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2014观察:保守主义的胜利
这一届奥斯卡的最终表彰,延续了近十年建立在“政治上正确”集体心理的保守倾向,难以为影史做出更客观、公正的奖项。《为奴十二年》是对非洲裔美国人的愧疚、反思和补偿,阿方索·卡隆及《地心引力》的大获全胜,是肯定其对科幻电影的再度改写和锻造,而《达拉斯买家俱乐部》则是再次鼓励明星们自残式扮相与极致的表演,内地观众一再为小李呼吁不平,实则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依旧受制于长相太帅以及角色不够衰和神经。近年来,表演类奖项几乎都是大热得奖,即便是有赌局也少有意外。
《华尔街之狼》、《美国骗局》、《醉乡民谣》相对比《为奴十二年》更有趣有料有劲,却是颗粒无收,再一次说明奥斯卡评审们的审美趣味太过固执和偏颇;即便在第85届获奖名单里比较,依然是如此。《为奴十二年》对《地心引力》的胜利,貌似也没有太大问题,然而放在比较长的时间段内观察,又谈不上对电影人的鼓励,不过是对当前思潮的妥协。奥斯卡的保守、老派以四平八稳的面目出现,最佳电影《为奴十二年》,相信在未来的影史地位,不会高于《地心引力》的破格,这与2013年的《逃离德黑兰》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庶几相仿。再往前看,自从2001年李安和《卧虎藏龙》失意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以来,只有极少数的最佳电影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阿凡达》、《少年派》和《地心引力》作为3D电影,继续保持着最佳电影的连败纪录。
过去15届中,《艺术家》《老无所依》《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百万美元宝贝》《无间道风云》《指环王3:王者归来》《美丽心灵》的最佳电影兼最佳导演,基本上能够令业界和观众口服心服。这七届之外,其余八届都不足以令电影学院之外信服。《国王的演讲》和《拆弹部队》在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两个大奖上,都PK掉大卫·芬奇和詹姆斯·卡梅隆和他们的团队,如今看来胜之不武。而在其他届次,只要是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分离,最佳电影就显得保守且在不久之后就开始褪色,《芝加哥》显然不如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师》,而李安两次荣获最佳导演的《少年派》和《断背山》,显然在艺术成就和影史影响上都足够出色,超越《逃离德黑兰》和《撞车》是必然。如此多届最佳电影的失重,当然与千禧年以来艺术电影的整体成绩下滑有关,从各种影迷网站的打分可以看出,新世纪电影的评分与上世纪相比还是处于下位,而克里斯托弗·诺兰、昆汀·塔伦蒂诺等在守旧的评审那里,又往往不能青眼相看。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即便有六千名成员,他的社会化形象,也不过是一个老年白人的LOOK,不仅有其保守的一面,也有被时局思潮所左右的一面。尽管美国电影奥斯卡金像奖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对外代表着美国文化软实力,作为太平洋对岸的中国人来说,既要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态,又不过太过当真,每年被遗忘和漠视的佳作还有很多,关键还是要提高本国电影质量,电影人和观众都要加强自我修养。
《华尔街之狼》、《美国骗局》、《醉乡民谣》相对比《为奴十二年》更有趣有料有劲,却是颗粒无收,再一次说明奥斯卡评审们的审美趣味太过固执和偏颇;即便在第85届获奖名单里比较,依然是如此。《为奴十二年》对《地心引力》的胜利,貌似也没有太大问题,然而放在比较长的时间段内观察,又谈不上对电影人的鼓励,不过是对当前思潮的妥协。奥斯卡的保守、老派以四平八稳的面目出现,最佳电影《为奴十二年》,相信在未来的影史地位,不会高于《地心引力》的破格,这与2013年的《逃离德黑兰》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庶几相仿。再往前看,自从2001年李安和《卧虎藏龙》失意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以来,只有极少数的最佳电影能够经得起时间的检验。《阿凡达》、《少年派》和《地心引力》作为3D电影,继续保持着最佳电影的连败纪录。
过去15届中,《艺术家》《老无所依》《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百万美元宝贝》《无间道风云》《指环王3:王者归来》《美丽心灵》的最佳电影兼最佳导演,基本上能够令业界和观众口服心服。这七届之外,其余八届都不足以令电影学院之外信服。《国王的演讲》和《拆弹部队》在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两个大奖上,都PK掉大卫·芬奇和詹姆斯·卡梅隆和他们的团队,如今看来胜之不武。而在其他届次,只要是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分离,最佳电影就显得保守且在不久之后就开始褪色,《芝加哥》显然不如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师》,而李安两次荣获最佳导演的《少年派》和《断背山》,显然在艺术成就和影史影响上都足够出色,超越《逃离德黑兰》和《撞车》是必然。如此多届最佳电影的失重,当然与千禧年以来艺术电影的整体成绩下滑有关,从各种影迷网站的打分可以看出,新世纪电影的评分与上世纪相比还是处于下位,而克里斯托弗·诺兰、昆汀·塔伦蒂诺等在守旧的评审那里,又往往不能青眼相看。
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即便有六千名成员,他的社会化形象,也不过是一个老年白人的LOOK,不仅有其保守的一面,也有被时局思潮所左右的一面。尽管美国电影奥斯卡金像奖拥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对外代表着美国文化软实力,作为太平洋对岸的中国人来说,既要抱着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心态,又不过太过当真,每年被遗忘和漠视的佳作还有很多,关键还是要提高本国电影质量,电影人和观众都要加强自我修养。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