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邮筒--Fantasy and Reality: Japan Postal》
2008年,位于日本东京最为繁华的地区之一六本木现代建筑群林(Roppongi Hills)当中,赫然建起一座大红色的邮筒。这就是名贯日本全国的巨型邮筒建筑物”六本木ポスト”。本邮筒高20.5米,直径24.3米,为大红色装饰的巨大圆筒,简直是无比喜庆,耀眼到光芒四射。日本普通的邮筒多为长方体,色彩为大红,显眼到令人在五十米之外都能辩别,简直成为指路标。位于六本木的这座巨大邮筒的指路性能明显于普通相比要高出一筹,它甚至已经享誉全日本,很多外国旅客也慕名前来,只为一睹芳容,为原本已经多姿多彩的东京建筑增色不少。
这只邮筒由日本邮政公司所建。日本邮政在小泉在位时提出的“邮政民营政策”下由2006年1月份改组成为民营公司。这间公司由属于日本资本主义社会中少有的国营企业,过渡到民营企业,是日本全民信赖的企业。日本家庭在新年来临之前有向亲友寄送明信片的习俗,有些家庭一户就要寄出一百多张。而近年来因电子化时代脚步加快,许多用户改为寄节省金钱又节省邮寄时间的电子明信片。日本邮政在这时为了宣传企业形象,原本个个谨慎至上的老古董型领导人全都忽然希望能将自己压抑许久的童心借机释放,本意在于宣传日本邮政,以起到提高业务之效,没想到,却使之一跃成为跻身日本前列的观光景点。日本邮政打算近期将之申请为最巨型邮筒的吉尼斯记录。
此邮筒不仅仅是“只可远观”而已,实际上它在每年的12月15日到25日之间可以投函,接受邮寄业务。试想着,在一张小小明信片写上自己的新年祝词,抛进这个巨型邮筒,这祝福便将抵达自己的至亲至友之处,是否像一个巨型的梦幻呢?
这别居一格的建筑所达成的风趣式美感,有时倒也真令人不禁觉得匪夷所思。然而事有原由,一个民族的建筑物由此民族的质感所生,对美学品味的不懈追求,对民族质感的坚持推崇,使得这个民族的建筑融合于一整个浓厚的民族特色中。日本也正是如此,和式建筑也许拥有上百历史仍然在今日充满耀眼风情,如此传统的一个国家,在风土文化的发扬上却又别树一格。众所周知,日本的漫画风靡全球,在日本街头,漫画书店林立,而阅读漫画的人更加投入,势必显出一副废寝忘食的精神才够淋漓尽致,才够爽快满足。在东京涉谷、原宿,新宿,秋叶原街头,四处可见打扮成COSPLAY的美少女,打着丝质小伞,穿着一身黑白女仆装或是公主装,人们对漫画的追求是如此热烈,丝毫无所遮掩。全民像活在一部动漫中,一个梦想里,并以此为傲,这血液中又怎能够不带一丝疯狂呢?正是这种对漫画的热衷精神,并且日本人愿把这种童心发挥到淋漓尽致,才使得日本建筑都够如此融汇贯通,在严谨中不失一点俏皮。
果然,日本人对这座"邮筒"建筑显然是钟爱有加,平日不苟言笑的“六本木经济新闻”都对此大肆报道,名艺人“上户彩”也在此留下树型彩绘。面对邮政局"请在12月25日之前投明星片"的号召,全民更是随即响应,往年用手机邮送电子卡片,顶着一颗"凤梨头"的暴走青年也端端正正地手写明信片小心翼翼地把它投进这只邮筒中,正是这巨大的幽默感使得邮送过年明信片如此传统且锁碎的事都带上一笔巧妙的色彩,全民为此神魂颠倒。
所以仔细一想,在城市丛林,如此的光怪陆离也许反倒巧妙生姿。平时压抑含蓄,必要的时候却能够把玩兴挥洒得如此自如,完全无所顾忌,着实令人不得不佩服。
疯狂到底,已不能自已。
完
黄绪平
已发表于2009年第7期《Surface》杂志
注:刊行杂志中的原图为原创图片,因换电脑找不到原片,本日志中照片来源为网络。
![]() |
这只邮筒由日本邮政公司所建。日本邮政在小泉在位时提出的“邮政民营政策”下由2006年1月份改组成为民营公司。这间公司由属于日本资本主义社会中少有的国营企业,过渡到民营企业,是日本全民信赖的企业。日本家庭在新年来临之前有向亲友寄送明信片的习俗,有些家庭一户就要寄出一百多张。而近年来因电子化时代脚步加快,许多用户改为寄节省金钱又节省邮寄时间的电子明信片。日本邮政在这时为了宣传企业形象,原本个个谨慎至上的老古董型领导人全都忽然希望能将自己压抑许久的童心借机释放,本意在于宣传日本邮政,以起到提高业务之效,没想到,却使之一跃成为跻身日本前列的观光景点。日本邮政打算近期将之申请为最巨型邮筒的吉尼斯记录。
此邮筒不仅仅是“只可远观”而已,实际上它在每年的12月15日到25日之间可以投函,接受邮寄业务。试想着,在一张小小明信片写上自己的新年祝词,抛进这个巨型邮筒,这祝福便将抵达自己的至亲至友之处,是否像一个巨型的梦幻呢?
![]() |
这别居一格的建筑所达成的风趣式美感,有时倒也真令人不禁觉得匪夷所思。然而事有原由,一个民族的建筑物由此民族的质感所生,对美学品味的不懈追求,对民族质感的坚持推崇,使得这个民族的建筑融合于一整个浓厚的民族特色中。日本也正是如此,和式建筑也许拥有上百历史仍然在今日充满耀眼风情,如此传统的一个国家,在风土文化的发扬上却又别树一格。众所周知,日本的漫画风靡全球,在日本街头,漫画书店林立,而阅读漫画的人更加投入,势必显出一副废寝忘食的精神才够淋漓尽致,才够爽快满足。在东京涉谷、原宿,新宿,秋叶原街头,四处可见打扮成COSPLAY的美少女,打着丝质小伞,穿着一身黑白女仆装或是公主装,人们对漫画的追求是如此热烈,丝毫无所遮掩。全民像活在一部动漫中,一个梦想里,并以此为傲,这血液中又怎能够不带一丝疯狂呢?正是这种对漫画的热衷精神,并且日本人愿把这种童心发挥到淋漓尽致,才使得日本建筑都够如此融汇贯通,在严谨中不失一点俏皮。
![]() |
果然,日本人对这座"邮筒"建筑显然是钟爱有加,平日不苟言笑的“六本木经济新闻”都对此大肆报道,名艺人“上户彩”也在此留下树型彩绘。面对邮政局"请在12月25日之前投明星片"的号召,全民更是随即响应,往年用手机邮送电子卡片,顶着一颗"凤梨头"的暴走青年也端端正正地手写明信片小心翼翼地把它投进这只邮筒中,正是这巨大的幽默感使得邮送过年明信片如此传统且锁碎的事都带上一笔巧妙的色彩,全民为此神魂颠倒。
所以仔细一想,在城市丛林,如此的光怪陆离也许反倒巧妙生姿。平时压抑含蓄,必要的时候却能够把玩兴挥洒得如此自如,完全无所顾忌,着实令人不得不佩服。
疯狂到底,已不能自已。
完
黄绪平
已发表于2009年第7期《Surface》杂志
注:刊行杂志中的原图为原创图片,因换电脑找不到原片,本日志中照片来源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