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会爱好角质层的
自打我开始用理科生的思维研究皮肤和护肤品,我就发现,脱离了五彩斑斓的广告和美艳动人的代言人,选择护肤品成为了一个类似于解数学题的过程,非常有意思。在这个深入研究的过程中,我不仅更加了解皮肤和护肤品,我还收获了许多人生体悟。
分享一点:
我开始反思,我们每时每刻都仰赖它来保护我们的皮肤,每天我们都给它涂上各种各样的东西,或是什么都不涂,我们以为那是对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过它。可见,再司空见惯的人、事、物,搞不好其实都是我们在想当然。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开放的心,准没错。
今天给你看一篇绝对实用且科普的文章,传递让你真正会爱好你的角质层的知识。
角质层是表皮最外层的部分,主要由5至10层扁平、没有细胞核的死亡细胞组成。当这些细胞脱落时,底下位于基底层的细胞会被推上来,形成新的角质层。以我们的前臂为例,每平方厘米表皮在每小时会有1300个角质层细胞脱落,形成微尘。
角质层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质层中的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维持皮肤的柔润。如果低于10%,皮肤就会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
以上是科普部分,当我们了解了角质层的组成和作用,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它进行护理。
对于角质层来说,我们要做好2件事,第一,保持不低于10%的水分;第二,确保角质层的正常脱落和替换。
角质层的角化细胞本身崩解会产生亲水性吸湿物质,我们称之为天然保湿因子。要保持角质层本身的含水量,最佳选择就是用它本身所含有的天然保湿因子来保湿了。
天然保湿因子的种类很多,包括氨基酸、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胆固醇、脂肪酸、甘油三酸酯、磷脂、尿素、亚油酸、葡糖氨基葡聚糖、甘油、黏多糖和PCA钠。
要确保角质层的正常脱落和替换,就要做到平衡,角质层既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因为现在接触的外在环境条件变差,饮食不均衡、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抽烟、喝酒、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代谢速度减缓。不正常的代谢使得角质层细胞无法自然脱落,厚厚地堆积在表面,导致皮肤粗糙、暗沉,所搽的保养品,往往也被这道过厚的屏障挡住,无法被下面的活细胞吸收。
所以,对于角质层过厚的人来说,需要定期去角质。
去角质大体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这三类也只是从去除方法上来说。实际上应该区分为,物理型剥除和化学生物型溶解。
物理型剥除就是我们常说的磨砂膏、磨砂手套,包括范围广些,现在的洁面刷也可以算是。
化学型,主要是酸腐蚀和表面活性剂去除,常见的AHA和BHA,以及部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生物型,主要是靠酶溶解角质蛋白,使角质层剥离。比如添加了阿尔法-角蛋白酶的产品,或者是添加了生物萃取物(比如木瓜蛋白酶,酵母萃取物)。
物理型磨砂必须是去角质的最后选择。优先选择顺序是生物酶解法,化学酸类腐蚀法,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法,最后才是物理型磨砂法。
物理型磨砂通常是要通过磨砂颗粒,这个可以是弹性硅胶,可以是氧化铝粉末,可以是核桃壳,噱头点的也可以是钻石粉末。不管材料是什么,原理都是一样的,全部都是通过颗粒磨去角质。物理性磨砂产品,不好的地方在于,他们磨砂可能不均匀,有的地方磨的过多,而且容易像砂纸一样留下划痕。所以物理型磨砂不推荐用。如果要用,第一一定要充分浸润软化角质,第二需要力度轻柔均匀,第三就是必须选择有弹性,没有锋利边角同时细腻的磨砂颗粒,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厂家宣传加了高贵的颗粒而去购买。
生物型磨砂效果要弱些,但是最温和,刺激小,除非对此过敏。我们的角质层是由角蛋白构成的,添加相应的蛋白酶,就能适度的溶解这些角质,帮助去除。在用生物型磨砂成分的时候,第一要注意是否适合,防止过敏,如果不过敏,其实是比较安全的。第二,就是要注意温度,酶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一定温度帮助的。在使用前先用温热的水彻底清洁,温水敷脸,涂上产品以后按摩并配合热水蒸汽效果会加倍。
最后,着重介绍化学酸腐蚀法。其实不单纯是腐蚀,因为这些成分也有一定的刺激细胞新生,甚至是滋润的作用。
具体分为AHA和BHA,AHA就是果酸类,BHA是水杨酸类。从名字上解释。最后一个A就是acid,酸的意思。中间的H表示酸中的氢。第一个位置的A或者B表示氢在酸中的位置。A表示阿尔法位,因为果酸中的氢是处于阿尔法位上的。B表示贝塔位,因为水杨酸中的氢处于贝塔位置。
果酸是第一代的去角质酸,后来逐渐被水杨酸取代。两个各有特点,其实没有严格的说哪种更优越。
果酸类,包含了像酒石酸,甘醇酸,苹果酸,柠檬酸,乳酸等等。他们这些酸都是水溶性的,分子较大。他们由于是水溶性的,所以基本只作用在皮肤外层。对于皮肤干燥粗糙或者是年纪较大想去角质的人,推荐用果酸类的焕肤去角质产品。其中果酸类很突出的酸是甘醇酸和乳酸。这两个酸本身其实也有一定的保湿滋养作用。果酸不好的地方在于不能很好的渗透进毛孔,只能处理表面的角质,同时果酸的刺激比较大。果酸一般的有效浓度为5-8%之间。
水杨酸,学名叫邻羟基苯甲酸。据说最早是从柳树叶中提取来的,所以一些产品添加了柳树提取成分,起作用的主要还是水杨酸。水杨酸有个亲戚就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学名是乙酰水杨酸,也就是在水杨酸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乙酰基团。坊间流传用阿司匹林药片泡纸膜美白,这个是不科学的。因为有效成分水杨酸已经不存在了,同时是把握不好浓度还容易刺激,但是对于对抗炎症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现在正式说水杨酸,它由苯环构成,所以是脂溶性的,因此能顺着毛孔里的油脂进入毛孔,帮助“深处”的去角质。同时他的刺激较果酸小。所以水杨酸被广泛推广使用。由于痘痘的引发多是角质代谢异常和氧化油脂等问题,所以水杨酸对于痘痘皮肤是比较有效的成分。其实水杨酸适合任何人,任何肤质(不过有前提的)。目前的水杨酸也有很多变种,就是在原本的化学结构上多添加脂溶性的化学链,这样他的渗透效果就更好了。目前国家规定化妆品内水杨酸的浓度一般不会很高,0.5到2%之间。他们添加进入化妆品内起到辅助的作用。由于水杨酸的渗透作用,因此水杨酸的产品需要和皮肤有一定的接触时间才能帮助起作用。
对于角质层偏薄的人来说,一定要做好修护工作。
1、不使用含重金属的化妆品,避免色素沉积,毒素残留表皮;
2、不做一些激光美容项目,不破坏皮肤角质层;
3、用芦荟修复角质层,不过要先在耳后试一下是否对芦荟过敏;
4、局部皮肤过敏不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
5、平常多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减少皮肤闷热刺激;
6、日常注意给皮肤补水滋润、防止皮肤干燥脱皮;
7、饮食忌辛辣刺激,烟酒等。
分享一点:
我开始反思,我们每时每刻都仰赖它来保护我们的皮肤,每天我们都给它涂上各种各样的东西,或是什么都不涂,我们以为那是对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从来不曾真正了解过它。可见,再司空见惯的人、事、物,搞不好其实都是我们在想当然。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开放的心,准没错。
今天给你看一篇绝对实用且科普的文章,传递让你真正会爱好你的角质层的知识。
![]() |
角质层是表皮最外层的部分,主要由5至10层扁平、没有细胞核的死亡细胞组成。当这些细胞脱落时,底下位于基底层的细胞会被推上来,形成新的角质层。以我们的前臂为例,每平方厘米表皮在每小时会有1300个角质层细胞脱落,形成微尘。
角质层能抵抗摩擦,防止体液外渗和化学物质内侵。角质层中的角蛋白吸水力较强,一般含水量不低于10%,维持皮肤的柔润。如果低于10%,皮肤就会干燥,出现鳞屑或皲裂。
![]() |
以上是科普部分,当我们了解了角质层的组成和作用,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它进行护理。
对于角质层来说,我们要做好2件事,第一,保持不低于10%的水分;第二,确保角质层的正常脱落和替换。
角质层的角化细胞本身崩解会产生亲水性吸湿物质,我们称之为天然保湿因子。要保持角质层本身的含水量,最佳选择就是用它本身所含有的天然保湿因子来保湿了。
天然保湿因子的种类很多,包括氨基酸、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胆固醇、脂肪酸、甘油三酸酯、磷脂、尿素、亚油酸、葡糖氨基葡聚糖、甘油、黏多糖和PCA钠。
要确保角质层的正常脱落和替换,就要做到平衡,角质层既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因为现在接触的外在环境条件变差,饮食不均衡、生活作息不正常、熬夜、抽烟、喝酒、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代谢速度减缓。不正常的代谢使得角质层细胞无法自然脱落,厚厚地堆积在表面,导致皮肤粗糙、暗沉,所搽的保养品,往往也被这道过厚的屏障挡住,无法被下面的活细胞吸收。
所以,对于角质层过厚的人来说,需要定期去角质。
去角质大体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大类。这三类也只是从去除方法上来说。实际上应该区分为,物理型剥除和化学生物型溶解。
物理型剥除就是我们常说的磨砂膏、磨砂手套,包括范围广些,现在的洁面刷也可以算是。
化学型,主要是酸腐蚀和表面活性剂去除,常见的AHA和BHA,以及部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生物型,主要是靠酶溶解角质蛋白,使角质层剥离。比如添加了阿尔法-角蛋白酶的产品,或者是添加了生物萃取物(比如木瓜蛋白酶,酵母萃取物)。
物理型磨砂必须是去角质的最后选择。优先选择顺序是生物酶解法,化学酸类腐蚀法,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法,最后才是物理型磨砂法。
物理型磨砂通常是要通过磨砂颗粒,这个可以是弹性硅胶,可以是氧化铝粉末,可以是核桃壳,噱头点的也可以是钻石粉末。不管材料是什么,原理都是一样的,全部都是通过颗粒磨去角质。物理性磨砂产品,不好的地方在于,他们磨砂可能不均匀,有的地方磨的过多,而且容易像砂纸一样留下划痕。所以物理型磨砂不推荐用。如果要用,第一一定要充分浸润软化角质,第二需要力度轻柔均匀,第三就是必须选择有弹性,没有锋利边角同时细腻的磨砂颗粒,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厂家宣传加了高贵的颗粒而去购买。
生物型磨砂效果要弱些,但是最温和,刺激小,除非对此过敏。我们的角质层是由角蛋白构成的,添加相应的蛋白酶,就能适度的溶解这些角质,帮助去除。在用生物型磨砂成分的时候,第一要注意是否适合,防止过敏,如果不过敏,其实是比较安全的。第二,就是要注意温度,酶作用的发挥是需要一定温度帮助的。在使用前先用温热的水彻底清洁,温水敷脸,涂上产品以后按摩并配合热水蒸汽效果会加倍。
最后,着重介绍化学酸腐蚀法。其实不单纯是腐蚀,因为这些成分也有一定的刺激细胞新生,甚至是滋润的作用。
具体分为AHA和BHA,AHA就是果酸类,BHA是水杨酸类。从名字上解释。最后一个A就是acid,酸的意思。中间的H表示酸中的氢。第一个位置的A或者B表示氢在酸中的位置。A表示阿尔法位,因为果酸中的氢是处于阿尔法位上的。B表示贝塔位,因为水杨酸中的氢处于贝塔位置。
果酸是第一代的去角质酸,后来逐渐被水杨酸取代。两个各有特点,其实没有严格的说哪种更优越。
果酸类,包含了像酒石酸,甘醇酸,苹果酸,柠檬酸,乳酸等等。他们这些酸都是水溶性的,分子较大。他们由于是水溶性的,所以基本只作用在皮肤外层。对于皮肤干燥粗糙或者是年纪较大想去角质的人,推荐用果酸类的焕肤去角质产品。其中果酸类很突出的酸是甘醇酸和乳酸。这两个酸本身其实也有一定的保湿滋养作用。果酸不好的地方在于不能很好的渗透进毛孔,只能处理表面的角质,同时果酸的刺激比较大。果酸一般的有效浓度为5-8%之间。
水杨酸,学名叫邻羟基苯甲酸。据说最早是从柳树叶中提取来的,所以一些产品添加了柳树提取成分,起作用的主要还是水杨酸。水杨酸有个亲戚就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的学名是乙酰水杨酸,也就是在水杨酸的基础上引入了一个乙酰基团。坊间流传用阿司匹林药片泡纸膜美白,这个是不科学的。因为有效成分水杨酸已经不存在了,同时是把握不好浓度还容易刺激,但是对于对抗炎症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现在正式说水杨酸,它由苯环构成,所以是脂溶性的,因此能顺着毛孔里的油脂进入毛孔,帮助“深处”的去角质。同时他的刺激较果酸小。所以水杨酸被广泛推广使用。由于痘痘的引发多是角质代谢异常和氧化油脂等问题,所以水杨酸对于痘痘皮肤是比较有效的成分。其实水杨酸适合任何人,任何肤质(不过有前提的)。目前的水杨酸也有很多变种,就是在原本的化学结构上多添加脂溶性的化学链,这样他的渗透效果就更好了。目前国家规定化妆品内水杨酸的浓度一般不会很高,0.5到2%之间。他们添加进入化妆品内起到辅助的作用。由于水杨酸的渗透作用,因此水杨酸的产品需要和皮肤有一定的接触时间才能帮助起作用。
对于角质层偏薄的人来说,一定要做好修护工作。
1、不使用含重金属的化妆品,避免色素沉积,毒素残留表皮;
2、不做一些激光美容项目,不破坏皮肤角质层;
3、用芦荟修复角质层,不过要先在耳后试一下是否对芦荟过敏;
4、局部皮肤过敏不要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药膏;
5、平常多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减少皮肤闷热刺激;
6、日常注意给皮肤补水滋润、防止皮肤干燥脱皮;
7、饮食忌辛辣刺激,烟酒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