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疏林雜淘
![]() |
昨天申城下雨,空气中有股淡淡的青草味,春天到了。今天未下雨,可以去文庙淘书,但早上爬不起来,七拖八拖,赶到文庙快七点多了,外面还有零星的地摊,巡视一遍,一无所获,曾见万有文库零本,索价颇高,未购。进得文庙,书摊也比平时少了一些,大概是清明将至的缘故吧。在一书摊处得《沈从文散文选》(湖南人民1981年11月版)、《伊索寓言》(上海译文1981年9月版),均属可购可不购之书,有些勉强了。见有书友得民国时期邮折,甚漂亮;亦有书友得1947年沪江大学毕业证书,并附有照片。转了一圈依无所得,有些灰心,在转角处书摊看见哈华《秧歌杂谈》(华东人民1951年4月版),见封面漂亮,价也不高,便购下。另得《鲁迅与俄罗斯古典文学》(上海文艺1981年9月版),两本书十块钱,算小有收获。见一本良友文学丛书耿济之译《兄弟们》签名本,书内页有破损,开价五百,没还下来。
出文庙又去博衍书店,购《温故》(二十八辑)和《随笔》(2014年第2期)两本新杂志,在书架上又找到一本《郑振铎书简》(上海学林1984年2月版),此书由刘哲民编,刘哲民曾是上海出版公司负责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协助郑振铎出版过《文艺复兴》杂志,刘哲民与郑振铎之间的书信,有一些关于《文艺复兴》杂志史料,可用。另购《美术研究》(1958年第2期),其中有名画家叶浅予、李可染、艾中信、董希文等在大跃进形势下开展的自我批判,读后令人唏嘘。
虽得一点书,依是未尽兴,又和书友至山东南路上的厚省堂旧书店。到时已近中午,店主正好收到一批书,全部都堆在店里柜台上,便从中选了几本,计有《中囯现代话剧教育史稿》(华东师范大学1986年5月版)、《古藉刻工名录》(上海书店1996年10月版)、《俞平伯散文选集》(上海文艺1983年4月版)、《平原烈火》(作家出版社1964年8月版)等书,店主优惠,均价五元一本。店主知吾喜老期刊,又从柜子中拿出一些民国期刊供挑选,但大都吾已有,有的品差缺页,但还是从中选了《小说月报》、《春秋》,均是孤岛时期刊物,亦算有所收获。其中《春秋》是第一卷第十期,1944年10月出版,插页中有江栋良绘“人物志” ,另有一幅“小憩”的摄影,拍摄于故都西郊,一女性于树林中小憩。时光已过去了七十年,但那片春光满满的依在故纸间,也可应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