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文人对中国文化的看法
波兰诗人亚当·扎嘎耶夫斯基的获奖演说
波兰,和中国很像,它们都经历了多次毁灭性的战争,波兰人民曾经一度失去国家,经历过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熏陶。然后又脱离了出来
诗人出生在二战末期,没有经历过那场残酷的战争。但是波兰民族给予他对战争惨痛的熏陶。他获得过诺斯达特文学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波兰新浪潮文学的领军人物。
911后他的诗《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为人们广为传诵。
介绍他的时候,一位艺术家将一个精美的泥人,慢慢毁灭成为泥团。中西方神话里,上帝和女娲用泥土造人。而诗人的诗就体现了人-被毁灭,被重新化成泥那种悲壮的毁灭和凄凉
这样一位文豪,对中国文化又有怎么样的认识呢?
他致辞里,我们知道,他读过唐诗宋词,知道李白杜甫,为他们精美的诗歌而沉醉,觉得仿佛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精神进入了他的魂灵,心境恬静。”
作为欧洲人,他很惊讶中国的道家,儒家这些不同的文化竟然可以融合在一起,并无激烈的冲突
他也没有避讳文革对文化毁灭性的打击,将其和焚书坑儒,闭关锁国并列起来。文明的毁灭让他痛心。但是就如他的祖国波兰一样,无数的的毁灭并没有毁灭波兰民族,反而,它是文明的一种需要经历的痛苦吧。
不回避世界的残缺和黑暗,而是让我们从残缺的世界里辨认出善和光明。
“诗歌仿佛建立在一条窄道上——在这条窄道上一边是可怕的、非人道的东西,另一边是友好的、鼓舞人心的、崭新的、欣喜若狂的东西。诗歌激励我们,让我们抖擞精神,恢复我们的童真,但与此同时也不允许我们忘记困难和痛苦。
...
波兰,和中国很像,它们都经历了多次毁灭性的战争,波兰人民曾经一度失去国家,经历过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的熏陶。然后又脱离了出来
诗人出生在二战末期,没有经历过那场残酷的战争。但是波兰民族给予他对战争惨痛的熏陶。他获得过诺斯达特文学奖,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波兰新浪潮文学的领军人物。
911后他的诗《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为人们广为传诵。
介绍他的时候,一位艺术家将一个精美的泥人,慢慢毁灭成为泥团。中西方神话里,上帝和女娲用泥土造人。而诗人的诗就体现了人-被毁灭,被重新化成泥那种悲壮的毁灭和凄凉
这样一位文豪,对中国文化又有怎么样的认识呢?
他致辞里,我们知道,他读过唐诗宋词,知道李白杜甫,为他们精美的诗歌而沉醉,觉得仿佛中国古代伟大诗人的精神进入了他的魂灵,心境恬静。”
作为欧洲人,他很惊讶中国的道家,儒家这些不同的文化竟然可以融合在一起,并无激烈的冲突
他也没有避讳文革对文化毁灭性的打击,将其和焚书坑儒,闭关锁国并列起来。文明的毁灭让他痛心。但是就如他的祖国波兰一样,无数的的毁灭并没有毁灭波兰民族,反而,它是文明的一种需要经历的痛苦吧。
不回避世界的残缺和黑暗,而是让我们从残缺的世界里辨认出善和光明。
“诗歌仿佛建立在一条窄道上——在这条窄道上一边是可怕的、非人道的东西,另一边是友好的、鼓舞人心的、崭新的、欣喜若狂的东西。诗歌激励我们,让我们抖擞精神,恢复我们的童真,但与此同时也不允许我们忘记困难和痛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