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应用的设计与开发》读书笔记
所谓泡沫:由于无法建立长期的可承受的商业模式,各种创新都会集中在如何把“爆炸式增长”推销给投资者上,而不是去关心人们真正需要什么。(谨记)
从民间获取的数据要比收费的市场调查报告可靠的多。
了解“想要”与“想买”的区别。判断出人们是不满意当前的产品,还是仅仅因为产品价格过高。
要弄清目标市场的走向及其原因,对最流行的设备做出分析,这将成为以后的宝贵财富。
移动设备的独特优势:
1.第一个真正的个人大众媒体
2.第一个永远在线的大众媒体
3.第一个永远随身携带的大众媒体
4.创造的引爆点
移动互联网的下一波是?作者认为是:普适(普适计算,普适网络,普适媒体)
不到十年的时间,第一台imac所用的技术就应用到了第一台iphone上。下一个十年会发生什么?
问自己的问题:
1.用户是谁?怎么知道这些用户?能假设或预测他们有什么样的行为?
2.发生了什么?用户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最能理解你想要展示的内容?
3.用户何时交互?是在家中拥有大块时间的时候?还是在只能忙中偷闲的工作中?抑或是在等电车的无聊时间?
4.用户身在何处?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个人的空间?室内还是户外?白天还是晚上?
5.用户为何使用你的应用程序?以用户现在的状况,从内容或服务中能得到什么价值?
6.用户怎样使用移动设备?是拿在手中还是放在口袋里?怎样拿着?打开还是折叠?横着还是竖着?
等等等等。。
制定移动开发策略:
规则1:忘记已有知识
规则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规则3:绝不要首先考虑限制
规则4:重视应用环境、目标和需求
规则5:别试图支持一切
规则6:创造,而非移植(移动设备的特殊性)
规则7:保持简单
移动信息架构:
书:《用户体验的要素》
原则:1.保持简单 2.网站地图 (用精选内容来强化访问路径)3.点击流 4.线框模型 5.原型制作
6.不同设备不同信息架构
重点:不要把优秀的信息设计与优秀的视觉设计混为一谈
视觉设计:
目的:通过设计来组织信息的架构,通过设计元素来增强信息,让用户能够读懂。重要的是,要知道每个体验都是不同的。
要找出感情的触点,满足诸多观众、文化和圈子的基本需求。
下一次工业革命在什么地方迫切需要改革?答案很简单,就在效率和生产性受到明确的,持久的,结构性的阻碍的行业。
从民间获取的数据要比收费的市场调查报告可靠的多。
了解“想要”与“想买”的区别。判断出人们是不满意当前的产品,还是仅仅因为产品价格过高。
要弄清目标市场的走向及其原因,对最流行的设备做出分析,这将成为以后的宝贵财富。
移动设备的独特优势:
1.第一个真正的个人大众媒体
2.第一个永远在线的大众媒体
3.第一个永远随身携带的大众媒体
4.创造的引爆点
移动互联网的下一波是?作者认为是:普适(普适计算,普适网络,普适媒体)
不到十年的时间,第一台imac所用的技术就应用到了第一台iphone上。下一个十年会发生什么?
问自己的问题:
1.用户是谁?怎么知道这些用户?能假设或预测他们有什么样的行为?
2.发生了什么?用户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最能理解你想要展示的内容?
3.用户何时交互?是在家中拥有大块时间的时候?还是在只能忙中偷闲的工作中?抑或是在等电车的无聊时间?
4.用户身在何处?是在公共场所还是在个人的空间?室内还是户外?白天还是晚上?
5.用户为何使用你的应用程序?以用户现在的状况,从内容或服务中能得到什么价值?
6.用户怎样使用移动设备?是拿在手中还是放在口袋里?怎样拿着?打开还是折叠?横着还是竖着?
等等等等。。
制定移动开发策略:
规则1:忘记已有知识
规则2: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规则3:绝不要首先考虑限制
规则4:重视应用环境、目标和需求
规则5:别试图支持一切
规则6:创造,而非移植(移动设备的特殊性)
规则7:保持简单
移动信息架构:
书:《用户体验的要素》
原则:1.保持简单 2.网站地图 (用精选内容来强化访问路径)3.点击流 4.线框模型 5.原型制作
6.不同设备不同信息架构
重点:不要把优秀的信息设计与优秀的视觉设计混为一谈
视觉设计:
目的:通过设计来组织信息的架构,通过设计元素来增强信息,让用户能够读懂。重要的是,要知道每个体验都是不同的。
要找出感情的触点,满足诸多观众、文化和圈子的基本需求。
下一次工业革命在什么地方迫切需要改革?答案很简单,就在效率和生产性受到明确的,持久的,结构性的阻碍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