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导演冯小刚的鸡贼
实质上,2014马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最高潮早在2013年6月确认由冯小刚担任总导演那一刻就结束了。而马年春晚的正式亮相,更像一支平淡的事后烟,吸还是不吸,看或是不看,这都不是关键问题。当然,吐槽也罢,点赞也好,马年春晚最令人无可否认的一点是,这台晚会确实从头到尾打上了冯式特色的烙印。
甫一开场,马年春晚以先导短片代替例行开场歌舞的开场就令本届晚会带上了迥异于任何一届春晚的气质。随后,快速摇摆的切换镜头、故弄玄虚的场外打灯、层出不断的过场短片,加上张国立、成龙等等各路冯小刚好基友的现身,种种与前不同的新元素简直在用生命在提醒你,这是一位中国电影大导的作品,这位电影大导所做的最大创新正是在电影里插播春节联欢晚会。其冯式特色则在红歌组曲《英雄赞歌》的登场达到了极致,吐槽群众有云:这一刻,冯导大院子弟的热血之梦在这个复古节目上灵魂附体!
对于翘首期待已久的观众们来说,马年春晚如此浅量的创新明显是不够的。论流程创新,马年春晚远不如96年北京、上海、西安三地联播来得大气磅礴;论节目推陈出新,华晨宇霍尊几位的出场更像是央视借选手歌手的人气拉拢粉丝,,令人怀念小沈阳刘谦曾经的一鸣惊人;论话题和噱头,马年春晚甚至都比不上卖腐的13年蛇年春晚。犹是如此,却再也没有那一届春晚能像“冯氏春晚”得到了过半数网友的宽容。犹如许多部冯小刚电影所展示的这样,这一晚,马年春晚依靠着自己抖搂着小聪明小机灵的桥段,赢得了至少比往年更多的舆论上的胜利。
冯小刚被钦点担纲春晚总导演,多少有点临危受命的意思。被骂了这么多年,央视春晚难导已是全国皆知的秘密。春晚导演头衔压身之后,圈子里多的是抱着手等着看笑话的人,圈子外,更令人压力山大的却是真心实意等着为新春晚叫好的天真老百姓。与此同时,聪明人冯小刚深知,央视春晚绝非“私人定制”,亦不能等同于“大众定制”,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国家定制”,马年春晚执行总导演吕逸涛就在媒体采访时坦言春晚“定为国家项目”。压力之大,不言而喻。这个烫手山芋接下,摆在冯小刚面前的首要问题,自然是该如何全身而退,而不是如何导好一台晚会。
于是从这个层面去理解,马年春晚的种种节目轨迹,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鸡贼。
开场短片《春晚是什么》假借网友之口说出“看春晚,乐趣就是吐槽”的手法,是明星们玩到烂熟的挽尊必杀技——我都自愿低到尘埃里的自黑了,谁还好意思吐我槽;陈道明葛优吴秀波姚晨张嘉译诸多大腕明星组团出场不断强调春晚有多难,更像是冯小刚借悠悠众口来向观众示弱——混口饭吃不易啊,请放过小弟一马;根本停不下来的小彩旗孤独旋转四小时所起到亦是同样的作用——就算你不承认我是创新,起码你不能拒绝我如此卖惨。最为釜底抽薪的一招则是语言类节目被大刀阔斧的砍剩五个——小品相声上要对付审核下要讨好观众,两难;不如堆砌歌舞来得安全。一路铺垫洗脑下来,基于广大人民群众宽厚的胸怀以及善解人意的体谅,冯小刚已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至于为什么张国立王铮亮李敏镐等等与华谊有千丝万缕关系艺人的频密现身,好端端马年春晚凑成了华谊年会?卖老东家一个人情嘛,顺手而已。
在马年春晚的最终,央视以点将“外人”冯小刚向全国人民奉献了自己锐意改革的最大诚意;观众在打麻将包饺子抢红包之余向一个初执春晚导筒的电影导演释放了自己最大的善意;而总导演冯小刚则巧妙的通过了这场春晚考验。就像每一个备受追捧的喜剧电影一样,团圆结局,皆大欢喜。
@娱乐观
甫一开场,马年春晚以先导短片代替例行开场歌舞的开场就令本届晚会带上了迥异于任何一届春晚的气质。随后,快速摇摆的切换镜头、故弄玄虚的场外打灯、层出不断的过场短片,加上张国立、成龙等等各路冯小刚好基友的现身,种种与前不同的新元素简直在用生命在提醒你,这是一位中国电影大导的作品,这位电影大导所做的最大创新正是在电影里插播春节联欢晚会。其冯式特色则在红歌组曲《英雄赞歌》的登场达到了极致,吐槽群众有云:这一刻,冯导大院子弟的热血之梦在这个复古节目上灵魂附体!
对于翘首期待已久的观众们来说,马年春晚如此浅量的创新明显是不够的。论流程创新,马年春晚远不如96年北京、上海、西安三地联播来得大气磅礴;论节目推陈出新,华晨宇霍尊几位的出场更像是央视借选手歌手的人气拉拢粉丝,,令人怀念小沈阳刘谦曾经的一鸣惊人;论话题和噱头,马年春晚甚至都比不上卖腐的13年蛇年春晚。犹是如此,却再也没有那一届春晚能像“冯氏春晚”得到了过半数网友的宽容。犹如许多部冯小刚电影所展示的这样,这一晚,马年春晚依靠着自己抖搂着小聪明小机灵的桥段,赢得了至少比往年更多的舆论上的胜利。
冯小刚被钦点担纲春晚总导演,多少有点临危受命的意思。被骂了这么多年,央视春晚难导已是全国皆知的秘密。春晚导演头衔压身之后,圈子里多的是抱着手等着看笑话的人,圈子外,更令人压力山大的却是真心实意等着为新春晚叫好的天真老百姓。与此同时,聪明人冯小刚深知,央视春晚绝非“私人定制”,亦不能等同于“大众定制”,它的真正意义在于“国家定制”,马年春晚执行总导演吕逸涛就在媒体采访时坦言春晚“定为国家项目”。压力之大,不言而喻。这个烫手山芋接下,摆在冯小刚面前的首要问题,自然是该如何全身而退,而不是如何导好一台晚会。
于是从这个层面去理解,马年春晚的种种节目轨迹,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鸡贼。
开场短片《春晚是什么》假借网友之口说出“看春晚,乐趣就是吐槽”的手法,是明星们玩到烂熟的挽尊必杀技——我都自愿低到尘埃里的自黑了,谁还好意思吐我槽;陈道明葛优吴秀波姚晨张嘉译诸多大腕明星组团出场不断强调春晚有多难,更像是冯小刚借悠悠众口来向观众示弱——混口饭吃不易啊,请放过小弟一马;根本停不下来的小彩旗孤独旋转四小时所起到亦是同样的作用——就算你不承认我是创新,起码你不能拒绝我如此卖惨。最为釜底抽薪的一招则是语言类节目被大刀阔斧的砍剩五个——小品相声上要对付审核下要讨好观众,两难;不如堆砌歌舞来得安全。一路铺垫洗脑下来,基于广大人民群众宽厚的胸怀以及善解人意的体谅,冯小刚已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至于为什么张国立王铮亮李敏镐等等与华谊有千丝万缕关系艺人的频密现身,好端端马年春晚凑成了华谊年会?卖老东家一个人情嘛,顺手而已。
在马年春晚的最终,央视以点将“外人”冯小刚向全国人民奉献了自己锐意改革的最大诚意;观众在打麻将包饺子抢红包之余向一个初执春晚导筒的电影导演释放了自己最大的善意;而总导演冯小刚则巧妙的通过了这场春晚考验。就像每一个备受追捧的喜剧电影一样,团圆结局,皆大欢喜。
@娱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