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牛逼“的诞生---有感于“且行且珍惜”
“恋爱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寥寥数语,稀疏平常,短短数日却因其背后的话题在网上被疯狂转载和讨论达上千万次。甚至引发了用“_ _ 虽易,_ _不易,且_ 且_ _”格式造句的热潮。但可以想见,和许多迅速串红又迅速销声匿迹的热词一样,“且_ 且_ _”句式大抵难逃如此命运。这很像流行性感冒,所以我们不妨把这种热词现象叫做“感冒性流行”。此种流行,可归因于互联网的深入普及,是网络信息的即时快速传播性和网络受众的无地域无阶级差别的宽泛性之间强相互作用的产物。与此同时,海量的新鲜出炉的时效资讯信息的不断涌入,往往造成“前浪未死,后浪已至”的局面。在网上冲浪的人们,迎浪而上,高潮迭起,忘乎所以。所以很多人谴责网民因为“周一见”就丢下”马航失联“不管其实没啥道理。马航一波未平,如果不是马伊利一波又起, 还是会有其他什么马失前蹄的故事吸引公众的注意力。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不知道这是不是这个时代的悲哀,但是却是这个时代的必然。 哎呀,扯远了扯远了。 其实,作为一个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的三俗撸射,我真正想说的,是关于“牛逼”两字的词源。此探讨纯属个人猜测,缺少具体佐证,仅供各位看官喷饭供酒之用。 此番探讨,始于“且”字。话说关于“且”字,小哥我多年前读到一篇甚为有趣的十八禁文章(作者:倪方六 代表男女性器官的两个汉字“且”和“也”),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猛戳链接阅读。所以当我看到有人造句说"且吃且珍惜“的时候, 我真是不忍直视了。随后微博上有位朋友问起,我便翻出这篇倪方六的旧文给他。自己又顺手拿出来赏读了一番。结果发现一点有意思的事情。 文中提到的和“且”对应的,是“也”字,两字分别代表男女性器官。“现代有学者进一步考证,“它”与“也”本为一个字,也是女阴。” 作者如是说。请注意这个“它”字中的“匕”,《中华字通》上是这么解释的:“匕,[[本义]]女的;小的。[[解字]]象形字。是“儿”字变形,是女子躬身下拜之形。表示女的,小的。读音是卑礼二字的切音。卑,小也;礼,同履,饰足以为礼,表示女的。《广韵 脂部》:“卑礼切,上旨帮”。做构件表示女的,小的。如:比,妣,牝。。。” 。 此处的这个“牝”字,个人认为,正是北京方言“牛逼”的来源。“牝”,读音为pìn,本义为鸟兽的雌性。后来用于泛指阴性的事物,比如武则天掌权时代在历史上就称为“牝朝”,见明朝杨慎 《艺林伐山·牝朝》:“ 唐人目武后之世为牝朝。” 当然也有更具体的含义,一个重要的例子便是《金瓶梅》以及其同时代的艳情小说。此等小说在民间,尤其京都,非常流行,平民百姓在对书中种种津津乐道的同时,估计对这个他们不知道怎么读的字进行了二次创作。既然不会读,索性就拆开来读作“牛逼”。 可能,在几百年前的京都,某一年的年度热词榜上,就有“牝--牛逼”的位置呢。所以说,历史可能是胜利者书写的。但是能流传下来,经久不息的,还是需要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才行。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堇。”---《道德经》 参考文献: [[1]]倪方六, 代表男女性器官的两个汉字“且”和“也” [[2]]牝--百度百科 [[3]]刘冰泉,中华字通,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3-1
Now or Never Life is to see, find and create wonders. The value of ...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