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了个红包
3月5日,晴。
包了5个小时的红包,才包了1000多个,还有近2000个红包,看着好像不多,但真是个体力活。steve暂时也来不了,王佳宁和王雪也不能再那天全职帮我去发,索性就我自己一个人去做吧,顶多再调整下计划,提前一天开始预热一下。创业嘛,就是时刻准备着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能支撑着公司前进。
听steve说,他在北京一切都好,只是去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没拿,估计衣服穿少了,北京这2天没有雾霾肯定是起风了,一定很冷。不过好在vivian的家里人都还觉得他不错,要再考验一段时间。steve说他星期一能来帮我,我觉得能来就行,什么时候都可以,先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这样的情况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如果换做我,突然发生这种事情也会不知所措,不过我觉得他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越来越觉得钱很重要了。
以前我觉得在我这个年纪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要在这个时间段尽可能的去体验生活,去尝试各种不可能,丰富自己的生命。挣钱这种事,浅尝辄止即可,有钱了就去体验,就去旅行,至于什么时候该认真挣钱,我估摸着差不多是30岁之后的事情吧,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赚不到钱,而且我认为我非常有商业天赋。
观察了自己近段时间的选择,也听周围朋友和我说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工作上的、学业上的、感情上的,表面上看去似乎选择千差万别,其实本质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就是钱。这样的想法肯定会受到很多人抨击。
很多人仇视富二代,仇视的同时又希望自己是富二代。屌丝们看富二代花钱大手大脚,开豪车住洋房,说这是炫富,其实这是人家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和你去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每月计算着手头上还剩多少钱一样,是常态。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富二代的视频和文章,只有一点感受,那就是不是人人都能当富二代的。这是个屁话,但是是事实就是这样,富二代承载着比普通人更多的使命。他们不愁吃不愁喝,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就比如英格兰数学家纳皮尔花了20年时间去弄出那么一个对数表,你说这玩意能当饭吃么?除了吃穿不愁的富二代,谁能有如此般的工匠精神去执着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钱就是一个放大器,可以放大一切。除了善恶,还有其他。我去年这个时候是多么自信,一天净挣1000到3000,能不自信么?现在呢,其实和前年的状态差不了多少吧,又重回屌丝。都说读书可以让人变得自信,让人放大格局,我不否认,对于是钱让人变的自信还是自信的人能赚钱这样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我没有兴趣。
有种白活了的感觉。书白读了,一年半的礼拜也白做了,去年的钱也白挣了。我还没有将自己的心智模式调整到付出的状态,除了谈恋爱的时候,总想让别人先付出,给自己留点后路。这一是长期以来的屌丝心态所致,二是研究了半年的NLP心理学,总想着去控制别人。按理说谈恋爱的时候我也应该下意识的去运用NLP里面的一些技巧,但是我不但没有,还被反噬。这是一段从未有过的体验,尤其在分手之后,这样的感觉升华的更纯粹,那就是:一心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我操,说了半天还是屌丝的备胎心理。但是很多人只是把这样的心理用在追女生上了。
回想下我在北京的经历。工作的时候一直畏手畏脚,不愿去大量的付出,因为我深知付出的越多越容易深陷,在老板整天吹牛逼画大饼却又不兑现后,我很轻易的做出了直损的选择。事后也证实,我的一些想法是正确的,但是又能怎样呢,对那个老板来说无非是损失了一个普通的员工,再找一个就是,而我换来却是长达3个月的低迷,说到底其实我是损失最大的那一方,不仅是经济方面。但是换成备胎心理再去看这件事,我若当时真的想帮那老板做成他想做的,在我擅长的地方不遗余力,我真的可以想出很多方法借助他的力量去开发自己的资源,不求任何工资之外的回报,或许又是另一番情景,那我现在肯定还留在北京。但是我给自己找个理由拒绝了,在还没到让那个老板觉得我是不可或缺的时候离开了。有的人以为自己比别人多读了点书,有点小聪明,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看不上老板,认为老板是傻逼。这样的人肯定不少,我不就是么。但是,他妈的工作都是傻逼给的,那我是什么?
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心态我只在三种人身上看到过:一个是屌丝追女生的时候,但是大部分还是带有渴望女神能够回头看一眼的心态,不是很纯粹;一个是活佛。在西藏的时候,藏民和我说真正的活佛是不出山的,全村人把他供起来,而他也不需要钱不需要工资,他们的一生都是在做好事,在帮助别人,很多藏民从小就想当喇嘛;剩下最后一个是真正的有钱人。
确实,如果有钱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可以避免太多不必要的选择,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去付出,去做我们擅长的、有意义的事情。可是我们要生存,不敢冒险,在没钱的时候像屌丝一样兜里有100却愿意为女神花80,不能像喇嘛活佛一样即使身无分文也愿意去付出。屌丝心态之所以是屌丝心态,就是即使在有钱的时候也会认为对方什么都没为我做,我为什么要付出,我能得到什么回报。
写到这,想起杜子建讲他如何拿下酒鬼酒这个客户的事情。当时为了给酒鬼酒做危机公关,时间紧迫,全公司的钱都用在这上面,而那时候还没和酒鬼酒签订协议,这意味着只要酒鬼酒一闪人,华艺传媒就要宣布破产保护,而酒鬼酒一点法律上的责任都没有。当时看到这个的时候,觉得这算什么,如果是我我也会做一样的选择。时隔一年,感觉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即使是现在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肯定会犹豫,让对方先行垫付。
但愿,知道错了,就开始对了。
本来想写写钱为什么重要的,结果写跑题了,那就将就着,就这样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人都在谈论格局,想通过各种方式放大格局。我知道的就有去禅修的,去信仰宗教的,去看哲学历史,而我自己也为此选择过去旅行,去见识各种人。但是我们都忽视了钱,钱对这一切的提升是最直接的,当钱多到已经可以只当做是一个数字,不用去在乎多一那么点或者少那么点的时候。
明天就去发红包了,给人发钱的心情就是喜悦。
包了5个小时的红包,才包了1000多个,还有近2000个红包,看着好像不多,但真是个体力活。steve暂时也来不了,王佳宁和王雪也不能再那天全职帮我去发,索性就我自己一个人去做吧,顶多再调整下计划,提前一天开始预热一下。创业嘛,就是时刻准备着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也能支撑着公司前进。
听steve说,他在北京一切都好,只是去的时候什么东西都没拿,估计衣服穿少了,北京这2天没有雾霾肯定是起风了,一定很冷。不过好在vivian的家里人都还觉得他不错,要再考验一段时间。steve说他星期一能来帮我,我觉得能来就行,什么时候都可以,先把自己的事情处理好。这样的情况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如果换做我,突然发生这种事情也会不知所措,不过我觉得他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越来越觉得钱很重要了。
以前我觉得在我这个年纪本来就是一无所有的时候,我要在这个时间段尽可能的去体验生活,去尝试各种不可能,丰富自己的生命。挣钱这种事,浅尝辄止即可,有钱了就去体验,就去旅行,至于什么时候该认真挣钱,我估摸着差不多是30岁之后的事情吧,我从来不认为自己赚不到钱,而且我认为我非常有商业天赋。
观察了自己近段时间的选择,也听周围朋友和我说关于他们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工作上的、学业上的、感情上的,表面上看去似乎选择千差万别,其实本质的原因都是一样的,就是钱。这样的想法肯定会受到很多人抨击。
很多人仇视富二代,仇视的同时又希望自己是富二代。屌丝们看富二代花钱大手大脚,开豪车住洋房,说这是炫富,其实这是人家正常生活的一部分,就和你去菜市场买菜讨价还价,每月计算着手头上还剩多少钱一样,是常态。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富二代的视频和文章,只有一点感受,那就是不是人人都能当富二代的。这是个屁话,但是是事实就是这样,富二代承载着比普通人更多的使命。他们不愁吃不愁喝,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那些看似毫无意义的事情,就比如英格兰数学家纳皮尔花了20年时间去弄出那么一个对数表,你说这玩意能当饭吃么?除了吃穿不愁的富二代,谁能有如此般的工匠精神去执着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钱就是一个放大器,可以放大一切。除了善恶,还有其他。我去年这个时候是多么自信,一天净挣1000到3000,能不自信么?现在呢,其实和前年的状态差不了多少吧,又重回屌丝。都说读书可以让人变得自信,让人放大格局,我不否认,对于是钱让人变的自信还是自信的人能赚钱这样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我没有兴趣。
有种白活了的感觉。书白读了,一年半的礼拜也白做了,去年的钱也白挣了。我还没有将自己的心智模式调整到付出的状态,除了谈恋爱的时候,总想让别人先付出,给自己留点后路。这一是长期以来的屌丝心态所致,二是研究了半年的NLP心理学,总想着去控制别人。按理说谈恋爱的时候我也应该下意识的去运用NLP里面的一些技巧,但是我不但没有,还被反噬。这是一段从未有过的体验,尤其在分手之后,这样的感觉升华的更纯粹,那就是:一心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我操,说了半天还是屌丝的备胎心理。但是很多人只是把这样的心理用在追女生上了。
回想下我在北京的经历。工作的时候一直畏手畏脚,不愿去大量的付出,因为我深知付出的越多越容易深陷,在老板整天吹牛逼画大饼却又不兑现后,我很轻易的做出了直损的选择。事后也证实,我的一些想法是正确的,但是又能怎样呢,对那个老板来说无非是损失了一个普通的员工,再找一个就是,而我换来却是长达3个月的低迷,说到底其实我是损失最大的那一方,不仅是经济方面。但是换成备胎心理再去看这件事,我若当时真的想帮那老板做成他想做的,在我擅长的地方不遗余力,我真的可以想出很多方法借助他的力量去开发自己的资源,不求任何工资之外的回报,或许又是另一番情景,那我现在肯定还留在北京。但是我给自己找个理由拒绝了,在还没到让那个老板觉得我是不可或缺的时候离开了。有的人以为自己比别人多读了点书,有点小聪明,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看不上老板,认为老板是傻逼。这样的人肯定不少,我不就是么。但是,他妈的工作都是傻逼给的,那我是什么?
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这样的心态我只在三种人身上看到过:一个是屌丝追女生的时候,但是大部分还是带有渴望女神能够回头看一眼的心态,不是很纯粹;一个是活佛。在西藏的时候,藏民和我说真正的活佛是不出山的,全村人把他供起来,而他也不需要钱不需要工资,他们的一生都是在做好事,在帮助别人,很多藏民从小就想当喇嘛;剩下最后一个是真正的有钱人。
确实,如果有钱了,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可以避免太多不必要的选择,我们可以尽可能的去付出,去做我们擅长的、有意义的事情。可是我们要生存,不敢冒险,在没钱的时候像屌丝一样兜里有100却愿意为女神花80,不能像喇嘛活佛一样即使身无分文也愿意去付出。屌丝心态之所以是屌丝心态,就是即使在有钱的时候也会认为对方什么都没为我做,我为什么要付出,我能得到什么回报。
写到这,想起杜子建讲他如何拿下酒鬼酒这个客户的事情。当时为了给酒鬼酒做危机公关,时间紧迫,全公司的钱都用在这上面,而那时候还没和酒鬼酒签订协议,这意味着只要酒鬼酒一闪人,华艺传媒就要宣布破产保护,而酒鬼酒一点法律上的责任都没有。当时看到这个的时候,觉得这算什么,如果是我我也会做一样的选择。时隔一年,感觉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即使是现在自己,面对这样的情况肯定会犹豫,让对方先行垫付。
但愿,知道错了,就开始对了。
本来想写写钱为什么重要的,结果写跑题了,那就将就着,就这样吧。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周围人都在谈论格局,想通过各种方式放大格局。我知道的就有去禅修的,去信仰宗教的,去看哲学历史,而我自己也为此选择过去旅行,去见识各种人。但是我们都忽视了钱,钱对这一切的提升是最直接的,当钱多到已经可以只当做是一个数字,不用去在乎多一那么点或者少那么点的时候。
明天就去发红包了,给人发钱的心情就是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