,那天我沒說。她只憶述:
「當年( 1959)我們在台上做戲,怎會知道台下發生什麼事?而且唐哥不愛坐定定的,他會倚在包廂站着看,或者行來行去找個好的角度看。」
原來如此。
一切「巧合」嗎?也許是幻聽?也許是幻覺?
當聊到寶珠這多情書生美哉少年,俊俏之餘還添幾分「憨氣」,但後段驚懼發抖,有點過,收一收就好。
仲文道:
「你自己仲震過裴禹啦。」
因為當晚我打電話給他「匯報」時,聲音有點顫抖的,而且莫名其妙地電話還突然中斷。我是個寫鬼故事的人,真假虛實之間經驗豐富,不過思前想後太心寒,尤其是台上演的,是一齣經典「鬼戲」,在此之前沒有過,在此之後都是模仿品山寨貨。劇作家曇花雖暫,享年才四十三,但盛放時風華絕代,人亡劇存。當舞台上射燈光暈隨樂聲緩緩移向紅梅閣,忽一下驚雷重鑼,慧娘鬼魂僵起:「霧散梨魂蕩離玉闕外……」
冷月夜,雲遮瓦掩貓叫鶯飛,痴魂冒雨閃花內,淡淡燭花吐焰,曲散琴還在——詞藻和意境都精煉迷人。
奚仲文是此劇美術總監,他還告知,擔任舞台設計大獲好評(《脫穽救裴》、《登壇鬼辯》兩幕尤其出色)的陳友榮,在首演前心臟病猝逝,亦四十上下英年早逝,令人惋惜。
他一定也來了。
仙姐台前幕後的黃金拍檔一一作別人間,但這些晚上,他們在座上或包廂或虎度門同賞,任姐、唐哥、波叔、四叔……心血結晶,託付仙姐和徒兒,流傳下去。
每晚當仙姐盛妝入座,全場戲迷歡呼:「仙姐!仙姐!……」場面溫馨感人。她全神貫注沉醉在生死愛恨之中,還有專人「抄牌」,把意見筆錄着徒兒再三改進,力求盡善盡美。因為亢奮、迷戀、受虐、要求極高,仙姐精神不老。
我告訴她:
「那個晚上我看到幾位出家人也來呢。」
削髮剃度,傳戒守齋,看破紅塵的比丘尼,也為一個「情」字迷惘嗎?
我還告訴她:
「以前雛鳳上《紫釵記》也有年輕的尼姑來看,我還好奇地訪問她們情為何物?不過微笑不答。」
——所以,我非常渴望下回做《紫釵記》。雖然仙姐認為「很難做」,它是情濃到了極致,每場每段每曲每字都是詩畫和血淚,亦生旦最大考驗最刻骨的唱酬,眉梢眼角都要有戲……
世上再沒有第二對任白了,徒兒再用心亦是模仿,但一脈相承,哼!不想那些二打六唔夠班演壞了,我很勢利!
凡塵皆過客,但愛侶、知己、師徒……一台戲所有合作者和觀眾,都講「緣份」——來了,又去了,惜取眼前人,重現再世花,才最重要。
世上必有一群傻子、瘋子,痴男怨女愛恨糾纏,才成全一齣又一齣疑幻疑真的假戲,以及真情。
我要看仙姐調教下的《紫釵記》呀。包廂的主人,你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