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V(一)
因为之前的那个《女孩V》写的不太满意,自己看来看去都觉得没法见人,所以干脆重新写了一个。。。是一个完全的新故事。
-----------------------------------------------------------------------------------------------------
女孩V
V小姐是我老家的妹妹,比我小一岁。
其实并不是亲姐妹,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只是有亲戚关系而已。她的奶奶和我的外婆是表姐妹。在现在的城市里,两个人有这么一层沾亲带故的联系也不算什么,很有可能彼此就是陌路人或是点头之交,但我和她的缘分要比起一般的亲戚要更深一点——我们两家刚好住在一个家属院里,算是邻居,我们俩的母亲又比较投缘,都是手工编织爱好者,从我们小时候开始,就经常互相串门。
既是远亲,又是近邻。我们俩从小也就是以姐妹相称。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俩虽然年级不同,但也都一直是校友。说是“看着彼此长大的”一点都不过分。
V小姐的父亲是全市最好的初中的校长,算是本市教育界的名流,一向以铁腕治校著称。她的妈妈本来是国营大厂的职工,早在九十年代,她光荣下岗,成为了一名全职的家庭主妇。打理家务和教育女儿是她最重要的工作。
我七岁时,第一次在书本上看到“大家闺秀”这个词,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妹妹V小姐。尽管她那时只有五六岁。
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淑女了。四岁时,她乖乖地坐在沙发上,等着父亲给她请的书法老师来家里教她写毛笔字。七岁时,她穿看起来很好的呢子大衣,白色的裤袜和精致镂空的红色皮鞋,客人到访的时候,她会在她们家的钢琴上弹一曲磕磕巴巴的《致爱丽丝》。十二岁时,她带着三道杠升旗,脊背挺得笔直,少先队礼敬得是全校最标准的,每个新的少先队员,都要由她来系上红领巾。十五岁时,刚上高中的她已然出落得气质不凡,在不知道她名字的同学里,她的代号是“芭蕾舞跳的很好的那个女生”。
事实上,她不算是天生非常漂亮的小孩,从小到大,大家都会用“秀气”和“大方”来形容她,却没有人说她美。她的眉眼有点过于清淡了,二十岁以前都一直苦于脸上的婴儿肥。真正长大了以后,那种从小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亭亭玉立的优势气质才真正凸显出来。
当时,我们院子里最漂亮的孩子是我写过的O小姐。但V小姐胜在某种优质的感觉,我认识的第一个算得上“有质感”的同龄人就是她。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还没有很富裕,很多小孩的衣服甚至还是捡亲戚里大一点的小孩穿剩下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类的说辞都是几年后才出现的。V小姐因为是出身书香门第,所以才有了被早教的机会,而像V小姐的妈妈这样精于给小孩打扮,并且有艺术情操意识的母亲并不多。
在我们住的院子里,大多数上小学或是初中的小孩子还都是处于“散养”状态。只要学习不是过分的差,品行又没有严重问题,大人对孩子们都是放手不管的。那是一个家用电脑和电子游戏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小孩子们的消遣也不过就是聚众玩耍——跳皮筋,打弹珠,扔沙包,爬高上树,招猫逗狗抓蚯蚓……每一种玩法都有好几个忠实爱好者,一放学,大家都扎成几堆开始疯玩。
V小姐从未参与过我们的游戏。至多也就是站在一旁,背着书包袖着手,看着。我有时候会招呼她参加我们的队伍,她赶忙摆手:
“不行,我怕把衣服弄脏了,回去我妈该说我了。”
我有时候觉得,V小姐也许并不开心,因为她有太多要学的东西。放学后,她要赶快回家,按照妈妈给制定的日程表一分不差地安排课余生活。
她基本上算是一个沉默的女孩,从未主动和别人主动谈起过她的那些特长,只是被要求“露一手”的时候,她就挥笔,或起舞。我并不觉得她对那些自己学的东西有什么特别的喜欢,或许只是并不讨厌而已。她愿意学,只不过是因为她要做一个乖小孩,她觉得自己有这份义务。她去参加过一些比赛,但基本上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对于成功或失败,她和她的父母似乎也并没有太高的期许——父母只是为了让她“见世面”,而她则始终听从指挥,去参加了,就算完成任务。
虽然她也没有取得什么骄人的成就,但在我们这些不太讲究的小孩心里,她的生活方式是在另一个高级的世界里,很多女孩提起她时,掩盖不住的羡慕。
在学校里,她的成绩也并不拔尖。我知道,她比大多数人都努力,可她可能真的要有点吃力才能保持一个中游的位置。不过这并不影响她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她并不对其他同学指手画脚,只是理所应当地承担着一些诸如开学典礼这样的大场合上,作为全校的代表发表演讲这样的工作。
看得出来,她的妈妈对她“学习不算非常好”这件事深以为憾。其实,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像她那样普普通通没有建树的成绩,并不会被拿出来多说,可偏偏她的爸爸是学校的校长,是全市教育界数得上名的人物,大家会理所当然地觉得她坐拥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成绩也理所应当是最好的。
没办法。沉重的压力和优秀的条件一样,都是天赋的。
也许是因为背诗背得早,V小姐唯一真正出众的,就是她的一手好文章。她从初中就开始写清丽古典的散文,上了高中就开始写短篇的言情小说,还在两本青春杂志上发表过。
我觉得她的父母应该不知道她的这个小特长。她发表文章是用和本名无关的笔名。因为我当时也会写一些小诗,和她有一些交流,所以她只把笔名告诉了我,我们对彼此的“文风”都很熟悉。
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文章变成铅字时,在课间休息时拿着杂志去她们班找她,没想到却一下子把她吓得不轻:
“千万别告诉别人,特别是我爸!他看了我写的这些,一定会骂我的!”
想想也是,一个要把女儿培养成真正的淑女的父亲,怎么会允许她在自己的人生交响曲里插进去一个不和谐的乐章呢?
虽然几乎天天见面,也算是有一些共同语言,身上流着的血液也许还有部分相通,但我总觉得,我和V小姐一直都是分属不同的“圈子”里的。属于她的世界,是洁白、高贵、一尘不染的,而我则是自由、散漫、糊里糊涂的。她的人生,是分分秒秒都被计划和被操纵的,是一点点都不可以出差错的。
这也不由得我替她紧张,矜持而内向的她自然适合这样的人生。我总羡慕着她有漂亮的洋装可以穿,但我宁愿还是觉得被管束的少一点比较幸福。
上了高中,V小姐的学习成绩更加平淡无奇。不过,她依然遂了父亲的心愿,选了理科。这使得她更加吃力。有几个晚上,我睡了一觉醒来,拉开窗帘一看,对面楼上V小姐的闺房的灯依然是亮着的。
她比我晚一年高考,并没有超常发挥,上了省内的一所普通二本,学财经。
那年暑假回家,我跟我妈一起去V小姐家做客。我本以为她妈妈可能不太满意她高考的结果,但没想到阿姨却一脸舒心的笑:
“这样的结果最好,我和她爸都觉得好。不用跑那么远,安安稳稳上完本科以后,想深造就深造,不想深造就回来安排个银行上班,女儿还是常伴左右的好。”
好了,V小姐的人生,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已经看得见底了。
她未来的图景,是每个小城居民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状态。大部分的人还是害怕飘萍不定的生活,而她的一切已被安排,而且听起来是不错的: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令人羡慕的背景,未来美满的家庭……在很多人尚对未来一团糊涂的时候,V小姐已经确定可以拥有这一切了。
她对此满意吗?看来是的。
她倚在在妈妈坐着的单人皮沙发扶手上,带着点弧度刚刚好的礼貌浅笑,下意识地给妈妈挑着白头发。
就连一向都喜欢梦想着“属于自己的未来”的我,都有点羡慕这个图景了。乖顺的V小姐,和她一帆风顺的将来。我甚至开始有些动摇了。
可是,当时的我想不到的是,几年后的她的生活,居然并不像当年的蓝图里展现的一样。她变了。我有点搞不明白,促成这个变化的,是她性格里本来就有的东西,还是她后来慢慢体会到的某种她认为是真理的东西。
(待续一下喔~明天就应该可以更新啦,这次绝不偷懒绝不磨蹭哼哼~)
------------------------------------------------------------------------------
顺手加公共微信账号喔~
-----------------------------------------------------------------------------------------------------
女孩V
V小姐是我老家的妹妹,比我小一岁。
其实并不是亲姐妹,我们都是独生子女,只是有亲戚关系而已。她的奶奶和我的外婆是表姐妹。在现在的城市里,两个人有这么一层沾亲带故的联系也不算什么,很有可能彼此就是陌路人或是点头之交,但我和她的缘分要比起一般的亲戚要更深一点——我们两家刚好住在一个家属院里,算是邻居,我们俩的母亲又比较投缘,都是手工编织爱好者,从我们小时候开始,就经常互相串门。
既是远亲,又是近邻。我们俩从小也就是以姐妹相称。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俩虽然年级不同,但也都一直是校友。说是“看着彼此长大的”一点都不过分。
V小姐的父亲是全市最好的初中的校长,算是本市教育界的名流,一向以铁腕治校著称。她的妈妈本来是国营大厂的职工,早在九十年代,她光荣下岗,成为了一名全职的家庭主妇。打理家务和教育女儿是她最重要的工作。
我七岁时,第一次在书本上看到“大家闺秀”这个词,脑子里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妹妹V小姐。尽管她那时只有五六岁。
她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真正的淑女了。四岁时,她乖乖地坐在沙发上,等着父亲给她请的书法老师来家里教她写毛笔字。七岁时,她穿看起来很好的呢子大衣,白色的裤袜和精致镂空的红色皮鞋,客人到访的时候,她会在她们家的钢琴上弹一曲磕磕巴巴的《致爱丽丝》。十二岁时,她带着三道杠升旗,脊背挺得笔直,少先队礼敬得是全校最标准的,每个新的少先队员,都要由她来系上红领巾。十五岁时,刚上高中的她已然出落得气质不凡,在不知道她名字的同学里,她的代号是“芭蕾舞跳的很好的那个女生”。
事实上,她不算是天生非常漂亮的小孩,从小到大,大家都会用“秀气”和“大方”来形容她,却没有人说她美。她的眉眼有点过于清淡了,二十岁以前都一直苦于脸上的婴儿肥。真正长大了以后,那种从小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亭亭玉立的优势气质才真正凸显出来。
当时,我们院子里最漂亮的孩子是我写过的O小姐。但V小姐胜在某种优质的感觉,我认识的第一个算得上“有质感”的同龄人就是她。
在那个年代,大家都还没有很富裕,很多小孩的衣服甚至还是捡亲戚里大一点的小孩穿剩下的,“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类的说辞都是几年后才出现的。V小姐因为是出身书香门第,所以才有了被早教的机会,而像V小姐的妈妈这样精于给小孩打扮,并且有艺术情操意识的母亲并不多。
在我们住的院子里,大多数上小学或是初中的小孩子还都是处于“散养”状态。只要学习不是过分的差,品行又没有严重问题,大人对孩子们都是放手不管的。那是一个家用电脑和电子游戏机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小孩子们的消遣也不过就是聚众玩耍——跳皮筋,打弹珠,扔沙包,爬高上树,招猫逗狗抓蚯蚓……每一种玩法都有好几个忠实爱好者,一放学,大家都扎成几堆开始疯玩。
V小姐从未参与过我们的游戏。至多也就是站在一旁,背着书包袖着手,看着。我有时候会招呼她参加我们的队伍,她赶忙摆手:
“不行,我怕把衣服弄脏了,回去我妈该说我了。”
我有时候觉得,V小姐也许并不开心,因为她有太多要学的东西。放学后,她要赶快回家,按照妈妈给制定的日程表一分不差地安排课余生活。
她基本上算是一个沉默的女孩,从未主动和别人主动谈起过她的那些特长,只是被要求“露一手”的时候,她就挥笔,或起舞。我并不觉得她对那些自己学的东西有什么特别的喜欢,或许只是并不讨厌而已。她愿意学,只不过是因为她要做一个乖小孩,她觉得自己有这份义务。她去参加过一些比赛,但基本上每次都是铩羽而归,对于成功或失败,她和她的父母似乎也并没有太高的期许——父母只是为了让她“见世面”,而她则始终听从指挥,去参加了,就算完成任务。
虽然她也没有取得什么骄人的成就,但在我们这些不太讲究的小孩心里,她的生活方式是在另一个高级的世界里,很多女孩提起她时,掩盖不住的羡慕。
在学校里,她的成绩也并不拔尖。我知道,她比大多数人都努力,可她可能真的要有点吃力才能保持一个中游的位置。不过这并不影响她一直担任学生干部。她并不对其他同学指手画脚,只是理所应当地承担着一些诸如开学典礼这样的大场合上,作为全校的代表发表演讲这样的工作。
看得出来,她的妈妈对她“学习不算非常好”这件事深以为憾。其实,如果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像她那样普普通通没有建树的成绩,并不会被拿出来多说,可偏偏她的爸爸是学校的校长,是全市教育界数得上名的人物,大家会理所当然地觉得她坐拥这么好的教育资源,成绩也理所应当是最好的。
没办法。沉重的压力和优秀的条件一样,都是天赋的。
也许是因为背诗背得早,V小姐唯一真正出众的,就是她的一手好文章。她从初中就开始写清丽古典的散文,上了高中就开始写短篇的言情小说,还在两本青春杂志上发表过。
我觉得她的父母应该不知道她的这个小特长。她发表文章是用和本名无关的笔名。因为我当时也会写一些小诗,和她有一些交流,所以她只把笔名告诉了我,我们对彼此的“文风”都很熟悉。
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文章变成铅字时,在课间休息时拿着杂志去她们班找她,没想到却一下子把她吓得不轻:
“千万别告诉别人,特别是我爸!他看了我写的这些,一定会骂我的!”
想想也是,一个要把女儿培养成真正的淑女的父亲,怎么会允许她在自己的人生交响曲里插进去一个不和谐的乐章呢?
虽然几乎天天见面,也算是有一些共同语言,身上流着的血液也许还有部分相通,但我总觉得,我和V小姐一直都是分属不同的“圈子”里的。属于她的世界,是洁白、高贵、一尘不染的,而我则是自由、散漫、糊里糊涂的。她的人生,是分分秒秒都被计划和被操纵的,是一点点都不可以出差错的。
这也不由得我替她紧张,矜持而内向的她自然适合这样的人生。我总羡慕着她有漂亮的洋装可以穿,但我宁愿还是觉得被管束的少一点比较幸福。
上了高中,V小姐的学习成绩更加平淡无奇。不过,她依然遂了父亲的心愿,选了理科。这使得她更加吃力。有几个晚上,我睡了一觉醒来,拉开窗帘一看,对面楼上V小姐的闺房的灯依然是亮着的。
她比我晚一年高考,并没有超常发挥,上了省内的一所普通二本,学财经。
那年暑假回家,我跟我妈一起去V小姐家做客。我本以为她妈妈可能不太满意她高考的结果,但没想到阿姨却一脸舒心的笑:
“这样的结果最好,我和她爸都觉得好。不用跑那么远,安安稳稳上完本科以后,想深造就深造,不想深造就回来安排个银行上班,女儿还是常伴左右的好。”
好了,V小姐的人生,在她十八岁的时候,已经看得见底了。
她未来的图景,是每个小城居民能想象到的最好的状态。大部分的人还是害怕飘萍不定的生活,而她的一切已被安排,而且听起来是不错的: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令人羡慕的背景,未来美满的家庭……在很多人尚对未来一团糊涂的时候,V小姐已经确定可以拥有这一切了。
她对此满意吗?看来是的。
她倚在在妈妈坐着的单人皮沙发扶手上,带着点弧度刚刚好的礼貌浅笑,下意识地给妈妈挑着白头发。
就连一向都喜欢梦想着“属于自己的未来”的我,都有点羡慕这个图景了。乖顺的V小姐,和她一帆风顺的将来。我甚至开始有些动摇了。
可是,当时的我想不到的是,几年后的她的生活,居然并不像当年的蓝图里展现的一样。她变了。我有点搞不明白,促成这个变化的,是她性格里本来就有的东西,还是她后来慢慢体会到的某种她认为是真理的东西。
(待续一下喔~明天就应该可以更新啦,这次绝不偷懒绝不磨蹭哼哼~)
------------------------------------------------------------------------------
顺手加公共微信账号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