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
自己好比一座失去台基的塔,越是想登高远眺,心越是剧烈地摇摆不已。对象为什么是她呢?我自己问自己,我到底了解她什么呢?不过同她见过几次面随便说说话罢了。这么一想,我变得惶惶不安,觉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
然而岛本已不在这里。现在她在她自己的新世界中,正像我在我自己的新世界中一样。所以没办法将泉和岛本放在一起比较。比较也毫无用处。这里已是新世界,通往曾经存在的世界的后面已经关闭。我必须在我所置身的新世界中设法确立自己的坐标。
但那时我还不懂,不懂自己可能迟早要伤害一个人,给她以无法愈合的重创。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每次我都向她保证事情不可能那样。“我喜欢你,哪能那么快就把你忘掉!”不过说实话,我还真没有那么足的信心。时间和感情的流程由于场所改变边便遽然改变的情形毕竟是有的。我想自己和岛本的两相分离。尽管两人那般息息相通,但是上初中搬家以后,我还是走上了与她不同的路。我喜欢她,她也叫我去玩,然而最终我还是不上她哪儿去了。
想必新的环境将大大改变我这个人,而我正强烈希求——尽管也忐忑不安——那样的变化。我的身体和心灵都在希求陌生之地和清新的气息。
倘留在这里,我身上的什么必定彻底消失。但那是不可以消失的。它好比朦胧的梦幻。那里有高烧,有阵痛,那是一个人只能在十七八岁这一有限的期间里怀有的梦幻。
能够强烈吸引我的,不是可以量化、可以一般化的外在美,而是潜在的某种绝对的什么。一如某一类人暗自庆幸大雨地震全面停电,我则喜好异性对我发出的来势汹涌而又不动声色的什么。这里姑且将那个称为“吸引力”好了——不容分说地、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吸引人吞噬人的力。
我并不爱她,她当然也不爱我。但爱与不爱对方对那时的我不是重要问题。重要的是自己此时此刻被急剧地卷入了什么之中,而那什么对于我来说应该各有关健因素。我想知道那是什么,迫不及待。倘若可能,我甚至想把手伸进她的肉体直接触摸那个什么。
我想,在我们争分夺秒如醉如痴地将这种关系持续几个月之后,大概就是不约而同地互相远离。这是因为,那时我们所进行的,是极为自然极为正常极为必要的行为,没有被任何疑问插足的余地。至于爱情、犯罪感以及未来之类一开始便被排除在外,没有介入的可能性。
在损毁泉的同时,我也损毁了自己。我深深地——比当时我感觉的还要深得多地——伤害了自己本身。从中我理应吸取很多教训。但经过若干年后重新回头审视的时候,我从中体验到的,仅仅是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在终极本质上我这个人是可以作恶的。诚然我一次也没有动过对谁作恶的念头,然而动机和想法另当别论,总之我是可以在必要情况下变得自私变得残忍的,就连本应细心呵护的对象我也可以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给予无可挽回的,决定性的伤害,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打算在新的城市获得新的自己,开始新的生活,打算成为新人来改正错误。最初似乎还算顺利,然而归根结蒂,我无论如何只能是我,仍旧重复同样的错误,同样伤害别人,同时损毁自己。
同他们之间,我无法怀有连带感。大街上弥漫的暴力气息,人们口中慷慨激昂的话语,渐渐在我心目中失去了光彩,我开始一点一滴地怀念同泉度过的时光。可是我已无法返回那里,我已将那个天地抛到身后去了。
我比过去还要深地蜷缩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去游泳池,一个人去听音乐会和看电影。习惯以后,也不怎么觉得寂寞或不好受。
和她在一起,我得以深深感受到十多年来自己连续失却的东西的分量。我几乎拜拜号掉了那许多岁月。不过为时不晚,现在还来得及。我必须抓紧时间多少挽回一点。每次抱她,我都能感到令人怀念的心颤,而分别以后,便觉得十分无助和寂寞。孤独开始伤害我,寂寞让我焦躁不安。
一个人的人生归根结蒂只能是那个人的人生。你不可能代替谁负起责任。
下雨花开,不下枯死。虫被蜥蜴吃,蜥蜴被鸟吃,但都要死去。嘶吼变成干巴巴的空壳。这一代死了,下一代取而代之,铁的定律。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剩下来的唯独沙漠,真正活着的只有沙漠。
陆陆续续都要消失的啊,我想。有的像被斩断一样倏忽不见,有的花些时间渐次淡出。剩下来的惟独沙漠。
凌晨四时的城区看起来甚是寒伧污秽,腐败与崩毁的阴翳触目皆是,我本身也包括与其中,恰如印在墙壁上的黑影。
或者我看到的是幻景亦未可知。我在那里伫立不动,久久打量降在路面的雨。恍若重新回到了十二岁的少年。小的时候,雨天里我经常一动不动地盯着雨看,而一旦怔怔地盯着愈看,就会觉得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分解开来,从现实世界中滑落下来。大概雨中有一类似催眠术的特殊魔力,至少当时我是那么感觉的。
然而这不是幻景。折身回去,岛本坐的位置上还剩有酒杯和烟灰缸。烟灰缸里几支沾着口红的烟头仍保持这被轻轻碾灭时的形状。我在其旁边坐下,闭起眼睛。音乐声渐次远离 ,剩下我孑身一人。柔软的夜幕中,与仍在无声无息地下着。
有形的东西迟早都要没影,但是某种情思将永远存留下去。
她脸上没有任何堪称表情的表情。脸是对着我的,却什么都不想说,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仿佛在眺望相距遥远的风暴。感觉上真好像自己离她很远很远。她和我之间,或许隔着无法想象的距离。如此一想,我心中不能不泛起某种悲哀。她眼睛含有让我泛起悲哀的什么。
我看着岛本的眼睛。那眼睛仿佛是什么风都吹不到的石荫下的一泓深邃的泉水,哪儿一切都静止不动,一片岑寂。凝神窥视,勉强可以看出映在水面上的物像。
如今我觉得自己多少理解了高中时代泉对我怀有的孤独感。岛本心中有只属于她自身的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那是唯独她知晓、惟独她接受的天地,我无法步入其中。门扇仅仅向我开启了一次,现在已经关闭。
每当我就此思索的时候,我就心乱如麻,不知何时何错。恍惚间似乎重新回到了不知所措的儒弱的十二岁少年。在她面前,我往往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好说什么好,无从判断。我想冷静,想开动脑筋,但都不成。感觉上自己总对她说错话做错事,而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她都泛现出仿佛将所有感情吞噬一尽的迷人微笑看着我,就好像在说“没关系的,这样可以的”。
十二岁时分开天各一方,三十七时如此不期而遇……对我们来说,怕是这样再合适不过。
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没有任何值得自豪的东西,而且比过去还要粗野、自大和麻木不仁。所以,也许很难说我这人适合你。不过有一点可以断言:我决不会腻烦你。这点上我和别人不同。就你而言,我的确是个特殊存在,这我感觉得出。
非常遗憾的是,某种事物是不能后退的。一旦推向前去,就再也后退不得,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假如当时出了差错——哪怕错一点点——那么也只能将错就错。
我在此看书,看累了就想岛本,回忆在这家咖啡馆里同岛本交流的片断,回忆从她手袋里取出“沙龙”用打火机点燃的情景,回忆她从不经意地撩一把额前的头发,略微低头微笑的样子。但不久独自坐得累了,逐去涩谷散步。我原本喜欢在街上走着打量各式各样的建筑和店铺,喜欢看人们忙于生计的身姿,喜欢自己的双腿在街上移行的感觉。然后此时此刻环绕我的一切无不显得死气沉沉、虚无缥缈,似乎所有的建筑都摇摇欲坠,所有的街树都黯然失色,所有男女都抛弃了水灵灵的情感和活生生的梦幻。
我找人最少的电影院进去,纹丝不动地盯视银幕。电影放完以后,我走上暮色中的街头,跨入眼睛最先看到的饭馆简单吃了晚饭。涩谷站前给下班的公司职员挤得水泄不通,电车宛如快镜头电影一般一辆接一辆赶来,吞进月台上的男男女女。如此说来,我就实在这一带发现岛本的,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二十八,还单身,岛本也还拖着腿,她身穿红色大衣,戴一副大太阳镜,从这里往青山走去。感觉上竟好像发生在久远的往昔。
她每次来都是静静的雨夜。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的死亡场景。那以前我不曾经历身边任何人的死,亦不曾目睹任何人在眼前死去,所以无法具体想象死究竟是怎么一种东西。但那时,死以其原原本本的形态横陈在我的面前,与我的脸相距不过几厘米。这边是所谓死,我想。它告诉我:你也总有一天会走到这一步,任何人不久都将在无可避免无可救药的孤独中坠入这黑暗的深渊、这失却共鸣的岑寂中。面对死亡世界,我感到窒息般的恐惧。这黑暗之穴乃无底之穴。
我朝着冰封雪冻的黑暗深处呼唤她的名字:岛本!我呼唤了不知多少次,但我的声音都被吸入了无边无际的虚无。无论我怎样呼呼,那均匀的呼吸告诉我她仍在此岸世界,而其瞳仁深处则是一切死绝的彼岸世界。
估计往后在不可能见到岛本了。她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她已从我面前消失。她曾经在那里,但现在已杳无踪影。那里是不存在所谓中间的。不存在中间性的东西的地方也不存在中间。国境以南或许有大概存在,而太阳以西则不存在大概。
我摇头一声长叹。自己的确莫名其妙。我就像起立时突然头晕一样感到身体一阵瘫软。我背靠信号灯柱,往自己脚前盯视良久。信号灯由绿变红,又由红变绿。人们横穿路面,等信号灯,又横穿。这时间里,我只管背靠信号灯柱调整呼吸。
倏然睁眼,竟出现了泉的脸!泉坐在我面前停的出租车上,从后座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出租车在等红灯,泉的脸同我的脸相距不过一米。她已不再是十七岁少女,但我一眼就看出这女子是泉,不可能是泉以外什么人。位于眼前的是我二十年前抱过的女子,是我第一次吻过的女子。无论二十年的光阴使一个人发生多大的变化,我也不会认错她。同学说“孩子们都害怕她”。听的当时我弄不清怎么回事,领会不出这句话要表达什么。但在如此面对 的此时此刻,我得以彻底理解了他要说的意思。她脸上已经没了表情。不,这样说不够准确。我恐怕应该这样表述——大凡能以表情这一说法称呼的东西一点儿不剩地从她脸上被夺取了。这使我想起被一件不留地搬走了所有家具的房屋。她脸上的情感就连哪怕一丝一毫都没浮现出来,宛如深海底一般一切悄然死绝。而且她以丝毫没有表情的脸一动不动地盯视着我——我想她在盯视我,至少其目光是笔直地对着我。然而那张脸什么也没有对我说。倘若她想向我诉说什么,那么她诉说的无疑是无边无际的空白。
我站在那里呆若木鸡,瞠目结舌,勉强能够支撑自己的身体慢慢呼吸。此时我彻头彻尾迷失了自己这一存在,一时间甚至自己是谁都无从知晓,就好像自己这个人的轮廓倏忽消失而化作了粘乎乎的液体。我没有思考的余地,几乎下意识地伸手触在车窗玻璃上,指尖轻轻抚摸其表面,至于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我不得而知。几个行人止住脚步,往我这边惊讶地看着。但我没办法不那样做。我隔着玻璃在泉没有脸的脸上缓缓抚摸不已。她却纹丝不动,眼皮都不眨一下。莫非她死了?不,不至于死,我想,她是眼皮都不眨地活着,活在没有声音的玻璃窗里面的世界。那静止不动的嘴唇在倾诉着永无尽头的虚无。
俄顷,信号变绿,出租车离去。泉的脸直到最后都没有表情。我在那里木然伫立,眼看着那辆出租车裹在车流中消失不见。
我成了纯粹的空壳,体内惟有空洞洞的声响。我知道自己真的变成了空无一物的干壳,刚才生在体内的东西统统倾巢而出。我把车停在青山墓地,怅然望着挡风玻璃外的天空。我想泉在等我来着。估计她经常在什么地方等待我。在哪个街角,在哪扇玻璃窗里面等待我的到来。她始终在注视我,只不过我注意不到罢了。
然而岛本已不在这里。现在她在她自己的新世界中,正像我在我自己的新世界中一样。所以没办法将泉和岛本放在一起比较。比较也毫无用处。这里已是新世界,通往曾经存在的世界的后面已经关闭。我必须在我所置身的新世界中设法确立自己的坐标。
但那时我还不懂,不懂自己可能迟早要伤害一个人,给她以无法愈合的重创。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
每次我都向她保证事情不可能那样。“我喜欢你,哪能那么快就把你忘掉!”不过说实话,我还真没有那么足的信心。时间和感情的流程由于场所改变边便遽然改变的情形毕竟是有的。我想自己和岛本的两相分离。尽管两人那般息息相通,但是上初中搬家以后,我还是走上了与她不同的路。我喜欢她,她也叫我去玩,然而最终我还是不上她哪儿去了。
想必新的环境将大大改变我这个人,而我正强烈希求——尽管也忐忑不安——那样的变化。我的身体和心灵都在希求陌生之地和清新的气息。
倘留在这里,我身上的什么必定彻底消失。但那是不可以消失的。它好比朦胧的梦幻。那里有高烧,有阵痛,那是一个人只能在十七八岁这一有限的期间里怀有的梦幻。
能够强烈吸引我的,不是可以量化、可以一般化的外在美,而是潜在的某种绝对的什么。一如某一类人暗自庆幸大雨地震全面停电,我则喜好异性对我发出的来势汹涌而又不动声色的什么。这里姑且将那个称为“吸引力”好了——不容分说地、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吸引人吞噬人的力。
我并不爱她,她当然也不爱我。但爱与不爱对方对那时的我不是重要问题。重要的是自己此时此刻被急剧地卷入了什么之中,而那什么对于我来说应该各有关健因素。我想知道那是什么,迫不及待。倘若可能,我甚至想把手伸进她的肉体直接触摸那个什么。
我想,在我们争分夺秒如醉如痴地将这种关系持续几个月之后,大概就是不约而同地互相远离。这是因为,那时我们所进行的,是极为自然极为正常极为必要的行为,没有被任何疑问插足的余地。至于爱情、犯罪感以及未来之类一开始便被排除在外,没有介入的可能性。
在损毁泉的同时,我也损毁了自己。我深深地——比当时我感觉的还要深得多地——伤害了自己本身。从中我理应吸取很多教训。但经过若干年后重新回头审视的时候,我从中体验到的,仅仅是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在终极本质上我这个人是可以作恶的。诚然我一次也没有动过对谁作恶的念头,然而动机和想法另当别论,总之我是可以在必要情况下变得自私变得残忍的,就连本应细心呵护的对象我也可以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给予无可挽回的,决定性的伤害,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打算在新的城市获得新的自己,开始新的生活,打算成为新人来改正错误。最初似乎还算顺利,然而归根结蒂,我无论如何只能是我,仍旧重复同样的错误,同样伤害别人,同时损毁自己。
同他们之间,我无法怀有连带感。大街上弥漫的暴力气息,人们口中慷慨激昂的话语,渐渐在我心目中失去了光彩,我开始一点一滴地怀念同泉度过的时光。可是我已无法返回那里,我已将那个天地抛到身后去了。
我比过去还要深地蜷缩在自己一个人的世界里。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散步,一个人去游泳池,一个人去听音乐会和看电影。习惯以后,也不怎么觉得寂寞或不好受。
和她在一起,我得以深深感受到十多年来自己连续失却的东西的分量。我几乎拜拜号掉了那许多岁月。不过为时不晚,现在还来得及。我必须抓紧时间多少挽回一点。每次抱她,我都能感到令人怀念的心颤,而分别以后,便觉得十分无助和寂寞。孤独开始伤害我,寂寞让我焦躁不安。
一个人的人生归根结蒂只能是那个人的人生。你不可能代替谁负起责任。
下雨花开,不下枯死。虫被蜥蜴吃,蜥蜴被鸟吃,但都要死去。嘶吼变成干巴巴的空壳。这一代死了,下一代取而代之,铁的定律。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剩下来的唯独沙漠,真正活着的只有沙漠。
陆陆续续都要消失的啊,我想。有的像被斩断一样倏忽不见,有的花些时间渐次淡出。剩下来的惟独沙漠。
凌晨四时的城区看起来甚是寒伧污秽,腐败与崩毁的阴翳触目皆是,我本身也包括与其中,恰如印在墙壁上的黑影。
或者我看到的是幻景亦未可知。我在那里伫立不动,久久打量降在路面的雨。恍若重新回到了十二岁的少年。小的时候,雨天里我经常一动不动地盯着雨看,而一旦怔怔地盯着愈看,就会觉得自己的身体一点点分解开来,从现实世界中滑落下来。大概雨中有一类似催眠术的特殊魔力,至少当时我是那么感觉的。
然而这不是幻景。折身回去,岛本坐的位置上还剩有酒杯和烟灰缸。烟灰缸里几支沾着口红的烟头仍保持这被轻轻碾灭时的形状。我在其旁边坐下,闭起眼睛。音乐声渐次远离 ,剩下我孑身一人。柔软的夜幕中,与仍在无声无息地下着。
有形的东西迟早都要没影,但是某种情思将永远存留下去。
她脸上没有任何堪称表情的表情。脸是对着我的,却什么都不想说,只是静静地看着我,仿佛在眺望相距遥远的风暴。感觉上真好像自己离她很远很远。她和我之间,或许隔着无法想象的距离。如此一想,我心中不能不泛起某种悲哀。她眼睛含有让我泛起悲哀的什么。
我看着岛本的眼睛。那眼睛仿佛是什么风都吹不到的石荫下的一泓深邃的泉水,哪儿一切都静止不动,一片岑寂。凝神窥视,勉强可以看出映在水面上的物像。
如今我觉得自己多少理解了高中时代泉对我怀有的孤独感。岛本心中有只属于她自身的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那是唯独她知晓、惟独她接受的天地,我无法步入其中。门扇仅仅向我开启了一次,现在已经关闭。
每当我就此思索的时候,我就心乱如麻,不知何时何错。恍惚间似乎重新回到了不知所措的儒弱的十二岁少年。在她面前,我往往不知道自己做什么好说什么好,无从判断。我想冷静,想开动脑筋,但都不成。感觉上自己总对她说错话做错事,而无论我说什么做什么,她都泛现出仿佛将所有感情吞噬一尽的迷人微笑看着我,就好像在说“没关系的,这样可以的”。
十二岁时分开天各一方,三十七时如此不期而遇……对我们来说,怕是这样再合适不过。
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没有任何值得自豪的东西,而且比过去还要粗野、自大和麻木不仁。所以,也许很难说我这人适合你。不过有一点可以断言:我决不会腻烦你。这点上我和别人不同。就你而言,我的确是个特殊存在,这我感觉得出。
非常遗憾的是,某种事物是不能后退的。一旦推向前去,就再也后退不得,怎么努力都无济于事。假如当时出了差错——哪怕错一点点——那么也只能将错就错。
我在此看书,看累了就想岛本,回忆在这家咖啡馆里同岛本交流的片断,回忆从她手袋里取出“沙龙”用打火机点燃的情景,回忆她从不经意地撩一把额前的头发,略微低头微笑的样子。但不久独自坐得累了,逐去涩谷散步。我原本喜欢在街上走着打量各式各样的建筑和店铺,喜欢看人们忙于生计的身姿,喜欢自己的双腿在街上移行的感觉。然后此时此刻环绕我的一切无不显得死气沉沉、虚无缥缈,似乎所有的建筑都摇摇欲坠,所有的街树都黯然失色,所有男女都抛弃了水灵灵的情感和活生生的梦幻。
我找人最少的电影院进去,纹丝不动地盯视银幕。电影放完以后,我走上暮色中的街头,跨入眼睛最先看到的饭馆简单吃了晚饭。涩谷站前给下班的公司职员挤得水泄不通,电车宛如快镜头电影一般一辆接一辆赶来,吞进月台上的男男女女。如此说来,我就实在这一带发现岛本的,已经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二十八,还单身,岛本也还拖着腿,她身穿红色大衣,戴一副大太阳镜,从这里往青山走去。感觉上竟好像发生在久远的往昔。
她每次来都是静静的雨夜。
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的死亡场景。那以前我不曾经历身边任何人的死,亦不曾目睹任何人在眼前死去,所以无法具体想象死究竟是怎么一种东西。但那时,死以其原原本本的形态横陈在我的面前,与我的脸相距不过几厘米。这边是所谓死,我想。它告诉我:你也总有一天会走到这一步,任何人不久都将在无可避免无可救药的孤独中坠入这黑暗的深渊、这失却共鸣的岑寂中。面对死亡世界,我感到窒息般的恐惧。这黑暗之穴乃无底之穴。
我朝着冰封雪冻的黑暗深处呼唤她的名字:岛本!我呼唤了不知多少次,但我的声音都被吸入了无边无际的虚无。无论我怎样呼呼,那均匀的呼吸告诉我她仍在此岸世界,而其瞳仁深处则是一切死绝的彼岸世界。
估计往后在不可能见到岛本了。她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中。她已从我面前消失。她曾经在那里,但现在已杳无踪影。那里是不存在所谓中间的。不存在中间性的东西的地方也不存在中间。国境以南或许有大概存在,而太阳以西则不存在大概。
我摇头一声长叹。自己的确莫名其妙。我就像起立时突然头晕一样感到身体一阵瘫软。我背靠信号灯柱,往自己脚前盯视良久。信号灯由绿变红,又由红变绿。人们横穿路面,等信号灯,又横穿。这时间里,我只管背靠信号灯柱调整呼吸。
倏然睁眼,竟出现了泉的脸!泉坐在我面前停的出租车上,从后座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出租车在等红灯,泉的脸同我的脸相距不过一米。她已不再是十七岁少女,但我一眼就看出这女子是泉,不可能是泉以外什么人。位于眼前的是我二十年前抱过的女子,是我第一次吻过的女子。无论二十年的光阴使一个人发生多大的变化,我也不会认错她。同学说“孩子们都害怕她”。听的当时我弄不清怎么回事,领会不出这句话要表达什么。但在如此面对 的此时此刻,我得以彻底理解了他要说的意思。她脸上已经没了表情。不,这样说不够准确。我恐怕应该这样表述——大凡能以表情这一说法称呼的东西一点儿不剩地从她脸上被夺取了。这使我想起被一件不留地搬走了所有家具的房屋。她脸上的情感就连哪怕一丝一毫都没浮现出来,宛如深海底一般一切悄然死绝。而且她以丝毫没有表情的脸一动不动地盯视着我——我想她在盯视我,至少其目光是笔直地对着我。然而那张脸什么也没有对我说。倘若她想向我诉说什么,那么她诉说的无疑是无边无际的空白。
我站在那里呆若木鸡,瞠目结舌,勉强能够支撑自己的身体慢慢呼吸。此时我彻头彻尾迷失了自己这一存在,一时间甚至自己是谁都无从知晓,就好像自己这个人的轮廓倏忽消失而化作了粘乎乎的液体。我没有思考的余地,几乎下意识地伸手触在车窗玻璃上,指尖轻轻抚摸其表面,至于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我不得而知。几个行人止住脚步,往我这边惊讶地看着。但我没办法不那样做。我隔着玻璃在泉没有脸的脸上缓缓抚摸不已。她却纹丝不动,眼皮都不眨一下。莫非她死了?不,不至于死,我想,她是眼皮都不眨地活着,活在没有声音的玻璃窗里面的世界。那静止不动的嘴唇在倾诉着永无尽头的虚无。
俄顷,信号变绿,出租车离去。泉的脸直到最后都没有表情。我在那里木然伫立,眼看着那辆出租车裹在车流中消失不见。
我成了纯粹的空壳,体内惟有空洞洞的声响。我知道自己真的变成了空无一物的干壳,刚才生在体内的东西统统倾巢而出。我把车停在青山墓地,怅然望着挡风玻璃外的天空。我想泉在等我来着。估计她经常在什么地方等待我。在哪个街角,在哪扇玻璃窗里面等待我的到来。她始终在注视我,只不过我注意不到罢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