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上海心理师沙龙】一杯咖啡,在这里等你归队——“为什么人们需要团体”主题探讨侧记
一杯咖啡,在这里等你归队
——一杯咖啡第一期心理师沙龙侧记
3月2日上午,在上海徐家汇附近一处僻静的小屋,“一杯咖啡”第一期的心理师沙龙在这里启程。本次分享主题是:为什么人们需要团体?——如果你学过心理学,一定知道团体的魔力,一群人聚在一起会发出很巨大的能量。
各自天涯 荟萃一方
本次参加者共计11名心理咨询师或团体心理爱好者,有资深的社工,有心理系专业的研究生,有心理机构的老师,有NGO组织的朋友,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伙伴,还有一杯咖啡的咨询师Arthur Chen老师和咖啡团体项目的主管老师常老师也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这是一个超级“异质”的团体,作为一个由咨询师组成的团体,那将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呢?
虽然本次活动是为一杯咖啡即将启动的专业成长读书会——上海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与督导工作坊作预热,参加者多数是为了了解工作坊的大致情况而来,但是一杯咖啡还是精心烹饪,努力把这次活动做得更具深度和热度。
在一段优美的乐曲声中,沙龙活动开场了。Arthur Chen老师先请大家闭上双眼,随着乐曲冥想自己过去的一周、一月里发生过的种种,体会那个时候的心情。音乐结束,大家睁开眼睛,Arthur请大家用三种颜色描述三种心情。作为以团体为主题的分享会,以一个团体活动作为开端,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事情了。在Arthur的带领下,大家一边描述当下的心情,一边开始了自我介绍。心情有喜有忧,但是我们的团体很具包容性,大家在这个团体内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心事,当然还有对这个团体的期待(这段涉及各位老师的隐私,所以就此处省略N字啦。)
众人拾柴火焰高
什么是团体活动?
为什么人们需要团体?
为什么在个案咨询外,还需要团体咨询?
如何做好一个团体的带领者?
讨论主题似乎有点大而化之,不过这些问题作为一个以闲聊的方式呈现的沙龙,还是很具有料可以聊的。
在座的老师几乎都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团体活动,有些甚至有比较丰富的团体带领经验。我们无人不身处在团体中,从团体中走出来,又走进团体中。
几乎所有老师都承认,心理咨询发展到今天,绝对不能忽视团体心理咨询,甚至团体心理咨询才是许多人开始心理咨询之路的有效路径。团体的优点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每个个体都有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取人长补己短,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所以可以发挥出壹加壹大于二的力量。团体能给参与者带来可能是久旱逢甘霖,也可能是一段奇妙的体验。而这是松散的网络世界所不具备的,也是孤立作业的个体咨询师所很难企及的。这也是心理咨询开拓出团体咨询范畴的原因,一对一的咨询可以做得很深入很私密,可是一个咨询师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视角毕竟是狭窄的,何妨回到团体中,看看你身边的那些人如果做你的咨询师的话会怎么看你,你做他们的咨询师会怎么看他们。
即将启程的旅程
抱着参加读书工作坊的愿景,大家对即将开始的读书工作坊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自然也很关心。
对于咨询师来说,掌握团体带领的技能于是变得重要。无论是做个案为主的老师,还是暂时还没开展咨询业务的老师,开始学习团体,等于是给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咨询又是一门实践性技能,不能离开实践。可是现下的状况是,参加一个团体体验动辄上千元而且也未必能学到什么,如果要正规参加一个团体的培训可能甚至会过万,这不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心理咨询师所能承受的。
其实,对大多数新手咨询师来说,学习团体理论、学习带领团体的技巧,最经济适用的方法莫过于通过学习经典书籍,以及在书本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将之实践的过程。而这正是这次团体读书工作坊的精髓所在,也是一杯咖啡给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成长活动一直坚持的理念,就是用科学的理论做支撑,着重于实务,不搞花边。
Arthur老师介绍了一杯咖啡策划举办一期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与督导工作坊的目的。目前心理团体类活动正呈多姿多彩的态势,但是给“准团体带领者”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平台的并不多。在偌大的上海,应该有一群立志带领团体的咨询师,能够通过“一杯咖啡”打下他们迈开团体这一领域大门的钥匙。在成功举办上海心理咨询师读书与督导工作坊的基础上,一杯咖啡推出的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与督导工作坊沿用读书加同伴督导这一模式,通过理论的研讨来扎实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通过同伴的督导来提高团体带领的技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还能收获一批很好很好的咨询师朋友。这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是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较快速个人成长的渠道。在这些基础之上,咨询师认真地进行实战,在实战之后再参加一些高品质的课程,效果会更好。
Arthur老师还介绍了接下来团体工作坊运作的模式:每次读书部分,主要是研讨,并不会一字一句地读原文了,主要是谈体会、谈理解、谈困惑,在交流沟通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当然这也是督促大家认真地去看书,提高读书活动的质量。而每次的实践部分,都会由一名老师作为领导者带领一个活动,并由这个活动引发大家对于团体带领技术的研讨。在自己带领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到底该怎么引领,在观察别人带领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了解作为被带领着的情绪和感受。经过20次左右的理论加实践,基本上大家都能简单地设计一些团体活动,并简单的做好带领工作。
大家都觉得这种方式很不错,不少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了。
2014年的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却是个期待收获的好时节。2个小时的沙龙很快就结束了,不过另一段新的悠长旅程即将开启。
是不是有些期待呢?
一杯咖啡,在这里等你。
想报名参加 团体读书会请 看这个豆瓣同城链接: http://www.douban.com/event/20967351/
——一杯咖啡第一期心理师沙龙侧记
3月2日上午,在上海徐家汇附近一处僻静的小屋,“一杯咖啡”第一期的心理师沙龙在这里启程。本次分享主题是:为什么人们需要团体?——如果你学过心理学,一定知道团体的魔力,一群人聚在一起会发出很巨大的能量。
各自天涯 荟萃一方
本次参加者共计11名心理咨询师或团体心理爱好者,有资深的社工,有心理系专业的研究生,有心理机构的老师,有NGO组织的朋友,有来自各行各业的伙伴,还有一杯咖啡的咨询师Arthur Chen老师和咖啡团体项目的主管老师常老师也一起参加了本次活动。这是一个超级“异质”的团体,作为一个由咨询师组成的团体,那将是非常不容易的。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呢?
虽然本次活动是为一杯咖啡即将启动的专业成长读书会——上海心理咨询师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与督导工作坊作预热,参加者多数是为了了解工作坊的大致情况而来,但是一杯咖啡还是精心烹饪,努力把这次活动做得更具深度和热度。
在一段优美的乐曲声中,沙龙活动开场了。Arthur Chen老师先请大家闭上双眼,随着乐曲冥想自己过去的一周、一月里发生过的种种,体会那个时候的心情。音乐结束,大家睁开眼睛,Arthur请大家用三种颜色描述三种心情。作为以团体为主题的分享会,以一个团体活动作为开端,是再也恰当不过的事情了。在Arthur的带领下,大家一边描述当下的心情,一边开始了自我介绍。心情有喜有忧,但是我们的团体很具包容性,大家在这个团体内畅所欲言,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和心事,当然还有对这个团体的期待(这段涉及各位老师的隐私,所以就此处省略N字啦。)
众人拾柴火焰高
什么是团体活动?
为什么人们需要团体?
为什么在个案咨询外,还需要团体咨询?
如何做好一个团体的带领者?
讨论主题似乎有点大而化之,不过这些问题作为一个以闲聊的方式呈现的沙龙,还是很具有料可以聊的。
在座的老师几乎都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团体活动,有些甚至有比较丰富的团体带领经验。我们无人不身处在团体中,从团体中走出来,又走进团体中。
几乎所有老师都承认,心理咨询发展到今天,绝对不能忽视团体心理咨询,甚至团体心理咨询才是许多人开始心理咨询之路的有效路径。团体的优点是不言自明的,因为每个个体都有不同,所以我们可以取人长补己短,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所以可以发挥出壹加壹大于二的力量。团体能给参与者带来可能是久旱逢甘霖,也可能是一段奇妙的体验。而这是松散的网络世界所不具备的,也是孤立作业的个体咨询师所很难企及的。这也是心理咨询开拓出团体咨询范畴的原因,一对一的咨询可以做得很深入很私密,可是一个咨询师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视角毕竟是狭窄的,何妨回到团体中,看看你身边的那些人如果做你的咨询师的话会怎么看你,你做他们的咨询师会怎么看他们。
即将启程的旅程
抱着参加读书工作坊的愿景,大家对即将开始的读书工作坊到底会是什么样子,自然也很关心。
对于咨询师来说,掌握团体带领的技能于是变得重要。无论是做个案为主的老师,还是暂时还没开展咨询业务的老师,开始学习团体,等于是给自己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咨询又是一门实践性技能,不能离开实践。可是现下的状况是,参加一个团体体验动辄上千元而且也未必能学到什么,如果要正规参加一个团体的培训可能甚至会过万,这不是一个“穷困潦倒”的心理咨询师所能承受的。
其实,对大多数新手咨询师来说,学习团体理论、学习带领团体的技巧,最经济适用的方法莫过于通过学习经典书籍,以及在书本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个将之实践的过程。而这正是这次团体读书工作坊的精髓所在,也是一杯咖啡给心理咨询师提供专业成长活动一直坚持的理念,就是用科学的理论做支撑,着重于实务,不搞花边。
Arthur老师介绍了一杯咖啡策划举办一期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与督导工作坊的目的。目前心理团体类活动正呈多姿多彩的态势,但是给“准团体带领者”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平台的并不多。在偌大的上海,应该有一群立志带领团体的咨询师,能够通过“一杯咖啡”打下他们迈开团体这一领域大门的钥匙。在成功举办上海心理咨询师读书与督导工作坊的基础上,一杯咖啡推出的团体心理咨询读书与督导工作坊沿用读书加同伴督导这一模式,通过理论的研讨来扎实团体心理咨询的理论,通过同伴的督导来提高团体带领的技能。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你还能收获一批很好很好的咨询师朋友。这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是用最经济的方式获得较快速个人成长的渠道。在这些基础之上,咨询师认真地进行实战,在实战之后再参加一些高品质的课程,效果会更好。
Arthur老师还介绍了接下来团体工作坊运作的模式:每次读书部分,主要是研讨,并不会一字一句地读原文了,主要是谈体会、谈理解、谈困惑,在交流沟通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当然这也是督促大家认真地去看书,提高读书活动的质量。而每次的实践部分,都会由一名老师作为领导者带领一个活动,并由这个活动引发大家对于团体带领技术的研讨。在自己带领的过程中,深刻领会到底该怎么引领,在观察别人带领的过程中,能够深刻了解作为被带领着的情绪和感受。经过20次左右的理论加实践,基本上大家都能简单地设计一些团体活动,并简单的做好带领工作。
大家都觉得这种方式很不错,不少朋友已经跃跃欲试了。
2014年的早春三月,乍暖还寒,淅淅沥沥的雨下个不停,却是个期待收获的好时节。2个小时的沙龙很快就结束了,不过另一段新的悠长旅程即将开启。
是不是有些期待呢?
一杯咖啡,在这里等你。
想报名参加 团体读书会请 看这个豆瓣同城链接: http://www.douban.com/event/20967351/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