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city of baroque after wars
战火后的巴洛克之城
闪耀在无法企及之处
像是一些史前沉默着的巨兽。十几年前,土桥村的田垅大面积完好的时候,每到夏天水稻收割的季节,就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故事里面的人血液四溅,倒地不起,那都是剧情,我不会当真。
德国,欧洲首个对中国公民开放的旅游目的地,因为莱茵河的浪漫,因为古堡宫殿的历史因为柏林墙的过去,因为格林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因为歌德笔下少年维特的烦恼
徒步之旅首选
成功地伪装美食家的关键
乌托邦
建筑学上的杰作
慢条斯理或者暮气沉沉
迟暮的美人
想穿过帕瓦罗蒂的歌剧 虚张声势的忙碌
亚穆纳河缓缓流淌在落日的余辉中,浩瀚的水面没有一丝涟漪。广阔的恒河平原在夕阳下充满难以言喻的宁静与肃穆,与对岸的新德里遥遥相望。一日将尽,这座赶在全球化浪尖的城市终于在飘渺的祝祷声中暂时平复下来,重新沉浸于同恒河一样古老的寂静之中。
遗世孤立的拒绝者
似乎可以听到历史的心跳声
豪迈 浑厚 有力
王宫 教堂 歌剧院
在晨光中露出贵族的孤傲与冷峻
在暮色里却如老者般宽厚而温暖
旧时的尘埃落尽
留下琥珀般的光泽
渲染了今天的城市色彩
德累斯顿是座奇妙的城市,历史、艺术与自然悬浮在城市与河谷上空,恰似这座城市和声奏出的迷人的和旋。——著名作家埃里克•卡斯特纳德累斯顿--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 一个艺术与文化浪漫结合的圣地。这里是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被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数百年的繁荣史、灿烂的文化艺术和无数精美的巴洛克建筑,让这里成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在德累斯顿周围的易北河谷,到处是郁郁葱葱的草地、富丽堂皇的别墅和高大宏伟的宫殿,已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里被称为欧洲最好的观景平台。德累斯顿还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很少有城市像德累斯顿这样,经历着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战期间,整个德累斯顿被毁成一片废墟。而如今德累斯顿却依旧是德国最重要的文化和科研中心。这里常被称为“德国硅谷”。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大学之一。而众多国际知名的摄影器材和高档汽车的产地也是在这里。
这座曾经饱经战火洗礼的巴洛克城市,如今已恢复了昔日”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的风采。
我们绕开了众所周知的慕尼黑,走进巴伐利亚深处,经过纽伦堡、拜罗伊特、班贝格和雷根斯堡,经历了一场混合在音乐与啤酒之间的美妙化学反应。"
时光凝聚之地
二战时著名的德累斯顿大轰炸把这个城市几近夷为平地,25000人丧生,他们利用建筑图纸慢慢恢复了城市地标,圣母教堂黑黑的旧砖被砌在了它们原来的位置,把历史也嵌进了当下;一段相对完整的外墙保留在此处,成为轰炸事件的"纪念碑"。另,普京当克格勃时,在这里"工作"了五年。
在历史上,德累斯顿曾长期是萨克森王国的都城,拥有数百年的繁荣史、灿烂的文化艺术,和无数精美的巴洛克建筑(德累斯顿的巴洛克风格),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作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德累斯顿又被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
诚然说起德国历史,就好像永远也绕不开[选帝候]这个词,Köln是,Dresden也是,未来的Trier,Mainz,Berlin自然也无法逃避,但August I却好像又不那么落俗套。1683年,第二次维也纳之围,但这次波兰国王约翰三世带着德波联军击退了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解除了130多年来所笼罩中欧的绿教威胁,也算巩固了哈布斯堡在匈牙利和巴尔干的统治,而这其中便也有萨克森公爵的援兵。1694年August I的兄长在位三年早逝,他随后即位。1697年约翰三世逝世,August I同年当选并加冕波兰与立陶宛联邦国王,史称奥古斯特二世。就这样短短三年内,老公爵的次子摇身称为庞大的三国共主联邦君王,而他的眼光也终是投向了大陆的另一端,盯紧着在位已50余年正忙着西班牙嗣位战的太阳王和那早已名满欧洲大陆的Absolutisme。
现在称呼起[强人王]都冠着波兰王的名号叫着奥古斯特二世,毕竟同选帝候比起来,国王总是个大得多的头衔。但事实上,August I却没在华沙呆过太久,而将绝大多数岁月消磨在Dresden,也正因为如此,1701年的一场火烧毁了大半个萨克森选帝候的宫殿,却也燃起了方才既位国王4年[强人王]深藏的欲望,原因便在于,早在1688年还在进行Grand Tour的August I就刚巧路过巴黎,而正是这一年,凡尔赛宫的主体部分完工了。
于是宏图大志仿佛滚上火点的枯草,同年侯爵宫开始重建,1710年Zwinger规划筹建,1715年Japanisches Palais落下第一块砖, 1718年始建Semperoper,1726年Frauenkirche进行设计,直到1732年他还不忘记熔了Ludwig Wiedemann的旧雕像,而后在易北河对面给自己立个全新的[金骑士],这时距离他去世不足一年的时间。
终于,沿着易北河巡视,Dresden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娃娃屋总算是初具规模,也正因为此,难怪德累斯顿的古迹很小,或者更确切些说,所能被称为德累斯顿的地方算不上大,从Albertina到Zwinger,无论在外这段风景被夸赞称为[易北河的翡冷翠]也好,[欧洲的阳台]也罢,实则只是九百来米的距离内并肩站列着的八栋建筑,其他的就再也算不得是那梦幻笼罩着的空中楼阁。纵然姑且都算是黄金象牙而成,但没了巴兹尔的馈赠道连格雷还是无论如何都成不了卡萨诺瓦,而仗着娃娃屋和Fürstenzug做的绝对君主制构想,终究也只能是个白日梦。
打碎这场梦的,正是在时间跨进18世纪,[强人王]忙着规划他Elbflorenz时,接踵而来的两场战争。一场是沙俄彼得大帝最后称霸的[大北方战争],另一场则是太阳王终究光芒不在的[西班牙嗣位战]。而这对于夹在两者之间的德意志侯国,其意义便落在萨克森与普鲁士的此消彼长之间。事实上,这两场战役对于[强人王]August I与[士兵王]Wilhelm I而言,就像伯罗奔尼撒之于雅典与斯巴达。前者虽与沙俄结成同盟,却在战争中失去对大半波兰的控制长达数十年,致使国力远不如前,而后者不但赢来附近的西班牙飞地,更重要的是终于得来[国王]的头衔,当然这一切还是要等说起勃兰登堡的故事时再续会更好。而换言之,就像之后普奥战争里的奥地利一般,在这两场算不得争锋相对的战争里,August I的萨克森永远失去了称雄神圣罗马的可能,只是这梦碎的时刻[强人王]他却也看不到了,也对,就像他企图模仿的太阳王的子嗣说得那样:[Après moi, le déluge/哪管身后洪水滔天?]当然,他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子嗣亦从皮亚琴察迎来了另一位圣母,Sixtinische的圣母。
二战时希特勒宣称:“第三帝国以东,不存在有全人类价值的文化财产。”于是纳粹便在前苏联、东欧各地放手毁灭艺术古迹。随着战局逆转,柏林、汉堡、慕尼黑,连带着意大利和法国占领区内的众多城市,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其中德累斯顿的悲剧最为惨不忍睹。本来在空袭德国时分为军用、民用目标,但是英美空军未加理会,于1945年2月13-14日之间,将德累斯顿化为一片焦土。一夜之间,12万人死于非命。
战后恢复了部分古老的建筑,重建了该市。
德累斯顿距离汉堡接近500公里,周五下班后驱车5小时抵达,周六一早步行游览,首先来到易北河岸边的布吕舍平台,从平台可以看到易北河将德累斯顿一分为二,左边老城区,右边新城区。
巴洛克的优雅
当你走在德累斯顿(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的大街上,吸引你的除了美丽的异国风光,还有位于 Kunsthof-Passage 地区的一系列拥有独特墙壁外饰的房子。出自设计师 Heike Bottcher 之手的这个名为“Court of Water”的装饰尤为引人注目,他把雨水管道制成长长的喇叭形状,不禁外形令人忍俊不禁,同时也增添了人们对于雨水流在管道中是否会奏响美妙音乐的好奇。
除了雨水管道,设计师也善于在建筑表面做出花样。作为德国乃至欧洲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饱经二战硝烟的德累斯顿目前城区的绿植覆盖率为 60%。或许也正是因为绿色生活的观念足够深入人心,才使得德累斯顿的建筑也拥有独特的气质。
游者嘈杂的挤在算不得宽敞的圆厅里,多半高声说着俄语,唯有夕阳的天光投射在牙白金黄的祭坛塑像上,斑驳的透漏些神圣的痕迹,却终是无法复制出西斯廷圣母的真容,反倒带着悼圣母里青灰的尸体色。知道他很用心的复原着被摧毁的繁华,但将视野投到1945年情人节的清晨外,那这摧毁本身或许才是复生的源泉,也未可知。
谈起Dresden总不能不提Richard Strauss的玫瑰骑士,无论是1911年在Semperoper的华丽首演或是大轰炸之夜的坊间轶闻,der Rosenkavalier这好像真的烙在Dresden骨髓里成了今天城市的灵魂,也算帮着他熬过了DDR那些算不得清闲的年月,而能紧挨着他的撰写在成就册上的,或许也只有被成为[强人王]dem Starken的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他,也算得上Dresden真实意义上第一同时也是唯有的筑城者。August I是谁?萨克森公爵,神圣罗马帝国的七位选帝候之一。
茨温格宫,举世闻名的巴洛克建筑,建成于 1709 年,“强者”奥古斯特时代。目前,他是包括“古代艺术大师绘画陈列馆”、“陶瓷馆”在内的博物馆群,最著名的藏品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另一座建筑上逊色一筹的德累斯顿王宫,收藏方面却有世界上最大的珍宝馆——绿色穹窿。绿穹馆分为限制游客流量、最好提前预定的老绿穹馆,和不限游客流量新绿穹馆,都非常值得一看,而且都有非常详细的中文解说,其中绿色巨钻和“点缀着4909颗钻石、164颗绿宝石、160颗红宝石、16颗珍珠和1颗蓝宝石的‘莫卧儿王朝皇帝的生日庆典’”都在新緑穹,闪瞎双眼的地方。
绿穹珍宝馆该算得上德累斯顿最佳的[到此一游]去处,但天生不谙金石之道,也是为找[旧大师画廊]才误打误撞的进了Neues Grünes Gewölbe,满眼黄金象牙或许转眼就忘了,但那尊[Aurangzeb的王座]却是对那段历史里Dresden角色的最佳注脚,Johann Dinglinger在这个半米见方,娃娃屋似的空间里用了5000多颗宝石,塑了132个金人偶,与其说是还原奥斯曼帝国的繁荣,不如说是对症下药般的塞填August I对于绝对君权和荣光的欲壑。也正因为对这君王的心思了如指掌,Johann甚至连合约也没签署,边制作边详装找着买主当着太公望,最后自然被August I以60000 Taler银币的价钱买走,即使这价值多到连盛极一时的[强人王]也整整花了五年才总算凑够。但事实上对他来说,不是其他的黄金象牙,正是藏着这珍宝的绿穹,正是立着绿穹的Dresden本身,才是他最珍贵的娃娃屋。
接下来的就是今天的重头戏——绿穹珍宝馆,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珍宝馆,珍藏着3000多件珍品,2006年才向游人开放。每天各个时段的游人数量是被控制的,我们定的票是下午1:00入场,在馆里呆了4个小时,感想就是。。太赞了。我出馆的时候在留言簿上写,一定要带爸妈再来这里看一次,这个博物馆真的是人类财富、智慧、艺术集一成的存在。我对金银珠宝首饰摆设什么的没有特别的爱好,但还是完全被绿穹珍宝馆迷住,一句两句话难以形容展品的奢华和瑰丽。珍宝馆分上下两层,十几个馆,每个馆都在四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珍品。安保也非常严格,不允许带任何随身物品入内,每个展厅都有几名保安,每个展柜前都有红外线报警装置。随身讲解器有中文解说,每个展台前有数字,输入数字就可以听到讲解,每件展品背后都有故事,让人完全沉浸在中世纪皇室的生活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
这个就是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frauenkirche)照片中的它曾经在二战中变成一片废墟,而如今他的每一块留下的砖头都被仔细编了序号,又被安回到了原有的位置(照片中房子上的黑色跳块便是)他的重生再次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线。自其重建以来,这座不朽的巴洛克式教堂以及被称为“石钟”(stone bell)的独特圆形拱顶,已经成为最吸引游客的建筑之一。
圣母大教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选帝侯韦廷及国王首府和皇家居所,如今,这里更是成为了欧洲最美的小城之一。融合了巴洛克、文艺复兴以及诸多时期的古典建筑,以及众多当代建筑,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予了德累斯顿独特的城市魅力。德累斯顿历史中心——老城区(old town),位于易北河左岸凹进的一侧,从河对岸或是从德累斯顿某座大桥向老城区匆匆一瞥,这里享有国际声望的形象呼之欲出,诸多著名艺术建筑坐落在老城一侧:从古代大师画廊(old masters picture gallery),到森帕歌剧院(semper opera),再到绿穹珍宝馆(green vault)和萨克森州立剧院(state theatre dresden)。
这里被称为欧洲最美的观景平台:德累斯顿博物馆中的珍品不计其数。拉斐尔画作的小天使或许是萨克森12座州立博物馆诸多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代表。绿穹珍宝馆(green vault)——这座选帝侯韦廷及国王华丽的珍宝收藏馆,被看作是全世界同类馆别中最出众的博物馆之一。知名展品多收藏在德累斯顿王宫(dresden royal palace)之中,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各种由金银、宝石、象牙、青铜以及琥珀等等创作而成的宏伟艺术品,迄今为止仍无人能及。
德累斯顿是建筑师的朝圣所在,近年来无数的建筑杰作都诞生在这里。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德累斯顿都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国际著名的商业城市以及科学和研究的中心。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两大技术——纳米和生物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一道,共同形成了这座城市面向未来的优势领域。它们为未来德累斯顿城市发展产生质的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德累斯顿拥有像amd和infineon-quimonda这样一流水平的生产厂,从而在欧洲微电子领域占据着领先的地位。
在500家全国性的大公司中,设在德累斯顿的就有80家,它也是德国的纳米技术中心,而由于其历史悠久的传统制药业,德累斯顿还是生物科技最重要的中心之一。全球领先的航天技术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就在德累斯顿设立了空中客车-运输机的技术转化中心。在德累斯顿,共有7所大学、4个莱布尼茨研究院(leibniz institute)、3个马普研究院(max-planck institute)和9个弗劳恩霍夫研究院(fraunhofer institute),其科研院所的密集程度相当高。商业与科技间的紧密合作使得大大小小的会议频繁地在这里举行。
在德累斯顿,科学与艺术、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而是形成了某种独特的共生关系。在德累斯顿的众多特产中,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便是麦森(meissen)瓷器。德国瓷器之都,这里盛产的美圣瓷器(meissen)可谓瓷器中的”爱马仕"。由于地域和其他原因,美圣瓷器(meissen)还并不为中国人所熟知。
德累斯顿的另一个标志景点皇家壁画长廊:这是一幅101米长的瓷器壁画――王侯队列图(procession of the princes)。在墙面上镶有迈森(meissen)出产的陶瓷片,手工精细,共用了27000片瓷砖。壁画追述了韦廷王朝(wettin dynasty)的历代君主,描绘了从1123年到1904年间萨克森王侯的骑马雕像以及当时的艺术家们,总共93人。在壁画中有萨克森选帝侯弗里德里?奥古斯特一世(1670–1733)也被称作强壮的奥古斯特或强力王。据说他喝狮子奶长大的,力大无比,能空手把马蹄铁折断。他本人很受女性的青睐,因此生育了360个子女。很多德累斯顿的物品都是他为萨克森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在壁画行列最后面有一个蓄着胡须的男性,他就是壁画的作者威廉?瓦尔塔本人。壁画幸运地躲过了战火的劫难,如今完好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德累斯顿还以其丰富的文化生活傲然于世。森帕歌剧院(semper opera)及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orchestra staatskapelle dresden)、德累斯顿歌剧院(state operetta dresden)、德累斯顿爱乐乐团(dresde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以及数不胜数的节庆庆典、小剧院、小型歌舞场和音乐厅,甚至城市海滩地区表演,构成了德累斯顿丰富的夜生活,更为德累斯顿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
德累斯顿是一座绿色之城,可以跻身欧洲最环保的城市之一。
乘坐世界最大的明轮船沿着易北河行驶,到达皮尔尼茨(pillnitz),欣赏极富东方情调的巴洛克宫殿夏宫(chinese-baroque summer palace),无疑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旅程。广阔而典雅的皮尔尼茨公园(pillnitz park)是最受欢迎的婚礼庆典场所之一。
德累斯顿周边风光同样令人留连忘返。著名的萨克森美酒之路(saxon wine road)经过以瓷器和葡萄酒闻名的小镇迈森,直通同样拥有大片葡萄园的德累斯顿。萨克森瑞士国家公园(saxon switzerland,亦称:萨克森小瑞士)独一无二的砂岩景观吸引着众多自然爱好者;在上吕萨西亚(upper lusatia),索布人的斯拉夫文化被完整的保存至今。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一日游览布拉格或柏林。
德累斯顿地区三分之一地区被森林覆盖,所以2002年德累斯顿列为欧洲绿化最好的大城市。当然圣诞季中的德累斯顿,更是迷人,过两天我会继续分享。
德累斯顿的音乐盛宴
德累斯顿歌剧院是德国极重要的歌剧院之一,其前身为萨克逊皇家歌剧院。这座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风格的歌剧院,使德累斯顿一举成为音乐的中心。
在海因里希•许茨(Heinrich Schütz,1585-1672)的领导下,德累斯顿宫廷礼拜堂的音乐机构在17世纪的新教德国几乎没有竞争对手。1656年萨克森选帝侯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去世,他的儿子约翰•格奥尔格二世继位。他们二人共同奠定了德累斯顿音乐文化的基础。在还是假定的继任者的时候,约翰•格奥尔格二世就发展了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乐队。它的规模可以从许茨给选帝侯的一封陈述了他的乐手生活的窘迫、希望宫廷能够解决他们的经济困境的信中写下的一段话里管窥一二。在那里,许茨说:“……我认为,在这样一片神圣的土地上,人们不愿意支持20位音乐家的工作,既不光彩也不符合基督的精神。我真切地希望选帝侯陛下,再三考虑这个问题。”要知道,在经历了三十年战争之后的新教德国,这样的乐队已经是很大的编制了。德累斯顿的宫廷乐队还以其囊括了一些意大利歌手和器乐演奏家而闻名,与意大利的联系在约翰•格奥尔格二世继位以后变得更强。除了曾经数度游学意大利的许茨以外,宫廷礼拜堂乐队在1650-60年代期间还包括了当时知名的音乐家,如Christoph Bernhard(乐队副指挥)、Matthias Weckmann(管风琴师),以及意大利人Giovanni Andrea Bontempi(阉人歌手)、Vincenzo Albrici(管风琴师)和Gioseppe Peranda(男高音和乐队副指挥)等等。
整个乐队被笼罩在一层金色的迷雾之中,单簧管和圆号音色都像被镀上一层夕阳的色泽,辉煌灿烂又温和圆润。
所有乐队成员都极力克制自己的身体起伏,强烈的情感却在这种克制下表达的变本加厉。
泰勒曼像个站在大海中的赶潮者一样,驱赶着一波波声浪,激动时汹涌澎湃滔天大浪几乎将他吞没,平静时大海敏感到对他手部最纤细的动作也会做出反应。像波塞顿那样强大又随心所欲。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最后乐章时,波塞顿用理智和激情驾驭着音乐战马乘风破浪不疾不徐一步步冲向高潮,明亮的铜管摧枯拉朽般席卷全场,一波波电流击穿身体。生活得到了欣喜若狂的赞颂,走出音乐厅时猛然有恍如隔世之感。
街头
那晚正巧做错了车,向着相反的方向行到未识处,赶上影院散场,皆是白发老人,三两一组没言语的走向Tram的站台,影院建筑崭新的与四周格格不如,透过钢隔栅却见着上映的都是些旧时电影。便才又想起白天里看见那巨大到远超想象,Raffaello的圣母。她就这般兀地站在苍白地背景上放空看着远端,不顾四周是繁杂或是寂静,衬得大厅里的游客,满墙的画幅,甚至画里的Sixtus II教皇和St.Barbara都变得多余。直到此时,却才觉得之前的评论或许过分严苛甚至没有必要理会。或许像Dresden这样经历的城市,对于别人的赞美也好批判也罢,多不过也就是圣母那无需表情的脸,她自是她自己,能从废墟里再诞生一个城市又何须在意清闲的碎语?
音乐节早就告知,因为Kirchentag”教堂日“(其实相当于教堂周了,6月1日至5日),德国和东欧邻国的新教徒们都跑来了德累斯顿玩耍,酒店生意好到爆。于是我每日换酒店。早上说好了会有”穿梭巴士“来接,去看Wackerbarth的城堡与葡萄酒庄。从QF背着大包和捧着音乐节的四千瓶Jan Vogler香槟之一,出门转右头也不回直接走入Hilton,check in,上楼。再下来,有西装骨骨的金发仔叫住我,边伸出手来边一脸愕然:”不是让我等你嘛?你怎么就这么溜走了?看着你捧着大盒子头也不回。“
美式轶事
普丰德奶酪店(Pfunds Molkerei)
普丰德奶酪店,位于德累斯顿新城区,并于1997年被冠誉为“全世界最美的奶酪店”,收录进吉尼斯世界纪录。奶酪店1880成立,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店里以瓷砖镶嵌,极富德累斯顿特色风情。
"你可以为了如下理由造访智利:壮美的南极巡游、安第斯山脉的夏日滑雪,或是为了欣赏阿塔卡玛高地沙漠的孤绝。但你也可以只是一路开车一路吃,就像我们一样,从圣地亚哥开始,沿路大啖美食,一直吃到南方。
经过前一天的风雨之后,一大早迎来的就是阳光灿烂的晴天。前一天午饭是在车上凑合的,晚上什么也没吃吓饱了==第二天早上我们面对饭店提供的丰富的早餐真的是感动得内牛满面。。德国人信奉早餐要吃得像国王一样,真的是这样。。。德式早餐结构非常符合肉食动物的胃口,各种肉、火腿、香肠,面包也很好吃,外皮很有嚼头内心酥软。超爱德国的奶酪,干吃没够== 还有蔬果蛋奶巧克力。。我们俩当天早上把午饭都吃回来了。。。(出息劲的==)当地的花草茶很好喝,我后来买了好几罐,回家都泡不出在当地喝的那种味道,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旅游小贴士
战火后的巴洛克之城
闪耀在无法企及之处
像是一些史前沉默着的巨兽。十几年前,土桥村的田垅大面积完好的时候,每到夏天水稻收割的季节,就是一片繁忙的景象。故事里面的人血液四溅,倒地不起,那都是剧情,我不会当真。
德国,欧洲首个对中国公民开放的旅游目的地,因为莱茵河的浪漫,因为古堡宫殿的历史因为柏林墙的过去,因为格林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因为歌德笔下少年维特的烦恼
徒步之旅首选
成功地伪装美食家的关键
乌托邦
建筑学上的杰作
慢条斯理或者暮气沉沉
迟暮的美人
想穿过帕瓦罗蒂的歌剧 虚张声势的忙碌
亚穆纳河缓缓流淌在落日的余辉中,浩瀚的水面没有一丝涟漪。广阔的恒河平原在夕阳下充满难以言喻的宁静与肃穆,与对岸的新德里遥遥相望。一日将尽,这座赶在全球化浪尖的城市终于在飘渺的祝祷声中暂时平复下来,重新沉浸于同恒河一样古老的寂静之中。
遗世孤立的拒绝者
似乎可以听到历史的心跳声
豪迈 浑厚 有力
王宫 教堂 歌剧院
在晨光中露出贵族的孤傲与冷峻
在暮色里却如老者般宽厚而温暖
旧时的尘埃落尽
留下琥珀般的光泽
渲染了今天的城市色彩
德累斯顿是座奇妙的城市,历史、艺术与自然悬浮在城市与河谷上空,恰似这座城市和声奏出的迷人的和旋。——著名作家埃里克•卡斯特纳德累斯顿--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 一个艺术与文化浪漫结合的圣地。这里是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被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数百年的繁荣史、灿烂的文化艺术和无数精美的巴洛克建筑,让这里成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在德累斯顿周围的易北河谷,到处是郁郁葱葱的草地、富丽堂皇的别墅和高大宏伟的宫殿,已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这里被称为欧洲最好的观景平台。德累斯顿还是一个有故事的城市,很少有城市像德累斯顿这样,经历着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战期间,整个德累斯顿被毁成一片废墟。而如今德累斯顿却依旧是德国最重要的文化和科研中心。这里常被称为“德国硅谷”。德累斯顿工业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科技大学之一。而众多国际知名的摄影器材和高档汽车的产地也是在这里。
这座曾经饱经战火洗礼的巴洛克城市,如今已恢复了昔日”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的风采。
我们绕开了众所周知的慕尼黑,走进巴伐利亚深处,经过纽伦堡、拜罗伊特、班贝格和雷根斯堡,经历了一场混合在音乐与啤酒之间的美妙化学反应。"
时光凝聚之地
二战时著名的德累斯顿大轰炸把这个城市几近夷为平地,25000人丧生,他们利用建筑图纸慢慢恢复了城市地标,圣母教堂黑黑的旧砖被砌在了它们原来的位置,把历史也嵌进了当下;一段相对完整的外墙保留在此处,成为轰炸事件的"纪念碑"。另,普京当克格勃时,在这里"工作"了五年。
在历史上,德累斯顿曾长期是萨克森王国的都城,拥有数百年的繁荣史、灿烂的文化艺术,和无数精美的巴洛克建筑(德累斯顿的巴洛克风格),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作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德累斯顿又被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
诚然说起德国历史,就好像永远也绕不开[选帝候]这个词,Köln是,Dresden也是,未来的Trier,Mainz,Berlin自然也无法逃避,但August I却好像又不那么落俗套。1683年,第二次维也纳之围,但这次波兰国王约翰三世带着德波联军击退了奥斯曼帝国的大维齐尔,解除了130多年来所笼罩中欧的绿教威胁,也算巩固了哈布斯堡在匈牙利和巴尔干的统治,而这其中便也有萨克森公爵的援兵。1694年August I的兄长在位三年早逝,他随后即位。1697年约翰三世逝世,August I同年当选并加冕波兰与立陶宛联邦国王,史称奥古斯特二世。就这样短短三年内,老公爵的次子摇身称为庞大的三国共主联邦君王,而他的眼光也终是投向了大陆的另一端,盯紧着在位已50余年正忙着西班牙嗣位战的太阳王和那早已名满欧洲大陆的Absolutisme。
现在称呼起[强人王]都冠着波兰王的名号叫着奥古斯特二世,毕竟同选帝候比起来,国王总是个大得多的头衔。但事实上,August I却没在华沙呆过太久,而将绝大多数岁月消磨在Dresden,也正因为如此,1701年的一场火烧毁了大半个萨克森选帝候的宫殿,却也燃起了方才既位国王4年[强人王]深藏的欲望,原因便在于,早在1688年还在进行Grand Tour的August I就刚巧路过巴黎,而正是这一年,凡尔赛宫的主体部分完工了。
于是宏图大志仿佛滚上火点的枯草,同年侯爵宫开始重建,1710年Zwinger规划筹建,1715年Japanisches Palais落下第一块砖, 1718年始建Semperoper,1726年Frauenkirche进行设计,直到1732年他还不忘记熔了Ludwig Wiedemann的旧雕像,而后在易北河对面给自己立个全新的[金骑士],这时距离他去世不足一年的时间。
终于,沿着易北河巡视,Dresden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娃娃屋总算是初具规模,也正因为此,难怪德累斯顿的古迹很小,或者更确切些说,所能被称为德累斯顿的地方算不上大,从Albertina到Zwinger,无论在外这段风景被夸赞称为[易北河的翡冷翠]也好,[欧洲的阳台]也罢,实则只是九百来米的距离内并肩站列着的八栋建筑,其他的就再也算不得是那梦幻笼罩着的空中楼阁。纵然姑且都算是黄金象牙而成,但没了巴兹尔的馈赠道连格雷还是无论如何都成不了卡萨诺瓦,而仗着娃娃屋和Fürstenzug做的绝对君主制构想,终究也只能是个白日梦。
打碎这场梦的,正是在时间跨进18世纪,[强人王]忙着规划他Elbflorenz时,接踵而来的两场战争。一场是沙俄彼得大帝最后称霸的[大北方战争],另一场则是太阳王终究光芒不在的[西班牙嗣位战]。而这对于夹在两者之间的德意志侯国,其意义便落在萨克森与普鲁士的此消彼长之间。事实上,这两场战役对于[强人王]August I与[士兵王]Wilhelm I而言,就像伯罗奔尼撒之于雅典与斯巴达。前者虽与沙俄结成同盟,却在战争中失去对大半波兰的控制长达数十年,致使国力远不如前,而后者不但赢来附近的西班牙飞地,更重要的是终于得来[国王]的头衔,当然这一切还是要等说起勃兰登堡的故事时再续会更好。而换言之,就像之后普奥战争里的奥地利一般,在这两场算不得争锋相对的战争里,August I的萨克森永远失去了称雄神圣罗马的可能,只是这梦碎的时刻[强人王]他却也看不到了,也对,就像他企图模仿的太阳王的子嗣说得那样:[Après moi, le déluge/哪管身后洪水滔天?]当然,他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子嗣亦从皮亚琴察迎来了另一位圣母,Sixtinische的圣母。
二战时希特勒宣称:“第三帝国以东,不存在有全人类价值的文化财产。”于是纳粹便在前苏联、东欧各地放手毁灭艺术古迹。随着战局逆转,柏林、汉堡、慕尼黑,连带着意大利和法国占领区内的众多城市,也遭到了灭顶之灾,其中德累斯顿的悲剧最为惨不忍睹。本来在空袭德国时分为军用、民用目标,但是英美空军未加理会,于1945年2月13-14日之间,将德累斯顿化为一片焦土。一夜之间,12万人死于非命。
战后恢复了部分古老的建筑,重建了该市。
德累斯顿距离汉堡接近500公里,周五下班后驱车5小时抵达,周六一早步行游览,首先来到易北河岸边的布吕舍平台,从平台可以看到易北河将德累斯顿一分为二,左边老城区,右边新城区。
巴洛克的优雅
当你走在德累斯顿(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的大街上,吸引你的除了美丽的异国风光,还有位于 Kunsthof-Passage 地区的一系列拥有独特墙壁外饰的房子。出自设计师 Heike Bottcher 之手的这个名为“Court of Water”的装饰尤为引人注目,他把雨水管道制成长长的喇叭形状,不禁外形令人忍俊不禁,同时也增添了人们对于雨水流在管道中是否会奏响美妙音乐的好奇。
除了雨水管道,设计师也善于在建筑表面做出花样。作为德国乃至欧洲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饱经二战硝烟的德累斯顿目前城区的绿植覆盖率为 60%。或许也正是因为绿色生活的观念足够深入人心,才使得德累斯顿的建筑也拥有独特的气质。
游者嘈杂的挤在算不得宽敞的圆厅里,多半高声说着俄语,唯有夕阳的天光投射在牙白金黄的祭坛塑像上,斑驳的透漏些神圣的痕迹,却终是无法复制出西斯廷圣母的真容,反倒带着悼圣母里青灰的尸体色。知道他很用心的复原着被摧毁的繁华,但将视野投到1945年情人节的清晨外,那这摧毁本身或许才是复生的源泉,也未可知。
谈起Dresden总不能不提Richard Strauss的玫瑰骑士,无论是1911年在Semperoper的华丽首演或是大轰炸之夜的坊间轶闻,der Rosenkavalier这好像真的烙在Dresden骨髓里成了今天城市的灵魂,也算帮着他熬过了DDR那些算不得清闲的年月,而能紧挨着他的撰写在成就册上的,或许也只有被成为[强人王]dem Starken的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一世,他,也算得上Dresden真实意义上第一同时也是唯有的筑城者。August I是谁?萨克森公爵,神圣罗马帝国的七位选帝候之一。
茨温格宫,举世闻名的巴洛克建筑,建成于 1709 年,“强者”奥古斯特时代。目前,他是包括“古代艺术大师绘画陈列馆”、“陶瓷馆”在内的博物馆群,最著名的藏品是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另一座建筑上逊色一筹的德累斯顿王宫,收藏方面却有世界上最大的珍宝馆——绿色穹窿。绿穹馆分为限制游客流量、最好提前预定的老绿穹馆,和不限游客流量新绿穹馆,都非常值得一看,而且都有非常详细的中文解说,其中绿色巨钻和“点缀着4909颗钻石、164颗绿宝石、160颗红宝石、16颗珍珠和1颗蓝宝石的‘莫卧儿王朝皇帝的生日庆典’”都在新緑穹,闪瞎双眼的地方。
绿穹珍宝馆该算得上德累斯顿最佳的[到此一游]去处,但天生不谙金石之道,也是为找[旧大师画廊]才误打误撞的进了Neues Grünes Gewölbe,满眼黄金象牙或许转眼就忘了,但那尊[Aurangzeb的王座]却是对那段历史里Dresden角色的最佳注脚,Johann Dinglinger在这个半米见方,娃娃屋似的空间里用了5000多颗宝石,塑了132个金人偶,与其说是还原奥斯曼帝国的繁荣,不如说是对症下药般的塞填August I对于绝对君权和荣光的欲壑。也正因为对这君王的心思了如指掌,Johann甚至连合约也没签署,边制作边详装找着买主当着太公望,最后自然被August I以60000 Taler银币的价钱买走,即使这价值多到连盛极一时的[强人王]也整整花了五年才总算凑够。但事实上对他来说,不是其他的黄金象牙,正是藏着这珍宝的绿穹,正是立着绿穹的Dresden本身,才是他最珍贵的娃娃屋。
接下来的就是今天的重头戏——绿穹珍宝馆,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珍宝馆,珍藏着3000多件珍品,2006年才向游人开放。每天各个时段的游人数量是被控制的,我们定的票是下午1:00入场,在馆里呆了4个小时,感想就是。。太赞了。我出馆的时候在留言簿上写,一定要带爸妈再来这里看一次,这个博物馆真的是人类财富、智慧、艺术集一成的存在。我对金银珠宝首饰摆设什么的没有特别的爱好,但还是完全被绿穹珍宝馆迷住,一句两句话难以形容展品的奢华和瑰丽。珍宝馆分上下两层,十几个馆,每个馆都在四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珍品。安保也非常严格,不允许带任何随身物品入内,每个展厅都有几名保安,每个展柜前都有红外线报警装置。随身讲解器有中文解说,每个展台前有数字,输入数字就可以听到讲解,每件展品背后都有故事,让人完全沉浸在中世纪皇室的生活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
这个就是德累斯顿圣母大教堂(frauenkirche)照片中的它曾经在二战中变成一片废墟,而如今他的每一块留下的砖头都被仔细编了序号,又被安回到了原有的位置(照片中房子上的黑色跳块便是)他的重生再次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风景线。自其重建以来,这座不朽的巴洛克式教堂以及被称为“石钟”(stone bell)的独特圆形拱顶,已经成为最吸引游客的建筑之一。
圣母大教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曾是选帝侯韦廷及国王首府和皇家居所,如今,这里更是成为了欧洲最美的小城之一。融合了巴洛克、文艺复兴以及诸多时期的古典建筑,以及众多当代建筑,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予了德累斯顿独特的城市魅力。德累斯顿历史中心——老城区(old town),位于易北河左岸凹进的一侧,从河对岸或是从德累斯顿某座大桥向老城区匆匆一瞥,这里享有国际声望的形象呼之欲出,诸多著名艺术建筑坐落在老城一侧:从古代大师画廊(old masters picture gallery),到森帕歌剧院(semper opera),再到绿穹珍宝馆(green vault)和萨克森州立剧院(state theatre dresden)。
这里被称为欧洲最美的观景平台:德累斯顿博物馆中的珍品不计其数。拉斐尔画作的小天使或许是萨克森12座州立博物馆诸多作品中最为著名的代表。绿穹珍宝馆(green vault)——这座选帝侯韦廷及国王华丽的珍宝收藏馆,被看作是全世界同类馆别中最出众的博物馆之一。知名展品多收藏在德累斯顿王宫(dresden royal palace)之中,游客可以在此欣赏到各种由金银、宝石、象牙、青铜以及琥珀等等创作而成的宏伟艺术品,迄今为止仍无人能及。
德累斯顿是建筑师的朝圣所在,近年来无数的建筑杰作都诞生在这里。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德累斯顿都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国际著名的商业城市以及科学和研究的中心。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两大技术——纳米和生物技术与微电子技术一道,共同形成了这座城市面向未来的优势领域。它们为未来德累斯顿城市发展产生质的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德累斯顿拥有像amd和infineon-quimonda这样一流水平的生产厂,从而在欧洲微电子领域占据着领先的地位。
在500家全国性的大公司中,设在德累斯顿的就有80家,它也是德国的纳米技术中心,而由于其历史悠久的传统制药业,德累斯顿还是生物科技最重要的中心之一。全球领先的航天技术公司欧洲宇航防务集团(eads)就在德累斯顿设立了空中客车-运输机的技术转化中心。在德累斯顿,共有7所大学、4个莱布尼茨研究院(leibniz institute)、3个马普研究院(max-planck institute)和9个弗劳恩霍夫研究院(fraunhofer institute),其科研院所的密集程度相当高。商业与科技间的紧密合作使得大大小小的会议频繁地在这里举行。
在德累斯顿,科学与艺术、传统与创新并非对立,而是形成了某种独特的共生关系。在德累斯顿的众多特产中,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便是麦森(meissen)瓷器。德国瓷器之都,这里盛产的美圣瓷器(meissen)可谓瓷器中的”爱马仕"。由于地域和其他原因,美圣瓷器(meissen)还并不为中国人所熟知。
德累斯顿的另一个标志景点皇家壁画长廊:这是一幅101米长的瓷器壁画――王侯队列图(procession of the princes)。在墙面上镶有迈森(meissen)出产的陶瓷片,手工精细,共用了27000片瓷砖。壁画追述了韦廷王朝(wettin dynasty)的历代君主,描绘了从1123年到1904年间萨克森王侯的骑马雕像以及当时的艺术家们,总共93人。在壁画中有萨克森选帝侯弗里德里?奥古斯特一世(1670–1733)也被称作强壮的奥古斯特或强力王。据说他喝狮子奶长大的,力大无比,能空手把马蹄铁折断。他本人很受女性的青睐,因此生育了360个子女。很多德累斯顿的物品都是他为萨克森保留下来的历史遗迹。在壁画行列最后面有一个蓄着胡须的男性,他就是壁画的作者威廉?瓦尔塔本人。壁画幸运地躲过了战火的劫难,如今完好的展现在世人面前。
德累斯顿还以其丰富的文化生活傲然于世。森帕歌剧院(semper opera)及德累斯顿国家管弦乐团(orchestra staatskapelle dresden)、德累斯顿歌剧院(state operetta dresden)、德累斯顿爱乐乐团(dresden philharmonic orchestra),以及数不胜数的节庆庆典、小剧院、小型歌舞场和音乐厅,甚至城市海滩地区表演,构成了德累斯顿丰富的夜生活,更为德累斯顿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
德累斯顿是一座绿色之城,可以跻身欧洲最环保的城市之一。
乘坐世界最大的明轮船沿着易北河行驶,到达皮尔尼茨(pillnitz),欣赏极富东方情调的巴洛克宫殿夏宫(chinese-baroque summer palace),无疑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旅程。广阔而典雅的皮尔尼茨公园(pillnitz park)是最受欢迎的婚礼庆典场所之一。
德累斯顿周边风光同样令人留连忘返。著名的萨克森美酒之路(saxon wine road)经过以瓷器和葡萄酒闻名的小镇迈森,直通同样拥有大片葡萄园的德累斯顿。萨克森瑞士国家公园(saxon switzerland,亦称:萨克森小瑞士)独一无二的砂岩景观吸引着众多自然爱好者;在上吕萨西亚(upper lusatia),索布人的斯拉夫文化被完整的保存至今。此外,游客还可以选择一日游览布拉格或柏林。
德累斯顿地区三分之一地区被森林覆盖,所以2002年德累斯顿列为欧洲绿化最好的大城市。当然圣诞季中的德累斯顿,更是迷人,过两天我会继续分享。
德累斯顿的音乐盛宴
德累斯顿歌剧院是德国极重要的歌剧院之一,其前身为萨克逊皇家歌剧院。这座具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 建筑风格的歌剧院,使德累斯顿一举成为音乐的中心。
在海因里希•许茨(Heinrich Schütz,1585-1672)的领导下,德累斯顿宫廷礼拜堂的音乐机构在17世纪的新教德国几乎没有竞争对手。1656年萨克森选帝侯约翰•格奥尔格一世去世,他的儿子约翰•格奥尔格二世继位。他们二人共同奠定了德累斯顿音乐文化的基础。在还是假定的继任者的时候,约翰•格奥尔格二世就发展了一支令人印象深刻的乐队。它的规模可以从许茨给选帝侯的一封陈述了他的乐手生活的窘迫、希望宫廷能够解决他们的经济困境的信中写下的一段话里管窥一二。在那里,许茨说:“……我认为,在这样一片神圣的土地上,人们不愿意支持20位音乐家的工作,既不光彩也不符合基督的精神。我真切地希望选帝侯陛下,再三考虑这个问题。”要知道,在经历了三十年战争之后的新教德国,这样的乐队已经是很大的编制了。德累斯顿的宫廷乐队还以其囊括了一些意大利歌手和器乐演奏家而闻名,与意大利的联系在约翰•格奥尔格二世继位以后变得更强。除了曾经数度游学意大利的许茨以外,宫廷礼拜堂乐队在1650-60年代期间还包括了当时知名的音乐家,如Christoph Bernhard(乐队副指挥)、Matthias Weckmann(管风琴师),以及意大利人Giovanni Andrea Bontempi(阉人歌手)、Vincenzo Albrici(管风琴师)和Gioseppe Peranda(男高音和乐队副指挥)等等。
整个乐队被笼罩在一层金色的迷雾之中,单簧管和圆号音色都像被镀上一层夕阳的色泽,辉煌灿烂又温和圆润。
所有乐队成员都极力克制自己的身体起伏,强烈的情感却在这种克制下表达的变本加厉。
泰勒曼像个站在大海中的赶潮者一样,驱赶着一波波声浪,激动时汹涌澎湃滔天大浪几乎将他吞没,平静时大海敏感到对他手部最纤细的动作也会做出反应。像波塞顿那样强大又随心所欲。
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最后乐章时,波塞顿用理智和激情驾驭着音乐战马乘风破浪不疾不徐一步步冲向高潮,明亮的铜管摧枯拉朽般席卷全场,一波波电流击穿身体。生活得到了欣喜若狂的赞颂,走出音乐厅时猛然有恍如隔世之感。
街头
那晚正巧做错了车,向着相反的方向行到未识处,赶上影院散场,皆是白发老人,三两一组没言语的走向Tram的站台,影院建筑崭新的与四周格格不如,透过钢隔栅却见着上映的都是些旧时电影。便才又想起白天里看见那巨大到远超想象,Raffaello的圣母。她就这般兀地站在苍白地背景上放空看着远端,不顾四周是繁杂或是寂静,衬得大厅里的游客,满墙的画幅,甚至画里的Sixtus II教皇和St.Barbara都变得多余。直到此时,却才觉得之前的评论或许过分严苛甚至没有必要理会。或许像Dresden这样经历的城市,对于别人的赞美也好批判也罢,多不过也就是圣母那无需表情的脸,她自是她自己,能从废墟里再诞生一个城市又何须在意清闲的碎语?
音乐节早就告知,因为Kirchentag”教堂日“(其实相当于教堂周了,6月1日至5日),德国和东欧邻国的新教徒们都跑来了德累斯顿玩耍,酒店生意好到爆。于是我每日换酒店。早上说好了会有”穿梭巴士“来接,去看Wackerbarth的城堡与葡萄酒庄。从QF背着大包和捧着音乐节的四千瓶Jan Vogler香槟之一,出门转右头也不回直接走入Hilton,check in,上楼。再下来,有西装骨骨的金发仔叫住我,边伸出手来边一脸愕然:”不是让我等你嘛?你怎么就这么溜走了?看着你捧着大盒子头也不回。“
美式轶事
普丰德奶酪店(Pfunds Molkerei)
普丰德奶酪店,位于德累斯顿新城区,并于1997年被冠誉为“全世界最美的奶酪店”,收录进吉尼斯世界纪录。奶酪店1880成立,至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店里以瓷砖镶嵌,极富德累斯顿特色风情。
"你可以为了如下理由造访智利:壮美的南极巡游、安第斯山脉的夏日滑雪,或是为了欣赏阿塔卡玛高地沙漠的孤绝。但你也可以只是一路开车一路吃,就像我们一样,从圣地亚哥开始,沿路大啖美食,一直吃到南方。
经过前一天的风雨之后,一大早迎来的就是阳光灿烂的晴天。前一天午饭是在车上凑合的,晚上什么也没吃吓饱了==第二天早上我们面对饭店提供的丰富的早餐真的是感动得内牛满面。。德国人信奉早餐要吃得像国王一样,真的是这样。。。德式早餐结构非常符合肉食动物的胃口,各种肉、火腿、香肠,面包也很好吃,外皮很有嚼头内心酥软。超爱德国的奶酪,干吃没够== 还有蔬果蛋奶巧克力。。我们俩当天早上把午饭都吃回来了。。。(出息劲的==)当地的花草茶很好喝,我后来买了好几罐,回家都泡不出在当地喝的那种味道,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旅游小贴士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