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力量
存在是超越那些受限于生命的各种生命形式,而永在的“一个生命”。然而,存在作为无形的、不灭的本质,它不仅超越而且还深深地植根于每一个形体之内。也就是说,作为你最深的自我和真实的本质,你可以在每个当下接触到它,别试着去掌握它的含义,别试着去理解它。只有当你的思维处于静止时,当你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当下时刻时,你就会感觉到存在,但是从心智上我们永远无法领会它的真正含义。对本体的觉知的失而复得,并保持这种觉知的体验的状态就是开悟。
“小我”,是大脑虚构的自我,一个错误的自我,是我们无意识地与思维认同而产生的。它由思维活动组成,在不断地进行思考中生存。 对于“小我”来说,当下时刻是很难存在的,只有过去和未来才是重要的。它这样颠倒是非,是因为当我们的大脑由小我掌握控制时,它是功能失调的。小我尽力使过去的事情复活,因为如果没有它,你将会是谁?它不断地把自己投射到未来以确保它的生存,并且在未来寻找某种释放或成就。它会说:“某天,当这个、那个或其他的事情发生时,我就会很好、很幸福、很平和。”即使当小我看似在关切当下时,那也不是它所看到的当下,它完全将当下理解错误了,因为它以过去的眼光来看当下。或者它把当下作为达成未来目的的手段,而这个目的,始终存在于思维所投射的未来。
思维,使我们具有辨别与分析事物的能力,并创造了概念、标记、意象、词语、判断和定义。思维存在于大脑中,本质上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工具。而人们没有意识到,思维作为一个工具的属性,如果思维利用不当的话,则会给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危害。无论何时,当你想从思维中解放出来的时候,你能做到吗?你能找到停止思考的那个按钮吗?如果你做不到,那么究竟是你在利用它,还是它在利用你?显然,我们的工具控制了我们自己。它使我们沉浸于一种无法停止的思考中,而让我们错误地认为自己是一个思考问题的实体——思考者。它在我们几乎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我们俘虏,让我们做它的奴隶。
思维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反抗或消除情绪上的痛苦。然而思维最多只能暂时地将痛苦掩盖住。思维越是去努力摆脱这种痛苦,痛苦就会越深。思维永远找不到解决方案,它也不会让你找到解决方案,因为它本身就是这个问题的一部分。除非你停止从思维认同中获取你的自我感,否则你将不会从痛苦中解放出来。只有停止思维认同,你的思维才会丧失它的力量,存在才会以你原来的本性显露出来 比思维更深的层次是意识,比情绪更高级的层次是宁静的自我。
人们几乎随时处于不自主的思考过程,在脑海中总有一种或几种声音在干扰我们获得宁静。这种声音总是在不停地评论、推测、批判、比较、抱怨、选择好恶等等。这种声音可能与你当下所在的情况无关,它可能是关于过去的或未来的一些事情,它可能是在回忆往昔,或是在幻想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它经常想象事情会出差错,或产生不利的后果。有时这种声音还会伴随着一些视觉意象或“心理电影”。即使这种声音与现在的情况相关,它也会以过去的形式来解释它。这是因为声音属于你被制约了的大脑,它是你过去的经历及你继承下来的集体文化思维模式的结果。所以,你以对过去的看法来判断现在的事情,一定会得到一个完全被歪曲的理解。
迈向开悟之途的第一步,就是从对思维的认同中摆脱出来。当你在思维中创造空白时,你的意识就会变得更强,你就会越可能地深入到宁静的自我状态。而如果从思维中解放出来,就必须“观察思考者”:倾听你大脑中的声音,特别关注那些重复性的思维模式,那些多年来缠绕你的“旧唱片”,倾听你脑袋中的声音并作为一个观察者的临在。当你在倾听那种声音时,不要去做任何判断。不要对你所听到的声音做出判断或进行谴责,因为这样做意味着同样的声音又会从后门乘虚而入。你将会很快认识到:那里有一种声音,而我在这里倾听它,观察它。这是一种自我存在的感觉而不是思维。它超越了你的思维。所以当你在倾听思维时,你不仅意识到了这种思维而且还意识到了你在观察这种思维。这样,一种新的意识层面产生了。随着你倾听思维,你会感觉到在这种思维之下或之后的一种意识的存在,那就是你更深的自我。于是,这种思维丧失了它的力量而且很快地消散,因为你不再通过对思维的认同而为其注入活力。这是不自主以及强迫性思维终结的开始。
当一种思维止息时,你会在自己的心智流中体验到一种思维的中断——思维空白。首先,这种空白是短暂的,或许仅几秒钟,但是渐渐地它们会变得长久些。当这种空白出现时,你在内心会感觉到一种静止和宁静的状态。于是你开始感觉到与本体合而为一的自然状态,通常这种状态受到思维的蒙蔽而模糊,多加练习之后,你的这种平和与宁静的感觉会加深。实际上,这种深度是无止境的。同样你会感觉到一种来自你内心深处的喜悦。这并不是一种意识模糊的状态。完全相反,你的意识水平会提高,会变得更有生命力与警觉性。在这种内在的联结之中,你会比思维认同状态下更为警惕,更为清醒,更为临在。它同样会提升你身体生命能量的振动频率。
随着你进一步深入这种“无念”的状态,你会认识到一种纯意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会如此喜悦地感受你的存在:所有的思维、情绪、身体以及整个外在世界,在与你的本体比较之下,都不那么重要了。然而这不是一种自私的状态而是一种无我的状态。它超越了你的自我。这种存在实际上就是你自己。
除了“观察思考者”外,还可以通过将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这一刻,来创造思维的空白。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时刻,将意识从思维活动中引开,并创造一种无思维的空白。在这空白中你高度警惕,注意力高度集中。但是你没有在思考。这就是冥想的本质。你在生活中的任一时刻都可以进行这种方法的练习:你全神贯注于当下的每一刻,甚至于每一次呼吸,完全集中你的注意力,并体会当下所有的感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等。去觉察到那个宁静便强而有力的临在。这里有一种衡量你在这个实践中成功程度的标准:你内在所感觉到的平和的程度。
大脑不仅仅是思考。它包括你的情绪以及所有无意识的心理——情绪反应模式。情绪在思维和身体的相遇处产生。它是身体对思维的反应——或者说是你的思维在你身体上的反应。当然,你通常不会意识到你所有的思维模式,通常只有通过观察你的情感,你才能对它们保持意识。你被你的思维、喜好、判断以及分析控制得越多,也就是说你的观察者意识越少的话,你的情绪能量的负荷将会越强。你也许还不能把无意识的思维活动变成有觉知的,并感受到它,但它总是会以一种情绪的方式在身体上反映出来,好让你能察觉到它(如果你不能感受到你的情绪,如果你断绝了与情绪的联系,你最终会在生理这一层面体验到它们,它们会以生理问题或疾病的形式出现)。运用这种方式来观察情绪,就像是去倾听或观察思维一样。唯一的区别是:思维存在于你的大脑里,情感却具有强烈的生理成分,所以你可以在体内感觉到它。然后,你可允许情绪的存在,但不要受它控制。你不再是你的情绪,而是一个观察者。如果你这样做,所有无意识的东西将会被意识之光所照亮。
情绪通常代表着一个被强化的以及被注入能量的思维模式,由于它的能量是蓄势待发的,所以一开始我们容易维持临在的意识而观察到它。它要控制你,而且它通常都会得逞——除非你有足够的临在意识。如果你由于缺乏临在意识而陷入无意识的情绪认同之中,这是很正常的,而且这种情绪会暂时地变成“你”。通常,在你的思维和情绪之间有一个恶性的循坏:它们相依为命。思维模式通过情绪创造了一种它自己的被放大了的反应,而情绪的振动频率又一直为原来的思维模式注入活力。
积极的情绪,如爱和喜悦,是与你和本体相联的本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当思维空白出现时,感受爱、喜悦或短暂的宁静都是有可能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有当感受到极大的美感、体力极度的受到挑战,或极度恐惧时,才能引起思维的暂时失语,这时思维空白才会产生。当这种思维空白产生时,突然,你就会感受到你内心的宁静,在这种宁静状态中,有一种微妙的但很强烈的欢乐、爱和平和。
通常,这种时刻是很短暂的,因为大脑很快就会恢复它嘈杂的、被我们称为思维的活动。除非你将自己思维中解放出来,否则爱、欢乐以及平和不会持久。但是它们不是我所谓的情绪。它们处在一个比情绪更深的层面。所以你需要完全地意识到你的情绪,才能感受到它们。
爱、喜悦与平和是深刻的存在状态,或是内心与存在联结时的三个方面。在这种状态下,它们没有对立,这是因为它们都源自于思维之外。但情绪则不同,它属于二元思维的一部分,受制于对立法则。简而言之,就是有好必有坏。所以在未开悟的、与大脑认同的状态,我们称为喜悦的东西,只不过是痛苦和欢乐轮流交替时短暂的欢乐而已。欢乐总是衍生于你之外的事物,而喜悦是由内而生的。今天让你喜悦的事情,明天可能会让你痛苦,或者它将会离你而去,所以一旦推动它,你将会感到痛苦。而且,我们通常称为爱的东西可能是一种短暂的欢乐和兴奋,一种沉溺性的需求,可能瞬间就向其相反的方向发展。许多爱情在经历起初的激情之后,会在爱与仇恨、吸引和攻击之间徘徊。
真正的爱不会让人感到痛苦,也不会突然间就变成仇恨,喜悦也是一样。在你开悟之前,在你将自己从你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之前,你可能会短暂地感到真正的喜悦、真正的爱或者深沉的内在平静。这些是你真正本性的一些方面。但是它们是短暂的,很快就会因为思维的介入而消失。这就像你曾经拥有某种很珍贵的东西却突然失去了它,或者你的大脑告诉你这只是一种幻象。实际上,这不是一种幻象,而且你不能失去它。它是你本性的一部分,它会受思维的影响但永远不会被思维破坏。
所有的欲望都来自于思维在外部环境或未来寻求拯救或满足,以代表存在的喜悦。只要我有思维,我就会有欲望、需要、执著、厌弃等,离开了这些就不会有“我”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我渴望得到自由或开悟,那也是在未来寻求满足或完整的一种欲望。所以不要努力解放你的欲望或试图“达到”开悟的境界。请关注当下,并成为你思维的观察者,成为觉醒的人。
人类一直以来就遭受着痛苦,从他们进入了时间和思维的领域,并丧失了对存在的意识,被痛苦折磨了亿万年,从那时起,他们将自己看成是宇宙中无意义的碎片,断绝了自己和源头及他人之间的联系。只要你认同思维,也就是说,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痛苦就是不可避免的。每一次的欢乐或情绪的高涨在其内部都会孕育着痛苦的种子:痛苦是这些欢乐的不可分割的对立面,它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显露出来。
-
Akicxxx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1-12-18 10: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