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活的一点体会
1、美国老百姓多数很开朗,喜欢随便聊上两句;收入较低的人反而更胖,健身很普及却也很时尚;普遍数学不好,口算心算都够呛;崇尚体育明星,有轻度的反智倾向。
2、很多现在在中国有点奢侈的东西其实就是美国人的日常用品,按照人家的工资算比中国小摊货贵不了多少(对于此事有点不爽,觉得曾经花了很多冤枉钱)
3、没有在国内宣传的那样治安差,学校里,到路边警察都很多,挺安全的。治安不好的都是比较固定的区域,不要去就好。
4、即使在保守如德州的地方,gay也不少,跟中国大城市一样,在商场、饭店这样的地方比较多,上次去AF店里没几个人,顾客和店员几乎都……
5、老美好像很不把吃饭当回事,就是肚子饿了垫点东西;还有好多家庭引以自豪的“妈妈菜谱”,“祖母菜谱”,其实都只说明了他们到底有多不会做饭。
6、很少喝熟水。入学的时候有个妹子发印有学校logo的杯子,我用英语问她能盛热水吗?会不会烫坏?她说她也不知道,因为她从来没喝过热水……街边和公共场所到处有水龙头,可以直接喝的(很多都在厕所边,我怀疑不太干净)
7、喜欢用铅笔和粗粗的圆珠笔,没少见到漂亮的书写,很多左撇子,写字往右边倒得厉害,看着有点别扭
再说大一点方面的,先说明无论大事小事,多处于自身体会,定有偏颇,不可全信哈~
1、美国的经济现在很不景气。失业率自金融危机后有所下降不是因为经济环境好转,而是因为很多人压根已经放弃找工作了。
2、没有身份的人在美国找工作时,印度人比中国人有优势的多,三哥们更有语言优势,还有就是三哥们的无厘头性格和老美挺合得来的,我自己认为呢,最最重要的原因,老美对中国人要比对印度人更有戒心,越是在美国受过教育的精英阶层中越是普遍。普通老百姓只是知道外国人抢我们工作了,不仅中国抢走美国工人的工作,中国人还跑到美国抢中高端的工作。换做谁可能也不高兴。
3、在美国一段时间发现中国在很多方面比美国社会更有效率。比如,在中国大城市经常看到绝望的长队,在美国其实也经常排队,队伍都不长,但是看着不长以为可以很快轮到你就想错了,除了麦当劳星巴克这种还凑合,其他的都慢得要死,医院,银行,学校都比国内还慢!我刚到时常常想不通为什么前面就三人也能等两小时,回头看看等在后面的老美都特别有耐心的等着,等得次数多了我也就习惯了。还有就是工人效率,统计数字常常看到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效率是中国人的十倍云云,并不是美国“人”,手脚多麻利,主要是很多工厂都是机器人在干活,那一个半个的工人是看机器的。有天晚上下课没吃晚饭,直接被拉去打保龄球了,带我去的学姐说那里有吃的,我就想在球馆吃点,到了以后还没开局我就去排队点餐(又是三个人排二十分钟)了,透明厨房里面还有几个带着高帽像大厨的人,菜单上都是快餐,我就点了一个挺大众的grilled chicken sandwich,结果我们都快打完了才吃到,都给我饿哆嗦了……真是我自己冲进去做都能做好几份了。当时好怀念晚上在避风塘赶论文,凌晨三点要份薯条也就五分钟就端上来了啊,更不要提一出地铁口要个鸡蛋灌饼什么的……提到吃在美国都是泪,还是不提了
4、GDP的水分。原来在国内经常听到说人家发达国家的GDP又是高质量又是高科技,我们的都是钢筋水泥神马的,也觉得好像中国就是注水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应该是很健康的,来了发现不是啊,老美在很多方面比我们还水,只说说服务业(别的暂时接触不多)。我原来租的房子是房东刚买的二手房,房子很旧,很多地方可能需要翻新和检查,他们小两口不宽裕就尽量省了,然后墙开始变形,一个月水费将近200刀,我告诉她可能是地下水管漏了(自夸一下判断力),建议找人看看,一看真的漏了,我就问她当时买房为什么不检查水管网络?她说卖家允许检查,费用要自己掏,我说很合理啊~她默默地答了句,检查水管要交600刀给水管工,还不包括检查出问题的维修费用。另外一个,我想在网上买几幅隐形眼镜,要一定有验光单,去验个光吧,在超市外面搞活动,特价99刀。类似的事不胜枚举,只要是需要人干活的都挺贵,想检查水管这种事在国内打电话叫小区物业啊,或者认识个师傅请进来看看就完了,我在中国戴眼镜这么多年就去医院验光一回花了三十多(几年前了),在眼镜店不配镜子也可以免费验啊,所以中国人收入不高,但是很多开支也不高,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中国的服务业价格要是美国这种算法,估计我们GDP已经超过了美国了。
5、美国金融。美国这个国家简直印证了老句老话,成也金融,败也金融。作为一个准金融从业者,我观察美国金融现在的技术手段并没有明显先进于中国。比如招行银行,很多方面都比美国的主流银行技术和服务更好(个人体会)。还有就是美国人信用卡透支程度真的比中国严重太多,老美几乎人人有信用卡,年轻人一般有很多信用卡,轮着透,反正看得我心惊肉跳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普通人的消费力是严重被透支的,或者说,即使按照美国人工那么高的价格,还是挣得没有花得多。还有就是科技泡沫,美国股市现在市值和股价双高的多是科技股,这些公司很多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亚马逊,苹果,谷歌,但是这类公司名声在外,实际盈利能力却不乐观,PE都高的吓人,我理解的就是用高投资维持高增长,但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一定高,还有像脸书这种更没谱的,红得时候很红,但是能红多久……怕是不会太久。前段时间发现苹果大量回购了自己的股票,被认为是个买入信号。我当时的判断是很有可能5S,air什么的实际销售不理想,为了提高ROE才回购的,然后很快爆出回购股票造成苹果运营资金吃紧。于是更加佩服老巴的投资原则——“看不懂的生意不做”。
6、中美之争。来美国之前,我不认为中国能在美国的围追堵截中成功到垒,成为富强安全更加民主的国家,因为我深知中国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十足的信心我们可以战胜这些困难。来美国之后,觉得美国确实是个很好的国家,很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但是我对中国更加有信心了。原因有三:第一,中国经济有困难,美国更难;中国人民币很水,美元也水……这两哥们不是比谁更好,而是比较谁不那么烂,所以只要是“竞次”路线,我们不会输美国。第二,中国全体向钱看,虽然有人谴责这种社会风气,但是从积极的方面讲,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抱着想挣钱,明天的日子会比今天好,这种期望和带动起来的社会生产力都是巨大的;美国没那么多人,能工作的人也整体上没有中国人这么多愿望。就是所谓的“信心比金子还重要”。第三,能源效率。奥巴马自己也讲,中国人如果过上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地球受不了,正着听是为了美国人的好日子不能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反过来想想,随着中国的发展,美国式的好日子难以维持。大家都知道美国油价便宜,但是便宜油不是白来的,是美国飞机大炮满世界追着别人打出来的。当这种维持成本过高到难以承担的程度,便宜油和便宜中国商品可能都有没有了。如果有天中国真的战胜美国了,原因中很重要的应该有因为我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吧。
7、打字累了准备收尾。关于美国的牛逼企业,我自己的理解,每一个看起来优秀的企业背后都有很多优秀的管理者,比如宝洁,比如可口可乐;每一个看起来伟大的的公司背后都有很多优秀的管理者和一个比公司更加伟大的梦想家,比如苹果,比如斯特拉。一个公司想最大程度的盈利不是榨干消费者的口袋,不是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而是让生活更好美好的愿望和坚持追求梦想的勇气。关于中美问题,推荐有兴趣的筒子去看看副总统拜登在沃顿的毕业演讲,说了好多大实话,比如“新世纪我们比中国还站在非常有利的位置,能不能度过美国当下的危机就看你们这代人的努力了,最后,愿上帝保有美国军队”。还有一个大趋势,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我个人很看好,所以想毕业后赶紧回国凑凑热闹,分碗发展的小米粥,可以关注一下人民币在澳交所已经可以直接结算了,未来会有更多好消息。迷茫,困惑,苦逼的中国青年们完全可以想象着,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过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达国家的美好生活。
2、很多现在在中国有点奢侈的东西其实就是美国人的日常用品,按照人家的工资算比中国小摊货贵不了多少(对于此事有点不爽,觉得曾经花了很多冤枉钱)
3、没有在国内宣传的那样治安差,学校里,到路边警察都很多,挺安全的。治安不好的都是比较固定的区域,不要去就好。
4、即使在保守如德州的地方,gay也不少,跟中国大城市一样,在商场、饭店这样的地方比较多,上次去AF店里没几个人,顾客和店员几乎都……
5、老美好像很不把吃饭当回事,就是肚子饿了垫点东西;还有好多家庭引以自豪的“妈妈菜谱”,“祖母菜谱”,其实都只说明了他们到底有多不会做饭。
6、很少喝熟水。入学的时候有个妹子发印有学校logo的杯子,我用英语问她能盛热水吗?会不会烫坏?她说她也不知道,因为她从来没喝过热水……街边和公共场所到处有水龙头,可以直接喝的(很多都在厕所边,我怀疑不太干净)
7、喜欢用铅笔和粗粗的圆珠笔,没少见到漂亮的书写,很多左撇子,写字往右边倒得厉害,看着有点别扭
再说大一点方面的,先说明无论大事小事,多处于自身体会,定有偏颇,不可全信哈~
1、美国的经济现在很不景气。失业率自金融危机后有所下降不是因为经济环境好转,而是因为很多人压根已经放弃找工作了。
2、没有身份的人在美国找工作时,印度人比中国人有优势的多,三哥们更有语言优势,还有就是三哥们的无厘头性格和老美挺合得来的,我自己认为呢,最最重要的原因,老美对中国人要比对印度人更有戒心,越是在美国受过教育的精英阶层中越是普遍。普通老百姓只是知道外国人抢我们工作了,不仅中国抢走美国工人的工作,中国人还跑到美国抢中高端的工作。换做谁可能也不高兴。
3、在美国一段时间发现中国在很多方面比美国社会更有效率。比如,在中国大城市经常看到绝望的长队,在美国其实也经常排队,队伍都不长,但是看着不长以为可以很快轮到你就想错了,除了麦当劳星巴克这种还凑合,其他的都慢得要死,医院,银行,学校都比国内还慢!我刚到时常常想不通为什么前面就三人也能等两小时,回头看看等在后面的老美都特别有耐心的等着,等得次数多了我也就习惯了。还有就是工人效率,统计数字常常看到美国制造业工人的效率是中国人的十倍云云,并不是美国“人”,手脚多麻利,主要是很多工厂都是机器人在干活,那一个半个的工人是看机器的。有天晚上下课没吃晚饭,直接被拉去打保龄球了,带我去的学姐说那里有吃的,我就想在球馆吃点,到了以后还没开局我就去排队点餐(又是三个人排二十分钟)了,透明厨房里面还有几个带着高帽像大厨的人,菜单上都是快餐,我就点了一个挺大众的grilled chicken sandwich,结果我们都快打完了才吃到,都给我饿哆嗦了……真是我自己冲进去做都能做好几份了。当时好怀念晚上在避风塘赶论文,凌晨三点要份薯条也就五分钟就端上来了啊,更不要提一出地铁口要个鸡蛋灌饼什么的……提到吃在美国都是泪,还是不提了
4、GDP的水分。原来在国内经常听到说人家发达国家的GDP又是高质量又是高科技,我们的都是钢筋水泥神马的,也觉得好像中国就是注水经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应该是很健康的,来了发现不是啊,老美在很多方面比我们还水,只说说服务业(别的暂时接触不多)。我原来租的房子是房东刚买的二手房,房子很旧,很多地方可能需要翻新和检查,他们小两口不宽裕就尽量省了,然后墙开始变形,一个月水费将近200刀,我告诉她可能是地下水管漏了(自夸一下判断力),建议找人看看,一看真的漏了,我就问她当时买房为什么不检查水管网络?她说卖家允许检查,费用要自己掏,我说很合理啊~她默默地答了句,检查水管要交600刀给水管工,还不包括检查出问题的维修费用。另外一个,我想在网上买几幅隐形眼镜,要一定有验光单,去验个光吧,在超市外面搞活动,特价99刀。类似的事不胜枚举,只要是需要人干活的都挺贵,想检查水管这种事在国内打电话叫小区物业啊,或者认识个师傅请进来看看就完了,我在中国戴眼镜这么多年就去医院验光一回花了三十多(几年前了),在眼镜店不配镜子也可以免费验啊,所以中国人收入不高,但是很多开支也不高,日子过得也挺滋润的。中国的服务业价格要是美国这种算法,估计我们GDP已经超过了美国了。
5、美国金融。美国这个国家简直印证了老句老话,成也金融,败也金融。作为一个准金融从业者,我观察美国金融现在的技术手段并没有明显先进于中国。比如招行银行,很多方面都比美国的主流银行技术和服务更好(个人体会)。还有就是美国人信用卡透支程度真的比中国严重太多,老美几乎人人有信用卡,年轻人一般有很多信用卡,轮着透,反正看得我心惊肉跳的,从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普通人的消费力是严重被透支的,或者说,即使按照美国人工那么高的价格,还是挣得没有花得多。还有就是科技泡沫,美国股市现在市值和股价双高的多是科技股,这些公司很多是我们平时耳熟能详的大公司,亚马逊,苹果,谷歌,但是这类公司名声在外,实际盈利能力却不乐观,PE都高的吓人,我理解的就是用高投资维持高增长,但是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一定高,还有像脸书这种更没谱的,红得时候很红,但是能红多久……怕是不会太久。前段时间发现苹果大量回购了自己的股票,被认为是个买入信号。我当时的判断是很有可能5S,air什么的实际销售不理想,为了提高ROE才回购的,然后很快爆出回购股票造成苹果运营资金吃紧。于是更加佩服老巴的投资原则——“看不懂的生意不做”。
6、中美之争。来美国之前,我不认为中国能在美国的围追堵截中成功到垒,成为富强安全更加民主的国家,因为我深知中国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十足的信心我们可以战胜这些困难。来美国之后,觉得美国确实是个很好的国家,很适合人类居住和发展。但是我对中国更加有信心了。原因有三:第一,中国经济有困难,美国更难;中国人民币很水,美元也水……这两哥们不是比谁更好,而是比较谁不那么烂,所以只要是“竞次”路线,我们不会输美国。第二,中国全体向钱看,虽然有人谴责这种社会风气,但是从积极的方面讲,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抱着想挣钱,明天的日子会比今天好,这种期望和带动起来的社会生产力都是巨大的;美国没那么多人,能工作的人也整体上没有中国人这么多愿望。就是所谓的“信心比金子还重要”。第三,能源效率。奥巴马自己也讲,中国人如果过上和美国人一样的生活地球受不了,正着听是为了美国人的好日子不能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反过来想想,随着中国的发展,美国式的好日子难以维持。大家都知道美国油价便宜,但是便宜油不是白来的,是美国飞机大炮满世界追着别人打出来的。当这种维持成本过高到难以承担的程度,便宜油和便宜中国商品可能都有没有了。如果有天中国真的战胜美国了,原因中很重要的应该有因为我们“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吧。
7、打字累了准备收尾。关于美国的牛逼企业,我自己的理解,每一个看起来优秀的企业背后都有很多优秀的管理者,比如宝洁,比如可口可乐;每一个看起来伟大的的公司背后都有很多优秀的管理者和一个比公司更加伟大的梦想家,比如苹果,比如斯特拉。一个公司想最大程度的盈利不是榨干消费者的口袋,不是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和服务,而是让生活更好美好的愿望和坚持追求梦想的勇气。关于中美问题,推荐有兴趣的筒子去看看副总统拜登在沃顿的毕业演讲,说了好多大实话,比如“新世纪我们比中国还站在非常有利的位置,能不能度过美国当下的危机就看你们这代人的努力了,最后,愿上帝保有美国军队”。还有一个大趋势,就是人民币国际化,我个人很看好,所以想毕业后赶紧回国凑凑热闹,分碗发展的小米粥,可以关注一下人民币在澳交所已经可以直接结算了,未来会有更多好消息。迷茫,困惑,苦逼的中国青年们完全可以想象着,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过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达国家的美好生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