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向MaD学什么?
2014年1月10日至12日,我有幸参加了MaD2014年会。MaD成立于2010年,由香港当代文化中心主办。很多参加过的人都对它给予了有极高的评价,这正是我对它产生感兴趣的原因。比起常年进行的工作坊,我所参加的MaD年会只是管中窥豹,未能见其全貌,但是毫无疑问非常震撼。
大部分人看MaD开幕式都是在台前的,只看到它精湛的舞美,恢弘的气势。荣幸的是,我被选中参与了MaD的开幕式演出,得以更加深入的观察到开幕式的后台准备工作,这使我多了一双欣赏MaD的眼睛,一个观察MaD的视角。
舞台指导用英语一遍遍为我们讲解在台上要如何表现。在后台后场时,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要保持安静。这些细节共同铸就了台前的靓丽。数千人的会场,能做到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对也曾组织过上百人会议深知其难度的我来说,这样的整齐严谨堪称奇迹。
在被来自亚洲各地更多更年轻朋友热情感染的同时,我也花了很多时间深深的反思——我在北京接触到的很多公益组织所缺少的,也许正是专业领域的深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这种缺失是悲哀的,也是致命的。
专业领域的深度
因为我在北京做的项目是“星辰海真人图书馆”,这是一家引荐制会员俱乐部,星辰海真人图书馆希望用社群、弱关系和社会支持体系去解决都市青年人的孤独、梦想与爱的问题。所以,在MaD年会中,我特别注意参加和收集了其他朋友参加Fresh Learners和Social Innovation Studio的反馈。令我赞叹的是,这些活动背后都暗藏了相当有深度的专业背景和操作水平。
从这里我得到的灵感是,我要更多地把活动的形式与心理学技术相结合,去创造一种介于普通谈话与心理治疗之间的场域,以便参与者在这场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
比如,最近在接触后现代心理学中的焦点技术。这个技术主张,确认行为背后的正向意义,引发建设性的解决策略,不探讨问题的根源,与来访者一起构建目标,协助来访者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行为与人际模式、情境,而充分运用既存优势和能力来发展有效的解决之道。
在我看来,焦点技术和U型理论、《大学》都有共通之处,可以应用于销售、咨询等很多商业领域。当它被应用于沙龙活动,而不是心理学小组时,我们暂且将服务对象称为“参与者”而不是“来访者”。
焦点技术中有一个重要的守则——确定行为背后的正向意义,引发建设性的解决策略。我想,在活动中,我和参与者会有这样的互动。“你不想……那么你比较想的是……?”“如果可能,你希望情况可以有什么不同……?”“从你的讲述中,我听到你很重视……”“你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才选择……,你能和我谈谈吗?”“我不太了解……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帮助,你愿意告诉我吗?”“你决定……一定有自己特别的理由吧?”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相信把更多的技术有意识地带到活动的操作中来将是个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MaD年会尤其是其开闭幕式,整个是一场近乎完美的秀,每一个环节都无缝连接,所有物料的准确、精美、整洁。我一直在思考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组织结构上,对每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如银行一般规范的严谨专业和工作流程?
项目推进上,重视质量胜过速度,以保证一丝不苟的最终效果为第一要务去推进流程,哪怕蜗牛慢慢爬?
资金上,为了雇佣行业内最优秀的员工和保证所有物料的品质,从现金流上就先做好保障,从不会出现后院起火的状况?
人员上,作为领导者和执行者,都随时保持冷静。
在幸福行动家的课程中,永锡老师也一直强调志愿者精益求精的精神。近三个月来,反复琢磨此事。的确,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产品,但也许只有拥有完美无缺的精神才能打造合格的产品。
![]() |
开幕式现场 |
大部分人看MaD开幕式都是在台前的,只看到它精湛的舞美,恢弘的气势。荣幸的是,我被选中参与了MaD的开幕式演出,得以更加深入的观察到开幕式的后台准备工作,这使我多了一双欣赏MaD的眼睛,一个观察MaD的视角。
舞台指导用英语一遍遍为我们讲解在台上要如何表现。在后台后场时,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要保持安静。这些细节共同铸就了台前的靓丽。数千人的会场,能做到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对也曾组织过上百人会议深知其难度的我来说,这样的整齐严谨堪称奇迹。
![]() |
我在开幕式上参与表演 |
在被来自亚洲各地更多更年轻朋友热情感染的同时,我也花了很多时间深深的反思——我在北京接触到的很多公益组织所缺少的,也许正是专业领域的深度和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这种缺失是悲哀的,也是致命的。
专业领域的深度
因为我在北京做的项目是“星辰海真人图书馆”,这是一家引荐制会员俱乐部,星辰海真人图书馆希望用社群、弱关系和社会支持体系去解决都市青年人的孤独、梦想与爱的问题。所以,在MaD年会中,我特别注意参加和收集了其他朋友参加Fresh Learners和Social Innovation Studio的反馈。令我赞叹的是,这些活动背后都暗藏了相当有深度的专业背景和操作水平。
从这里我得到的灵感是,我要更多地把活动的形式与心理学技术相结合,去创造一种介于普通谈话与心理治疗之间的场域,以便参与者在这场活动中真正有所收获。
比如,最近在接触后现代心理学中的焦点技术。这个技术主张,确认行为背后的正向意义,引发建设性的解决策略,不探讨问题的根源,与来访者一起构建目标,协助来访者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行为与人际模式、情境,而充分运用既存优势和能力来发展有效的解决之道。
在我看来,焦点技术和U型理论、《大学》都有共通之处,可以应用于销售、咨询等很多商业领域。当它被应用于沙龙活动,而不是心理学小组时,我们暂且将服务对象称为“参与者”而不是“来访者”。
焦点技术中有一个重要的守则——确定行为背后的正向意义,引发建设性的解决策略。我想,在活动中,我和参与者会有这样的互动。“你不想……那么你比较想的是……?”“如果可能,你希望情况可以有什么不同……?”“从你的讲述中,我听到你很重视……”“你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才选择……,你能和我谈谈吗?”“我不太了解……的方式对你有什么帮助,你愿意告诉我吗?”“你决定……一定有自己特别的理由吧?”
以上只是一个例子,相信把更多的技术有意识地带到活动的操作中来将是个非常有价值的尝试。
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
MaD年会尤其是其开闭幕式,整个是一场近乎完美的秀,每一个环节都无缝连接,所有物料的准确、精美、整洁。我一直在思考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组织结构上,对每位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进行严格的选拔和培训,如银行一般规范的严谨专业和工作流程?
项目推进上,重视质量胜过速度,以保证一丝不苟的最终效果为第一要务去推进流程,哪怕蜗牛慢慢爬?
资金上,为了雇佣行业内最优秀的员工和保证所有物料的品质,从现金流上就先做好保障,从不会出现后院起火的状况?
人员上,作为领导者和执行者,都随时保持冷静。
在幸福行动家的课程中,永锡老师也一直强调志愿者精益求精的精神。近三个月来,反复琢磨此事。的确,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产品,但也许只有拥有完美无缺的精神才能打造合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