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点半的飞机场
挚友从日本回来了,结束了一整年的日本交流生活,哭的很厉害。
挚友年纪比我大,却因为些许身体的毛病与我读一个年级。还记的中学的时候她总是把整个包里塞满了各种新奇的日本零食。那时候对日本还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只是知道这些零食好吃又好看,下课总是喜欢围在她身边。
挚友性格很好,就算你给她发一大堆奇形怪状的东西叫她去看,她也一定回去看。不会拒绝你的请求,却又不是唯唯诺诺而是相当阳光。有些像电视剧女主角吧,私下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偶尔谈起她的病,才会有些许认真的表情。
至今还记得那天下午她对我哭着说,当时她听到客厅里长久才回家的船员父亲与母亲的谈话,说要不要再生一个孩子时候,那种天塌下来的绝望感。
结果父母并未再生,她也安然无事。
挚友对男生开窍很慢,却总有很多男生贪图她的便利和心软,围绕在她身边。我却一直以为安全,就算跟那些男生传再多简讯,她还会一直一直听我的单身抱怨。
等知道她在谈恋爱,对象还是个日本人的时候已经是她与那人确定关系三个月之后了。
“你没关系吗,一个人回去。”
“我还是先去那边咖啡馆坐一会儿吧,等那个死男人来接我。”
“哦,这样。”我看她站在那里,对着我挥手。
一个人回头走入拥挤忙碌的东京电车站,第一次开始觉得这个自己憧憬并喜欢着的城市有这么多人,却连一个专属我的人都没有。
第一次开始觉得电车里不允许人说话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安静的车厢里,拉手环晃动的声音,还有万年不变的“間もなく○○です”。突然无限怀念起了上海,人多到把自己淹没,把胡思乱想的自己淹没。
也不必成为谁的唯一,只要成为那个人的第一就好了。
也许这是一种自私吧,独占欲并不限制于性别,只是丑陋的人类本性。
其实也是一种懊悔吧,大家都走得太远太快,我根本追不上了啊。
大家都成为立派的大人了,只有我还想孩子一样的像被淹没在人群里。
Lost in Translation。
走下车厢的那一刻,脑里突然蹦出了这句话。
翻译片名的家伙是多么懒惰,又是多么睿智。
迷失东京。
身边的人说着我能听懂的语言,但我又仿佛一点都不懂。
再一次在东京见到她的时候,她与我谈起了琐事的烦恼。
例如那个男生家中虽不算落魄,与我国不同,在日本上大学院的多是有钱子弟,实在是一笔大花销。他目前又要复习大学院的入学测试,忙得连打工的时间都没有。
虽然家中颇为富裕,挚友到底是女孩子,总会在意一些物质玩意儿。
过节生日,连个小礼物都不怎么送,连在日本只要是有对象后都要带的对戒都是她自己掏钱买的。
为此曾吵了好几架,男生急了,就说我是有钱的,但是要攒着念大学院,还有许多年,大不了不念了,给你买戒指。
挚友自然歇菜。
如此往往复复,看起来琐碎又麻烦,却是真实在恋爱,真实在生活,真实在呼吸的证明。
比此刻坐在电脑前写着他人故事的我鲜活许多。
终于明白上次微博上转发的那个,男生总是喜欢鲜活的女孩子的意义。
飞机场的十点半,她告诉我在东京的最后一晚是在迪斯尼乐园度过的。
她喜欢做梦,也喜欢梦幻世界。
不知道最后一天是否过得开心,但她告诉我,最后到机场的时候,那个男生哭了。
异地恋总是苦的,不是靠你维持,就是靠他维持。我这样告诉挚友。
如同看戏者,只好微笑着提些无关痛痒的建议。
因为,我不爱做梦啊。
祝你幸福,希望你能一直这么努力鲜活的活着,因为我相信这样的努力,终会得到回报。
如果是留在迪斯尼的眼泪,大概会变成水晶的吧。
挚友年纪比我大,却因为些许身体的毛病与我读一个年级。还记的中学的时候她总是把整个包里塞满了各种新奇的日本零食。那时候对日本还只是个模糊的概念,只是知道这些零食好吃又好看,下课总是喜欢围在她身边。
挚友性格很好,就算你给她发一大堆奇形怪状的东西叫她去看,她也一定回去看。不会拒绝你的请求,却又不是唯唯诺诺而是相当阳光。有些像电视剧女主角吧,私下只有两个人的时候偶尔谈起她的病,才会有些许认真的表情。
至今还记得那天下午她对我哭着说,当时她听到客厅里长久才回家的船员父亲与母亲的谈话,说要不要再生一个孩子时候,那种天塌下来的绝望感。
结果父母并未再生,她也安然无事。
挚友对男生开窍很慢,却总有很多男生贪图她的便利和心软,围绕在她身边。我却一直以为安全,就算跟那些男生传再多简讯,她还会一直一直听我的单身抱怨。
等知道她在谈恋爱,对象还是个日本人的时候已经是她与那人确定关系三个月之后了。
“你没关系吗,一个人回去。”
“我还是先去那边咖啡馆坐一会儿吧,等那个死男人来接我。”
“哦,这样。”我看她站在那里,对着我挥手。
一个人回头走入拥挤忙碌的东京电车站,第一次开始觉得这个自己憧憬并喜欢着的城市有这么多人,却连一个专属我的人都没有。
第一次开始觉得电车里不允许人说话是多么残忍的事情,安静的车厢里,拉手环晃动的声音,还有万年不变的“間もなく○○です”。突然无限怀念起了上海,人多到把自己淹没,把胡思乱想的自己淹没。
也不必成为谁的唯一,只要成为那个人的第一就好了。
也许这是一种自私吧,独占欲并不限制于性别,只是丑陋的人类本性。
其实也是一种懊悔吧,大家都走得太远太快,我根本追不上了啊。
大家都成为立派的大人了,只有我还想孩子一样的像被淹没在人群里。
Lost in Translation。
走下车厢的那一刻,脑里突然蹦出了这句话。
翻译片名的家伙是多么懒惰,又是多么睿智。
迷失东京。
身边的人说着我能听懂的语言,但我又仿佛一点都不懂。
再一次在东京见到她的时候,她与我谈起了琐事的烦恼。
例如那个男生家中虽不算落魄,与我国不同,在日本上大学院的多是有钱子弟,实在是一笔大花销。他目前又要复习大学院的入学测试,忙得连打工的时间都没有。
虽然家中颇为富裕,挚友到底是女孩子,总会在意一些物质玩意儿。
过节生日,连个小礼物都不怎么送,连在日本只要是有对象后都要带的对戒都是她自己掏钱买的。
为此曾吵了好几架,男生急了,就说我是有钱的,但是要攒着念大学院,还有许多年,大不了不念了,给你买戒指。
挚友自然歇菜。
如此往往复复,看起来琐碎又麻烦,却是真实在恋爱,真实在生活,真实在呼吸的证明。
比此刻坐在电脑前写着他人故事的我鲜活许多。
终于明白上次微博上转发的那个,男生总是喜欢鲜活的女孩子的意义。
飞机场的十点半,她告诉我在东京的最后一晚是在迪斯尼乐园度过的。
她喜欢做梦,也喜欢梦幻世界。
不知道最后一天是否过得开心,但她告诉我,最后到机场的时候,那个男生哭了。
异地恋总是苦的,不是靠你维持,就是靠他维持。我这样告诉挚友。
如同看戏者,只好微笑着提些无关痛痒的建议。
因为,我不爱做梦啊。
祝你幸福,希望你能一直这么努力鲜活的活着,因为我相信这样的努力,终会得到回报。
如果是留在迪斯尼的眼泪,大概会变成水晶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