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列车]:“反乌托邦”的乌托邦
![]() |
[以下剧透,慎入]
即便没有一点文学常识的人,也能看出《雪国列车》中的象征意义。末日之后的地球,侥幸存活下来的人们住在一列由“永动机”引擎驱动的火车上。当然,火车上的座位并不是平等的,这是一切矛盾的根源。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列车,软卧、硬卧、坐票、站票……不同价格的座位,显示了乘客的身份,每个乘客的行为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每个乘客的身份都是由自己所坐的座位决定的,系统才能得以平衡,“永动机”才能永远运转下去。《雪国列车》中的这些设置无疑就是现实生活中阶级与社会的隐喻。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人想过,这种设置是否是公正的?同样的一列火车上,为什么住在车尾的下层阶级,每天只能生活在肮脏的环境里,吃着由蟑螂制成的蛋白块,而住在车头的上层阶级,每天却在鸟花香中,品尝牛排寿司?
或许是因为最近几年,经济危机引发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导致了关于阶级矛盾与冲突的电影也层出不穷,《极乐空间》、《逆世界》均是这种类型的电影。当然,阶级差别造成的戏剧冲突一直是电影永远的动力源泉,因此也是电影永恒的主题之一。然而,《极乐空间》这些电影不像之前的电影那样,仅仅将阶级差别作为故事的背景,或者,故事潜在的叙事动力,而是以一种明显的视觉象征的形式展现出来:《极乐空间》中穷人生活在资源枯竭满目疮痍的地球,而富人生活在建造于地球上方宛若天堂的空间站中,《逆世界》的设置也是如此,上等人生活在“上界”,下等人生活在“下界”,上界光鲜亮丽,下界黑暗阴冷。这两部电影中,阶级差别如同天堂地狱般一目了然。这样的设置,其灵感来源可以追溯至1927年德国导演弗里兹•朗的那部《大都会》。《雪国列车》的设置与此类似,只是将阶级差别由“上下”转向了“前后”,住在列车前面的是上层阶级,住在列车后面的是下层阶级。由此,更加说明了阶级产生的根源,如果说阶级差别是一台“永动机”的话,那么这台“永动机”是由上层阶级制造的,并由他们驾驶指挥着“雪国列车”这套阶级差别的体系,永远飞奔下去。
关于阶级的论述,估计没有超过马克思他老人家:“阶级一旦形成,那么出于各个阶级的人想打破阶级的鸿沟壁垒几乎不可能”。这就是所谓的阶级固化与阶级的再生产,说白了就是:上层阶级永远希望自己的孩子属于上层阶级,下层阶级尽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永远属于下层阶级,但是,由于这个“阶级差别系统”的“引擎”是被上层阶级掌握的,资源也是由他们控制与分配的,所以下层阶级尽管不想,但也没办法,“雪国列车”就这样在上层阶级制造的“永动机”下按既定的轨道奔驰。
除了使用武力,上层阶级为了维持这套系统,还通过教育来强化这种意识形态。蒂尔达扮演的部长一直在对下层阶级灌输一种思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自己的行为要符合自身的位置。鞋的位置在脚上,而帽子的位置在头上。这种心灵鸡汤式的言语无疑是奴化思想的伪装。而在另一边,上层阶级的小孩也在被灌输一种思想,那就是对“雪国列车”的发明者威尔福德感恩戴德,以一种绝对的忠心来报答他的恩赐。尽管形式不一样,但是两种教育都是为了维护“雪国列车”的秩序,使人们对这种体制不存二心,没有质疑。具有反讽意味的是,连整个列车的暴动都是上层阶级策划的,除了直接的、间接地做上层阶级的奴隶,下层阶级还有什么呢?最终,便形成了阶级的再生产,上层阶级永远是上层阶级,下层阶级世世代代都是下层阶级。
老马的那句话听起来有点绝望,其实,他的真正意图是在为阶级斗争指明一条道路,那就是要想打破阶级的壁垒,只有一种方法:革命。而关于革命的论述,可能没有超过老毛的:“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所以,居于车尾下层阶级的领袖柯蒂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引发了冲向车头的暴动。柯蒂斯举起斧头奔向车头的情景,让我想起了中国五六十年代流行的革命题材电影,就差一句“杀土豪、分田地”的革命口号,只不过奉俊昊的慢镜头弱化了暴动的力度,迎合了“好莱坞化”的视觉节奏。此外,最大的不同来自柯蒂斯冲向车头与威尔福德的对决,威尔福德想让他做引擎的指挥者,柯蒂斯有点犹豫了,这点犹豫成了全片的点睛之笔,说明柯蒂斯心动了,英雄也摆脱不了自己的欲望。这也是和五六十年代革命题材电影最大的不同,在那些电影中,革命者二话不说,手起刀落,转身便坐到了列车的指挥室里,掌握了“永动机”的引擎。
可是,没有一丝英雄情结的奉俊昊怎么会把阶级矛盾这么棘手的问题让只会惩恶扬善的“美国队长”来处理呢?所以,真正的觉醒者不是“美国队长”柯蒂斯,而是“韩国大叔”南宫民秀,他知道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阶级都是由人构成的,人性只要不是完美的,哪个阶级统治哪个阶级只是时间问题,最终革命与暴力将会成为阶级系统的“永动机”。所以,他想炸毁这列“雪国列车”,以便毁灭这种体制。从某种意义上讲,南宫民秀的思想是一种“消灭阶级”的乌托邦,但是,它是通过炸毁这列代表着“反乌托邦”的雪国列车来实现的。
反乌托邦的乌托邦?这本身难道不是一种悖论吗?
因此,影片结尾,奉俊昊让那两个小孩走出了雪国列车,面对着茫茫的白雪,面对着那只身怀叵测的神秘白熊,一切恰如世界之初的蛮荒。
看似光明的结尾其实暗藏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