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意的生成》
![]() |
翻译的第一本书《创意的生成》,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总要写点什么。不过最近一直陷在不同的项目中,广告、教书、讲座、写作、freelance…….分身乏术的样子,假日终于静下来有空写几行。
应该是2012年初,编辑委托我翻译一本广告相关的书籍,就是詹姆斯韦伯扬的这本《A Technique for Producing Ideas》,因为本身有广告创意的工作背景,加上读硕士期间也曾翻译过德沃夏克《作为精神史的艺术史》,于是就接下这个小小的项目。说它“小”,是因为拿到这本英文版样书的时候,才发现它真的很薄,字数也大概只有1-2万的样子。不过编辑给我的deadline也比较仓促,貌似只有两个星期。
于是,就在工作之余的周末,带着英汉字典,来到家附近的咖啡馆,安静的翻译。终于如期交上书稿,时间仓促,有些细节之处还没来得及推敲。就像每次的创意作品一样,似乎都是“带着缺憾的艺术”。
之后两年,关于这本书,就没有声音了,我还以为,这本书已经胎死腹中了,毕竟在这样一个出版与纸媒没落的时代,一本关于创意的小书,似乎也不会有太好的商业前景。所以,我也没有追问,慢慢的,似乎已经把翻译这本小书的事情淡忘。
直到今年3月,浏览豆瓣时,突然看到这本书,熟悉的名字,熟悉的作者,熟悉的译者(就是本人啦),颇感惊讶,它就这么静悄悄的出版了。
随后,出版社的编辑联系我,商谈样书及稿费的事情。当然,翻译这样一本书,报酬相比商业项目,以及付出的劳动,是非常微薄的。不过,看到自己名下的书出版,那种成就感,自然不是可以用金钱去衡量的。
不过,一本书的作用还是微弱的,希望这本书能影响那些热爱创意,从事设计的人,也许只是一小撮,就足够了。起码,在翻译书的过程中,在斟酌字句的过程中,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已经深入血液。嗯,“创意是旧元素的新组合”。还有,对于我的意义,就是关于自己的dream list,终于可以在“出版一本书”这一项旁边划上一个对号。
最后,谢谢湛庐文化两位编辑董小姐、孙小姐为这本书付出的辛勤劳动。再次感谢。
链接: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18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