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前传》-中华之星
“中华之星”的型号为“DJJ2”。意思是“交流电传动集中动力动车组”。所谓动力集中就是指列车的动力来源是靠头尾的两个机车提供的,和现在的和谐号的分散动力不一样,但是世界最快的火车法国的TGV也是动力集中式的,国内某些人称该技术不先进,但人家法国就对这个乐此不疲,并且屡试不爽的把TGV列车开到了时速574公里。不是前几天电视里说长春出产了世界最快的和高速列车,各种混淆概念,跑的最快的列车还是法国的TGV,这让我想起了马大帅问范德彪奔驰车是不是长春产的那可笑一幕。
TGV列车在创造世界纪录当日的情景,铁路周围围观民众众多,人家不像我们还整个封闭
书归正题,从1998年到2000年我国研制了多种动车组,别管成功不成功,总之经验累积不少了,就在2000年,铁道部正式向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270km/h高速列车产业化项目报告”,同年下半年,国家计委以“计高技(2000)2458号”文件正式批准立项,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70km/h高速列车正式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项目,并将列车命名为“中华之星”。2001年4月,铁道部下达“270km/h高速列车设计任务书”,“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正式展开研发。2001年8月18日,“中华之星”项目通过了技术设计审查,进入试制阶段。
中华之星是由11节列车组成的,这11节车汇集了当时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和研发的核心力量。整列中头尾是两列动力车,两列动力车是分别由株洲厂和大同厂分别制造的编号分别为0001A和0001B机车自重78吨,轴重19.5吨,轴式为Bo-Bo,使用JD128型交流牵引电动机及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发的TEP28WG01型GTO牵引逆变器,可关断晶闸管(GTO)采用水冷式及风冷辅助冷却装置。而车体采用耐候钢和铝合金制造,车头使用经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风洞测试的鸭嘴兽式双拱流线型设计,根据空气动力原理设计以减少空气阻力。9节无动力的客车则由长春轨道客车及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包括2节一等座车,6节二等座车,1节酒吧车,编号110977至110985。其中4节由长春客车厂负责研制,装用CW-300型高速转向架;另外5节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负责,装用SW-300型转向架。车体采用耐候钢和铝合金制造。客车带有真空集便器,并有蹲式和坐式两种便器。一等座车以2+2方式排列,每个座位后方配有小型液晶显示屏。二等座车以3+2方式排列。车厢的涂装颜色是以绿色白色为主,个人认为比现在和谐号“大白蛆”一样的涂装好多了。
就在2002年9月,中华之星的所有车厢被运到了北京的环形铁路,进行组装和调试工作,同年11月27日,以两辆机车及三辆客车的短编组“中华之星”在新建的秦沈客运专线进行高速试验,其最高速度创造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km/h,成为轰动一时的时事;“中国铁路第一速”的记录直到CRH2C型动车组在2008年4月24日于京津城际铁路上进行高速测试才被打破。所以中华之星在人们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俗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就在冲刺321.5公里时速后的第二天,即2002年11月28日,时任铁道部部长傅志寰视察并计划试乘“中华之星”,但是,可是,可但是,它“掉链子了”。就 列车空车试载,驶回基地前出现A级重大故障:因一根有问题的法国进口的车辆轴承温度高达109摄氏触动了车载轴温报警系统。于是铁道部领导决定停止试验。因此它给领导一个不可靠的印象,2003年1月至2005年初期间,“中华之星”持续在秦沈客运专线上进行线路运行考核,约每天不载客来回往返沈阳及秦皇岛一次,当年就有很多老车迷有免费坐车的经历。最后总运行里程达到53.6万公里。随后“中华之星”正式配属沈阳铁路局,于2005年8月1日起正式投入载客运营,运行秦沈客运专线,担当来往沈阳及山海关的临时准高速列车,车次为L517/8次,其最高运营速度限制为160 km/h。由于种种问题,且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中华之星”自2006年8月2日停运,存放在沈阳车辆段,遮遮掩掩、风吹雨淋,直到2009年底或2010年初。沈阳铁路局背着人把中华之星整列移到通化。从此成为一颗真正的“流星”。2011年中华之星和长白山又被转到灵山站,当年下半年又被放在沈阳北部的动车段内,2013年2月27日,根据铁道部科技司科技装电【2013】23号电报要求及沈阳动车段申请,将停留于沈阳北动车所的“中华之星”号动车组中DJJ20001B+RZ2 25DT 110982+RZ2 25DT 110981酒吧车+RZ1 25DT 110978共计4辆车体无火回送至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华之星的其他部分放在了沈阳的机车博物馆内。
有很多人因此惋惜还抨击铁路部门有自己研制的列车不用,改用引进别国技术的高速列车。说这是“卖国”。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我觉得他的观点我很认同我在此引用一下“有些人在网上挥舞着民族主义的大旗,义正辞严地要求大家支持国货,说什么如果不支持,不容忍国货的不成熟,那国货就永远没法成熟,以后大家就没有国货用。那么我请教一下,遇上半路列车趴窝的情况,你能站出来对旅客大叫:‘大家别吵,这趟车是国货,总得有个成熟的过程,你们要支持国货。你们不支持国货就是精英卖国,就是崇洋媚外’。你能这么对旅客说话吗?谁要是敢这么说话,我怀疑他真会被愤怒的旅客打成肉饼。说那些话的人如果你在车上遇到了这种事,能平心静气地理解并支持这种国货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话,套话,空话谁都能讲,但遇到具体事就没那么简单。旅客们买票坐车,是要铁路履行安全正点地将其送达目的地的义务,但旅客没有为国货的质量不过关而买单的义务。铁路运用部门也没有为制造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厂家一而再,再而三买单、背黑锅的义务。难道就因为那不成熟,不合格的产品制造商有一张国货的大旗作遮羞布吗?”
还是说一下中华之星的参数吧
最后车厢数量 1列11箱
编组方式 2M9T
营运最高速度 试运营:160km/h
设计最高速度 270km/h
编组载客量 ≥ 700
编组长度 280m
全长 先头车:21,700mm
中间车:25,000mm
全阔 3,300mm
全高 3,840mm
编组总重量 678t
轴距 动力车:3,000mm
拖车:2,500mm
轨距 1,435mm
电化方式 交流 25 kV,50 Hz ,架空电缆取电
电动机功率 1,225 kW
编组输出 9,600 kW
控制装置 GTO水冷VVVF
制动方式 直通式电空制动、自动空气制动
制造商 株洲电力机车厂(动力车:0001A)
大同电力机车(动力车:0001B)
长春轨道客车(客车)
四方机车车辆(客车)
制造年份 2002年
投入服务日期 2005年
北站、皇姑屯和中华之星已经成为车迷们的记忆中影像,我们只能从照片中看到它,其实把它放在博物馆里远比遮遮掩掩的停在某地风吹雨淋更有意义。感谢照片拍摄者,给我们追忆过去的机会。
![]() |
TGV列车在创造世界纪录当日的情景,铁路周围围观民众众多,人家不像我们还整个封闭
书归正题,从1998年到2000年我国研制了多种动车组,别管成功不成功,总之经验累积不少了,就在2000年,铁道部正式向国家计划委员会提交“270km/h高速列车产业化项目报告”,同年下半年,国家计委以“计高技(2000)2458号”文件正式批准立项,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70km/h高速列车正式列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项目,并将列车命名为“中华之星”。2001年4月,铁道部下达“270km/h高速列车设计任务书”,“中华之星”高速列车正式展开研发。2001年8月18日,“中华之星”项目通过了技术设计审查,进入试制阶段。
![]() |
中华之星的车头造型很像鸭嘴兽 |
中华之星是由11节列车组成的,这11节车汇集了当时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制造和研发的核心力量。整列中头尾是两列动力车,两列动力车是分别由株洲厂和大同厂分别制造的编号分别为0001A和0001B机车自重78吨,轴重19.5吨,轴式为Bo-Bo,使用JD128型交流牵引电动机及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研发的TEP28WG01型GTO牵引逆变器,可关断晶闸管(GTO)采用水冷式及风冷辅助冷却装置。而车体采用耐候钢和铝合金制造,车头使用经中南大学高速列车研究中心风洞测试的鸭嘴兽式双拱流线型设计,根据空气动力原理设计以减少空气阻力。9节无动力的客车则由长春轨道客车及四方机车车辆厂制造,包括2节一等座车,6节二等座车,1节酒吧车,编号110977至110985。其中4节由长春客车厂负责研制,装用CW-300型高速转向架;另外5节由四方机车车辆厂负责,装用SW-300型转向架。车体采用耐候钢和铝合金制造。客车带有真空集便器,并有蹲式和坐式两种便器。一等座车以2+2方式排列,每个座位后方配有小型液晶显示屏。二等座车以3+2方式排列。车厢的涂装颜色是以绿色白色为主,个人认为比现在和谐号“大白蛆”一样的涂装好多了。
![]() |
![]() |
![]() |
看看中华之星的内部就知道这是一个当年倾举国之力的产品 |
就在2002年9月,中华之星的所有车厢被运到了北京的环形铁路,进行组装和调试工作,同年11月27日,以两辆机车及三辆客车的短编组“中华之星”在新建的秦沈客运专线进行高速试验,其最高速度创造了当时的“中国铁路第一速”——321.5km/h,成为轰动一时的时事;“中国铁路第一速”的记录直到CRH2C型动车组在2008年4月24日于京津城际铁路上进行高速测试才被打破。所以中华之星在人们的心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 |
![]() |
![]() |
![]() |
中华之星的几种车厢,其实原来的限速都是270的 |
![]() |
![]() |
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车头 |
俗话说的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就在冲刺321.5公里时速后的第二天,即2002年11月28日,时任铁道部部长傅志寰视察并计划试乘“中华之星”,但是,可是,可但是,它“掉链子了”。就 列车空车试载,驶回基地前出现A级重大故障:因一根有问题的法国进口的车辆轴承温度高达109摄氏触动了车载轴温报警系统。于是铁道部领导决定停止试验。因此它给领导一个不可靠的印象,2003年1月至2005年初期间,“中华之星”持续在秦沈客运专线上进行线路运行考核,约每天不载客来回往返沈阳及秦皇岛一次,当年就有很多老车迷有免费坐车的经历。最后总运行里程达到53.6万公里。随后“中华之星”正式配属沈阳铁路局,于2005年8月1日起正式投入载客运营,运行秦沈客运专线,担当来往沈阳及山海关的临时准高速列车,车次为L517/8次,其最高运营速度限制为160 km/h。由于种种问题,且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隐患,“中华之星”自2006年8月2日停运,存放在沈阳车辆段,遮遮掩掩、风吹雨淋,直到2009年底或2010年初。沈阳铁路局背着人把中华之星整列移到通化。从此成为一颗真正的“流星”。2011年中华之星和长白山又被转到灵山站,当年下半年又被放在沈阳北部的动车段内,2013年2月27日,根据铁道部科技司科技装电【2013】23号电报要求及沈阳动车段申请,将停留于沈阳北动车所的“中华之星”号动车组中DJJ20001B+RZ2 25DT 110982+RZ2 25DT 110981酒吧车+RZ1 25DT 110978共计4辆车体无火回送至中国铁道博物馆。中华之星的其他部分放在了沈阳的机车博物馆内。
![]() |
中华之星封存在沈阳车辆段的期间 |
![]() |
![]() |
2011年中华之星和两列长白山封存在灵山站内 |
![]() |
![]() |
在沈阳动车段内的难兄难弟 |
有很多人因此惋惜还抨击铁路部门有自己研制的列车不用,改用引进别国技术的高速列车。说这是“卖国”。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我觉得他的观点我很认同我在此引用一下“有些人在网上挥舞着民族主义的大旗,义正辞严地要求大家支持国货,说什么如果不支持,不容忍国货的不成熟,那国货就永远没法成熟,以后大家就没有国货用。那么我请教一下,遇上半路列车趴窝的情况,你能站出来对旅客大叫:‘大家别吵,这趟车是国货,总得有个成熟的过程,你们要支持国货。你们不支持国货就是精英卖国,就是崇洋媚外’。你能这么对旅客说话吗?谁要是敢这么说话,我怀疑他真会被愤怒的旅客打成肉饼。说那些话的人如果你在车上遇到了这种事,能平心静气地理解并支持这种国货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大话,套话,空话谁都能讲,但遇到具体事就没那么简单。旅客们买票坐车,是要铁路履行安全正点地将其送达目的地的义务,但旅客没有为国货的质量不过关而买单的义务。铁路运用部门也没有为制造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厂家一而再,再而三买单、背黑锅的义务。难道就因为那不成熟,不合格的产品制造商有一张国货的大旗作遮羞布吗?”
还是说一下中华之星的参数吧
最后车厢数量 1列11箱
编组方式 2M9T
营运最高速度 试运营:160km/h
设计最高速度 270km/h
编组载客量 ≥ 700
编组长度 280m
全长 先头车:21,700mm
中间车:25,000mm
全阔 3,300mm
全高 3,840mm
编组总重量 678t
轴距 动力车:3,000mm
拖车:2,500mm
轨距 1,435mm
电化方式 交流 25 kV,50 Hz ,架空电缆取电
电动机功率 1,225 kW
编组输出 9,600 kW
控制装置 GTO水冷VVVF
制动方式 直通式电空制动、自动空气制动
制造商 株洲电力机车厂(动力车:0001A)
大同电力机车(动力车:0001B)
长春轨道客车(客车)
四方机车车辆(客车)
制造年份 2002年
投入服务日期 2005年
![]() |
去年放在在北京铁博的中华之星,标注速度改回了270 |
![]() |
北站、皇姑屯和中华之星已经成为车迷们的记忆中影像,我们只能从照片中看到它,其实把它放在博物馆里远比遮遮掩掩的停在某地风吹雨淋更有意义。感谢照片拍摄者,给我们追忆过去的机会。
-
scania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4-02-27 16: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