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作四首
一种声音
仅凭嗅觉,便能知道一种声音是被控制的。
从不完全的租居的楼道,市民广场,银行,
到地下铁的走廊中央。有时在教科书里会
看见它的影子被挤压,变形。它跟着一个
你或更多的你,那陌生人群中。戴红袖套
的值班员。有时它拐一个弯,和巡警擦肩
而过,有时,伸出一只胳膊搭着街上一名
妖娆的少妇。偶尔也像个幽灵,被迫湮没,
或主动消失。壮阔的玻璃幕墙爆破的碎裂
声中也夹杂着它,沼气与雾霾中,城管的
吆喝声中,救护车的哀号声中,间或,也
在早起的升旗仪式里。它经过男女的争吵,
儿童的啼哭,和教导员的训斥。经过宣誓
的白墙或黑墙,医院的绿漆,经过红色和
黄色,经过风暴,轮胎。经过坟墓和车祸
现场,超市,与潮湿。也经过卫视和卫士!
它像一个小偷,有时是一个投机分子,有
时又像个精神病患者,或者医生。它借故
混淆,譬如钟楼的鼓声,它将它向前推或
向后拨,并如无人知晓。乌鸦声和犬吠声,
或其它任何代表不同种类或一切异见之声
甚至是一个人的或一群人的呼吸声,在它
面前都是微弱的,无声的,直到奄奄一息。
这是一种声音,它让你听到,但并无感知。
仅凭嗅觉便知它已被控制,犹如虚幻一种。
2014/1/18
癸巳年岁末,大寒
给E·G
东边,靠阳台的窗户上的铁栏条
将月亮割成不等的三份
那扇窗户因为电视天线
从侧旁挤过而无法闭紧
夜风呼啸着,撞击着
玻璃,在几间屋子里发出哐啷的声响
纸上,笔尖唦唦唦划
隔壁的几只老土狗似已入睡了
你不必再害怕
2014/1/20
距离
给E·G
穿过几条长短不一的隧道,
天空渐蓝,汽车顶窗将郊野的风
拉近脸颊,你柔软的汗毛金光灿灿。
午后,太阳又绕开前院,云影
投向暗褐色礁石,海浪声涂抹
着身体,像裹上一层忧郁的蜜。
有一条幽径远离并通往墓地,
我们从未走过。绿道环布群山,
徒步客曾小心地为他们的同伴凿下印记。
五至十公里外,一处老所城
被朝圣观赏,外地摊贩也在
附近兜售干货和采集日益零星的鱼鲜。
再远一些,两个城市的分界处是一座核电站。
2014/1/24
灰色的
寄孙文波之作《燕子颂》,兼寄友人介词
村庄老建筑残旧的表面,
它们借自己细小的爪子攀附,
只作短暂栖留,旋即又侧身飞离。
土路边脱光阔叶的灌木枯萎得茂盛,
那里,也能偶然藏身。
它们的叫声虽不动听,有时却也像
交响乐。那废弃的光碟制成了稻草人
成为它们的指挥者,在一个躁乱
的集体中,显得不会那么盲目和单纯。
偶尔一次高音节,自是一道厉声的休止符。
当多则三五只同类低矮跃过,
它们的排泄物即如一阵急促的粪雨,
在小径、院墙和晾衣架上无规律的散布,
碰巧,也会落在哑巴蓬乱的头顶。
那时,他那肥胖的女人便会用力将之掸去。
他们的院子里还隔着很多个小院,
分别圈养着鸡,鸭子,鹅,和它们的幼禽,
地上满是碎粮食,污迹,以及粪杂种种。
哑巴和半老妻子几乎从不理会
这些常年盗吃的老顾客。
一月之中将有某一天,他们
会满足地从村外回到家里,就着节能灯
的微弱之星,烹饪圆长而有韧劲的面线。
2014/3/20
仅凭嗅觉,便能知道一种声音是被控制的。
从不完全的租居的楼道,市民广场,银行,
到地下铁的走廊中央。有时在教科书里会
看见它的影子被挤压,变形。它跟着一个
你或更多的你,那陌生人群中。戴红袖套
的值班员。有时它拐一个弯,和巡警擦肩
而过,有时,伸出一只胳膊搭着街上一名
妖娆的少妇。偶尔也像个幽灵,被迫湮没,
或主动消失。壮阔的玻璃幕墙爆破的碎裂
声中也夹杂着它,沼气与雾霾中,城管的
吆喝声中,救护车的哀号声中,间或,也
在早起的升旗仪式里。它经过男女的争吵,
儿童的啼哭,和教导员的训斥。经过宣誓
的白墙或黑墙,医院的绿漆,经过红色和
黄色,经过风暴,轮胎。经过坟墓和车祸
现场,超市,与潮湿。也经过卫视和卫士!
它像一个小偷,有时是一个投机分子,有
时又像个精神病患者,或者医生。它借故
混淆,譬如钟楼的鼓声,它将它向前推或
向后拨,并如无人知晓。乌鸦声和犬吠声,
或其它任何代表不同种类或一切异见之声
甚至是一个人的或一群人的呼吸声,在它
面前都是微弱的,无声的,直到奄奄一息。
这是一种声音,它让你听到,但并无感知。
仅凭嗅觉便知它已被控制,犹如虚幻一种。
2014/1/18
癸巳年岁末,大寒
给E·G
东边,靠阳台的窗户上的铁栏条
将月亮割成不等的三份
那扇窗户因为电视天线
从侧旁挤过而无法闭紧
夜风呼啸着,撞击着
玻璃,在几间屋子里发出哐啷的声响
纸上,笔尖唦唦唦划
隔壁的几只老土狗似已入睡了
你不必再害怕
2014/1/20
距离
给E·G
穿过几条长短不一的隧道,
天空渐蓝,汽车顶窗将郊野的风
拉近脸颊,你柔软的汗毛金光灿灿。
午后,太阳又绕开前院,云影
投向暗褐色礁石,海浪声涂抹
着身体,像裹上一层忧郁的蜜。
有一条幽径远离并通往墓地,
我们从未走过。绿道环布群山,
徒步客曾小心地为他们的同伴凿下印记。
五至十公里外,一处老所城
被朝圣观赏,外地摊贩也在
附近兜售干货和采集日益零星的鱼鲜。
再远一些,两个城市的分界处是一座核电站。
2014/1/24
灰色的
寄孙文波之作《燕子颂》,兼寄友人介词
村庄老建筑残旧的表面,
它们借自己细小的爪子攀附,
只作短暂栖留,旋即又侧身飞离。
土路边脱光阔叶的灌木枯萎得茂盛,
那里,也能偶然藏身。
它们的叫声虽不动听,有时却也像
交响乐。那废弃的光碟制成了稻草人
成为它们的指挥者,在一个躁乱
的集体中,显得不会那么盲目和单纯。
偶尔一次高音节,自是一道厉声的休止符。
当多则三五只同类低矮跃过,
它们的排泄物即如一阵急促的粪雨,
在小径、院墙和晾衣架上无规律的散布,
碰巧,也会落在哑巴蓬乱的头顶。
那时,他那肥胖的女人便会用力将之掸去。
他们的院子里还隔着很多个小院,
分别圈养着鸡,鸭子,鹅,和它们的幼禽,
地上满是碎粮食,污迹,以及粪杂种种。
哑巴和半老妻子几乎从不理会
这些常年盗吃的老顾客。
一月之中将有某一天,他们
会满足地从村外回到家里,就着节能灯
的微弱之星,烹饪圆长而有韧劲的面线。
2014/3/20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