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认证透明计量箱技术规范
武汉谷龙电气销售人员反应,最近有很多客户要采购透明电表箱用作3C认证,小编特此将一些透明电表箱(透明计量箱)的技术规范整理与大家分享。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7251.1-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JB/T 16934-1997 电能计量柜
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外观检测:
2箱体标识
1.1计量箱应有设备铭牌、出厂编号、出厂日期。计量箱统一编号规则编号由订货方提供。
1.2国网公司企业标识,位于进线室门上部;安全警示标识位于进线室门中部;铭牌位于进线室门下部;供电服务热线95598标识,位于出线室门中部。
3箱体材质:聚炭非金属材料PC
表5 箱体材料参照表
计量箱种类
环境条件
材料种类
材料厚度(mm)
外壳防护等级
整体组合非金属计量箱
-15℃~45℃
PC
3.0~4.0
IP40
4电器元件
计量箱应设置分级保护,满足选择性、灵敏性要求。塑壳断路器应符合GB/T 14048.2标准要求;单相断路器应符合GB 10963.1标准要求。箱内电器元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强制认证(3C认证)
5安装附件
5.1表箱应有防雨措施。
5.2每表配线的绝缘铜线不小于10mm2。
5.3多表位计量箱内各电能表中性线应分表安装,不得共用。
5.4计量箱内应采用绝缘阻燃的导线,色标应为:相线为黄绿红三色 ;零线为黑色;PE线为黄绿双色线。
5.5计量箱内亦采用线槽布线,进出线独立分开,布线设计合理、工艺过关。
5.6每个表位要有编号,应在计量表出线端的进户线上设置“产权分界点”标识。
5.7非金属箱内须预留PE端子,便于箱体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6外壳
箱体必须为封闭结构,并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结构设计,散热孔应具有防雨功能并设防护网,应采取防止非正常情况下外部异物插入触及带电导体的措施。
7功能室
计量箱需分为进线室、 计量室与出线室三个部分,进线室、计量室、出线开关室各个功能区之间需有必要的互锁逻辑关系,能够满足供电企业不同专业间,以及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间的责任划分。各室可按横式、竖式、混合式排列。
隔板和门
8.1多表位表箱的进线室、 计量室与出线室的门均独立。应为内嵌式设计,门轴应有防撬措施;门外不可有外露可触及的紧固件。
8.2计量室门无色透明的防爆材料,满足抄表管理和防窃电要求。边框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采集器安装位置应有便于红外调试终端和单元数据采集。
8.3出线室采用两层门结构, 第二层门应能防止无意识的直接接触带电导体, 但不能防止有意识的行为。
8.4进线室应安装进线开关、分线母排、端子采集器、零线端子等。(分线母排容量应满足表位户数要求)
8.5出线室第一层门可方便开启,第二层门由钥匙控制或计量室内销控制,外露出线开关操作手柄。
9锁、封
9.1电能计量箱的进线室、计量室门必须设置专用门锁,门锁外需有一定的防护措施。进线开关室、计量室采用一把锁控制,平时运行时非授权不能正常打开。非金属表箱锁耳损坏后应能更换。
9.2锁具应有一定的防盗、防撬性能,宜通过相应的安全认证。另计量室需封铅,锁封处应具有防护措施。以便规范计量封、锁管理。
9.3可根据需要具备用户操作电能表巡显按键功能。
10设备布置
10.1直接接入式计量箱应设置进线开关室、计量室和出线开关室;经互感器接入式计量箱应设置进线开关室、计量室、互感器室和出线开关室。各功能区应独立分开,采集器宜安装在进线开关室内。
10.2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应分别安装在固定夹具、安装架或栅板上。
10.3电能表与电能表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mm,垂直距离不应小于80mm;
10.4试验接线盒、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与壳体之间的距离不应低于60mm;
10.5 电能表正面与观察窗之间的距离应为20mm之间;
10.6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与试验接线盒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40mm;
10.7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80mm。
11功能配置
11.1计量箱能够实现远程费控和停送电等功能,设备配置应能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智能电表型式和技术规范要求。应预留通讯和控制等信号线、缆的上、下行通道,以保证通讯和控制的畅通。
11.2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应选择内置跳闸继电器实现管理控制
12排列
多表位计量箱计量室(多表位透明电表箱)内电能表的排列从左向右依次为第1路,第2路……第N路。多表位计量箱的高度及各元件的相对位置应尽量保持统一,便于后期拼装。
13箱内布线要求
13.1箱内导线安装工艺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接线正确,电气连接可靠,接触良好,配线整齐美观,导线无损伤。
13.2电流及电压回路导线应采用绝缘铜质线,中间不应有接头,除试验接线盒外不得有任何接点或端子。
13.3电压、电流回路导线均应加装与图纸相符的端子编号,导线排列顺序应按正相序(即黄、绿、红色线为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排列。
13.4 485通信线按表计横排方式并接,经端子接入采集器;采集器、报警器电源线应经端子接入。
更多知识:http://www.whgulong.com/hydt/1101.html
1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规范。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7251.1-9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DL/T 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JB/T 16934-1997 电能计量柜
DL/T 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外观检测:
2箱体标识
1.1计量箱应有设备铭牌、出厂编号、出厂日期。计量箱统一编号规则编号由订货方提供。
1.2国网公司企业标识,位于进线室门上部;安全警示标识位于进线室门中部;铭牌位于进线室门下部;供电服务热线95598标识,位于出线室门中部。
3箱体材质:聚炭非金属材料PC
表5 箱体材料参照表
计量箱种类
环境条件
材料种类
材料厚度(mm)
外壳防护等级
整体组合非金属计量箱
-15℃~45℃
PC
3.0~4.0
IP40
4电器元件
计量箱应设置分级保护,满足选择性、灵敏性要求。塑壳断路器应符合GB/T 14048.2标准要求;单相断路器应符合GB 10963.1标准要求。箱内电器元件应按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强制认证(3C认证)
5安装附件
5.1表箱应有防雨措施。
5.2每表配线的绝缘铜线不小于10mm2。
5.3多表位计量箱内各电能表中性线应分表安装,不得共用。
5.4计量箱内应采用绝缘阻燃的导线,色标应为:相线为黄绿红三色 ;零线为黑色;PE线为黄绿双色线。
5.5计量箱内亦采用线槽布线,进出线独立分开,布线设计合理、工艺过关。
5.6每个表位要有编号,应在计量表出线端的进户线上设置“产权分界点”标识。
5.7非金属箱内须预留PE端子,便于箱体与接地网可靠连接。
6外壳
箱体必须为封闭结构,并有良好的通风散热结构设计,散热孔应具有防雨功能并设防护网,应采取防止非正常情况下外部异物插入触及带电导体的措施。
7功能室
计量箱需分为进线室、 计量室与出线室三个部分,进线室、计量室、出线开关室各个功能区之间需有必要的互锁逻辑关系,能够满足供电企业不同专业间,以及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间的责任划分。各室可按横式、竖式、混合式排列。
隔板和门
8.1多表位表箱的进线室、 计量室与出线室的门均独立。应为内嵌式设计,门轴应有防撬措施;门外不可有外露可触及的紧固件。
8.2计量室门无色透明的防爆材料,满足抄表管理和防窃电要求。边框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采集器安装位置应有便于红外调试终端和单元数据采集。
8.3出线室采用两层门结构, 第二层门应能防止无意识的直接接触带电导体, 但不能防止有意识的行为。
8.4进线室应安装进线开关、分线母排、端子采集器、零线端子等。(分线母排容量应满足表位户数要求)
8.5出线室第一层门可方便开启,第二层门由钥匙控制或计量室内销控制,外露出线开关操作手柄。
9锁、封
9.1电能计量箱的进线室、计量室门必须设置专用门锁,门锁外需有一定的防护措施。进线开关室、计量室采用一把锁控制,平时运行时非授权不能正常打开。非金属表箱锁耳损坏后应能更换。
9.2锁具应有一定的防盗、防撬性能,宜通过相应的安全认证。另计量室需封铅,锁封处应具有防护措施。以便规范计量封、锁管理。
9.3可根据需要具备用户操作电能表巡显按键功能。
10设备布置
10.1直接接入式计量箱应设置进线开关室、计量室和出线开关室;经互感器接入式计量箱应设置进线开关室、计量室、互感器室和出线开关室。各功能区应独立分开,采集器宜安装在进线开关室内。
10.2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应分别安装在固定夹具、安装架或栅板上。
10.3电能表与电能表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mm,垂直距离不应小于80mm;
10.4试验接线盒、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与壳体之间的距离不应低于60mm;
10.5 电能表正面与观察窗之间的距离应为20mm之间;
10.6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与试验接线盒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40mm;
10.7电能表、用电信息采集终端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80mm。
11功能配置
11.1计量箱能够实现远程费控和停送电等功能,设备配置应能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智能电表型式和技术规范要求。应预留通讯和控制等信号线、缆的上、下行通道,以保证通讯和控制的畅通。
11.2直接接入式电能表应选择内置跳闸继电器实现管理控制
12排列
多表位计量箱计量室(多表位透明电表箱)内电能表的排列从左向右依次为第1路,第2路……第N路。多表位计量箱的高度及各元件的相对位置应尽量保持统一,便于后期拼装。
13箱内布线要求
13.1箱内导线安装工艺质量应符合相关标准,接线正确,电气连接可靠,接触良好,配线整齐美观,导线无损伤。
13.2电流及电压回路导线应采用绝缘铜质线,中间不应有接头,除试验接线盒外不得有任何接点或端子。
13.3电压、电流回路导线均应加装与图纸相符的端子编号,导线排列顺序应按正相序(即黄、绿、红色线为自左向右或自上向下)排列。
13.4 485通信线按表计横排方式并接,经端子接入采集器;采集器、报警器电源线应经端子接入。
更多知识:http://www.whgulong.com/hydt/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