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困局
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禅宗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
也许看到开头,你觉得这是个宏大的讨论,于己无关。但其实这件事每天都在困扰你,甚至影响你的情绪,干扰你的生活、工作。所以,希望你不要被表面的文字误导,请继续看下去。
首先把开头的两句话翻译一下。禅宗认为,佛法不能通过文字传授,只能以心传心,所以称 “不立文字”。老子认为,“道” 虽然可以被命名,但其实质并非语言所能形容。
禅宗和道家都认为,在宇宙真相面前,文字是苍白无力的,甚至会引起谬误。
事实的确如此么?
本人的亲身感受,的确如此。
别国的语言暂且不提,单说汉字。我认为在汉语世界里,分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对汉字使用绝对精确,另一个极端对汉字的使用完全不精确,甚至模糊,甚至故意让你感到迷惑、误会。精确那一端,是丝毫没有感情色彩的 “说明书” 类文字,或者与科学相关的领域中使用的汉字。完全不精确的那一端,充满了感情和情绪,以柔情蜜意的情话为代表。
在 “说明书” 类文字和情话之间,就是半精确、半模糊的日常用语,包括每天在微博或者朋友圈里使用的各种词,比如“萌”、“女汉子”、“高帅富”、“白富美”、“性感”、“美味”等等等等。
我认为这个世界最精确的表述,存在于化学、物理或者数学的教科书中。尤其是物理的各种定律,简直精确到完美无比,举个栗子:
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划分100等分,每一等分1摄氏度。
表述完整精确,不会引起任何歧义。如果你连这句话也会读出歧义,那么你的未来恐怕十分黯淡。
但是另一个极端,就让人会产生各种遐想。再举个栗子:
绿茶婊鉴定指南:她们扮相清纯,喜欢读诗、读心灵鸡汤甚至读佛学著作,从中找出有利于自己的理论,形成严密逻辑,把每一次外遇阐释为命定之因缘;把每一次抢别人的男人都升华为纯爱;把每一次乱搞提炼成禅修。
这段话绵里藏针,含沙射影。表面看全是正面文字(除了那个“婊”字,再刨除“抢男人”和“乱搞”)。当你读这种文字时,必须打开脑洞,描绘出各种画面,神经元之间小闪电不断,经过充分的浮想联翩之后,你或许才能感受到隐藏在众多正面词汇背后那浓重的唾沫和尖利的爪牙。
完全没有冰水混合物的简洁、明快。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每个人每天都在通过智能手机或者IPAD的触屏与成千上万的陌生人进行交流。而你们交流的工具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文字。
每天有多少人通过这些模糊不清的文字,与另一个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产生过爱情、友情、仇恨、怨念?更恐怖的是,有人心里在想 “这妞的胸这么大摸起来一定很爽”,可是通过苹果手机的触屏在微信上发过来的一句话却是:今晚的星空真美,可你清澈的双眼更美。
我们在豆瓣、微博、微信上每天看到友邻发出的各种文章、状态、段子,看他们聊自己的生活、焦躁和寂寞。我们误以为 “文如其人”,我们看到一个人经常抱怨社会不公,就给他贴上一个“愤青”的标签;我们看到一个人说两句道貌岸然的话,就给他贴上“公知”的标签;我们看到一个姑娘每天都说要住大房子,要买最好的包包,就给她贴上“拜金女”的标签。
我们通过触屏下面的文字,那些存在巨大模糊性的文字,给每个人都贴上了标签。同时我们也给自己贴上了标签,我是“女汉子”,我是“软妹子”,我是“萌物”,我是“大龄文艺剩女”,我是“土鳖”,我是“矮丑穷”,我是“白富美”,我是“高帅富”,我是可怜的“下层人民”,你是可恨的“权贵阶层”!
什么是汉子?什么是萌物?什么是剩女?什么是土鳖?怎样算丑?怎样算美?如何算穷?如何算贵?
呵呵。
就连这个简单的 “呵呵” 两字,也让你们解读出一本《红楼梦》也说不完的哀怨心酸。
呵呵。。
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画面、声音、文字、味道和冷热软硬等触感感受世界。除此之外,别无途径!
而人类妄图通过文字,通过视听,把味道、冷热、软硬、爱恨、美丑、穷富、善恶,全部进行阐述和表达,更可笑的是妄想通过文字了解另外一个活色生香的生命!
得到的只有自己的愚蠢和对方的假相。
每个人,每天都有几分钟、几小时,通过触屏下面的文字,被这个世界欺骗着,愚弄着,悲伤着,快乐着。
原因很简单,一个复杂的生命,是不可能通过140个汉字,或者1400个汉字,或者一万四千个汉字能够完整无误的阐释的。生命不像冰水混合物那么简单,更糟糕的是生命中还有情绪,还有感情!而这些情绪和感情,更是无法通过“我爱你”三个字能传达出来的!它必须通过舌尖相碰时甜美的味道,发梢掠过时清新的羞涩,肌肤裹挟时滚烫的温度才能表达出来。
你爱我?说吧,第几次对小姑娘没羞没臊的说出这么无耻的话了?(下次再有男人三天之内对你说出这三个字时,就这么回答他。)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要因为文字的局限性,文字的苍白无力,而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和悲哀呢?从而保持沉默?
没有必要,因为沉默更加模糊、装逼和不可测。它只能增加人心里浓重的雾霾。
只要你做到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好,看到穿棉布长裙、帆布鞋的姑娘,如果心里突然升出“绿茶婊”三个字,就马上划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不是感叹号!看到长相秀气,打扮妖娆的帅哥时,如果心里突然升出“基友”两个字,就马上划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不是感叹号!看到微博上患者打医生的新闻时,如果心里突然升出“打得好”三个字,就马上划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不是感叹号!看到有人夸你人品好,有才,漂亮时,就马上划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不是感叹号!
看到有人骂你傻逼,取消关注,拉黑名单,到处说你是奇葩,是人渣时,就需要你认真的闭门反思,保持沉默一个月,关闭所有社交媒体,每天三省吾身了。这叫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苦口婆心唠叨半天,只是想给各位朋友提个醒,我们没办法在现实生活中天天见面,一起吃喝拉撒,只能通过QQ、微博、微信看看彼此的日记,说说和段子,可是因为文字的局限性,不要轻易相信你眼睛看到的“喜怒哀乐”和“成功落魄”。文字有时真的只是一种幻觉,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清醒,就会被它愚弄,欺骗,走入可笑、可悲的困局。
一切字词句,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同理,这篇文章,你也可以不信。
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
也许看到开头,你觉得这是个宏大的讨论,于己无关。但其实这件事每天都在困扰你,甚至影响你的情绪,干扰你的生活、工作。所以,希望你不要被表面的文字误导,请继续看下去。
首先把开头的两句话翻译一下。禅宗认为,佛法不能通过文字传授,只能以心传心,所以称 “不立文字”。老子认为,“道” 虽然可以被命名,但其实质并非语言所能形容。
禅宗和道家都认为,在宇宙真相面前,文字是苍白无力的,甚至会引起谬误。
事实的确如此么?
本人的亲身感受,的确如此。
别国的语言暂且不提,单说汉字。我认为在汉语世界里,分成两个极端,一个极端对汉字使用绝对精确,另一个极端对汉字的使用完全不精确,甚至模糊,甚至故意让你感到迷惑、误会。精确那一端,是丝毫没有感情色彩的 “说明书” 类文字,或者与科学相关的领域中使用的汉字。完全不精确的那一端,充满了感情和情绪,以柔情蜜意的情话为代表。
在 “说明书” 类文字和情话之间,就是半精确、半模糊的日常用语,包括每天在微博或者朋友圈里使用的各种词,比如“萌”、“女汉子”、“高帅富”、“白富美”、“性感”、“美味”等等等等。
我认为这个世界最精确的表述,存在于化学、物理或者数学的教科书中。尤其是物理的各种定律,简直精确到完美无比,举个栗子:
在1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划分100等分,每一等分1摄氏度。
表述完整精确,不会引起任何歧义。如果你连这句话也会读出歧义,那么你的未来恐怕十分黯淡。
但是另一个极端,就让人会产生各种遐想。再举个栗子:
绿茶婊鉴定指南:她们扮相清纯,喜欢读诗、读心灵鸡汤甚至读佛学著作,从中找出有利于自己的理论,形成严密逻辑,把每一次外遇阐释为命定之因缘;把每一次抢别人的男人都升华为纯爱;把每一次乱搞提炼成禅修。
这段话绵里藏针,含沙射影。表面看全是正面文字(除了那个“婊”字,再刨除“抢男人”和“乱搞”)。当你读这种文字时,必须打开脑洞,描绘出各种画面,神经元之间小闪电不断,经过充分的浮想联翩之后,你或许才能感受到隐藏在众多正面词汇背后那浓重的唾沫和尖利的爪牙。
完全没有冰水混合物的简洁、明快。
现在是新媒体时代,每个人每天都在通过智能手机或者IPAD的触屏与成千上万的陌生人进行交流。而你们交流的工具是什么呢?主要就是文字。
每天有多少人通过这些模糊不清的文字,与另一个素未蒙面的陌生人产生过爱情、友情、仇恨、怨念?更恐怖的是,有人心里在想 “这妞的胸这么大摸起来一定很爽”,可是通过苹果手机的触屏在微信上发过来的一句话却是:今晚的星空真美,可你清澈的双眼更美。
我们在豆瓣、微博、微信上每天看到友邻发出的各种文章、状态、段子,看他们聊自己的生活、焦躁和寂寞。我们误以为 “文如其人”,我们看到一个人经常抱怨社会不公,就给他贴上一个“愤青”的标签;我们看到一个人说两句道貌岸然的话,就给他贴上“公知”的标签;我们看到一个姑娘每天都说要住大房子,要买最好的包包,就给她贴上“拜金女”的标签。
我们通过触屏下面的文字,那些存在巨大模糊性的文字,给每个人都贴上了标签。同时我们也给自己贴上了标签,我是“女汉子”,我是“软妹子”,我是“萌物”,我是“大龄文艺剩女”,我是“土鳖”,我是“矮丑穷”,我是“白富美”,我是“高帅富”,我是可怜的“下层人民”,你是可恨的“权贵阶层”!
什么是汉子?什么是萌物?什么是剩女?什么是土鳖?怎样算丑?怎样算美?如何算穷?如何算贵?
呵呵。
就连这个简单的 “呵呵” 两字,也让你们解读出一本《红楼梦》也说不完的哀怨心酸。
呵呵。。
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通过画面、声音、文字、味道和冷热软硬等触感感受世界。除此之外,别无途径!
而人类妄图通过文字,通过视听,把味道、冷热、软硬、爱恨、美丑、穷富、善恶,全部进行阐述和表达,更可笑的是妄想通过文字了解另外一个活色生香的生命!
得到的只有自己的愚蠢和对方的假相。
每个人,每天都有几分钟、几小时,通过触屏下面的文字,被这个世界欺骗着,愚弄着,悲伤着,快乐着。
原因很简单,一个复杂的生命,是不可能通过140个汉字,或者1400个汉字,或者一万四千个汉字能够完整无误的阐释的。生命不像冰水混合物那么简单,更糟糕的是生命中还有情绪,还有感情!而这些情绪和感情,更是无法通过“我爱你”三个字能传达出来的!它必须通过舌尖相碰时甜美的味道,发梢掠过时清新的羞涩,肌肤裹挟时滚烫的温度才能表达出来。
你爱我?说吧,第几次对小姑娘没羞没臊的说出这么无耻的话了?(下次再有男人三天之内对你说出这三个字时,就这么回答他。)
那么我们是不是就要因为文字的局限性,文字的苍白无力,而对这个世界感到绝望和悲哀呢?从而保持沉默?
没有必要,因为沉默更加模糊、装逼和不可测。它只能增加人心里浓重的雾霾。
只要你做到一件简单的事情就好,看到穿棉布长裙、帆布鞋的姑娘,如果心里突然升出“绿茶婊”三个字,就马上划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不是感叹号!看到长相秀气,打扮妖娆的帅哥时,如果心里突然升出“基友”两个字,就马上划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不是感叹号!看到微博上患者打医生的新闻时,如果心里突然升出“打得好”三个字,就马上划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不是感叹号!看到有人夸你人品好,有才,漂亮时,就马上划一个大大的问号,而不是感叹号!
看到有人骂你傻逼,取消关注,拉黑名单,到处说你是奇葩,是人渣时,就需要你认真的闭门反思,保持沉默一个月,关闭所有社交媒体,每天三省吾身了。这叫宽以待人,严于律己!
苦口婆心唠叨半天,只是想给各位朋友提个醒,我们没办法在现实生活中天天见面,一起吃喝拉撒,只能通过QQ、微博、微信看看彼此的日记,说说和段子,可是因为文字的局限性,不要轻易相信你眼睛看到的“喜怒哀乐”和“成功落魄”。文字有时真的只是一种幻觉,如果我们不能保持清醒,就会被它愚弄,欺骗,走入可笑、可悲的困局。
一切字词句,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同理,这篇文章,你也可以不信。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