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宿郊民图》
《龙宿郊民图》是五代董源重要的传世作品之一,它描绘了居住于江边山麓的民众庆贺节日的情景。此图以山为主,右侧的两座大山占据了画面的大半,山顶且有矾头。山下水面空阔,溪流蜿蜒,树木茂密成林。山下的人家在树头挂起了灯笼,溪边又有两条舟船,上竖彩旗,数十人自岸及舟联臂排列,似正在表演庆贺的歌舞。山下道路上点缀着一两行人,似在赶路,又似在游览。这幅图画的用意应该是表现清雅的江南山水中居人生活的舒畅和愉悦。
在董源的山水作品中,这似乎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即使是以表现山水为第一目的,他还是情不自禁地要画出居人的生活图景,并将此中透出的生命活力感染给无言的山山水水。此作技法池以披麻皴和水墨渲染为主,画山形时先勾出轮廓,再用长披麻皴手法,以中锋笔自上而下左右披拂,线条大致平列,但也时时交叠会合。山上的矾头则作空心点皴,呈现草木葳蕤情状。在皴染基础上画家又给山石敷以重绛色,同时将山头染为青绿。这样就将李思训的精于设色和王维的擅用水墨巧妙地结合起来。后人称赞董源“神品格高,无与比也”。此图本无画名,直到十七世纪时,才由董其昌定名为龙宿
郊民。
《龙宿郊民图》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舞升平,尽管笔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砚头",山坡用"披麻皴"已发展了李派的体貌。可曾想过找个类似端阳这样的民间节日,趁着云淡风轻的好气候,登上村落旁的小山丘,如此,除了能眺望山水间的美丽风光,更可饱览庆祝活动的热闹景象。这大概就是《龙宿郊民图》所呈现的样子。
在董源的山水作品中,这似乎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即使是以表现山水为第一目的,他还是情不自禁地要画出居人的生活图景,并将此中透出的生命活力感染给无言的山山水水。此作技法池以披麻皴和水墨渲染为主,画山形时先勾出轮廓,再用长披麻皴手法,以中锋笔自上而下左右披拂,线条大致平列,但也时时交叠会合。山上的矾头则作空心点皴,呈现草木葳蕤情状。在皴染基础上画家又给山石敷以重绛色,同时将山头染为青绿。这样就将李思训的精于设色和王维的擅用水墨巧妙地结合起来。后人称赞董源“神品格高,无与比也”。此图本无画名,直到十七世纪时,才由董其昌定名为龙宿
郊民。
《龙宿郊民图》画的是秋日江南丹碧掩映,华辇之下,歌舞升平,尽管笔法是与李思训多少有关的青绿设色,然而山顶作"砚头",山坡用"披麻皴"已发展了李派的体貌。可曾想过找个类似端阳这样的民间节日,趁着云淡风轻的好气候,登上村落旁的小山丘,如此,除了能眺望山水间的美丽风光,更可饱览庆祝活动的热闹景象。这大概就是《龙宿郊民图》所呈现的样子。
![]() |
董源 (?-约962年) 五代南唐画家。 |
-
大雅堂 赞了这篇日记 2014-03-07 10: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