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
米菲和嘉文,这是故事的男女主角,故事开始于十六七岁的花季雨季,她在那样的年纪偷偷暗恋班上的一个小男生,就像大多数的女生回忆起当时暗恋的男生一样,冲口而出的第一句形容,总是千篇一律的,你常常听到的是什么?我听到的是,他读书很好。她和我说,很多年后,现在姐妹们聚会的时候,大家都对男人们提出了如无理一般浩瀚的要求和期望,可是面对学生时期喜欢的那个人,好像只有这么一句就够了。跟所有若有似无的青春期恋情一样,米菲和嘉文的位子离得很近,就隔了一条走道,米菲的理科很差,嘉文的文理科外加体育外加手工统统都是一流的,米菲说,他读书很好,这是当年米菲喜欢嘉文很重要的理由。
米菲总是缠着嘉文告诉她所有被画上红叉的题目该怎么订正,总是缠着嘉文要回家的作业本,总是缠着嘉文要考理科的时候给她传小纸条。而那个叫嘉文的男生总是很耐心的回答米菲的所有问题,会从图书馆带米菲提到过的书回来给米菲看,会从家里带装着蚕宝宝和桑叶的火柴盒给米菲看,教她怎么养蚕,嘉文也总是会讲很多关于自己家农场的趣事给米菲听,各种水果各种昆虫各种植物,统统都是米菲没有听到过的。而米菲从来没有当面对嘉文说过什么,甚至连日记本里也没有写过一句关于他的话。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很久很久,谁也不愿意告诉。很多年后她这么形容跟我说,那个时候总是很小心翼翼,她很怕捅破这层纸后连偷偷喜欢都不能够了。
那是学农快要结束的某个下午,米菲在河边的小土堆旁边遇见了嘉文,嘉文静静的坐在河边发呆,米菲说她看着那个她默默看了无数遍、无比熟悉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上去,站在他的旁边。空气里是夏天的蝉鸣,河边的杨柳莎莎的浮动,还有几句这样的对话。“学农就要结束了呢,不知道这条河会通向哪里呢,要是能像这条河一样,一直流下去就好了。”
然后嘉文就问她“你想不想去看看?”你想不想去看看,像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邀请,嘉文从一旁推来的他的自行车,让米菲坐在他的后座。很多年后的现在,米菲眯着眼睛跟我回忆说,那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河流,我们沿着河骑了很久很久。米菲说,她后来梦里总是会梦到这条河,听到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轻轻地唱歌。在那个黄昏,在那个回程的路上,米菲对嘉文说“带我去看看那个农场吧。”嘉文说为什么,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米菲说“我想看看你长大的地方,就只是想看看。”嘉文说“那好吧,如果考完试还有机会见面的话,我带你去。”米菲永远都记得那一天嘉文这样答应过她,以至于后来每一次想起,她都觉得那个农场就应该是他们两个会一起去的地方。(看到这,放一首周结巴的简单爱吧)
米菲说,我当年一直觉得,一定会是我们在一起,他会带我去看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但后来,人走散了,地方还在,那里就变成了一个你不敢一个人去的地方。10年之后,米菲独自一个人去了那个嘉文答应过要带她一起去的农场,她在农场上静静坐了很久,那个她每次想起嘉文都会幻想的农场,那个嘉文跟他描述过的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最后还是米菲独自一个人去了那里。
她问我“你知道那种感觉吗,那是我从来不敢孤独的一个人去的地方,是因为我幻想过1000次我去到那里的场景,但每个场景里,他都应该在的。你不要问我,这整整10年米菲和嘉文发生了什么,10年,整整10年。这10年的故事或许一天都讲不完。这里只是一个告别,只是在某一个下午,米菲选择了用一种仪式来斩钉截铁的宣告这二十年故事的落幕。米菲说,每次我想起他,脑子里都会出现一幅画面,就是我们两个会坐在农场,看着一大片风吹过麦浪,就像是一张旧照片,照片即使模糊了、即使泛黄了,但应该是两个人的背影。我问她,为什么最后还是你一个人去了呢。她说我说不清楚,可是如果这件事我一直想做但一直没有做,它就一直在那里,我努力让自己勇敢的去面对了,过程也许很不好受,可它就过去了。我在农场上坐了很久,但在最后我静静坐了十分钟,那十分钟里,我其实很想他,我拼命地想他,我很迷信的认为如果很多年后他也在想我的话,他应该会感应的到我在想他。可是我没有收到任何的电话、短信、甚至只是脑海当中的回应。因为我总是觉得,冥冥当中,如果我在很努力地想一个人,他也一定可以感受得到。米菲说"在农场的最后十分钟里,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离过去的他好近,离现在的他好远。那个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件事已经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当我来到农场,坐上一个下午,只是完成一件我自己想要坐的事情,是去一个我自己想要去可是又不敢去的地方。”我问米菲“那除此之外呢,你有找到什么吗?”米菲说“有,我找到了告别的方法。”我听她这么说,我呆了很久。
米菲一走出那个农场她就哭了,五月的阳光暖暖洒在她身上,可她还是毫无办法落下泪来。走出农场,她去了附近的邮局,他想要几寄一张明信片给嘉文。可是当她到了邮局之后,她才知道,邮局说我们没有明信片这样东西很久了。于是她买了一个普通的牛皮纸的信封,在信封背后写下了一段告别的话,她从来不舍得在给嘉文的邮件里用再见两个字,但她这一次写下了再见。可是写完之后,当她把牛皮纸信封翻过来,准备写下地址的时候,她终于在牛皮纸上写上了自己的地址。第三天的中午,她在办公室收到了那封信。
米菲总是缠着嘉文告诉她所有被画上红叉的题目该怎么订正,总是缠着嘉文要回家的作业本,总是缠着嘉文要考理科的时候给她传小纸条。而那个叫嘉文的男生总是很耐心的回答米菲的所有问题,会从图书馆带米菲提到过的书回来给米菲看,会从家里带装着蚕宝宝和桑叶的火柴盒给米菲看,教她怎么养蚕,嘉文也总是会讲很多关于自己家农场的趣事给米菲听,各种水果各种昆虫各种植物,统统都是米菲没有听到过的。而米菲从来没有当面对嘉文说过什么,甚至连日记本里也没有写过一句关于他的话。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把这个秘密藏在心里很久很久,谁也不愿意告诉。很多年后她这么形容跟我说,那个时候总是很小心翼翼,她很怕捅破这层纸后连偷偷喜欢都不能够了。
那是学农快要结束的某个下午,米菲在河边的小土堆旁边遇见了嘉文,嘉文静静的坐在河边发呆,米菲说她看着那个她默默看了无数遍、无比熟悉的背影,轻轻地走了上去,站在他的旁边。空气里是夏天的蝉鸣,河边的杨柳莎莎的浮动,还有几句这样的对话。“学农就要结束了呢,不知道这条河会通向哪里呢,要是能像这条河一样,一直流下去就好了。”
然后嘉文就问她“你想不想去看看?”你想不想去看看,像是一句再平常不过的邀请,嘉文从一旁推来的他的自行车,让米菲坐在他的后座。很多年后的现在,米菲眯着眼睛跟我回忆说,那是一条很长很长的河流,我们沿着河骑了很久很久。米菲说,她后来梦里总是会梦到这条河,听到风从耳边吹过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轻轻地唱歌。在那个黄昏,在那个回程的路上,米菲对嘉文说“带我去看看那个农场吧。”嘉文说为什么,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米菲说“我想看看你长大的地方,就只是想看看。”嘉文说“那好吧,如果考完试还有机会见面的话,我带你去。”米菲永远都记得那一天嘉文这样答应过她,以至于后来每一次想起,她都觉得那个农场就应该是他们两个会一起去的地方。(看到这,放一首周结巴的简单爱吧)
米菲说,我当年一直觉得,一定会是我们在一起,他会带我去看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但后来,人走散了,地方还在,那里就变成了一个你不敢一个人去的地方。10年之后,米菲独自一个人去了那个嘉文答应过要带她一起去的农场,她在农场上静静坐了很久,那个她每次想起嘉文都会幻想的农场,那个嘉文跟他描述过的他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最后还是米菲独自一个人去了那里。
她问我“你知道那种感觉吗,那是我从来不敢孤独的一个人去的地方,是因为我幻想过1000次我去到那里的场景,但每个场景里,他都应该在的。你不要问我,这整整10年米菲和嘉文发生了什么,10年,整整10年。这10年的故事或许一天都讲不完。这里只是一个告别,只是在某一个下午,米菲选择了用一种仪式来斩钉截铁的宣告这二十年故事的落幕。米菲说,每次我想起他,脑子里都会出现一幅画面,就是我们两个会坐在农场,看着一大片风吹过麦浪,就像是一张旧照片,照片即使模糊了、即使泛黄了,但应该是两个人的背影。我问她,为什么最后还是你一个人去了呢。她说我说不清楚,可是如果这件事我一直想做但一直没有做,它就一直在那里,我努力让自己勇敢的去面对了,过程也许很不好受,可它就过去了。我在农场上坐了很久,但在最后我静静坐了十分钟,那十分钟里,我其实很想他,我拼命地想他,我很迷信的认为如果很多年后他也在想我的话,他应该会感应的到我在想他。可是我没有收到任何的电话、短信、甚至只是脑海当中的回应。因为我总是觉得,冥冥当中,如果我在很努力地想一个人,他也一定可以感受得到。米菲说"在农场的最后十分钟里,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离过去的他好近,离现在的他好远。那个时候我突然觉得这件事已经和他没有任何关系了,当我来到农场,坐上一个下午,只是完成一件我自己想要坐的事情,是去一个我自己想要去可是又不敢去的地方。”我问米菲“那除此之外呢,你有找到什么吗?”米菲说“有,我找到了告别的方法。”我听她这么说,我呆了很久。
米菲一走出那个农场她就哭了,五月的阳光暖暖洒在她身上,可她还是毫无办法落下泪来。走出农场,她去了附近的邮局,他想要几寄一张明信片给嘉文。可是当她到了邮局之后,她才知道,邮局说我们没有明信片这样东西很久了。于是她买了一个普通的牛皮纸的信封,在信封背后写下了一段告别的话,她从来不舍得在给嘉文的邮件里用再见两个字,但她这一次写下了再见。可是写完之后,当她把牛皮纸信封翻过来,准备写下地址的时候,她终于在牛皮纸上写上了自己的地址。第三天的中午,她在办公室收到了那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