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婴与文明
中国每年到底有多少弃婴呢?按照《中国民政统计年鉴2012》的数据,2010年是16905名,2011年是14249名,看上去并不多,还有减少的趋势。不过,这个数字并不能反应全貌,因为并非所有弃婴都被民政部门收养。
来自北师大的《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则透露,有关部门保守估计,每年大概有10万名儿童被遗弃,其中大部分是残疾儿童或者女童。抚养困难、孩子病残、非婚生子等都可能造成弃婴。
弃婴已经成为城市治理难题。弃婴大军从祖国四面八方蜂拥入已建立弃婴收留的大城市。2014年3月,广州暂停了维持了48天的婴儿安全岛,舆论再次哗然。这些父母弃婴的原因很多:无力抚养或为主因。而大城市因为便利的交通的尚好的经济条件,也不堪重负。
于是,“婴儿安全岛”一度成为众矢之的。这个制度设计,并非中国原创,它的引入本身就伴随着争议。反对者担心,这种机构无疑助长了弃婴行为,政府的救助反而剥夺了弃婴的知情权。然而,当政府面对弃婴行为无动于衷时,却无法遏制愈演愈烈的弃婴风潮。
法律的禁弃抵挡不住弃婴的深层次原因。
追根溯源,弃婴的产生不在安全岛的制度,而在于事前预防。而弃婴行为很多是因为婴儿病残无力抚养,这与大多数中国农村没有较好执行婚前检查及孕检流程有关。其次,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很多地方仍旧根深蒂固,它们的思想需要进一步的开通。其次,要加强青少年性教育,树立健康的交往观,预防非婚生子。其中最重要的是,国家要加大经济福利制度改革,让人们生活有保障……这些才是根治弃婴现象的应有之义。
弃婴放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是蔑视生命的表现,它违背人道主义。试问既然天赋人权,为何有的生命遗弃、扼杀、视而不见?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我们不能责怪父母的无情、它们也很多难言之隐;不因计较暂停婴儿安全岛的城市,因为大批的病残婴儿救护不止是一城一地的责任;不能否认弃婴救护的行为,因为这与法律禁止弃婴并不相违……
一个生命与另外一个生命,只有懂得相互怜悯,才能铸就真正的文明。它需要人类发自内心的敬畏、社会发自内心互助、政府发自内心的关怀。它与城市发展、社会伦理无关。
关注弃婴最应被问到的问题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是否在遵循着生命至上的价值观。
当软弱生命陷于无助之时,怎能如此无情、野蛮,任由它们短暂在人世来了又去。弃婴的命运,折射的当下人类社会的文明程度。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