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的笔记(2)
当谈起恐怖片的时候,谈点什么?
恐怖片难登大雅之堂,更难谈得上经典。这种情况并非偏见,而是因为类型片本身。
一是市场具有决定性。市场永远是电影市场的基石,这是一条相对的真理。从观影群体来说,恐怖片受众面相对于其他主流类型片要狭窄很多。从商业电影最市场成熟的美国来看,恐怖片相对于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等都少了很多,而且在院线表现均不太理想,只能转战于线下——租赁市场。虽然恐怖片在线下市场也有不俗的表现,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是影片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相对狭小的市场是影片投入的瓶颈,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作水准。一部好的电影要做到足够的精彩,必需在剧本、表演、道具等方面做到均衡,在一定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制作者可操作的空间就显得非常有限。在次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影片感官刺激是最保险的方式,从而忽略了一部电影本身所应该具有的合格元素。另外,相对于院线电影来说,部分以线下市场为目标的电影所受到的评级制度也更加宽松,直接导致很多恐怖片包含了太多暴力、血腥、色情等低级趣味。
其次是无法形成口碑效应。口碑是推动电影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线下市场本身具有营销方面的弱势,更加之整体影片质量低劣,即使偶尔出现的精彩恐怖片,也无法受到广泛人群的重视。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来拉拢潜在市场,仅仅依靠口口相传,影响力毕竟有限。
二是其难度所决定。在我看来,要完成一部经典的恐怖电影,恐怕其难度不亚于其他类型片。
首先的难度就是故事。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预期是什么?这是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如爱情片,观众渴望见识到能触动内心的爱情故事、如动作片,观众希望见到酣畅淋漓的打斗、如犯罪片,观众更原因在故事中体会善恶的较量,等等。观众之所以原因消耗金钱和时间去观看电影,无非是想体会一种情感、满足一种欲望。那么对恐怖片来说,观众就是希望能够在观影过程中体会一种恐怖。相对于感情、善恶等普世价值,人们对于恐怖的追求往往更加复杂。那么人类对于什么是最深层次的恐怖呢?未知!
未知,简单的两个字,却包含着太多的问题。每个人对于未知的定义是不同的,电影制作者当然最大限度的希望满足多种需求。但千人千面,一部电影几乎很难挑动起所有观众的恐惧情绪。在此情况下,制作者只好尽可能多的利用人类对于血腥、死亡、黑暗、恶魔等经典恐怖元素来架构一个故事。这必然导致恐怖电影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和程式化。相信很多观众观看足够多的恐怖片之后,对于一部新的恐怖片,几乎对于大部分桥段都会有一个准确的预先判断,这必然降低观众观影快感。
其次是制作水准的要求。由于恐怖片游离于主流类型电影之外,制作人才和制作资本的匮乏和相对水平低下就可以理解了。
先说说制作资本方面: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无论是什么电影,要做到及格,都必需在剧本、表演、场景等方面做到足够。而制作资本的制约,使得恐怖片很难面面俱到。相对低的投入产出比和发行不确定风险使得一部分投资不愿进入恐怖片制作,其实就恐怖片来说,它相对于大部分影片需要更大的投入。如场景、特效、化妆、音响等方面都必需是专业水准的投入,这是类型片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恐怖电影的因为投入的缺失出现粗制滥造也就不足为奇。
然后是制作人才方面。对于市场风险的畏惧,使得电影人对恐怖片制作持保守态度。好莱坞方面,相对专业的好莱坞导演、演员虽然不在少数,但由于配套产业的不完备,更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相对于好莱坞,亚洲电影恐怖大师如三池崇史、清水崇等毕竟人数稀少,很难大量出产精彩恐怖片。
以上是我认为恐怖片当下无法跻身主流类型片原因的个人看法。
下面看看恐怖片类型:
历数好莱坞恐怖片历史,大致分为这么几类:
宗教性质片:《驱魔人》为主要代表。这些电影主要通过重现、改变宗教故事或者传说讲完成。
连环杀手系列:《德州电锯杀人狂》、《电锯惊魂》《惊声尖叫》等;
心理悬疑系列:《沉默的羔羊》《本能》为主要代表作,一般情况下还会混合连环杀手桥段,但其重点恐怖元素则是心理。
纯血腥系列:这种类型的电影以出色的特效、化妆等将鲜血淋漓的场面搬到大屏幕上,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代表作有《人皮客栈》、《隔山有眼》等。
世界电影市场上,在恐怖片领域,除了好莱坞,做的最出色的当属以日本、韩国及新近崛起的泰国电影为代表的亚洲电影。大致分为一下几类:
怨灵系列:《贞子》应该是该类型的鼻祖之作,其后的《咒怨》更是巅峰之作。这种类型电影主要是刻画一种怨气所带来的恐怖,通常会有现实生活某种物体、行为作为载体,如《贞子》里的电话,《咒怨》里的房间,《鬼来电》里的手机等等。从日常喜闻乐见的细微之处挖掘恐怖,是该类型影片的一贯做法。
鬼魂系列:与上一种类型有所交叉,起最大的区别是鬼魂杀人更加不受限制,也没有太多明显的动机,呈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势。代表作比如《富江》《鬼娃娃花子》《姐妹幽灵》等。在此类型下,最常见的应该是复仇系列,与东方恶有恶报的哲学思想对应。
视觉刺激系列:该类型电影与大部分好莱坞电影比较类似,结合一些亚洲元素的杀人恐怖片。有连环杀手的,也有恶灵的,之所以与上两种类型区别开来,主要是因为这种类型片所追求的不是心理恐惧,更多是利用音效、特效、化妆、道具所制造出来的视觉恐惧。
恐怖片难登大雅之堂,更难谈得上经典。这种情况并非偏见,而是因为类型片本身。
一是市场具有决定性。市场永远是电影市场的基石,这是一条相对的真理。从观影群体来说,恐怖片受众面相对于其他主流类型片要狭窄很多。从商业电影最市场成熟的美国来看,恐怖片相对于动作片、喜剧片、科幻片等都少了很多,而且在院线表现均不太理想,只能转战于线下——租赁市场。虽然恐怖片在线下市场也有不俗的表现,但也产生了负面影响:
首先是影片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相对狭小的市场是影片投入的瓶颈,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制作水准。一部好的电影要做到足够的精彩,必需在剧本、表演、道具等方面做到均衡,在一定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制作者可操作的空间就显得非常有限。在次前提下,最大限度提高影片感官刺激是最保险的方式,从而忽略了一部电影本身所应该具有的合格元素。另外,相对于院线电影来说,部分以线下市场为目标的电影所受到的评级制度也更加宽松,直接导致很多恐怖片包含了太多暴力、血腥、色情等低级趣味。
其次是无法形成口碑效应。口碑是推动电影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线下市场本身具有营销方面的弱势,更加之整体影片质量低劣,即使偶尔出现的精彩恐怖片,也无法受到广泛人群的重视。没有铺天盖地的广告来拉拢潜在市场,仅仅依靠口口相传,影响力毕竟有限。
二是其难度所决定。在我看来,要完成一部经典的恐怖电影,恐怕其难度不亚于其他类型片。
首先的难度就是故事。观众对于一部电影的预期是什么?这是个相对简单的问题,如爱情片,观众渴望见识到能触动内心的爱情故事、如动作片,观众希望见到酣畅淋漓的打斗、如犯罪片,观众更原因在故事中体会善恶的较量,等等。观众之所以原因消耗金钱和时间去观看电影,无非是想体会一种情感、满足一种欲望。那么对恐怖片来说,观众就是希望能够在观影过程中体会一种恐怖。相对于感情、善恶等普世价值,人们对于恐怖的追求往往更加复杂。那么人类对于什么是最深层次的恐怖呢?未知!
未知,简单的两个字,却包含着太多的问题。每个人对于未知的定义是不同的,电影制作者当然最大限度的希望满足多种需求。但千人千面,一部电影几乎很难挑动起所有观众的恐惧情绪。在此情况下,制作者只好尽可能多的利用人类对于血腥、死亡、黑暗、恶魔等经典恐怖元素来架构一个故事。这必然导致恐怖电影出现严重的同质化和程式化。相信很多观众观看足够多的恐怖片之后,对于一部新的恐怖片,几乎对于大部分桥段都会有一个准确的预先判断,这必然降低观众观影快感。
其次是制作水准的要求。由于恐怖片游离于主流类型电影之外,制作人才和制作资本的匮乏和相对水平低下就可以理解了。
先说说制作资本方面: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无论是什么电影,要做到及格,都必需在剧本、表演、场景等方面做到足够。而制作资本的制约,使得恐怖片很难面面俱到。相对低的投入产出比和发行不确定风险使得一部分投资不愿进入恐怖片制作,其实就恐怖片来说,它相对于大部分影片需要更大的投入。如场景、特效、化妆、音响等方面都必需是专业水准的投入,这是类型片特点所决定的。因此恐怖电影的因为投入的缺失出现粗制滥造也就不足为奇。
然后是制作人才方面。对于市场风险的畏惧,使得电影人对恐怖片制作持保守态度。好莱坞方面,相对专业的好莱坞导演、演员虽然不在少数,但由于配套产业的不完备,更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相对于好莱坞,亚洲电影恐怖大师如三池崇史、清水崇等毕竟人数稀少,很难大量出产精彩恐怖片。
以上是我认为恐怖片当下无法跻身主流类型片原因的个人看法。
下面看看恐怖片类型:
历数好莱坞恐怖片历史,大致分为这么几类:
宗教性质片:《驱魔人》为主要代表。这些电影主要通过重现、改变宗教故事或者传说讲完成。
连环杀手系列:《德州电锯杀人狂》、《电锯惊魂》《惊声尖叫》等;
心理悬疑系列:《沉默的羔羊》《本能》为主要代表作,一般情况下还会混合连环杀手桥段,但其重点恐怖元素则是心理。
纯血腥系列:这种类型的电影以出色的特效、化妆等将鲜血淋漓的场面搬到大屏幕上,刺激观众的肾上腺素,代表作有《人皮客栈》、《隔山有眼》等。
世界电影市场上,在恐怖片领域,除了好莱坞,做的最出色的当属以日本、韩国及新近崛起的泰国电影为代表的亚洲电影。大致分为一下几类:
怨灵系列:《贞子》应该是该类型的鼻祖之作,其后的《咒怨》更是巅峰之作。这种类型电影主要是刻画一种怨气所带来的恐怖,通常会有现实生活某种物体、行为作为载体,如《贞子》里的电话,《咒怨》里的房间,《鬼来电》里的手机等等。从日常喜闻乐见的细微之处挖掘恐怖,是该类型影片的一贯做法。
鬼魂系列:与上一种类型有所交叉,起最大的区别是鬼魂杀人更加不受限制,也没有太多明显的动机,呈现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气势。代表作比如《富江》《鬼娃娃花子》《姐妹幽灵》等。在此类型下,最常见的应该是复仇系列,与东方恶有恶报的哲学思想对应。
视觉刺激系列:该类型电影与大部分好莱坞电影比较类似,结合一些亚洲元素的杀人恐怖片。有连环杀手的,也有恶灵的,之所以与上两种类型区别开来,主要是因为这种类型片所追求的不是心理恐惧,更多是利用音效、特效、化妆、道具所制造出来的视觉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