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列车》观影感 ——冰雪世界的生死逃逸
看到这部影片的结尾部分,心中的紧张情绪才得以舒缓,悲情压抑的基调贯穿全剧,而尤娜和杰米的重生及北极熊的出现又给观众带来了新的希望。
尽管褒贬不一,但用心看就会发现,曲折的剧情,险象迭生,始终引领你去猜测后面到底会发生什么,人生就像一辆疾驰的列车,出生入死,由繁华走向衰弱,遥遥无期,人人都在寻找牵动命运的引擎,渴望逃离久违的困境抑或可怕的灾难,又似乎没有人能预见未来或知晓最后的结局。
拥挤破旧的末节车厢里,人们脸上写满了苦难和麻木,17年囚笼般的劳役生活,他们一直备受欺骗和掌控,不得不忍受日复一日的饥饿和亲人离去的煎熬,也必须承受永无止境的迷途所带来的巨大伤痛。一名反抗者不幸被抓捕了,他的右支胳膊被迫赤裸地伸向冰天雪地的窗外,头顶着一支皮鞋作为违反列车秩序的惩罚。带老花镜的Mason是列车的二把手,自视为除了威尔福德之外至高无上的“帽子”,实则全身充满了可笑与滑稽,她试图用三分钟的口头演讲,让这末节车厢的人们接受严酷的教训——鞋子只能穿在脚上,反抗者终将失去一切。让他们铭记阶级统治永远是帽子的专利。她仅是规则的执行者,毕恭毕敬的参与着人权的各项剥夺和残酷的杀戮,以维护自身权利,殊不知,一场预谋已久的革命正在焦灼不安的等待导火索将之引燃。
而藏于母亲怀里的杰米被意外发现的这段环节正是这根导火索,将剧情推至更令人惊心动魄的情节中,为寻找杰米,反抗者们冲破了大门,他们要发泄所有的不满,去挣脱一切束缚,寻找能出现命运转机的最终那扇门。于是,暴乱和厮杀笼罩在昏暗的车厢里,有人不断前进,有人在片刻终止了步伐,肆掠与伤害总无情,没有浓烈战火和硝烟的味道,却足以令人窒息。
生与死本是沉重的话题,当我发现人们在痛苦地咀嚼难以下咽的黑蛋白块,目睹冻结成冰的手臂被铁锤一碰即碎,看见一条大活鱼被无情刺穿肚膛流下淋淋鲜血以及看着不幸者们死去时的错愕面容时,内心总会冲动的战栗,然而,高速转动的车轮不会理会这些,它仅在翻越高山峻峦,驶往神秘之地,列车的坚硬铁壳和玻璃窗亦将内外分开成截然不同的世界,车内有歇斯底里的动荡和争吵伴随着机器的轰鸣,窗外却是恒久宁静的银白雪国。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反抗者和正在执行命令的士兵们在此时无不放下手里的武器,热烈地欢呼:“Happy New Yaer!”这也许是一年之中最放松的时刻了,因为旧的日历将被换新,他们期盼的新格局将取得进展,或许离美好的生活又更近一步了呢。也终于意识到片头为何将这辆列车描述为有17年的运行历史了,这如同尤娜的生命,从在火车里诞生到现在,恰好经历了18年,完成了一次人生周期,上帝没有给她任何愉快的童年记忆,却让她拥有透视的超能力,得以在日后的重重危机中作出敏锐的判断。上帝总是公平的,它不会直接给你想要的,却喜欢以另一种方式让你间接获得,尤有哲学的深意。
影片中最扑朔迷离的情节是神秘人物设置的弹壳里的词条一步步暗示柯蒂斯去开启前面的大门,他们顺利通过了供水车间,生态园林,海底世界,豪华餐厅及娱乐场所,光明看似近在咫尺,然而在小学生的启蒙课堂上,并没有发现杰米,突如其来的子弹扰乱了原本欢快的气氛,又是一次命运严酷的捉弄指向了这群天真无辜的孩童,孩提时代的他们被灌输个人主义崇拜的思想,以为威尔福德是天使,是神一样的存在,被约束了对于自由世界的向往。一个人(人名记不清了额)的出现令情节高潮迭起,他是残暴杀人机器的化身,拥有不死之身,柯蒂斯与他的殊死搏斗,展现了两种极端形态之下的激战,人性早已被勾勒得面目全非,而那片晶莹的雪花透过子弹洞的玻璃窗,轻盈的落入南宫民秀眼前的画面令我沉重的心情即刻温润起来。
当柯蒂斯到达末节车厢时,威尔福德终于露面,外表的冷静与成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他制造了永动机,可以让引擎永不停熄,也无疑是这列火车规则的制定者,他用权利的巨爪轻易地扼住每个被统治者的喉咙,希望永远征服下去。他试图劝说柯蒂斯成为他的接班人,让一切秩序继续遵循它应有的存在方式,而柯蒂斯,这位曾饱受压迫终于从末节车厢逃离的幸存者,这场革命运动的引领者,在这场离奇悬乎的真相面前,冒险救下了杰米,首节车厢最后以一场爆炸而终结,引擎被毁灭,结局将生还的希望留给了女孩尤娜和小男生杰米,他们哭泣着从列车的残骸中跑出,第一次亲临眼前的雪景••••••
每节车厢似乎预示着一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都体验着不同的生活际遇,习惯了安逸的人们无法体会苦难者的不幸,而最底层的人们却渴望平等,拼命抵抗非人性的阶级统治,但无论命运以何种方式呈现,这里的人们都被真实的引擎所主宰。仍清楚的记得剧中两次出现过的台词:“用自己的双手抱住自己的爱人是幸福的。”足够经典,它很好诠释了自由和快乐的本源,幸福是什么?就是在任何环境面前,你的身边总有一个愿意与你共同承担,分享一切的人。。
尽管褒贬不一,但用心看就会发现,曲折的剧情,险象迭生,始终引领你去猜测后面到底会发生什么,人生就像一辆疾驰的列车,出生入死,由繁华走向衰弱,遥遥无期,人人都在寻找牵动命运的引擎,渴望逃离久违的困境抑或可怕的灾难,又似乎没有人能预见未来或知晓最后的结局。
拥挤破旧的末节车厢里,人们脸上写满了苦难和麻木,17年囚笼般的劳役生活,他们一直备受欺骗和掌控,不得不忍受日复一日的饥饿和亲人离去的煎熬,也必须承受永无止境的迷途所带来的巨大伤痛。一名反抗者不幸被抓捕了,他的右支胳膊被迫赤裸地伸向冰天雪地的窗外,头顶着一支皮鞋作为违反列车秩序的惩罚。带老花镜的Mason是列车的二把手,自视为除了威尔福德之外至高无上的“帽子”,实则全身充满了可笑与滑稽,她试图用三分钟的口头演讲,让这末节车厢的人们接受严酷的教训——鞋子只能穿在脚上,反抗者终将失去一切。让他们铭记阶级统治永远是帽子的专利。她仅是规则的执行者,毕恭毕敬的参与着人权的各项剥夺和残酷的杀戮,以维护自身权利,殊不知,一场预谋已久的革命正在焦灼不安的等待导火索将之引燃。
而藏于母亲怀里的杰米被意外发现的这段环节正是这根导火索,将剧情推至更令人惊心动魄的情节中,为寻找杰米,反抗者们冲破了大门,他们要发泄所有的不满,去挣脱一切束缚,寻找能出现命运转机的最终那扇门。于是,暴乱和厮杀笼罩在昏暗的车厢里,有人不断前进,有人在片刻终止了步伐,肆掠与伤害总无情,没有浓烈战火和硝烟的味道,却足以令人窒息。
生与死本是沉重的话题,当我发现人们在痛苦地咀嚼难以下咽的黑蛋白块,目睹冻结成冰的手臂被铁锤一碰即碎,看见一条大活鱼被无情刺穿肚膛流下淋淋鲜血以及看着不幸者们死去时的错愕面容时,内心总会冲动的战栗,然而,高速转动的车轮不会理会这些,它仅在翻越高山峻峦,驶往神秘之地,列车的坚硬铁壳和玻璃窗亦将内外分开成截然不同的世界,车内有歇斯底里的动荡和争吵伴随着机器的轰鸣,窗外却是恒久宁静的银白雪国。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反抗者和正在执行命令的士兵们在此时无不放下手里的武器,热烈地欢呼:“Happy New Yaer!”这也许是一年之中最放松的时刻了,因为旧的日历将被换新,他们期盼的新格局将取得进展,或许离美好的生活又更近一步了呢。也终于意识到片头为何将这辆列车描述为有17年的运行历史了,这如同尤娜的生命,从在火车里诞生到现在,恰好经历了18年,完成了一次人生周期,上帝没有给她任何愉快的童年记忆,却让她拥有透视的超能力,得以在日后的重重危机中作出敏锐的判断。上帝总是公平的,它不会直接给你想要的,却喜欢以另一种方式让你间接获得,尤有哲学的深意。
影片中最扑朔迷离的情节是神秘人物设置的弹壳里的词条一步步暗示柯蒂斯去开启前面的大门,他们顺利通过了供水车间,生态园林,海底世界,豪华餐厅及娱乐场所,光明看似近在咫尺,然而在小学生的启蒙课堂上,并没有发现杰米,突如其来的子弹扰乱了原本欢快的气氛,又是一次命运严酷的捉弄指向了这群天真无辜的孩童,孩提时代的他们被灌输个人主义崇拜的思想,以为威尔福德是天使,是神一样的存在,被约束了对于自由世界的向往。一个人(人名记不清了额)的出现令情节高潮迭起,他是残暴杀人机器的化身,拥有不死之身,柯蒂斯与他的殊死搏斗,展现了两种极端形态之下的激战,人性早已被勾勒得面目全非,而那片晶莹的雪花透过子弹洞的玻璃窗,轻盈的落入南宫民秀眼前的画面令我沉重的心情即刻温润起来。
当柯蒂斯到达末节车厢时,威尔福德终于露面,外表的冷静与成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他制造了永动机,可以让引擎永不停熄,也无疑是这列火车规则的制定者,他用权利的巨爪轻易地扼住每个被统治者的喉咙,希望永远征服下去。他试图劝说柯蒂斯成为他的接班人,让一切秩序继续遵循它应有的存在方式,而柯蒂斯,这位曾饱受压迫终于从末节车厢逃离的幸存者,这场革命运动的引领者,在这场离奇悬乎的真相面前,冒险救下了杰米,首节车厢最后以一场爆炸而终结,引擎被毁灭,结局将生还的希望留给了女孩尤娜和小男生杰米,他们哭泣着从列车的残骸中跑出,第一次亲临眼前的雪景••••••
每节车厢似乎预示着一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人都体验着不同的生活际遇,习惯了安逸的人们无法体会苦难者的不幸,而最底层的人们却渴望平等,拼命抵抗非人性的阶级统治,但无论命运以何种方式呈现,这里的人们都被真实的引擎所主宰。仍清楚的记得剧中两次出现过的台词:“用自己的双手抱住自己的爱人是幸福的。”足够经典,它很好诠释了自由和快乐的本源,幸福是什么?就是在任何环境面前,你的身边总有一个愿意与你共同承担,分享一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