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
昨晚11点过后拿起来读的, 一口气读完,流了好多眼泪,最后只得倒了一杯酒定了定心,悠悠睡去
早上醒来心底里觉得凉飕飕, 虽是春天就来了的节奏里今天出门却觉得天气格外寒冷
余华完全是投入身心的写作,仿佛是作者本人亲身体验过一样,用福贵的视角在活着,眼睛里的细节多过对话,心里头的苦闷多过感慨,每一件喜乐悲情事,都带着一个大特写镜头来刻画,言语平静简单,平白直叙,而力道却像木槌的敲打,一下子把读者的情绪代入式凹陷了下去
他写送走凤霞2个月后深夜凤霞又回家的那段:
凤霞的头发和衣服都被露水沾湿了, 我们把她拉到床上坐下,她一只手扯住我的袖管,一只手拉住家珍的衣服,身体一抖一抖哭得都哽住了。 家珍想去拿条毛巾给她擦擦头发,她拉住家珍的衣服就是不肯松开,家珍只得用手去替她擦头发。....
凤霞不肯松手以致家珍不能去拿毛巾,只得用手替她擦头发,这个细节入目三分,孩子的无助,无声的乞求父母不要送走她,也深知家庭的贫困,体谅父母决定的无奈,不知道自己跑回来是不是会给父母添累添恼, 但这一切的辛苦又岂是做父母的不能够明白?父母的不忍惭愧,孩子的委屈懂事,这无声的一手一个抓住父母的细节,对12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过巨大漫长的心理历程, 任是铁尺男儿读来都会低下头,流下眼泪来
凤霞头发干了以后, 家珍替她脱了衣服,让她和有庆睡一头。凤霞躺下后,睁眼看着睡着的有庆好一会,偷偷笑了一下,才把眼睛闭上。有庆翻了个身,把手搁在凤霞嘴上,像是打他姐姐巴掌似的。凤霞睡着后像只小猫,又乖又安静,一动不动。
刚才前一段写凤霞哭得身体都哽住了, 现在写凤霞看了熟睡中的弟弟好一会,偷偷笑了一下,这一个细节简直如同催泪弹,用一笔就勾勒的了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姐弟的深情,在黑暗中这一偷偷笑一下反而让凤霞的遭遇更让人心酸不已
到后来有庆跑步得奖,有庆不仅懂事,比福贵这个败家子更要体谅父母的不易,怕跑步损坏鞋子给母亲添累总是提着鞋赤脚来回,有庆在画面里出现是那样充满生命力和希望,他总是跑步,匆匆扒饭,跑步,割草喂羊,好像看到孩子那样,日子也开始有明亮起来了,让读者的情绪也稍微不那么湿哒哒的阴沉,好像开始苦尽甘来,阴霾就快过去,阳光终于露出来了的兴奋和期待,而这种希望和期待却突然急转直下,继而被狠狠的粉碎了一地,刚刚萌芽的明亮有庆就早夭了
这一段有很多灰暗的哭诉,却开始已经变得软弱无力了,有这样的打击太大,让读者都提不起精神来了,感觉好像读再多痛苦的文字,或者再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都不算什么了,整个心理一片麻木,原来人最可悲的不是穷,或者没饭吃要送走女儿,最可悲的是无希望,心死
有庆死了以后, 我读起来总是提不上心了, 这家人还能过得再惨点吗?就算再惨一点都不能够怪了,连家珍奄奄一息要随着有庆去了都默默接受下来了, 可突然家珍就莫名好了起来,家珍好了以后凤霞相亲结婚又过上了开心的日子,这一暗一明居然又有了活的生机,日子貌似又要缓缓蓬勃起来,这一段的文字是难得的温馨,难得的平静,好像父母们从来没有这样依赖过凤霞,仿佛她活着是全部人的中心,是大家的信仰一样,可就是这样,居然安排凤霞又死了
总是这样一点点好起来,碎片捡起来,艰难的弥合一点点伤口,又一下子全部都打没了
为什么这么惨?为什么有这么多苦难,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受苦难,接受命运,从来不问问为什么?
早上醒来心底里觉得凉飕飕, 虽是春天就来了的节奏里今天出门却觉得天气格外寒冷
余华完全是投入身心的写作,仿佛是作者本人亲身体验过一样,用福贵的视角在活着,眼睛里的细节多过对话,心里头的苦闷多过感慨,每一件喜乐悲情事,都带着一个大特写镜头来刻画,言语平静简单,平白直叙,而力道却像木槌的敲打,一下子把读者的情绪代入式凹陷了下去
他写送走凤霞2个月后深夜凤霞又回家的那段:
凤霞的头发和衣服都被露水沾湿了, 我们把她拉到床上坐下,她一只手扯住我的袖管,一只手拉住家珍的衣服,身体一抖一抖哭得都哽住了。 家珍想去拿条毛巾给她擦擦头发,她拉住家珍的衣服就是不肯松开,家珍只得用手去替她擦头发。....
凤霞不肯松手以致家珍不能去拿毛巾,只得用手替她擦头发,这个细节入目三分,孩子的无助,无声的乞求父母不要送走她,也深知家庭的贫困,体谅父母决定的无奈,不知道自己跑回来是不是会给父母添累添恼, 但这一切的辛苦又岂是做父母的不能够明白?父母的不忍惭愧,孩子的委屈懂事,这无声的一手一个抓住父母的细节,对12岁的孩子来说实在是太过巨大漫长的心理历程, 任是铁尺男儿读来都会低下头,流下眼泪来
凤霞头发干了以后, 家珍替她脱了衣服,让她和有庆睡一头。凤霞躺下后,睁眼看着睡着的有庆好一会,偷偷笑了一下,才把眼睛闭上。有庆翻了个身,把手搁在凤霞嘴上,像是打他姐姐巴掌似的。凤霞睡着后像只小猫,又乖又安静,一动不动。
刚才前一段写凤霞哭得身体都哽住了, 现在写凤霞看了熟睡中的弟弟好一会,偷偷笑了一下,这一个细节简直如同催泪弹,用一笔就勾勒的了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姐弟的深情,在黑暗中这一偷偷笑一下反而让凤霞的遭遇更让人心酸不已
到后来有庆跑步得奖,有庆不仅懂事,比福贵这个败家子更要体谅父母的不易,怕跑步损坏鞋子给母亲添累总是提着鞋赤脚来回,有庆在画面里出现是那样充满生命力和希望,他总是跑步,匆匆扒饭,跑步,割草喂羊,好像看到孩子那样,日子也开始有明亮起来了,让读者的情绪也稍微不那么湿哒哒的阴沉,好像开始苦尽甘来,阴霾就快过去,阳光终于露出来了的兴奋和期待,而这种希望和期待却突然急转直下,继而被狠狠的粉碎了一地,刚刚萌芽的明亮有庆就早夭了
这一段有很多灰暗的哭诉,却开始已经变得软弱无力了,有这样的打击太大,让读者都提不起精神来了,感觉好像读再多痛苦的文字,或者再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都不算什么了,整个心理一片麻木,原来人最可悲的不是穷,或者没饭吃要送走女儿,最可悲的是无希望,心死
有庆死了以后, 我读起来总是提不上心了, 这家人还能过得再惨点吗?就算再惨一点都不能够怪了,连家珍奄奄一息要随着有庆去了都默默接受下来了, 可突然家珍就莫名好了起来,家珍好了以后凤霞相亲结婚又过上了开心的日子,这一暗一明居然又有了活的生机,日子貌似又要缓缓蓬勃起来,这一段的文字是难得的温馨,难得的平静,好像父母们从来没有这样依赖过凤霞,仿佛她活着是全部人的中心,是大家的信仰一样,可就是这样,居然安排凤霞又死了
总是这样一点点好起来,碎片捡起来,艰难的弥合一点点伤口,又一下子全部都打没了
为什么这么惨?为什么有这么多苦难,
为什么我们总是忍受苦难,接受命运,从来不问问为什么?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