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录.新农人故事】80后大学生在老南瓜里淘金
![]() |
大学生回老家卖南瓜酱
在江西省高安市陂头村,有个叫卢文强的人,方圆几十公里大家都知道,他就是那个为了南瓜而丢了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南瓜酱是用晒干的南瓜片为原料,和糯米糊一起熬制,再加入辣椒等配料。冷却后分片晒干,南瓜酱是江西高安市田南镇的一种土小吃,在当地家家都会做,人人都吃过,但多少年来谁都没卖过。可卢文强只用了三年时间,靠5万元钱起家,把南瓜酱做成了年销售额300多万元的大买卖,成了当地知名的休闲食品。
2005年,卢文强考上了天津师范大学,走进了梦想中的大都市。每次寒暑假返校,同学们都会带自己家乡的特产和大家分享。卢文强根本拿不出钱买特产。有一次,他到村民家串门,又吃到了小时候经常吃的南瓜酱。在卢文强心里,辣乎乎的南瓜酱就是一种美味。卢文强特地让母亲做了一些这样的南瓜酱带到了学校,同学们吃起来都说好吃,都抢着吃,这让卢文强动了要靠南瓜酱创业的念头。
2009年,卢文强大学毕业,老师给他推荐了市里一份动漫设计的工作。可这时卢文强做出了一个决定,2009年8月,卢文强回到家乡要做南瓜酱创业。在当地,南瓜酱都是上了岁数的老人做的。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竟然要做南瓜酱,卢文强的举动遭到家人的反对。卢文强坚持自己的想法,靠这股子拗劲,一个动漫专业的大学生改写了南瓜酱的历史,把南瓜酱做成了商品,销售额突破300多万元。
味道好 没人买
卢文强觉得既然要做南瓜酱创业,就必须找到最好的味道,并且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为了找到最佳的调料配比,卢文强想了一个办法。2009年9月,他买了上万块钱的食用盐、辣椒、南瓜干。他到处打听谁家的南瓜酱好吃,打听到哪家,盐和辣椒就免费送到哪家。卢文强会根据农户每次剩下的南瓜干和配料的重量,来推断出这一锅具体使用了多少量。卢文强通过送盐送辣椒,找到了一套做南瓜酱的最佳配料方案。2009年9月,他跟朋友借了5万元钱,建了自己的小厂房,收购了一千多斤南瓜,正式开始动手制作南瓜酱。他觉得自己的南瓜酱是田南镇的土特产,推销到高安市的土特产专卖店肯定有市场,为此他还特地把南瓜酱做成了礼盒装。然而卢文强接连去了十几家土特产店,不管怎么夸他的南瓜酱,人家都不为所动,最后只说服了一家,但对方只勉强要了10盒。过了19天,卢文强迫不及待地到这家店打探情况,可只卖了两盒56元。卢文强卖南瓜酱的事成了大笑话,传遍了整个田南镇。
找人脉 摸清市场门道
卢文强发现,卖不动是因为南瓜酱从来没有当成商品卖过,没有知名度。2010年3月,卢文强打听到了一个叫何建新的人,他做了十几年的土特产代理商,在整个高安市就有100多家土特产专卖店的销售渠道。在朋友的引荐下,卢文强找到了何建新,提出了一个自认为让何建新无法拒绝的条件。但让卢文强没想到的是,自己咬着牙提出的优厚条件,何建新却不为所动。他跟卢文强说两天后再回话。
就在那两天,何建新特地到田南镇非常仔细地跑了一圈。何建新亲眼看到,虽然南瓜酱没有上市,但来田南镇的亲戚朋友,回家时总要在老乡家里买一些带回去,这就是市场的基础。何建新何打消了对南瓜酱市场的顾虑,卢文强以成本价一次性给了何建新1万元的货。
卢文强的南瓜酱不仅借着老何的渠道卖到了当地100多家土特产店,还卖进了当地的超市。南瓜酱口感偏辣,适合高安市民的口味。2010年,他的销售额达到了100多万元。当年,卢文强顺势投资了20多万元,在高安市建了一个占地10亩的南瓜酱加工厂。
解决货源短缺 胜过饥渴营销
2011年5月,很多经销商催着跟卢文强要货,他却怎么也不愿意多卖给人家。
原来卢文强到市场上转了一圈,他发现各个销售点都明显缺货。在往年,下半年才是销售旺季,他算了一下,当时仓库里只剩下5吨南瓜干,只能保证供2个月的供货量。然而新南瓜要到8月份才能下来,还有一个月的缺口。为了维护住已有的市场,每天都只放一点货出去。卢文强一边用这种方法托住市场,一边到处打听着买南瓜。市场上到处有卖南瓜的,但是卢文强就只找本地的磨盘南瓜。
总是挨家挨户收南瓜也不是长久之计,卢文强听说田南镇有一家蔬菜专业合作社有一块100亩的空地,他就找到这个合作社的负责人卢建武,想要与卢建武一起种当地的大磨盘南瓜,俩人达成协议,专门拿出了那100亩地来种大磨盘南瓜。
到2012年,卢文强的年销售额达到了300多万元。现在他还要继续扩大南瓜种植基地的面积,从根本上解决南瓜短缺的问题。
发现更多新农人的创业故事,关注邻居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