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读完了《包法利夫人》和《苏菲的选择》
在家里和公司,上班下班轮流的时间和空间里,我同时读完了《包法利夫人》和《苏菲的选择》,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一个以19世纪法国大革命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为背景,一个以20世纪二战前后的美国和欧洲为背景,完全迥异的人物命运沉浮在各自时代的大洪流里,最终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死亡来逃离无法摆脱的苦难。穿插其中的一切欢愉都是短暂的,虚幻的,苦难如此刻骨铭心,小说家们唯有将其终结于坟墓。
二战法西斯的集中营到底有多恐怖?我们现在常见的国产抗日片不过是弄几个猥琐的小日本来娱乐大众而已,真实的法西斯的残忍和暴虐我从没想象过,但这部小说告诉了我,那不仅仅是剥夺千万条无辜的性命那么简单。苏菲绝望的问到:上帝抛弃我了吗?她历经劫难死里逃生,还要面对自己良心的谴责,苏菲别无选择。在那人间地狱,根本没有上帝,因为那里没有人性。
虽然战争离我遥远,这小说却令我动容。围绕着这条主要线索,这部小说至少令我思考两个问题:
1、“把你的爱倾注到所有的生命之中”——我想,这是全人类都需要谨慎思考的,尤其是那些掌有权力和身处优势的人们。
2、“在冰冷的沙里我梦见了死亡/ 但黎明我醒来看见/ 明亮、闪烁的晨星。”——这句话献给身处困境的人们,上帝必将赐予我们承受苦难的勇气和希望。
如果说,某些命运附带的苦难是我们无法选择无法逾越的,那包法利夫人-艾玛的悲惨结局却是她作茧自缚将自己一步步推向深渊的。
据说作者福楼拜的朋友有一天来拜访他,看见他在楼下哭得非常伤心,朋友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包法利夫人死了。朋友弄清楚包法利夫人不过是他的小说人物之后说,你可以让她不要死啊!他哭得更难过了,说:不行,她非死不可!
艾玛嫁给一个乡村医生却不满现实,想入非非的希望告别平庸的生活,不顾一切追求不实际的浪漫爱情和奢华生活,最终在失败的婚外情和巨额债务的双重打击下服毒自杀。如果只是这样一个女人死去,当然不值得福楼拜先生吊唁,甚至不值得他花费四年光阴将其写成传世佳作。可在那个时代,人们平庸鄙俗,无知者愚蠢,有知者却蛮横(这也是作者批判的)。艾玛的可贵之处,是她不像他丈夫般懦弱,又不像她情夫般世故精明,也不似她邻居虚伪市侩,此外还有对世俗平庸的不容忍和对梦想的勇敢追求。她太傻太天真,用不光明的方式去追逐虚幻的幸福,必将遭到现实残酷的回赠。福楼拜流着眼泪说她非死不可,在我看来,极见对其爱,又极见对其哀。
虽然小说发表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但其现实意义却经久不衰。我相信,就现在的中国社会,包法利夫人的翻版也是大有人在。也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仍然要总结这部小说带给我思考的问题:
1、理想需要信念的支持——没有信念的理想,或许叫做欲望更为恰当。而走火入魔的欲望,只能酿造悲剧。
2、脱离现实,痴心于做梦,又只期待他人来拯救梦想的人,也许注定会落空。
一个以19世纪法国大革命之后的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为背景,一个以20世纪二战前后的美国和欧洲为背景,完全迥异的人物命运沉浮在各自时代的大洪流里,最终却都不约而同地选择死亡来逃离无法摆脱的苦难。穿插其中的一切欢愉都是短暂的,虚幻的,苦难如此刻骨铭心,小说家们唯有将其终结于坟墓。
二战法西斯的集中营到底有多恐怖?我们现在常见的国产抗日片不过是弄几个猥琐的小日本来娱乐大众而已,真实的法西斯的残忍和暴虐我从没想象过,但这部小说告诉了我,那不仅仅是剥夺千万条无辜的性命那么简单。苏菲绝望的问到:上帝抛弃我了吗?她历经劫难死里逃生,还要面对自己良心的谴责,苏菲别无选择。在那人间地狱,根本没有上帝,因为那里没有人性。
虽然战争离我遥远,这小说却令我动容。围绕着这条主要线索,这部小说至少令我思考两个问题:
1、“把你的爱倾注到所有的生命之中”——我想,这是全人类都需要谨慎思考的,尤其是那些掌有权力和身处优势的人们。
2、“在冰冷的沙里我梦见了死亡/ 但黎明我醒来看见/ 明亮、闪烁的晨星。”——这句话献给身处困境的人们,上帝必将赐予我们承受苦难的勇气和希望。
如果说,某些命运附带的苦难是我们无法选择无法逾越的,那包法利夫人-艾玛的悲惨结局却是她作茧自缚将自己一步步推向深渊的。
据说作者福楼拜的朋友有一天来拜访他,看见他在楼下哭得非常伤心,朋友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包法利夫人死了。朋友弄清楚包法利夫人不过是他的小说人物之后说,你可以让她不要死啊!他哭得更难过了,说:不行,她非死不可!
艾玛嫁给一个乡村医生却不满现实,想入非非的希望告别平庸的生活,不顾一切追求不实际的浪漫爱情和奢华生活,最终在失败的婚外情和巨额债务的双重打击下服毒自杀。如果只是这样一个女人死去,当然不值得福楼拜先生吊唁,甚至不值得他花费四年光阴将其写成传世佳作。可在那个时代,人们平庸鄙俗,无知者愚蠢,有知者却蛮横(这也是作者批判的)。艾玛的可贵之处,是她不像他丈夫般懦弱,又不像她情夫般世故精明,也不似她邻居虚伪市侩,此外还有对世俗平庸的不容忍和对梦想的勇敢追求。她太傻太天真,用不光明的方式去追逐虚幻的幸福,必将遭到现实残酷的回赠。福楼拜流着眼泪说她非死不可,在我看来,极见对其爱,又极见对其哀。
虽然小说发表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但其现实意义却经久不衰。我相信,就现在的中国社会,包法利夫人的翻版也是大有人在。也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仍然要总结这部小说带给我思考的问题:
1、理想需要信念的支持——没有信念的理想,或许叫做欲望更为恰当。而走火入魔的欲望,只能酿造悲剧。
2、脱离现实,痴心于做梦,又只期待他人来拯救梦想的人,也许注定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