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日记(去年的最后一组)
5月31日
为了迎接六月下旬在本学召开的日本宗教文化史大会,这些日子全研究室的人都忙疯了,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组织一次会议竟是这样麻烦。原本中前先生安排我和凉子到时在会场入口处负责签到和接待,第二天清水寺见学会还得一起去帮忙,时薪八百,可凑巧同日中古文学会西部部会在同志社召开,今天老帅哥把议程交到我手上,只说了一句:结束后跟我一起参加懇親会吧,我把学会里的人介绍给你,也把你介绍给大家。
早上正在做《长恨歌传》的翻刻,西崎先生进来和我聊了会儿天。他见我桌上放着他编的古辞书入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捧起那本书边翻边问我感受如何,未及我回答,书里夹着的杜若香料书签就被他发现了,西崎先生素爱玩香,于是兴奋地问我此香来历,说话间便拿起书签紧贴着他那鼻毛茂盛的大鼻孔深深地闻了起来,边闻边赞叹此香怡人。见此情景,我的心里登时五味杂陈,却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嘿嘿笑望着他那白毛混杂着黑毛的鼻孔,脑海中不禁涌现出一句悲哀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我心里其实挺喜欢热心善良而有些啰嗦的西崎爷爷的。作为国语学者,他对语言及其规则近乎洁癖,今日检查了我的翻刻,他说,我们虽遵循正宗敦夫文库版的《白氏文集》做翻字,但同时必须对照着那波本的训点比较异同,如此才能发现问题。比如,正宗敦夫版的“上心忽忽不乐”句的“乐”字下同时有ハ和フ两点,却未有标注合点符号,如此便产生了“上の心忽忽(コツコツ)として楽(し)バズ”和“上の心忽忽(コツコツ)として楽(し)ブ(ことぜ)ズ”两种可能性,此时对照那波本才得以确认前种优先。翻字的时候,星点,线点,勾点必须用平假名表示,假名点必须用片假名表示,自己补充的内容必须加括号,既定规则不容混淆。这些日子做翻刻遇到了位相语的问题。动词的使用该如何取舍分辨,应记住训读文从バ行和文从マ行,这些零碎的知识,也通过翻刻学习到了。
密不透风的六月,几乎每周都有会议和活动。院生活至今不过双月,已随师辗转各地参加了数次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会公演,作为一个捉襟见肘的留学生,在这个全然脱离母语的维度里,理解,揣摩,汲取,消化,思考,磨合,每一步皆是雏鸟振翼,颠仆摇晃,进退维谷,所持所恃,不过初心没齿,但我非常享受每日朝闻夕死般的新鲜惊喜。晨朝之时,望着窗外云蒸霞蔚的清水寺,仿佛每一寸阳光都是新出炼炉的金子,稚嫩地无翳地婴孩肌肤那样微微暖烫着,此刻的幸福感源自某种上层建筑的原欲,永远也无法料想落日时分的自己又吸收了什么新知识,又谙熟了什么新方法,又触发了怎样的新灵感,《梁尘秘抄》里有这样一首动人的歌谣,被去年大河剧《平清盛》用作主题曲:遊びをせんとや生まれけむ、戯れせんとや生まれけむ。遊ぶこども声聞けば、わが身さへこそ揺るがるれ。(且玩焉,生于世,且戏焉,生于世。且听玩童之声,或然此身亦动乎?)
清盛公的一生,是碧血贲志的一生,如沉湎嬉戏的孩童,酣畅淋漓,得意尽欢,以激荡仄急的四言为歌注,无有一隅留白。秋雨成池,飈尘奄奄,人生斯世,不过大梦扁舟,沉帆侧过,刻舟求剑的执念纵深,亦是惘然。西崎先生那句轻快的“よく遊びや”历历在耳,无论境遇遭际,为谷为陵,也不管周遭世界是满眼黄钟抑或瓦釜,我只希望自己永远抱持一颗岁月积尘蒙蔽不了的,老子骑青牛般清澈的婴孩心,在这个禅房花木深的世界里,以最纯粹的求知欲,做一个永远天真永远好奇的儿童。
复印了川口久雄《古典の変容と新生》里的论文十二篇,这些论文均涉和汉,且较为精短,一日一篇或两日一篇估计可行。从模仿开始,学习思路和表述很重要。下午把研究计划书交给老帅哥看,他一言不发足足看了五分钟,我站在一边紧张地观望着,心跳到了喉咙口。老帅哥平素亲切,可一旦言及学习研究之事,立刻“君子豹变”。所幸我那满纸废话假大空的计划书没出大问题,仅仅被改了用词不当的一处,在没有提示全诗的情况下,使用“摘句”一词不妥,当换用“佳句”,细节的把握和注意真的好难。
6月3日
上完敦煌变文课,村田先生给我说了附近鸟边山后面的六道珍皇寺的鬼话。六道珍皇寺那一带,在平安京素被传为现世和冥界的交界处,那里有一口井,通往黄泉。据说某日曾有人看到千年前的小野篁从井里爬出来,古旧腐烂的狩衣和乌帽子湿哒哒地滴着水,青黑色的皮肤皱得不成形状,用唇音厚重的中古日语吟诵着自作的和歌慢悠悠地朝自家方向飘过去。由于频频闹鬼,那口井后来被圈起来,只能通过小窗观望,不得靠近。那一带有一家店专售幽灵糖,每日买客成群,络绎不绝,多是外地观光客慕名前来,京都本地人是绝不会去买的。传说这种糖是附近的女鬼每日买给腹中小鬼吃的,京都人相信这种糖能通灵,如果吃了便会有阴戾之气相随,死相上脸。村田先生瞪着我阴笑着说着这些,声音忽高忽低,说到关键处便开始装神弄鬼,手舞足蹈作吞噬状,我没被这则添油加醋的鬼话吓倒,倒被村田先生精湛的演技吓倒了,我说,如果我今夜做噩梦的话,那梦里的鬼魂一定是先生您的容貌。村田先生噗嗤一声抖出一串幸灾乐祸的笑来,然后很认真地对我说:研究文学的人,心里就要装着两个世界,要装着生的世界和死的世界,装着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这两个世界要在我们心中共谐。
把这件事讲给今井前辈听,前辈哈哈大笑道,村田先生是欺负R桑年纪小所以戏弄戏弄你呢!幽灵糖我们滋贺县也有,我也吃过,不是还好好地活着么!珍皇寺的传说,可以去请教中前先生,他就是研究京都寺院缘起的,小野篁的传说定是有说话典故在先,后人以讹传讹罢了。对我们来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要紧。
想起北浦前辈和凉子的方向都是中世文学和寺院缘起说话,凉子最近在考察清水寺的寺院缘起和江户时代以此为舞台的恋爱物语。这个方向近水楼台先得月,能自由利用地理条件进行田野调查。今日的古笔学课,听着田中先生的催眠曲,我们偷偷地画了各种姿态的鼻涕虫,还在滚圆滚圆的虫身上画了各种花纹,边上写了我们各自的名字外加一词ぷにゅぷにゅ,接着一阵偷笑。她临走前把狩野派的画册放在桌上供大家传阅。
临睡前看了村田先生推荐給我的《The Sixth Sense》。村田先生说大阪市立大文学栋的茶水间常闹鬼,他遇到过好几次,但看了这部片子以后就再也不怕了,这是他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之一。而我,我看到最后五分钟那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处,不禁汗毛竖立,之后是恍然大悟,趋于平静。不得不佩服编剧突破定势的创造力,人性深处总存在着生了根的我执,只愿意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充满敌意,戒备,以及未知的恐惧,对鬼神冥界的设定如此,现世中,那些仇雠,纷争,怨恨,阴毒,人性的阴暗来自于不愿正视和承认阴暗本身的合理性,来自于狭窄的逃避和卑怯,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我与非我之间,为什么不能达成一种平静的和解呢?和笼子玩得很开心的鸟儿,丝毫不觉得被囚禁,真正的牢笼象之无形,始于心而终被此心反锁,真正的勇者,总是能够脱离既定概念,只愿听从平静的感知力,理解和包容诞生之际,这个世界便不再有怖畏。
6月4日
老帅哥把他主编的东亚比较文化研究特刊送给了我,很开心。这一期的每一篇都很有意思,有好几篇都是想读却找不着的。看到陵姐的论文赫然列首,就和老帅哥聊了一会儿她的近况。陵姐是我非常敬佩的前辈,理性,严谨,率直,且行动力极强,故而她能在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家事也料理得井井有条。她的第二个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经常看她晒出自己做的各种料理的照片,似乎嗅闻得到蜜糖一样幸福的味道,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在尘世间得到了幸福的女子,真正的幸福是某种自省的睿智,从来与房子车子票子的多少无关,仅来自于归零的心态下朴素而安稳的满足,来自于灵魂的平等。聪明人都是懂得知足的,而我见过许多笨男蠢妇和他们钻进钱眼的亲戚团,把婚恋嫁娶当成豪门比富和物质交易,迷信于等价物质与安全感之间那虚无缥缈的等号,这无论如何都是很可笑的。这些人或许看似聪明世故,但往后一生,一句冷暖自知便足以作注。人生万事取舍,皆当有管宁割席的魄力,断则不乱,本着原则,宁可高傲地孤独,也决不屈就从流。
星期六参加完学会又得随师参加懇親会,6000日元残酷了点,刚到账的头一阶段的微薄工资瞬间就少了大半,但这是老帅哥的意思,且这种交际能拓宽人脉,接触到圈子里的最新消息动态,还算是值吧,今日今井前辈也对我说,R桑参加了先生会很高兴的。不过结束后要是再回京都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严厉的门限了,于是决定去大阪的木村家借宿一晚。
6月8日
炎炎夏日,随老帅哥赴兵库县参加东亚比较文化大会。昨天和他一起边吃草莓味的铜锣烧边整理发表资料到天黑,接着和今井前辈去河原町附近探访了河原院遗迹。今日同行的还有老帅哥曾经的学生,那前辈特地从北海道赶来,只为聆听导师的发表,在JR上开心地听她掰扯研究室的往事和八卦。今日大会的感受用个当下的流行词就是,太“有爱”了。日本的国文研究者,大致分为汉文派与和文派两拨人,前者集中于中国文学会和汉比较文学会等立足于双重视点的学会内,对中国文学充满敬畏,通晓中文者亦不在少数,后者主要集中在中古文学会与和歌文学会内,有相当一部分人汉文素养欠佳且固执地拒绝打开视野,试图单纯立足于岛国风土,从完全排除外来受容的角度去解释古代文学,因此汉文派的学者大多加入中古文学会,和文派的学者却有许多人无视和汉的动向。从学会氛围和学者气性来说,汉文派学者集结的学会,对待发表者较为宽容,总是以鼓励鞭策疑义相析的态度,学者们大都大度祥和,凛然有古风,比如上次学会认识的神女大幽默风趣的北山先生,综研大憨厚慈祥的相田老爷子,而和文派的学会却截然相反,严谨,严肃,严厉,对待发表者百般刁难不留情面,尤其在发表者阐述汉文影响的情况下,总会引发一场气焰嚣张各执一端的争辩。和文派的学者们是非常凌厉刻板有严重精神洁癖的一群人,比如最爱用まずい形容院生发表的坂本先生,以及从前对学生异常严苛的中川阿婆。老帅哥说他从前在中古文学大会上做关于《游仙窟》对《源氏物语》影响的发表,九大一位德高望重的和文派老教授竟然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游仙窟》这种东西,作为一个教养人,你认为能读吗?有读的必要性吗?老帅哥闻言大吃一惊,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震惊于如此资历的学者居然对《游仙窟》毫无认知且拒绝认知,学术态度缺乏客观性至此,文人这种怪癖固执一言难尽的动物,还真是耐人寻味。
懇親会。在夙川站附近一家名叫“葵”的居酒屋吃了奢侈的日料,东京的国学院大学来了几位教授和院生,方向都是《万叶集》,他们都是可爱的人,豪爽,耿直,用生硬的中文亲切地叫我“小R”,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并不擅交际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忘记了紧张与拘束,老帅哥对我挤眉弄眼做鬼脸,遂控制不住哈哈大笑,与众人喝着清酒吃着肥厚的生鱼片听着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各种交锋碰撞,只觉得好幸福。有时候想想,我是个很拙很「地味」的人,五音不全,因为视力不均所以平衡性极差,对潮流钝感,又学不会巧言令色,KTV啊舞会啊联谊啊泡吧啊都是令我发怵且避犹不及的名词。一句话,我非常非常不喜欢现代人广义的交际,只有和学会里年上的先生们同类们在一起时才有十足的安全感。。
菜过五味之时,国学院的一位老先生来到我边上坐下,后来才知道他竟然就是在万叶领域赫赫有名的辰巳正明先生,前几天刚拜读过他的论文。他给我斟上酒,先是和我谈了会儿关东人关西人的话题,接着突然对我说:文学是什么东西?比如,你说个完整的句子:今天早上我去学校了——主语,述语,目的语齐全,语法上无可挑剔。但在拥挤的早上,在紧凑的时间里,害怕迟到的你看着手表,你真的会这么一板一眼地说吗?——不会。你大概会说:啊!完了!要迟到了!时间要到了!这样的句子凌乱不成章,但是真实,有心——文学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唯因有心。
我闻言一凛,感到了某种本质的逼现。接近本质的东西往往具备着最简单的形式,并非谈玄,也不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能在最烟火的生活表面,发掘出烟火底下的归属和内容。这是属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智慧,精准而恰到好处。
今日最感动我的要数波户冈先生即席表演的诗吟《送元二使安西》了,第一次知道诗吟这种艺术体裁,也是第一次听到。苍古的韵律,拙朴的筛得出沙子的声音百转千回,于一刹那,仿佛逆行白昼,于幽谷千寻之崖岸秣马长驻,树静风止,人马凝神,只有那虔诚的唱词凌云逡巡,万木齐偃: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异乡客居的我,闻此曲几欲潸然泪下。散席后一起回去的路上,我跑到波户冈先生面前,认真地对他说:您的诗吟打动了我,谢谢您。他淡淡地说了声谢谢,隔着黑夜看不清他的表情,只有纱样的晚风轻蹭过耳,短暂的沉默过后,他说,诗吟流行于江户时代的武士间,比起平安贵族的朗咏,更为硬气。我们慢慢地边走边谈,沿着远方山陵峥嵘的曲线,穿过暗夜的树林,在JR站头各自行礼散去。老帅哥拖着箱子随国学院的师生们一起去东京了,明日和汉总会在学习院女大举办,我换阪急去了长居的木村家,芳姨和她的二儿子マくん开车来车站接我,心里很温暖很踏实。
6月10日
早上凉子教会了我如何从《新字源》的韵脚入手检索《佩文韵府》,明日发表涉及到字顺反转问题,必须从中收集例证。用凉子的方法一试,果然事半功倍,再不用受四角编号的牵绊困扰,凉子果然是个非常厉害的姑娘,且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助我一臂之力,有时候胡思乱想,若我是男的,一定会娶凉子这样才华横溢真性情不做作的女子为妻,这种想法的萌生,或许是我对同性最高的赞美与好感的体现。
与村田先生言及研究顺序的问题。抽象来说,就是想象力,检索力,思索力。想象力源自天分,即对文献敏感度的强弱,这直接决定了能否看见和发现问题,检索力案牍劳形,需要熟稔于古辞书和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就像懂得对症下药的郎中,闭着眼睛靠方位感也能清楚药材于药柜的所在之处。思索力是最难的,需要懂得如何统合和扬弃,这种能力需由经年累月的积累归纳磨砺而成,再德高望重的先辈亦有穷途末路的失败。村田先生在“后生可畏”一语前自加一句:先生可悔。他当年做修论时,他的导师伊藤博先生令他帮助校勘自己的全六卷论文集,就是在校勘的过程中,村田先生发现了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于是师生二人,共同切磋研究解决,这过程是非常可贵的,师生之别,只在闻道先后,而非威严不可犯,理解了真正意义上平等的人,才能够去触碰学问的终极目的——所谓真理的存在。
对于想象力检索力和思考力的三部曲,举个实例。今日言及《日本书纪》大津皇子被杀后,妃皇女“被发跣足,奔赴殉焉”句,我立刻感觉到此处与《古今注》里的《公无渡河》记载表现类似,可是如何证明这一发端于想象力的想法的可行性呢?面对此类问题,在检索的阶段,首先要先从《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和《学令》入手,确认有无受容用例,同时中国方面,《全唐文》和唐史资料的检索也要跟进,然后试图去唐以前的文献里找源头,接着进入到确认先行研究的步骤里去,这方面河村秀根的《书纪集解》是绝好的参考。当然,实际操作起来触礁的可能性很大,很有可能一无所获,自我推翻,或是陷入千头万绪,前路难寻,但无论想象力是否流产,这个检索的过程本就是育成思索力的基石。
6月11日
今日古代文学特论发表,做好了被坂本先生骂一顿的思想准备。脸皮一厚,就完全不紧张了。发表了三十分钟,然后静静等骂,仿佛死囚等待落斧的刹那。没想到坂本先生竟然什么也没说,只是沉默着反复琢磨着我的发表资料,自言自语道,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原来,我发现的关于此段语汇汉音和吴音的分别使用问题连他自己也无法确定,遂起身回研究室查阅。坂本先生一走,凉子就对我竖起大拇指说道,你真强啊,发现了如此尖锐的问题,把坂本先生赶走了!我的心里却是七上八下,因为难以拿捏先生的想法,所幸一直熬到最后,坂本先生都没对我的发表置一字之评,只是一起讨论了我提出的疑惑和收集的用例,关于字训不一致的问题,很可能是后人加训注时为了使文意通顺,牵强附会所致,今后遇到此类情况当作如此思路。关于日本汉文“怀抱”与“抱怀”的字顺反转问题,柴田前辈找出了《今昔物语》和《太平记》的用例反驳我,虽然我对此解释为立足于现代日语的视点,但依旧发现了自己由于仓促而不严密的地方。
凉子很开心,说今天我们这一方把坂本先生打败了。和她一起边吃赤豆味的わらび餅边胡言乱语着聊天,窗外是阿弥陀峰明媚的夏色。
6月14日
灭绝师太的生活依旧朴素地继续着。夏日的平安京,随处可见姹紫嫣红的浓妆和服女子挎着精致的小拎包娉婷于道,只有我终日戴一副越发模糊的框架眼镜素面朝天,左手拎着文件箱右臂夹着一公斤重的《神田本白氏文集の研究》,踏一双软底帆布鞋哪吒踏风火轮般地大步疾行,那首“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在心底欢乐地响起。今日训点课,言及校勘和对校问题,西崎爷爷让我去看池田龟鉴的大作《古典の批判的処置に関する研究》。接着又被要求遵循汉籍汉音佛典吴音的规则翻字,《神田本白氏文集の研究》也要对照着影音资料一个字一个字地确认。这些资料非常耗眼力,不用放大镜眼花缭乱,用了放大镜又头晕目眩,只能咬紧牙关,耐住性子,坚持再坚持,我相信一千遍的枯燥往复里,一定会有金子般灵气的发现。翻字和纠结文献是非常苦的,那种苦说不出来,但唯因苦才能化作内功。但同时训点资料又是非常美的,平安时代的训点符号,各博士家各不相同,大江家和藤原家的浊音记号是线圈,而菅原家的浊音记号却是双圈,同一资料里同时出现两家符号,就说明在古代也有类似研究会的活动,各博士家互相串门,互相切磋共进,千年后的我面对这些古人手迹的时候,恍若长跪于西风残照的陵阙荒野,那种永恒的无邪与虔诚随风沙扑面直来,我感到的是他们古老而智慧的手温,隔着生死经年,他们伸出这样古老而智慧的手与我相握,他们与我同在,碧落黄泉,天上人间,再无睽离,今生今世,纵使漂泊终老,也不再孤独。
京大的内田先生每周来讲《新撰字镜》,今天他说希望我去参加八月份奈良女大一年一度的《游仙窟》及其古训点的研究会,研究会连续三天,中日双方各自展示研究成果,老帅哥也将就受容影响进行发表。原本想跟着综研大的相田老爷子去西安的西北大学参加和汉特会的,权衡再三,还是去奈良女大纠结训点吧。把想法说给老帅哥听,他很高兴,说他会和寮母商量着在暑假的闭寮期间让我留下。
明天进比叡山一泊禅修,山上温度可能比较低,长袖和白花油得准备着。
为了迎接六月下旬在本学召开的日本宗教文化史大会,这些日子全研究室的人都忙疯了,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组织一次会议竟是这样麻烦。原本中前先生安排我和凉子到时在会场入口处负责签到和接待,第二天清水寺见学会还得一起去帮忙,时薪八百,可凑巧同日中古文学会西部部会在同志社召开,今天老帅哥把议程交到我手上,只说了一句:结束后跟我一起参加懇親会吧,我把学会里的人介绍给你,也把你介绍给大家。
早上正在做《长恨歌传》的翻刻,西崎先生进来和我聊了会儿天。他见我桌上放着他编的古辞书入门,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捧起那本书边翻边问我感受如何,未及我回答,书里夹着的杜若香料书签就被他发现了,西崎先生素爱玩香,于是兴奋地问我此香来历,说话间便拿起书签紧贴着他那鼻毛茂盛的大鼻孔深深地闻了起来,边闻边赞叹此香怡人。见此情景,我的心里登时五味杂陈,却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嘿嘿笑望着他那白毛混杂着黑毛的鼻孔,脑海中不禁涌现出一句悲哀的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我心里其实挺喜欢热心善良而有些啰嗦的西崎爷爷的。作为国语学者,他对语言及其规则近乎洁癖,今日检查了我的翻刻,他说,我们虽遵循正宗敦夫文库版的《白氏文集》做翻字,但同时必须对照着那波本的训点比较异同,如此才能发现问题。比如,正宗敦夫版的“上心忽忽不乐”句的“乐”字下同时有ハ和フ两点,却未有标注合点符号,如此便产生了“上の心忽忽(コツコツ)として楽(し)バズ”和“上の心忽忽(コツコツ)として楽(し)ブ(ことぜ)ズ”两种可能性,此时对照那波本才得以确认前种优先。翻字的时候,星点,线点,勾点必须用平假名表示,假名点必须用片假名表示,自己补充的内容必须加括号,既定规则不容混淆。这些日子做翻刻遇到了位相语的问题。动词的使用该如何取舍分辨,应记住训读文从バ行和文从マ行,这些零碎的知识,也通过翻刻学习到了。
密不透风的六月,几乎每周都有会议和活动。院生活至今不过双月,已随师辗转各地参加了数次与研究方向相关的学会公演,作为一个捉襟见肘的留学生,在这个全然脱离母语的维度里,理解,揣摩,汲取,消化,思考,磨合,每一步皆是雏鸟振翼,颠仆摇晃,进退维谷,所持所恃,不过初心没齿,但我非常享受每日朝闻夕死般的新鲜惊喜。晨朝之时,望着窗外云蒸霞蔚的清水寺,仿佛每一寸阳光都是新出炼炉的金子,稚嫩地无翳地婴孩肌肤那样微微暖烫着,此刻的幸福感源自某种上层建筑的原欲,永远也无法料想落日时分的自己又吸收了什么新知识,又谙熟了什么新方法,又触发了怎样的新灵感,《梁尘秘抄》里有这样一首动人的歌谣,被去年大河剧《平清盛》用作主题曲:遊びをせんとや生まれけむ、戯れせんとや生まれけむ。遊ぶこども声聞けば、わが身さへこそ揺るがるれ。(且玩焉,生于世,且戏焉,生于世。且听玩童之声,或然此身亦动乎?)
清盛公的一生,是碧血贲志的一生,如沉湎嬉戏的孩童,酣畅淋漓,得意尽欢,以激荡仄急的四言为歌注,无有一隅留白。秋雨成池,飈尘奄奄,人生斯世,不过大梦扁舟,沉帆侧过,刻舟求剑的执念纵深,亦是惘然。西崎先生那句轻快的“よく遊びや”历历在耳,无论境遇遭际,为谷为陵,也不管周遭世界是满眼黄钟抑或瓦釜,我只希望自己永远抱持一颗岁月积尘蒙蔽不了的,老子骑青牛般清澈的婴孩心,在这个禅房花木深的世界里,以最纯粹的求知欲,做一个永远天真永远好奇的儿童。
复印了川口久雄《古典の変容と新生》里的论文十二篇,这些论文均涉和汉,且较为精短,一日一篇或两日一篇估计可行。从模仿开始,学习思路和表述很重要。下午把研究计划书交给老帅哥看,他一言不发足足看了五分钟,我站在一边紧张地观望着,心跳到了喉咙口。老帅哥平素亲切,可一旦言及学习研究之事,立刻“君子豹变”。所幸我那满纸废话假大空的计划书没出大问题,仅仅被改了用词不当的一处,在没有提示全诗的情况下,使用“摘句”一词不妥,当换用“佳句”,细节的把握和注意真的好难。
6月3日
上完敦煌变文课,村田先生给我说了附近鸟边山后面的六道珍皇寺的鬼话。六道珍皇寺那一带,在平安京素被传为现世和冥界的交界处,那里有一口井,通往黄泉。据说某日曾有人看到千年前的小野篁从井里爬出来,古旧腐烂的狩衣和乌帽子湿哒哒地滴着水,青黑色的皮肤皱得不成形状,用唇音厚重的中古日语吟诵着自作的和歌慢悠悠地朝自家方向飘过去。由于频频闹鬼,那口井后来被圈起来,只能通过小窗观望,不得靠近。那一带有一家店专售幽灵糖,每日买客成群,络绎不绝,多是外地观光客慕名前来,京都本地人是绝不会去买的。传说这种糖是附近的女鬼每日买给腹中小鬼吃的,京都人相信这种糖能通灵,如果吃了便会有阴戾之气相随,死相上脸。村田先生瞪着我阴笑着说着这些,声音忽高忽低,说到关键处便开始装神弄鬼,手舞足蹈作吞噬状,我没被这则添油加醋的鬼话吓倒,倒被村田先生精湛的演技吓倒了,我说,如果我今夜做噩梦的话,那梦里的鬼魂一定是先生您的容貌。村田先生噗嗤一声抖出一串幸灾乐祸的笑来,然后很认真地对我说:研究文学的人,心里就要装着两个世界,要装着生的世界和死的世界,装着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这两个世界要在我们心中共谐。
把这件事讲给今井前辈听,前辈哈哈大笑道,村田先生是欺负R桑年纪小所以戏弄戏弄你呢!幽灵糖我们滋贺县也有,我也吃过,不是还好好地活着么!珍皇寺的传说,可以去请教中前先生,他就是研究京都寺院缘起的,小野篁的传说定是有说话典故在先,后人以讹传讹罢了。对我们来说,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要紧。
想起北浦前辈和凉子的方向都是中世文学和寺院缘起说话,凉子最近在考察清水寺的寺院缘起和江户时代以此为舞台的恋爱物语。这个方向近水楼台先得月,能自由利用地理条件进行田野调查。今日的古笔学课,听着田中先生的催眠曲,我们偷偷地画了各种姿态的鼻涕虫,还在滚圆滚圆的虫身上画了各种花纹,边上写了我们各自的名字外加一词ぷにゅぷにゅ,接着一阵偷笑。她临走前把狩野派的画册放在桌上供大家传阅。
临睡前看了村田先生推荐給我的《The Sixth Sense》。村田先生说大阪市立大文学栋的茶水间常闹鬼,他遇到过好几次,但看了这部片子以后就再也不怕了,这是他看过的最好的电影之一。而我,我看到最后五分钟那个出乎意料的结局处,不禁汗毛竖立,之后是恍然大悟,趋于平静。不得不佩服编剧突破定势的创造力,人性深处总存在着生了根的我执,只愿意接受自己愿意接受的一面,而对另一面充满敌意,戒备,以及未知的恐惧,对鬼神冥界的设定如此,现世中,那些仇雠,纷争,怨恨,阴毒,人性的阴暗来自于不愿正视和承认阴暗本身的合理性,来自于狭窄的逃避和卑怯,很少有人真正思考过,我与非我之间,为什么不能达成一种平静的和解呢?和笼子玩得很开心的鸟儿,丝毫不觉得被囚禁,真正的牢笼象之无形,始于心而终被此心反锁,真正的勇者,总是能够脱离既定概念,只愿听从平静的感知力,理解和包容诞生之际,这个世界便不再有怖畏。
6月4日
老帅哥把他主编的东亚比较文化研究特刊送给了我,很开心。这一期的每一篇都很有意思,有好几篇都是想读却找不着的。看到陵姐的论文赫然列首,就和老帅哥聊了一会儿她的近况。陵姐是我非常敬佩的前辈,理性,严谨,率直,且行动力极强,故而她能在学术上取得优异成绩,同时家事也料理得井井有条。她的第二个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经常看她晒出自己做的各种料理的照片,似乎嗅闻得到蜜糖一样幸福的味道,不禁感叹这是一个在尘世间得到了幸福的女子,真正的幸福是某种自省的睿智,从来与房子车子票子的多少无关,仅来自于归零的心态下朴素而安稳的满足,来自于灵魂的平等。聪明人都是懂得知足的,而我见过许多笨男蠢妇和他们钻进钱眼的亲戚团,把婚恋嫁娶当成豪门比富和物质交易,迷信于等价物质与安全感之间那虚无缥缈的等号,这无论如何都是很可笑的。这些人或许看似聪明世故,但往后一生,一句冷暖自知便足以作注。人生万事取舍,皆当有管宁割席的魄力,断则不乱,本着原则,宁可高傲地孤独,也决不屈就从流。
星期六参加完学会又得随师参加懇親会,6000日元残酷了点,刚到账的头一阶段的微薄工资瞬间就少了大半,但这是老帅哥的意思,且这种交际能拓宽人脉,接触到圈子里的最新消息动态,还算是值吧,今日今井前辈也对我说,R桑参加了先生会很高兴的。不过结束后要是再回京都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严厉的门限了,于是决定去大阪的木村家借宿一晚。
6月8日
炎炎夏日,随老帅哥赴兵库县参加东亚比较文化大会。昨天和他一起边吃草莓味的铜锣烧边整理发表资料到天黑,接着和今井前辈去河原町附近探访了河原院遗迹。今日同行的还有老帅哥曾经的学生,那前辈特地从北海道赶来,只为聆听导师的发表,在JR上开心地听她掰扯研究室的往事和八卦。今日大会的感受用个当下的流行词就是,太“有爱”了。日本的国文研究者,大致分为汉文派与和文派两拨人,前者集中于中国文学会和汉比较文学会等立足于双重视点的学会内,对中国文学充满敬畏,通晓中文者亦不在少数,后者主要集中在中古文学会与和歌文学会内,有相当一部分人汉文素养欠佳且固执地拒绝打开视野,试图单纯立足于岛国风土,从完全排除外来受容的角度去解释古代文学,因此汉文派的学者大多加入中古文学会,和文派的学者却有许多人无视和汉的动向。从学会氛围和学者气性来说,汉文派学者集结的学会,对待发表者较为宽容,总是以鼓励鞭策疑义相析的态度,学者们大都大度祥和,凛然有古风,比如上次学会认识的神女大幽默风趣的北山先生,综研大憨厚慈祥的相田老爷子,而和文派的学会却截然相反,严谨,严肃,严厉,对待发表者百般刁难不留情面,尤其在发表者阐述汉文影响的情况下,总会引发一场气焰嚣张各执一端的争辩。和文派的学者们是非常凌厉刻板有严重精神洁癖的一群人,比如最爱用まずい形容院生发表的坂本先生,以及从前对学生异常严苛的中川阿婆。老帅哥说他从前在中古文学大会上做关于《游仙窟》对《源氏物语》影响的发表,九大一位德高望重的和文派老教授竟然问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游仙窟》这种东西,作为一个教养人,你认为能读吗?有读的必要性吗?老帅哥闻言大吃一惊,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他震惊于如此资历的学者居然对《游仙窟》毫无认知且拒绝认知,学术态度缺乏客观性至此,文人这种怪癖固执一言难尽的动物,还真是耐人寻味。
懇親会。在夙川站附近一家名叫“葵”的居酒屋吃了奢侈的日料,东京的国学院大学来了几位教授和院生,方向都是《万叶集》,他们都是可爱的人,豪爽,耿直,用生硬的中文亲切地叫我“小R”,其乐融融的氛围里,并不擅交际的我也不由自主地融入其中,忘记了紧张与拘束,老帅哥对我挤眉弄眼做鬼脸,遂控制不住哈哈大笑,与众人喝着清酒吃着肥厚的生鱼片听着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各种交锋碰撞,只觉得好幸福。有时候想想,我是个很拙很「地味」的人,五音不全,因为视力不均所以平衡性极差,对潮流钝感,又学不会巧言令色,KTV啊舞会啊联谊啊泡吧啊都是令我发怵且避犹不及的名词。一句话,我非常非常不喜欢现代人广义的交际,只有和学会里年上的先生们同类们在一起时才有十足的安全感。。
菜过五味之时,国学院的一位老先生来到我边上坐下,后来才知道他竟然就是在万叶领域赫赫有名的辰巳正明先生,前几天刚拜读过他的论文。他给我斟上酒,先是和我谈了会儿关东人关西人的话题,接着突然对我说:文学是什么东西?比如,你说个完整的句子:今天早上我去学校了——主语,述语,目的语齐全,语法上无可挑剔。但在拥挤的早上,在紧凑的时间里,害怕迟到的你看着手表,你真的会这么一板一眼地说吗?——不会。你大概会说:啊!完了!要迟到了!时间要到了!这样的句子凌乱不成章,但是真实,有心——文学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唯因有心。
我闻言一凛,感到了某种本质的逼现。接近本质的东西往往具备着最简单的形式,并非谈玄,也不是理论的堆砌,而是能在最烟火的生活表面,发掘出烟火底下的归属和内容。这是属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智慧,精准而恰到好处。
今日最感动我的要数波户冈先生即席表演的诗吟《送元二使安西》了,第一次知道诗吟这种艺术体裁,也是第一次听到。苍古的韵律,拙朴的筛得出沙子的声音百转千回,于一刹那,仿佛逆行白昼,于幽谷千寻之崖岸秣马长驻,树静风止,人马凝神,只有那虔诚的唱词凌云逡巡,万木齐偃: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异乡客居的我,闻此曲几欲潸然泪下。散席后一起回去的路上,我跑到波户冈先生面前,认真地对他说:您的诗吟打动了我,谢谢您。他淡淡地说了声谢谢,隔着黑夜看不清他的表情,只有纱样的晚风轻蹭过耳,短暂的沉默过后,他说,诗吟流行于江户时代的武士间,比起平安贵族的朗咏,更为硬气。我们慢慢地边走边谈,沿着远方山陵峥嵘的曲线,穿过暗夜的树林,在JR站头各自行礼散去。老帅哥拖着箱子随国学院的师生们一起去东京了,明日和汉总会在学习院女大举办,我换阪急去了长居的木村家,芳姨和她的二儿子マくん开车来车站接我,心里很温暖很踏实。
6月10日
早上凉子教会了我如何从《新字源》的韵脚入手检索《佩文韵府》,明日发表涉及到字顺反转问题,必须从中收集例证。用凉子的方法一试,果然事半功倍,再不用受四角编号的牵绊困扰,凉子果然是个非常厉害的姑娘,且总是能在关键时刻助我一臂之力,有时候胡思乱想,若我是男的,一定会娶凉子这样才华横溢真性情不做作的女子为妻,这种想法的萌生,或许是我对同性最高的赞美与好感的体现。
与村田先生言及研究顺序的问题。抽象来说,就是想象力,检索力,思索力。想象力源自天分,即对文献敏感度的强弱,这直接决定了能否看见和发现问题,检索力案牍劳形,需要熟稔于古辞书和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就像懂得对症下药的郎中,闭着眼睛靠方位感也能清楚药材于药柜的所在之处。思索力是最难的,需要懂得如何统合和扬弃,这种能力需由经年累月的积累归纳磨砺而成,再德高望重的先辈亦有穷途末路的失败。村田先生在“后生可畏”一语前自加一句:先生可悔。他当年做修论时,他的导师伊藤博先生令他帮助校勘自己的全六卷论文集,就是在校勘的过程中,村田先生发现了许多值得商榷的问题,于是师生二人,共同切磋研究解决,这过程是非常可贵的,师生之别,只在闻道先后,而非威严不可犯,理解了真正意义上平等的人,才能够去触碰学问的终极目的——所谓真理的存在。
对于想象力检索力和思考力的三部曲,举个实例。今日言及《日本书纪》大津皇子被杀后,妃皇女“被发跣足,奔赴殉焉”句,我立刻感觉到此处与《古今注》里的《公无渡河》记载表现类似,可是如何证明这一发端于想象力的想法的可行性呢?面对此类问题,在检索的阶段,首先要先从《日本国见在书目录》和《学令》入手,确认有无受容用例,同时中国方面,《全唐文》和唐史资料的检索也要跟进,然后试图去唐以前的文献里找源头,接着进入到确认先行研究的步骤里去,这方面河村秀根的《书纪集解》是绝好的参考。当然,实际操作起来触礁的可能性很大,很有可能一无所获,自我推翻,或是陷入千头万绪,前路难寻,但无论想象力是否流产,这个检索的过程本就是育成思索力的基石。
6月11日
今日古代文学特论发表,做好了被坂本先生骂一顿的思想准备。脸皮一厚,就完全不紧张了。发表了三十分钟,然后静静等骂,仿佛死囚等待落斧的刹那。没想到坂本先生竟然什么也没说,只是沉默着反复琢磨着我的发表资料,自言自语道,究竟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呢?原来,我发现的关于此段语汇汉音和吴音的分别使用问题连他自己也无法确定,遂起身回研究室查阅。坂本先生一走,凉子就对我竖起大拇指说道,你真强啊,发现了如此尖锐的问题,把坂本先生赶走了!我的心里却是七上八下,因为难以拿捏先生的想法,所幸一直熬到最后,坂本先生都没对我的发表置一字之评,只是一起讨论了我提出的疑惑和收集的用例,关于字训不一致的问题,很可能是后人加训注时为了使文意通顺,牵强附会所致,今后遇到此类情况当作如此思路。关于日本汉文“怀抱”与“抱怀”的字顺反转问题,柴田前辈找出了《今昔物语》和《太平记》的用例反驳我,虽然我对此解释为立足于现代日语的视点,但依旧发现了自己由于仓促而不严密的地方。
凉子很开心,说今天我们这一方把坂本先生打败了。和她一起边吃赤豆味的わらび餅边胡言乱语着聊天,窗外是阿弥陀峰明媚的夏色。
6月14日
灭绝师太的生活依旧朴素地继续着。夏日的平安京,随处可见姹紫嫣红的浓妆和服女子挎着精致的小拎包娉婷于道,只有我终日戴一副越发模糊的框架眼镜素面朝天,左手拎着文件箱右臂夹着一公斤重的《神田本白氏文集の研究》,踏一双软底帆布鞋哪吒踏风火轮般地大步疾行,那首“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在心底欢乐地响起。今日训点课,言及校勘和对校问题,西崎爷爷让我去看池田龟鉴的大作《古典の批判的処置に関する研究》。接着又被要求遵循汉籍汉音佛典吴音的规则翻字,《神田本白氏文集の研究》也要对照着影音资料一个字一个字地确认。这些资料非常耗眼力,不用放大镜眼花缭乱,用了放大镜又头晕目眩,只能咬紧牙关,耐住性子,坚持再坚持,我相信一千遍的枯燥往复里,一定会有金子般灵气的发现。翻字和纠结文献是非常苦的,那种苦说不出来,但唯因苦才能化作内功。但同时训点资料又是非常美的,平安时代的训点符号,各博士家各不相同,大江家和藤原家的浊音记号是线圈,而菅原家的浊音记号却是双圈,同一资料里同时出现两家符号,就说明在古代也有类似研究会的活动,各博士家互相串门,互相切磋共进,千年后的我面对这些古人手迹的时候,恍若长跪于西风残照的陵阙荒野,那种永恒的无邪与虔诚随风沙扑面直来,我感到的是他们古老而智慧的手温,隔着生死经年,他们伸出这样古老而智慧的手与我相握,他们与我同在,碧落黄泉,天上人间,再无睽离,今生今世,纵使漂泊终老,也不再孤独。
京大的内田先生每周来讲《新撰字镜》,今天他说希望我去参加八月份奈良女大一年一度的《游仙窟》及其古训点的研究会,研究会连续三天,中日双方各自展示研究成果,老帅哥也将就受容影响进行发表。原本想跟着综研大的相田老爷子去西安的西北大学参加和汉特会的,权衡再三,还是去奈良女大纠结训点吧。把想法说给老帅哥听,他很高兴,说他会和寮母商量着在暑假的闭寮期间让我留下。
明天进比叡山一泊禅修,山上温度可能比较低,长袖和白花油得准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