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小记
最近总是碌碌的熬夜,生物钟终于乱掉,凌晨四点,不知道是一直没睡还是夜半醒来,辗转反侧终于大睁双眼,恨恨地抱怨自己;刷微博时猛然想起今天已是立夏,心里的沮丧竟然瞬间平复,我终于,又盼来了夏天;那么在立夏的清晨提前醒来也是一件有缘亦有乐的事了,索性翻身起来,泡一杯醒神的茶,打开窗透进初夏的天光,想写字,于是敲敲打打。
我想写字该是件如同生理需要一般的事,好久不睡,必得沉沉地睡上一觉血液才得循环;好久不写东西,必得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凑上恰当的心情倾吐一番才能确定自己是活着在飞短留长的时光中穿行。其实也许时光与过去并无分别,我只是需要确定和分辨自己是不是依然是我认识的样子。
在之前的季节里,我总是想象,等到夏天来的时候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我会在哪里,会在做什么?如今立夏,我依然容易失眠,如愿以偿地在书店上班,一本接一本的看书,烧菜,穿裙子,在写字,看有好有坏的电影;我站在过去的镜前,把自己和想象一遍遍对照,然后拍拍心脏定定神:我很好,就是有点感冒。
关于上班,以前有很多笃定的想法;说我想要做的工作必然是那种热闹又富有挑战的事情,须有变化,每天都能从不同的成就中看见不同的自己,不穿工装,不上夜班,不对电脑;如今却安安静静地在书店,对书,上架,查书,调架;日复一日地把时间付与一排排书架;再来看先前的想法,哑然失笑,人生哪里会有什么笃定的东西,不用比什么样的选择会更精彩,你走过的,便就是你得到的所有;也许结局总会和预期差别很大,但差别却不等同于落差,两条不一样的路,最终通向的也不过都是自我的认同和心灵的丰硕,我终于相信,辛勤的耕耘和随心的采撷一样美好。
关于读书和写字,那是我骄傲的事情,因为它们恰如一呼一吸,是我活着的一种生命体征;春节时回家,每天熬夜,在老式座钟的小夜曲中读完了北岛的《时间的玫瑰》,重新认识了一大批俄国诗人,感慨人在艺术追求面前那种让人惊讶的情感和爆发力,于是一发不可收拾,顺着读了好些关于俄国知识分子和中国地下诗歌的东西,现在品茗续盏,依然在读,我想读的通透一些,写一篇书评出来,就叫“在时间里相逢生命”。当然也会读一些散书和新书,读书和赶路一样,需要刚柔并济,太浓稠的好书和感情,常常让人激动地透不过气,所以须得一些闲散的文字来调剂;在书店闲来无事乱翻书,读完了那本按节气划分章节的《吃茶一水间》,被那种悠然的情调传染,于是心血来潮,半夜到淘宝上买一套叫做“红岁”的茶器,拿到手里却并不用,濯洗晾干,细细的收起来,我想等一个对的人,然后一起去乡间淘一方古朴的磨盘,他日新婚搁在阳台,当这套红岁的茶几;好事多磨,我想也是一件风雅的事。
关于裙子,我想我喜欢夏天,多半是因为过膝的棉布长裙;每当我穿上裙子的时候,我都还会相信爱情。失眠时打开手机,看朋友圈密友圈里的各种关于爱情的心情,CC在微博上感慨,回忆读高中时一位像树一般笃定的男生,轻轻用笔敲桌,表情严肃,当她回头看他的时候,觉得这样的少年以后肯定遇不到了,如今,真的遇不到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我也想起我读高中时的那个男生,夏天午睡醒来,被告知有人在楼下等我,慌慌的跑下楼,看见初夏的银杏树下站着的少年,浅蓝牛仔裤,格子衬衫,双手插在口袋里对我笑,牙齿洁白。我特意定定地站了一下,眼睛感动的想要流泪;那时的我大约也是一样的心情,觉得这样的少年以后再也遇不到了。被夏天的大太阳晒过的情景总是格外清晰。后来的我,又际遇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感情,如今再回忆起那年夏天的少年,好像隔了一个世纪在看一个与我无关的人,眼睛终于不再想要流泪,但嘴角会微微翘起,生命美好,青春总是诗。翻出自己岁末年初的微博,“绵绵除夕夜话,心在,人长久,惟愿岁岁年年。”“欢快的音乐陌生的节拍,孤独的旋转;转过头忧伤的看我一眼,哎呦我的天。”彼时的温暖或喜悦在比我想象的更短的时间里安静下来,似乎除夕和元宵的雪花还未完全融化,夏天便已经到来,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但是我依然相信爱情,我们在人间奔走,认真的遇到一些人,也许就是为了一次次的相信,总有一种感情会让我们的眼睛感动的想要流泪。
收到小珊从鼓浪屿旅行的明信片,葱茏的树梢,五线谱一样的缆车衬着淡蓝无云的天空,闲散舒适,分明是夏天才有的景致;她说一切随心,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你;我想夏天也该是这样的心情。
2012/5/05
立夏
于 北京 博雅西园
我想写字该是件如同生理需要一般的事,好久不睡,必得沉沉地睡上一觉血液才得循环;好久不写东西,必得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凑上恰当的心情倾吐一番才能确定自己是活着在飞短留长的时光中穿行。其实也许时光与过去并无分别,我只是需要确定和分辨自己是不是依然是我认识的样子。
在之前的季节里,我总是想象,等到夏天来的时候的我会是什么样子,我会在哪里,会在做什么?如今立夏,我依然容易失眠,如愿以偿地在书店上班,一本接一本的看书,烧菜,穿裙子,在写字,看有好有坏的电影;我站在过去的镜前,把自己和想象一遍遍对照,然后拍拍心脏定定神:我很好,就是有点感冒。
关于上班,以前有很多笃定的想法;说我想要做的工作必然是那种热闹又富有挑战的事情,须有变化,每天都能从不同的成就中看见不同的自己,不穿工装,不上夜班,不对电脑;如今却安安静静地在书店,对书,上架,查书,调架;日复一日地把时间付与一排排书架;再来看先前的想法,哑然失笑,人生哪里会有什么笃定的东西,不用比什么样的选择会更精彩,你走过的,便就是你得到的所有;也许结局总会和预期差别很大,但差别却不等同于落差,两条不一样的路,最终通向的也不过都是自我的认同和心灵的丰硕,我终于相信,辛勤的耕耘和随心的采撷一样美好。
关于读书和写字,那是我骄傲的事情,因为它们恰如一呼一吸,是我活着的一种生命体征;春节时回家,每天熬夜,在老式座钟的小夜曲中读完了北岛的《时间的玫瑰》,重新认识了一大批俄国诗人,感慨人在艺术追求面前那种让人惊讶的情感和爆发力,于是一发不可收拾,顺着读了好些关于俄国知识分子和中国地下诗歌的东西,现在品茗续盏,依然在读,我想读的通透一些,写一篇书评出来,就叫“在时间里相逢生命”。当然也会读一些散书和新书,读书和赶路一样,需要刚柔并济,太浓稠的好书和感情,常常让人激动地透不过气,所以须得一些闲散的文字来调剂;在书店闲来无事乱翻书,读完了那本按节气划分章节的《吃茶一水间》,被那种悠然的情调传染,于是心血来潮,半夜到淘宝上买一套叫做“红岁”的茶器,拿到手里却并不用,濯洗晾干,细细的收起来,我想等一个对的人,然后一起去乡间淘一方古朴的磨盘,他日新婚搁在阳台,当这套红岁的茶几;好事多磨,我想也是一件风雅的事。
关于裙子,我想我喜欢夏天,多半是因为过膝的棉布长裙;每当我穿上裙子的时候,我都还会相信爱情。失眠时打开手机,看朋友圈密友圈里的各种关于爱情的心情,CC在微博上感慨,回忆读高中时一位像树一般笃定的男生,轻轻用笔敲桌,表情严肃,当她回头看他的时候,觉得这样的少年以后肯定遇不到了,如今,真的遇不到了。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我也想起我读高中时的那个男生,夏天午睡醒来,被告知有人在楼下等我,慌慌的跑下楼,看见初夏的银杏树下站着的少年,浅蓝牛仔裤,格子衬衫,双手插在口袋里对我笑,牙齿洁白。我特意定定地站了一下,眼睛感动的想要流泪;那时的我大约也是一样的心情,觉得这样的少年以后再也遇不到了。被夏天的大太阳晒过的情景总是格外清晰。后来的我,又际遇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感情,如今再回忆起那年夏天的少年,好像隔了一个世纪在看一个与我无关的人,眼睛终于不再想要流泪,但嘴角会微微翘起,生命美好,青春总是诗。翻出自己岁末年初的微博,“绵绵除夕夜话,心在,人长久,惟愿岁岁年年。”“欢快的音乐陌生的节拍,孤独的旋转;转过头忧伤的看我一眼,哎呦我的天。”彼时的温暖或喜悦在比我想象的更短的时间里安静下来,似乎除夕和元宵的雪花还未完全融化,夏天便已经到来,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但是我依然相信爱情,我们在人间奔走,认真的遇到一些人,也许就是为了一次次的相信,总有一种感情会让我们的眼睛感动的想要流泪。
收到小珊从鼓浪屿旅行的明信片,葱茏的树梢,五线谱一样的缆车衬着淡蓝无云的天空,闲散舒适,分明是夏天才有的景致;她说一切随心,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你;我想夏天也该是这样的心情。
2012/5/05
立夏
于 北京 博雅西园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