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那年
过不些时日,言及2013,便要从“2013这年”改成“2013那年”了。
一年300多个日子里面,随时都携个板凳,作为一个看客,感叹这煞是精彩的一年,衮衮诸公和凡夫俗子的众生百态,就像那剧本雕琢过一般,刹一看,像极了梨园里的戏段子!当然自己不消说了,身兼数职,跑着龙套,竭尽全力饯行“俗”事,游离在看似主流路外,然后越走越黑。
一年来自己的所作所为本来是由他人评说的,但所熟识的人里面如我这等“语文狂”的估计不多,况且还想得只字片语公正的评价我,那就更感希望渺茫,不如自己说道说道,和着那些所见所闻,来胡诌一番,算是挣回一点话语权,聊表这年想说未说的。
“谁和谁在一起”,这等话题多如赶着春雨后的竹林,满眼都是笋,有一眼望过去瞧着到的,有瞧不太真切的,当然还有藏着掖着的。本着重在参与的精神,偶尔会嘴贱的评论两句,每每过不了几时,这两句会定在旁的人那里倒了几次手果真又回到我这来。学着了教训,日趋谨慎对待流言和奇闻,总是告诫自己此等为别家的事情,不要让其诱导自己成八婆,惹得旁人耻笑。
“无神论者”,自诩不怕鬼神的一把好手,立于世唯独怕人,倒不是什么人都怕,却尤其怕“啰嗦者”,纵然自己有时候也是成为此类,但对于别人的啰嗦,我也是本着先人后己的厌恶,此所谓啰嗦不但言语而且行为,大概有些啰嗦者觉得屡试不爽每每试之,殊不知当旁观者的苦楚,虽不要门票,但总觉得耗阳寿,便越感代价昂故。
“过分的请求,但是不好意思拒绝” 我一直难以忘却那种难受,有时候不自觉的替请求的人害起臊来。有段时间对自己下起狠心来,打着“拒绝”的旗号拒绝一切能拒绝的,但经常拒绝的理由词穷,生硬得不得了,更得罪人,难免混蛋。
“实习生”,真的轮到自己带实习生了,坦白的说,心虚得很。看着灵活的实习生,回想自己实习时候的呆头呆脑,常自惭形秽,倒每每偷向其学习。实习生毕业后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说好给答复的,但最终实在没找到解决的法,甚惭愧。
“大师兄”,这种晋级完全是托年龄(如脱缰的野马奔三)和地理(偏安没博士的江宁)的福。这年和初见面的人交流,末尾来一句,“噫,看着不像研究生”,初听起来高兴得很,自作多情的以为莫不是看着年轻?听的多了,开始怀疑自己的感觉来,况且从谈话的意味里面辨别出来,他们想说的是长得压根就不像学生,更别说研究生了。这容貌的事情有些是改不了的,倒是暗示自己要装出自己的范来。
“学车”,经历后的感觉比期末考试还恶心,倒不是因为晕车,而是因为没法把一些恶心的事情办得那么顺畅,如同真切到社会上走一遭,自是感叹以后一个人走路起来恶心的事情可怎么办。哪天真的把恶心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真而成了纯正的社会人,那个时候会不会异常的想念学校的生活?
“换宿舍”,这种事情没有必要多说的,只有认倒霉的份。但是看着自己本科宿舍买的洗衣机,在不管怎么换地方却一直跟着我,心里暗爽和人合伙投资的回报率之高,这是小便宜思维,但亏得不是我努力去争取的,心里上的罪过减了大半。
“小黄车”,实在骑不动了。修车的师傅说“骑走吧,我修不好”,很无奈推走了,被师傅放弃治疗的小黄又骑了几个月,感叹其分外争气,心想怎么着也能骑到毕业。可不曾想,2013年都没骑过去,最后的情况是车链老掉,刚装好的链条骑上去就掉。没办法,车被放在实验楼门口,也没锁,想着哪个华佗再世把她给偷走整整兴许还能发挥余热呢,又是几个月,依旧还在。有时候看到小黄车不由得想到自己,老有人用言语和行为劝我“自生自灭”,这其实是多大的关爱和扶持?
“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来”,这种感觉一下把我给浇醒,很敏捷的总结了一个自以为是真理,做事情还得努力一点好,要不然,事情办砸了别人不由分说就评价一个字“懒”,毫无回天之力。但是如果是很努力的做事情然后办砸了,还可以从“倒霉”“愚蠢”这些方面找理由。
“愚蠢”,网上偶然看到文章介绍Lipitor艰难的研发历程,最后评论说“人类历史上做出的选择,最终证明对和错的,大抵是1:1。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蠢,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的。”又有名人说“活下去的诀窍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这种蠢的意识怕是学习的动力了。在我这里上述心理作为一个工具,每当有人鄙视我知识浅陋的时候我便如此在心里回击。
“母鸡多了不下蛋、、、、”,之前为王小波先生这个段子笑了好长时间,疑惑为什么这样说呢?唯有当自己体验过之后,不得不惊叹“先生见识博广,总结这等到位”。
“周末神游”,绝对不是去真的去寻花问柳,且不说主动意识有多少强烈,就论那资金投入和需要的胆量之大,我这里是没有的。倒是一个人走的路多了,却琢磨出一个人清静的好来(实在是没有其他好阿Q的话语了)。
“找工作”,真的非常感谢那些“邀请”我去其家乡工作的朋友们,这点除了说明大家的热情外,同时印证了我居无定所,哪都可居的人生状态。一个很奇怪的状态,如同两年前考上研究生一样,没法预料会发生什么,也许两年后我会和自己说,原来什么大事也未曾发生过。
“没病不怕寿”,随着年龄的增长,恶习是越积越多了,其中一项便是疑心自己身体的病来,也许真的有病?
“牌局”,有个时候想着也无啥意思,能不打就不打罢,因为实在是没法一直忍受一群人闹闹过后独自一个人跑回江宁的那种心情的反差。
“南京”,进入第七个年头了,回头望去、、、、、算了,不故作煽情了。
“连云港”,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的几个年头里,估计会和这个城市发生一点关系,实在不知道这点关系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前途”,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很多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却是最早的时候”,如果有人耐着性子看到了这里,握个爪,共勉,来年须得努力。
“斯坦福监狱实验”,看过以此为原型的电影以后,突然感叹活着不要入戏太深了,大家在生命中的交集也就那么一段时间,没必要真的互斥为反派戏子,一般情况下不可或缺和深仇似海都没必要,把生命演绎的惊心动魄没有问题,但是如此美好的时光,经几被一些不值得一提的虚妄耗散?
“项脊轩志”,初学时候是在高中,当时并无觉得特别,若干年之后偶然再读,感叹时间和生活的魔力,须得自己经历过才明白其中的真切。“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围城”,就不评论围城里外的哲学了,避俗!只是尤其感叹哪个地都如围城里所说“哪都是是非窝”,但话说回来,倒也没什么不好,世界因此分外精彩了不是?此外,文不可太好、太华丽,会如有人曰“卖弄文采或风骚”。我等凡夫,作文向来无章法,上述这样便是使出全身力量后的结果,权当乐乐自己,也乐一乐大家的,预祝各位新年平安喜乐。
一年300多个日子里面,随时都携个板凳,作为一个看客,感叹这煞是精彩的一年,衮衮诸公和凡夫俗子的众生百态,就像那剧本雕琢过一般,刹一看,像极了梨园里的戏段子!当然自己不消说了,身兼数职,跑着龙套,竭尽全力饯行“俗”事,游离在看似主流路外,然后越走越黑。
一年来自己的所作所为本来是由他人评说的,但所熟识的人里面如我这等“语文狂”的估计不多,况且还想得只字片语公正的评价我,那就更感希望渺茫,不如自己说道说道,和着那些所见所闻,来胡诌一番,算是挣回一点话语权,聊表这年想说未说的。
“谁和谁在一起”,这等话题多如赶着春雨后的竹林,满眼都是笋,有一眼望过去瞧着到的,有瞧不太真切的,当然还有藏着掖着的。本着重在参与的精神,偶尔会嘴贱的评论两句,每每过不了几时,这两句会定在旁的人那里倒了几次手果真又回到我这来。学着了教训,日趋谨慎对待流言和奇闻,总是告诫自己此等为别家的事情,不要让其诱导自己成八婆,惹得旁人耻笑。
“无神论者”,自诩不怕鬼神的一把好手,立于世唯独怕人,倒不是什么人都怕,却尤其怕“啰嗦者”,纵然自己有时候也是成为此类,但对于别人的啰嗦,我也是本着先人后己的厌恶,此所谓啰嗦不但言语而且行为,大概有些啰嗦者觉得屡试不爽每每试之,殊不知当旁观者的苦楚,虽不要门票,但总觉得耗阳寿,便越感代价昂故。
“过分的请求,但是不好意思拒绝” 我一直难以忘却那种难受,有时候不自觉的替请求的人害起臊来。有段时间对自己下起狠心来,打着“拒绝”的旗号拒绝一切能拒绝的,但经常拒绝的理由词穷,生硬得不得了,更得罪人,难免混蛋。
“实习生”,真的轮到自己带实习生了,坦白的说,心虚得很。看着灵活的实习生,回想自己实习时候的呆头呆脑,常自惭形秽,倒每每偷向其学习。实习生毕业后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说好给答复的,但最终实在没找到解决的法,甚惭愧。
“大师兄”,这种晋级完全是托年龄(如脱缰的野马奔三)和地理(偏安没博士的江宁)的福。这年和初见面的人交流,末尾来一句,“噫,看着不像研究生”,初听起来高兴得很,自作多情的以为莫不是看着年轻?听的多了,开始怀疑自己的感觉来,况且从谈话的意味里面辨别出来,他们想说的是长得压根就不像学生,更别说研究生了。这容貌的事情有些是改不了的,倒是暗示自己要装出自己的范来。
“学车”,经历后的感觉比期末考试还恶心,倒不是因为晕车,而是因为没法把一些恶心的事情办得那么顺畅,如同真切到社会上走一遭,自是感叹以后一个人走路起来恶心的事情可怎么办。哪天真的把恶心的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真而成了纯正的社会人,那个时候会不会异常的想念学校的生活?
“换宿舍”,这种事情没有必要多说的,只有认倒霉的份。但是看着自己本科宿舍买的洗衣机,在不管怎么换地方却一直跟着我,心里暗爽和人合伙投资的回报率之高,这是小便宜思维,但亏得不是我努力去争取的,心里上的罪过减了大半。
“小黄车”,实在骑不动了。修车的师傅说“骑走吧,我修不好”,很无奈推走了,被师傅放弃治疗的小黄又骑了几个月,感叹其分外争气,心想怎么着也能骑到毕业。可不曾想,2013年都没骑过去,最后的情况是车链老掉,刚装好的链条骑上去就掉。没办法,车被放在实验楼门口,也没锁,想着哪个华佗再世把她给偷走整整兴许还能发挥余热呢,又是几个月,依旧还在。有时候看到小黄车不由得想到自己,老有人用言语和行为劝我“自生自灭”,这其实是多大的关爱和扶持?
“分开两扇顶门骨,无数凉冰浇下来”,这种感觉一下把我给浇醒,很敏捷的总结了一个自以为是真理,做事情还得努力一点好,要不然,事情办砸了别人不由分说就评价一个字“懒”,毫无回天之力。但是如果是很努力的做事情然后办砸了,还可以从“倒霉”“愚蠢”这些方面找理由。
“愚蠢”,网上偶然看到文章介绍Lipitor艰难的研发历程,最后评论说“人类历史上做出的选择,最终证明对和错的,大抵是1:1。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蠢,这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的。”又有名人说“活下去的诀窍是:保持愚蠢,又不能知道自己有多蠢”。这种蠢的意识怕是学习的动力了。在我这里上述心理作为一个工具,每当有人鄙视我知识浅陋的时候我便如此在心里回击。
“母鸡多了不下蛋、、、、”,之前为王小波先生这个段子笑了好长时间,疑惑为什么这样说呢?唯有当自己体验过之后,不得不惊叹“先生见识博广,总结这等到位”。
“周末神游”,绝对不是去真的去寻花问柳,且不说主动意识有多少强烈,就论那资金投入和需要的胆量之大,我这里是没有的。倒是一个人走的路多了,却琢磨出一个人清静的好来(实在是没有其他好阿Q的话语了)。
“找工作”,真的非常感谢那些“邀请”我去其家乡工作的朋友们,这点除了说明大家的热情外,同时印证了我居无定所,哪都可居的人生状态。一个很奇怪的状态,如同两年前考上研究生一样,没法预料会发生什么,也许两年后我会和自己说,原来什么大事也未曾发生过。
“没病不怕寿”,随着年龄的增长,恶习是越积越多了,其中一项便是疑心自己身体的病来,也许真的有病?
“牌局”,有个时候想着也无啥意思,能不打就不打罢,因为实在是没法一直忍受一群人闹闹过后独自一个人跑回江宁的那种心情的反差。
“南京”,进入第七个年头了,回头望去、、、、、算了,不故作煽情了。
“连云港”,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的几个年头里,估计会和这个城市发生一点关系,实在不知道这点关系最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前途”,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很多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却是最早的时候”,如果有人耐着性子看到了这里,握个爪,共勉,来年须得努力。
“斯坦福监狱实验”,看过以此为原型的电影以后,突然感叹活着不要入戏太深了,大家在生命中的交集也就那么一段时间,没必要真的互斥为反派戏子,一般情况下不可或缺和深仇似海都没必要,把生命演绎的惊心动魄没有问题,但是如此美好的时光,经几被一些不值得一提的虚妄耗散?
“项脊轩志”,初学时候是在高中,当时并无觉得特别,若干年之后偶然再读,感叹时间和生活的魔力,须得自己经历过才明白其中的真切。“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
“围城”,就不评论围城里外的哲学了,避俗!只是尤其感叹哪个地都如围城里所说“哪都是是非窝”,但话说回来,倒也没什么不好,世界因此分外精彩了不是?此外,文不可太好、太华丽,会如有人曰“卖弄文采或风骚”。我等凡夫,作文向来无章法,上述这样便是使出全身力量后的结果,权当乐乐自己,也乐一乐大家的,预祝各位新年平安喜乐。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