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后谈谈怎么写剧本(一)
好吧,看来你还是不太明白。主题立意之后呢?
人物,寻找你的人物。让他鲜活起来,人物立住了故事自然而然的展开了。
如何建立你的人物?
由结局想开始,人物符合主题气质。找到一个主人公,设定他的三层性格,第一层是最直观的性格,观众一眼就能将他归类:英俊潇洒,老实木讷,阴险狡猾。第二层是他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者是他的性格缺陷,或者是他隐藏的性格,是在压力之下展现的真正自我。第三层是他的核心悲痛,是这个人物内心真正的追求与价值观。一般第三层性格是他的戏剧任务,是真正驱动人物走到最后的动力,在高潮中会有展现。
还有么?
从生理,社会,心理,三个维度来塑造。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做什么工作的,家庭成员都有谁,他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的道德底线,他的内心缺陷。这三个维度是人物的成长史,前史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人物,让主人公成为活生生的人。
主人公之后呢?
核心人物关系,很多故事都是再讲述一个二人关系:《雨人》、《潜伏》、《中央车站》等等。核心人物关系是推动故事的要素,人物关系的发展与突变就是故事的发展方向。对立统一,对抗互助。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在戏剧情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可估量。
对了,还有戏剧情境,戏剧性,冲突,等等要素,你都懂了么?
一知半解,戏剧情境就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所处的时代的价值观,要力求真实。这个真实不是说与现实完全一致,而是要符合故事的类型。《星球大战》里有外星人,机器人就不突兀,如果是《甄嬛传》里出现这些就是恶搞了,故事的样貌瞬间就变化了。所以现实题材往往不好写,更加挑战想象力,如何具有戏剧性又不脱离现实,是剧作家的本事。
戏剧性呢?
假定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观外现。没有绝对的定论,可以说好看的都叫戏剧性,悬念,意外,偶然,这都是戏剧性的因素。主要是要在一个情境中展现人物的内心。
冲突
意志冲突,性格冲突。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或是自然,或是他人,或是自我。是人物需求在受到阻碍时在性格的引导下做出的动作。有冲突,就有动作,或者说有动作就会有冲突,对立统一。
而冲突的形式由性格决定。具有独特性格的冲突正孕育着丰富的戏剧性。没有冲突,就他妈没有戏,而没有冲突也就脱离了现实。简单点说,就是让人物吃瘪,反正不让他如愿就是冲突。
接着说人物吧
核心人物关系之后,就是建立第二层人物关系,俗称大配角。大配角让故事好看起来,动起来。他们给主角设置难题,提供帮助。有两层性格就够了,主要是要有独特的个性,让观众喜欢。核心任务就是为主角服务,红花要有绿叶配。也使得故事发展下去,导师,阴影,守门人,变形者……在结构上有其独特的任务,登场和退场都要带着冲突。是让主人公成长的要素,和现实世界一样,诸多的人物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过印记对我们产生着影响。
主人公是不是就是一个讲述故事的视角?
这么说也对,我们是从主人公角度来设定其他人物的“属性”的。
有没有不这样的影片?
有很多,所谓人物博览式的故事,这些人物都是主要人物,服务于同一个戏剧任务,往往是从不同角度反应同一个问题,或者是章节式故事,几个章节中都有独立的主要人物,最后被一个戏剧主题串联起来。比如《低俗小说》。还有的是人物纷杂,也没有绝对的主角,但是依旧可以判断出其中的核心人物关系比如《小小的白色谎言》两个人物带动故事向前。
是不是还有边角料人物?
是,照片性格,电视剧中比较多。
有人物之后呢?
找一个激励事件,让人物失去平衡,进入故事之旅。戏要反着写,要想好故事的结局,再来设置开头。结局就是高潮,高潮展现人物的第三层性格,将人物的命运改变,人物关系也改变,主线任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主人公或是成功或是失败。结局之后有个结尾,让观众缓和,再次烘托主题,也可以翻转,或是留下一个悬念。
继续讲激励事件吧。
那要先谈谈结构。
结构是啥?
麦基老人家说,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啥意思啊?
事件意味着变化,我们寻找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的变化。故事不讲述没有变化的人生,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人物朝着一个方向或者终点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特定的情感和价值观,故事故事,必须要有事,光有事没变化也不行,所以要找到有变化的有意义的事件,进行组合。
事件如何组合?
我觉得麦基先生的理论比较靠谱。节拍构成场景,场景构成序列,序列构成幕,幕构成完整故事。场景就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节拍构成事件中的各个点。节拍就是人物的动作,由一个动机发出,这个动作引起另一个人物的动作,产生一个冲突,冲突触发下一个动作,循环往复,直到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事件。而场景将转化价值,简单说就是人物的状态和人物关系发生了比较小的变化。
比如呢?
老张离婚多年,女儿和妈妈生活。老张想让女儿和自己生活一段时间,到前妻家商量。老张表示自己能照顾好女儿,前妻因老张物质基础差而反对。于是老张有些急了,俩人旧怨新仇一块算开始争吵,这时候放学回家的女儿目睹了二人的丑态,摔门而去,老张和前妻一起去找女儿。这个事件就是:老张因接女儿和前妻冲突导致女儿对二人失望。其中老张和前妻都因冲突产生动作,最后导致了变化。老张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反而触发了新的冲突,而找女儿的事件也给了老张和前妻人物关系发生转变的可能。
人物,寻找你的人物。让他鲜活起来,人物立住了故事自然而然的展开了。
如何建立你的人物?
由结局想开始,人物符合主题气质。找到一个主人公,设定他的三层性格,第一层是最直观的性格,观众一眼就能将他归类:英俊潇洒,老实木讷,阴险狡猾。第二层是他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者是他的性格缺陷,或者是他隐藏的性格,是在压力之下展现的真正自我。第三层是他的核心悲痛,是这个人物内心真正的追求与价值观。一般第三层性格是他的戏剧任务,是真正驱动人物走到最后的动力,在高潮中会有展现。
还有么?
从生理,社会,心理,三个维度来塑造。他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做什么工作的,家庭成员都有谁,他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的道德底线,他的内心缺陷。这三个维度是人物的成长史,前史帮助我们了解我们的人物,让主人公成为活生生的人。
主人公之后呢?
核心人物关系,很多故事都是再讲述一个二人关系:《雨人》、《潜伏》、《中央车站》等等。核心人物关系是推动故事的要素,人物关系的发展与突变就是故事的发展方向。对立统一,对抗互助。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在戏剧情境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可估量。
对了,还有戏剧情境,戏剧性,冲突,等等要素,你都懂了么?
一知半解,戏剧情境就是故事发生的环境,所处的时代的价值观,要力求真实。这个真实不是说与现实完全一致,而是要符合故事的类型。《星球大战》里有外星人,机器人就不突兀,如果是《甄嬛传》里出现这些就是恶搞了,故事的样貌瞬间就变化了。所以现实题材往往不好写,更加挑战想象力,如何具有戏剧性又不脱离现实,是剧作家的本事。
戏剧性呢?
假定情境中人物心理的直观外现。没有绝对的定论,可以说好看的都叫戏剧性,悬念,意外,偶然,这都是戏剧性的因素。主要是要在一个情境中展现人物的内心。
冲突
意志冲突,性格冲突。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或是自然,或是他人,或是自我。是人物需求在受到阻碍时在性格的引导下做出的动作。有冲突,就有动作,或者说有动作就会有冲突,对立统一。
而冲突的形式由性格决定。具有独特性格的冲突正孕育着丰富的戏剧性。没有冲突,就他妈没有戏,而没有冲突也就脱离了现实。简单点说,就是让人物吃瘪,反正不让他如愿就是冲突。
接着说人物吧
核心人物关系之后,就是建立第二层人物关系,俗称大配角。大配角让故事好看起来,动起来。他们给主角设置难题,提供帮助。有两层性格就够了,主要是要有独特的个性,让观众喜欢。核心任务就是为主角服务,红花要有绿叶配。也使得故事发展下去,导师,阴影,守门人,变形者……在结构上有其独特的任务,登场和退场都要带着冲突。是让主人公成长的要素,和现实世界一样,诸多的人物在我们的生命中留下过印记对我们产生着影响。
主人公是不是就是一个讲述故事的视角?
这么说也对,我们是从主人公角度来设定其他人物的“属性”的。
有没有不这样的影片?
有很多,所谓人物博览式的故事,这些人物都是主要人物,服务于同一个戏剧任务,往往是从不同角度反应同一个问题,或者是章节式故事,几个章节中都有独立的主要人物,最后被一个戏剧主题串联起来。比如《低俗小说》。还有的是人物纷杂,也没有绝对的主角,但是依旧可以判断出其中的核心人物关系比如《小小的白色谎言》两个人物带动故事向前。
是不是还有边角料人物?
是,照片性格,电视剧中比较多。
有人物之后呢?
找一个激励事件,让人物失去平衡,进入故事之旅。戏要反着写,要想好故事的结局,再来设置开头。结局就是高潮,高潮展现人物的第三层性格,将人物的命运改变,人物关系也改变,主线任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主人公或是成功或是失败。结局之后有个结尾,让观众缓和,再次烘托主题,也可以翻转,或是留下一个悬念。
继续讲激励事件吧。
那要先谈谈结构。
结构是啥?
麦基老人家说,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啥意思啊?
事件意味着变化,我们寻找人物生活情境中有意味的变化。故事不讲述没有变化的人生,我们要做的就是要让人物朝着一个方向或者终点变化。而这种变化具有特定的情感和价值观,故事故事,必须要有事,光有事没变化也不行,所以要找到有变化的有意义的事件,进行组合。
事件如何组合?
我觉得麦基先生的理论比较靠谱。节拍构成场景,场景构成序列,序列构成幕,幕构成完整故事。场景就是一个完整的事件,节拍构成事件中的各个点。节拍就是人物的动作,由一个动机发出,这个动作引起另一个人物的动作,产生一个冲突,冲突触发下一个动作,循环往复,直到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事件。而场景将转化价值,简单说就是人物的状态和人物关系发生了比较小的变化。
比如呢?
老张离婚多年,女儿和妈妈生活。老张想让女儿和自己生活一段时间,到前妻家商量。老张表示自己能照顾好女儿,前妻因老张物质基础差而反对。于是老张有些急了,俩人旧怨新仇一块算开始争吵,这时候放学回家的女儿目睹了二人的丑态,摔门而去,老张和前妻一起去找女儿。这个事件就是:老张因接女儿和前妻冲突导致女儿对二人失望。其中老张和前妻都因冲突产生动作,最后导致了变化。老张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反而触发了新的冲突,而找女儿的事件也给了老张和前妻人物关系发生转变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